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芳
摘要:從城市旅游、鄉村旅游和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概念入手,同時總結了許昌城鄉旅游發展中的資源互補優勢、交通互補、客源互補優勢以及經濟優勢,從而提出許昌要實現城鄉旅游互動發展必須樹立先進的思想意識,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以保證許昌城鄉旅游互動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鄉旅游;許昌;互動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223-02
Abstract:Form the concept of city tourism, rural tourism and the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source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raffic complementary, tourist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economy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Xuchang must set up the advanced ideology, develop feature tourist products,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actitioner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uchang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interaction.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Xuchang;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是城鄉差距大,農民收入低,就業壓力大等。這些問題制約了城市和鄉村經濟的發展。旅游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同時帶動性非常大,在帶動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別、緩解城鄉就業壓力、優化城鄉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許昌的鄉村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目前有的已經開發經營了,但是許昌城市旅游目前發展速度沒有鄉村旅游快,因此,有必要將許昌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實現城市旅游帶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促進城市旅游,促使整個許昌地區旅游業健康、穩定、快速地發展。
一、城鄉旅游概述
(一)城市旅游概念
最早在旅游研究中提出了城市旅游業的重要性的是斯坦斯菲爾德(Stansfield,1964),在其著作《美國旅游研究中的城鄉不平衡》中首次指出了旅游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研究領域——城市旅游。[1]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由于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城市旅游的含義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學術界對于城市旅游的定義沒有一個權威性的論斷,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為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吸引物,能夠吸引游客前來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稱。
(二)鄉村旅游概念
鄉村旅游的英文為Rural Tourism,也有些國家稱為Agri-tourism、Green Tourism或Farm Tourism ,譯法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對鄉村旅游的界定標準和視角的差異,會導致對鄉村旅游概念的認識上的不同。[2]關于鄉村旅游的概念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本文中所指的鄉村旅游主要是指以鄉村自然風光、農家樂、農村風俗、農村建筑物等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前來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稱,目的是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
(三)城鄉旅游互動
城鄉旅游互動是在區域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由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的融合性和互補性特征而引起的一種新的現象和組織創新形式。[3]關于城鄉互動旅游的定義,本文認為是以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為相互吸引物,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互為目的地和客源地,依據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的資源、客源、交通的互補性,利用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的各自自身優勢,通過政府、企業、市場等手段來調節城鄉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雙贏的目標。
二、許昌城鄉旅游互動發展優勢分析
(一)資源互補優勢
許昌位于河南省中部,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許昌市區曹魏文化氣息尤其濃厚,郭沫若曾說:“三國名勝古跡河南最多,河南中許昌居首”,許昌經過近十年的旅游開發和建設,市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主要有春秋樓、文峰塔、曹丞相府、漢魏故城遺址公園、華佗康體養生園、八柏冢、曹魏三國園、南海大寺、張潘古鎮、霸陵橋景區等。
許昌的鄉村旅游資源主要依托于許昌市下屬的禹州、長葛、襄城和鄢陵等地區的旅游資源,這些地區擁有恬靜的田園風光、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質樸的民俗風情等組成了特有的鄉村旅游資源。4A級景區主要有許昌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禹州宋鈞官窯遺址博物館,3A級景區主要有禹州大鴻寨景區、禹州森林植物園、鄢陵花都溫泉度假區等。
許昌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這種資源的差異性豐富了區域內旅游資源的類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為城鄉旅游互動發展提供了資源優勢。
(二)交通互補優勢
城市到鄉村與鄉村到城市之間的旅游交通通道具有共用互補的關系。并且也是鄉村客源和城市客源共享的旅游通道系統。許昌地處中原,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在改革開放之后就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交通系統,現在交通涵蓋了高鐵、鐵路、高速、城鄉公交、鄉村公路等各個方面,高速公路里程接近三百公里,主要有許禹高速、禹登高速、許尉高速、許平南高速、許扶高速、京珠高速,這些高速與許昌轄區內的縣、鄉公路銜接,構成了縱橫交織的便捷交通運輸網絡。
(三)客源互補優勢
許昌城市地區與許昌農村地區環境不同,旅游資源也不同,這種資源的不同性也吸引了不同的客源。城市里的人想去體驗農村的生活,農村地區的人想去城市里看看。最終城市和鄉村互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許昌市區的居民由于生活成本比鄉村高,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所以在節假日的時候,想要到農村地區放松減壓。而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剛好適應城市居民的需求,農村地區自然清新的空氣、悠閑的生活方式、以及體驗式的農家樂、采摘園可以讓游客享受到采摘豐收果實的滿足與幸福感,又可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靈。所以,鄉村旅游資源滿足了城市客源的需要。
城市旅游資源具有現代化氣息,優越的購物場所以及悠閑的娛樂文化場所以及名勝古跡,都吸引著鄉村居民來參觀游覽。許昌周邊的鄢陵、長葛、禹州工業發展速度很快,主要有黃河集團、煤炭企業、假發制品。所以當地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農村居民的旅游意識也在逐步加強。每天到許昌市區進行娛樂購物、旅游的居民越來越多。
(四)經濟優勢
近年來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和中原城市群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許昌市的國民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許昌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開拓思路、拓寬渠道,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充滿活力,有著“河南的溫州”之稱。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就為許昌城鄉旅游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就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潛力,為城鄉旅游發展增添了動力。
三、促進許昌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
