湖南長大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長沙 410111
天悅家園5#棟位于長沙市天心區黑石村,本工程地下1 層,地上15 層,高度為52.70 m。電梯間壁為剪力墻結構,其電梯間施工圖如圖1所示。

圖1 電梯間施工示意

圖2 2 種電梯間平臺支模對比
為了搞好此次電梯間壁及機房樓面混凝土施工,我們在2 個相鄰電梯間之間分別采用新型成品操作平臺及傳統的支模架搭設方法進行對比,結果我們認為新型操作平臺比傳統支模架更安全、節約時間和成本,搭設對比如圖2所示。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作業空間狹小、缺少可靠附著等因素限制,電梯間內操作架的安拆是一項十分繁瑣且費時的工作。傳統的電梯間施工主要采用井內穿型鋼作為受力構件,其上搭設鋼管支模架,或直接從底部搭設鋼管支模架至施工操作層,人員操作易產生較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克服傳統方法施工中安全隱患較大的缺點,我們研究了一款定型化的新型電梯間操作平臺(操作平臺電梯間安裝如圖3),平臺主要由墩腳、槽鋼、角鋼及上部菱形鋼板組成施工平臺,通過墩腳移動及塔吊吊裝就位,來完成支模架施工。這樣既保證了施工安全,提高施工速度,同時保證了施工質量。
本平臺施工操作方式為在N層搭設平臺,利用平臺上腳手架施工N+1層的電梯間剪力墻側模及頂層電梯機房樓面樓板。
電梯間操作平臺提升安裝操作如圖4所示。
平臺操作要點如下:
(a)施工平臺使用前,至少需要2 層以下電梯間墻柱施工完成,同時將電梯間腳手架拆至±0.00 m樓面位置,上鋪竹木腳手板,竹木腳手板位置平于或略低于±0.00 m樓面。

圖3 施工操作平臺電梯間安裝

圖4 操作平臺提升示意
(b)將操作平臺兩翼板收起,從±0.00 m樓面移至電梯間內,打開兩翼板。
(c)用塔吊將平臺板吊至安放平臺層的樓面,移出墩腳,落至樓面上,用插銷固定墩腳。
(d)用專用鏈條將兩翼板固定栓與側面剪力墻上支模洞口用螺桿及蝴蝶扣連接。
(e)搭設腳手架至平臺上一層,然后施工上一層的電梯間剪力墻模板,澆筑相應剪力墻混凝土。
(f)安放平臺上一層施工完成后,用塔吊吊起施工平臺及其上搭設的相應腳手架,收起墩腳,吊至上一層安放位置。
(g)施工再上一層的剪力墻,重復進行直至完成頂層電梯機房樓面板的施工。
(h)電梯機房樓面板完成后,拆除機房樓面頂部模板及平臺上腳手架。
(i)收起平臺兩翼板,在電梯機房內利用機房樓面預留電梯洞口,用電動或手動葫蘆吊起操作平臺,收起墩腳,在移動平臺標高位置電梯門外搭設簡易腳手架,并固定另一個電動或手動葫蘆拖動操作平臺移至電梯機房外的樓面上。
(j)移動操作平臺至室外的施工電梯或塔吊起吊位置,然后用施工電梯或塔吊運送至地面。
為了保證操作平臺具有相應的承載能力和施工安全性,我們請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操作平臺進行了檢測,檢測結論為:
(a)施工操作平臺上人行及堆載極限荷載為1.50 t,工作面尺寸2.4 m×2.4 m,故面荷載極限值為2.60 kN/m2;平臺上人行及堆載的面荷載設計值可取1.16 kN/m2;
(b)該施工操作平臺主鋼梁能承受的支模施工極限荷載為5.93 t,能承受的支模施工設計荷載值可取為2.64 t。
以上結論滿足普通電梯間對井壁及頂層機房樓面板施工承載力的要求。
(a)起重設備在起吊前,要查看平臺與井壁之間的連接是否完全斷開,平臺起吊質量是否滿足起吊要求,并嚴防傾翻事故,嚴禁超負荷、斜拉斜吊等違章現象。
(b)操作平臺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持有上崗證。
(c)平臺每次就位后應檢查平臺構件是否受損,同時應檢查墩腳是否平穩落至樓面上受力。
(d)就位后須將8 個插銷插入固定墩腳與平臺槽鋼位置。
(e)將專用鏈條將兩翼板固定栓與側面剪力墻上支模的對拉連接洞口用螺桿及蝴蝶扣連接。
(f)操作平臺上的所有立桿必須插入平臺上預留洞內,或立在下部為12.6#承重槽鋼上,其余部位嚴禁承受任何立桿荷載。
(g)移動平臺裝車運輸時,應給平臺底的4 個移動輪裝上配套的鐵鞋,保證平臺在運輸途中不因滑動而損壞。
新型電梯間操作平臺作為我公司的發明已成功申報國家專利(專利號為201320559405.X),由我公司施工的長沙天悅家園項目5#棟主體現已完成并進入裝飾裝修階段。經過在5#棟電梯間內新型平臺安裝與傳統搭設方法搭設對比應用測算,實踐證明新型操作平臺比傳統電梯間支模架搭設節約人工材料費30%,大大節約時間和減少勞動強度,同時更進一步保證施工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