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錦 申兵 曹秀麗
摘要:首先從固定資產投資和FDI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現狀;然后分析了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加快制造業升級和產業聚集,增加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內在需求;實施人才科技戰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供給;增加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化程度,擴大經濟開放度
關鍵詞: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FDI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083-01
一、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
(一)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總量小、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導致基礎設施落后,發展潛力不足
河北省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六位,但河北的服務業綜合發展水平及競爭力與沿海各省落差很大,其中2012年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在發展規模、總量方面僅相當于江蘇的40.7%,不足山東的一半。2012年河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9661.3億元,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2635.99億元,占總比13.4%,和山東省的12.06%、江蘇省的11.38%相差不大,但對人才素質要求高、附加值大、帶動性強的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及商業服務業和金融業的固定資產投入總額只有434.45億元,占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總比為16.48%,而山東省為24.04%,江蘇省高達39.83%。這表明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仍以交通運輸、零售等傳統行業為主,與發達地區以新興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結構存在較大反差。由于新興生產性服務業比重過于低下,遠遠不能滿足工業企業生產所需要的服務水平。
(二)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吸引外資規模少,比重小,投資結構不合理
2012年河北省吸引外資總額為60.3億美元,其中投資生產性服務業的總額為3.891億美元,占總比為6.45%,而山東省投資生產性服務業的總額為26.9794億美元,占總比為21.84%,江蘇省投資生產性服務業的總額為45.99億美元,占總比為12.86%。其中投資于河北省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及商業服務業和金融業的FDI總額只有0.9255億美元,占投資生產性服務業FDI總額比重為23.78%,而山東省為43.06%,江蘇省為47.35%。
二、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和FDI問題解析
(一)生產模式落后,制造業升級和產業聚集進程緩慢,對生產性服務業內生性需求不足
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的密集使用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原動力,而分散落后的生產方式造成生產性服務有效需求不足。河北省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勞動密集、資源密集型產業仍然是河北省工業經濟的比較優勢產業,大量企業依然采用傳統陳舊的生產模式,外包服務不多,致使制造業成本很高, 效益降低,抑制了對外部生產性服務的需求,作為中間投入的金融、管理、開發、設計、創新、廣告等各個環節不能充分與制造業融合。
(二)科學技術支持力度不足,導致生產性服務業外生性供給不足
生產性服務業高度依賴于人才、知識、科技與創新,生產性服務業投入的是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由于人才科技支持力度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附加值高、科技知識含量高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件業、金融保險業、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不高,不能充分帶動服務業發展,產業層次有待提高。例如,河北省規模以上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R&D年度總額只有2.1億元,而山東省高達69.6億元。 2012年河北省規模以上企業R&D全時當量只有5.59萬人,而山東省為25.4萬人,江蘇省高達98.23萬人。
(三)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開放度低
河北省經濟開放度和沿海各省相比落差很大,外向型經濟不活躍,總量小,經濟開放度低。因為缺乏高素質服務業人才,河北省國際服務貿易也落后,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務及運輸等勞動密集型和資源稟賦優越的行業且總額小。2012年河北省經濟開放度只有山東省的43%,不足江蘇省的五分之一。投資于河北省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及商業服務業和金融業FDI總額只有0.9255億美元,說明在服務業轉移和承接過程中,部分要素越過河北,河北經濟沒有自主發展實現產業升級,河北省服務業發展戰略中有深層次的缺陷。
三、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策
(一)加快制造業升級和產業聚集,增加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內在需求
河北省要加大以高新技術對優勢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扶持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培育當地的技術密集型生產性服務企業。同時政府為這些企業的引進和培育提供稅收、用地、貸款、企業孵化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從而優化技術密集型生產性服務企業的生存環境。同時要加強產業集群培育,在市場化的基礎上,培育要素齊全的產業集群園區,以信息化帶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產業集群的形成,以增加科技創新和信息溢出效應,以此為基礎,大力發展企業外包,將作為中間投入的金融、管理、開發、設計、創新、廣告等各個環節融入制造業,從而增加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內在需求。
(二)實施人才科技戰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供給
生產性服務業高度依賴于人才、知識與科技創新,是人力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行業。人才、知識與科技創新的密集程度決定了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競爭力、服務能力、發展潛力和市場地位,也決定了生產性服務的供給數量和水平。如果力圖在生產性服務業有所突破,如研發、信息產業、金融保險業、商業、電訊咨詢業、商業服務以及公共管理和專業技能等方面,河北省要有強有力的政策指引,同時必須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以突破。要有計劃地抓好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化的關鍵是融合、帶動、提升,是和工業化的緊密結合,政府和企業應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引起足夠重視。
(三)增加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化程度,擴大經濟開放度
河北省要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環節的攀升。在此過程中要緊緊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通過有序承接國際生產性服務業轉移,依賴國際市場的外需增長拉動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河北省生產性服務業既要面向國際開放,又要面向區際開放,也就是說要重視向沿海發達地區、京津、晉魯豫的開放,這要求認真研究區域合作中的定位和優勢,同時還要求能把握住機遇,在承接國際生產性服務業轉移的同時大力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生產性服務業轉移。也要強化面向西部區域的開放,也要向西部地區轉移生產性服務業。河北省要制定適宜的外資政策,引導外資流向,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區位以及優勢產業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科學技術和資源信息的投入力度,引導外資流向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和金融業。擴大經濟開放度,引進高級的生產要素和制度要素對促進河北省經濟轉型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郭東海.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政策的目標、方向和著力點[J].山東社會科學,2011(11).
[2] 蘇 靜.河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J].中國集體經濟,2011(13).
[3] 王 靜.河北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探析 [J].宏觀經濟管理,2012(5).
[責任編輯: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