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鋼構有限公司 上海 200933
本項目為上海市嘉定區體育中心拱式鋼屋架安裝工程,整個屋頂為張弦桁架-鋼拉索結構。該工程的屋面結構質量約為600 t,東西方向的最大跨度為62.6 m,檐高為25 m。
屋面四周為鋼混凝土牛腿作為桁架基座(平面布置見圖1),橫向主梁共10 榀,縱向次梁共9 道,整個屋蓋內嵌于場館中間,由于四周的土建結構已完工,故給屋架施工帶來重重困難。

圖1 施工平面布置
(a)本工程桁架跨度較大,桁架分段進場拼接部位的撓度因網架自重超過設計值,如不加以控制其承載力和剛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故需采取中部拼接部位設置滑道的方式。
(b)鋼結構進場前土建結構已完工,主場館門洞無法滿足汽車吊進入場館內施工,且樓板結構承重不滿足設計要求,故主榀桁架采用300 t汽車吊在跨外吊裝的方式。
(c)屋面桁架高空組拚,需搭設支撐胎架,高度超過20 m,胎架及樓板結構需進行受力驗算。
(d)在滑移過程中,由于桿件內力改變而影響桁架撓度值,必須控制網架在滑移過程中的同步差,同時密切關注桁架變形及應力變化情況,確保構件滿足設計結構狀態和應力分布要求[1]。
(e)張拉施工時桁架產生變形,前后榀桁架連接時存在高差,影響構件組拼精度。為此,張拉施工需在支撐胎架同一標高上進行,即桁架拉索施加應力在剛脫離胎架(1~5 mm)并滿足桁架起拱度的情況下方可推進滑移。
(f)拉索施工需在當榀桁架組拚完成后進行,索力一次性張拉到位;為確保工期,張拉和滑移交叉施工,并為后一榀桁架的連續組拚創造條件,胎架頂部(滑移軌道、牛腿寬度)設計和張拉應力設計尤為關鍵。
(g)張拉施工需進行計算機模擬試驗,確定張拉參數。因采用胎架一次張拉到位的施工方式,已張拉成形的桁架應力分布情況在滑移階段、整體卸載階段會有差異,故需對桁架的張拉值進行目標修正。
(h)張弦結構在張拉施工階段必須保證安全,包括桁架整體穩定性、構件和連接不超過允許承載力、結構變形滿足要求,這就對施工過程監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體見圖2。

圖2 張弦桁架立面示意
考慮到構件長度、運輸、起吊能力等因素,單榀桁架需分3 段制作運輸到場。由于桁架在分段吊裝過程中不能立即形成穩定體系,因此需要在桁架拼接點下弦設置支撐胎架。結合現場狀況分析,擬設置4 個支撐胎架:采用Φ89 mm鋼管組合支撐胎架,格構胎架每節尺寸分別為:長(2 m)×寬(2 m)×高(1.5 m),如圖3所示。

圖3 胎架設計
為滿足桁架累積滑移,常規的做法是在原場館土建牛腿結構之間搭設支撐架,在支撐架上部放置鋼梁和滑移導軌。本項目從施工成本、安全、及操作便利角度考量,利用原有屋面(女兒墻部位)梁板作為桁架滑移端部支撐,安裝滑移梁及軌道進行滑移施工,見圖4。

圖4 張弦桁架(端部)滑移現場
為滿足桁架滑移需要,端部需加長,增設牛腿裝置(圖5)。牛腿結構包括滑靴、立柱牛腿、臨時撐和桁架部分自身結構。通過SAP軟件進行分析,各桿件的應力比較小,采用ABAQUS軟件進行節點的有限元分析?;グ惭b最大支點反力450 kN荷載分析系數1.4,桁架上下弦桿固定。
計算結論:滑移牛腿結構最大應力為184 MPa,滿足要求。
僅靠桁架兩端作為支撐點無法確保桁架的穩定性及滿足形變要求,本次施工在桁架中部(胎架頂部)設置2 個支撐點?;剖┕た傆嬙O置4 個自爬式液壓千斤頂,桁架端部2 個,中部等間距布置2 個。為確保千斤頂順利頂推,同時防止桁架變形,專門設計了“抱箍”裝置及在桁架間加設連桿,以增加2 榀桁架間的整體剛度(圖6)。

圖5 桁架端部增設牛腿

圖6 張弦桁架中部滑移頂推節點
常規滑移牽引動力采用卷揚機設備,本項目采用同濟大學“液壓同步滑移技術”,采用液壓爬行器作為滑移驅動設備。液壓爬行器為組合式結構,一端以楔型夾塊與滑移軌道連接,另一端以鉸接點形式與滑移胎架或構件連接,中間利用液壓油缸驅動爬行。
液壓爬行器的楔型夾塊具有單向自鎖作用。當油缸伸出時,夾塊工作(夾緊),自動鎖緊滑移軌道;油缸縮回時,夾塊不工作(松開),與油缸同方向移動(見圖7)。

圖7 爬行器工作示意
本工程中共設置1套TL-CS 11.2型雙泵液壓系統,共需要 60 kW 功率。此泵站固定在第1、2榀立柱間,隨桁架滑移?;七^程中需要將相應的二級電源配電箱提供到液壓泵源系統附近 4~5 m范圍內。
鋼結構屋蓋質量約500 t,鋼-鋼滑移面摩擦因數0.2,爬行器的頂推力大于1 000 kN,考慮到滑移結構的穩定性,配置4 臺爬行器,每臺爬行器的頂推力1 000 kN,4 臺爬行器的頂推力4 000 kN,滿足滑移要求。
本次施工采用胎架張拉方式,當榀桁架組拚后,在操作平臺外側(胎架牛腿底部)進行拉桿、拉索安裝,隨后安裝張拉工裝設備,在滑移前完成張拉作業。
拉索設計:屋面魚腹式桁架部分的下弦采用光面高釩索(GALFAN拉索),拉索的鋼絲表面采用GALFAN鍍層(鋅-5%鋁-混合稀土合金),拉索索體公稱抗拉強度為1 670 MPa,鋼索公稱Φ90 mm。高釩索總計8 根,主體鋼結構安裝完成后,在檁條安裝之前,索張拉后,索產生的拉力以抵消張弦梁及聯系梁自重變形為標準。
索的安裝、張拉的次序、分級、標高的控制、索力的大小應按照經設計方確認的預應力施工張拉分析報告進行。索系的張拉施工應在混凝土埋件、鋼屋面、支座節點等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屋面恒載、設備馬道等附加靜載須在索系施工完畢后施加。
鋼拉索中建立的預應力值,是整個受力狀態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的關鍵所在,因此張拉時一定要認真仔細,在張拉過程中隨時測試預應力值及測量結構的幾何變形,隨時對拉桿進行調整。
桁架拼焊、張拉、滑移推進到指定位置,采用桁架兩端架設千斤頂的方式進行整體卸載,千斤頂同步操作,確保卸載就位過程桁架受力均衡(圖8)。

圖8 桁架整體卸載就位
胎架張拉滑移方案在我國鋼結構工程中應用比較少見,故對所采用的滑移軌道及牽引設備均需要經過準確計算。為實現順利滑移,本項目巧妙地進行了端部牛腿設計,并采用自爬式液壓頂推和計算機同步控制實現了累計滑移。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了計算機模擬和現場修正的方式進行變形監控,解決了同步差控制問題,桁架變形及應力變化情況均滿足設計結構狀態和應力分布要求,其施工技術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