許昌地區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在資源、客源、旅游交通等方面互補性很強,但是目前城市和鄉村在發展過程中基本是處于獨立狀態,并沒有把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的這種互補優勢結合起來。許昌在城市旅游發展中忽略了農村地區的客源市場,只是把城市旅游的市場定位于其他城市和省份。農村地區在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游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利用許昌城市地區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的資金。因此在發展過程中盲目發展,造成資源浪費,處于粗放型經營階段。
因此,許昌市政府、各旅游企業和旅游企業員工,還有農村旅游從業人員,要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意識,通過許昌各大學校、許昌電視臺、許昌廣播電臺、鄢陵電視臺、禹州電視臺等媒體渠道,對許昌城鄉各級政府、企業、公眾進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知識進行宣傳,使全體公眾加強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真正把許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活動落到實處。
(二)打造城鄉特色旅游產品
根據許昌城鄉旅游資源的特點,可以打造農家樂產品、休閑度假產品和山水娛樂產品,以促進城鄉旅游互動發展。
1.“農家樂”旅游產品
建設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許昌城鄉旅游帶內有著良好的資源優勢來進行“農家樂”的開發,在進行此類產品的開發時,要依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視角,形成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既要免于俗套,又能為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需求。一方面要營造出“自然、純樸”的鄉野風韻,另外要擴大中、低檔次旅游產品的比例,滿足大眾的需求。
2.“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依托“中國宜居城市”的深厚底蘊,利用許昌豐富的花木、生態資源,擴大“休閑度假區”旅游產品的建設,形成與“休閑許昌”相吻合的旅游產業。休閑度假區的建設要突出“生態、自然、和諧”的主題,并能提供集“觀光、體驗、娛樂、怡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服務,加強景區內“餐飲、住宿、商店、公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游客“樂意來、玩得好、評價高”。
3.“山水娛樂”旅游產品
以位于西部的山地、河湖、林地等自然風光為依托,積極開發禹州逍遙觀、大鴻寨、龍虎山周定王陵、禹州森林植物園(大禹生態園)和襄城縣紫云山風景區。這類旅游產品的開發,可滿足人們“游山玩水”的愿望,對地處平原的許昌市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此類產品位于許昌的外圍地帶,所以在產品開發時,可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優勢互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可以擴大旅游腹地,拓寬市場。
(三)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保證城鄉共用互補
政府部門在旅游發展方面,要加大對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的資金投入,主要改善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交通通道,特別是許昌到禹州的部分鄉鎮公路,要加強改善,從而保障城市游客能夠方便達到鄉村,鄉村游客能夠快速到達城市,存進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互動發展。[4]
另外,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飯店、賓館、停車場、村容村貌等問題,自然資源比較好的鄢陵縣要爭取兩年內建設一到兩家4星級賓館,同時建立部分經濟型酒店,使游客到來之后可以有的住,有的吃,有得玩。
(四)加強旅游人才的培訓
目前,許昌農家樂旅游的服務人員都是當地農民,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高中畢業,沒有經過良好的職業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所以在服務過程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低下,游客普遍感覺不滿意,同時也形成了不好的印象。許昌城市之間和鄉村之間在開發人力資源方面應該相互補充,許昌鄉村地區可以選配服務人員到許昌學院或者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短期職業和技術培訓,這樣可以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才的素質。
同時許昌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到許昌鄉村旅游景區景點擔當顧問,許昌市區一些旅行社以及旅游飯店和旅游景區的優秀員工,可以到鄉村旅游企業兼職,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形象,從而促進城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古韻詩,保繼剛.城市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1999,14(2):18-20.
[2] 肖佑興,明慶忠,李松志.論鄉村旅游的概念和類型[J].旅游科學,2001(3):9.
[3] 楊世河,章錦河,王 浩.城鄉旅游一體化研究[J].經濟地理,2008,28(1):142-146.
[4] 張 勇.我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對策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6):600.
[責任編輯:譚志遠]
(三)客源互補優勢
許昌城市地區與許昌農村地區環境不同,旅游資源也不同,這種資源的不同性也吸引了不同的客源。城市里的人想去體驗農村的生活,農村地區的人想去城市里看看。最終城市和鄉村互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許昌市區的居民由于生活成本比鄉村高,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所以在節假日的時候,想要到農村地區放松減壓。而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剛好適應城市居民的需求,農村地區自然清新的空氣、悠閑的生活方式、以及體驗式的農家樂、采摘園可以讓游客享受到采摘豐收果實的滿足與幸福感,又可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靈。所以,鄉村旅游資源滿足了城市客源的需要。
城市旅游資源具有現代化氣息,優越的購物場所以及悠閑的娛樂文化場所以及名勝古跡,都吸引著鄉村居民來參觀游覽。許昌周邊的鄢陵、長葛、禹州工業發展速度很快,主要有黃河集團、煤炭企業、假發制品。所以當地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農村居民的旅游意識也在逐步加強。每天到許昌市區進行娛樂購物、旅游的居民越來越多。
(四)經濟優勢
近年來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和中原城市群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許昌市的國民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許昌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開拓思路、拓寬渠道,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充滿活力,有著“河南的溫州”之稱。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就為許昌城鄉旅游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就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潛力,為城鄉旅游發展增添了動力。
三、促進許昌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
許昌地區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在資源、客源、旅游交通等方面互補性很強,但是目前城市和鄉村在發展過程中基本是處于獨立狀態,并沒有把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的這種互補優勢結合起來。許昌在城市旅游發展中忽略了農村地區的客源市場,只是把城市旅游的市場定位于其他城市和省份。農村地區在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游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利用許昌城市地區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的資金。因此在發展過程中盲目發展,造成資源浪費,處于粗放型經營階段。
因此,許昌市政府、各旅游企業和旅游企業員工,還有農村旅游從業人員,要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意識,通過許昌各大學校、許昌電視臺、許昌廣播電臺、鄢陵電視臺、禹州電視臺等媒體渠道,對許昌城鄉各級政府、企業、公眾進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知識進行宣傳,使全體公眾加強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真正把許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活動落到實處。
(二)打造城鄉特色旅游產品
根據許昌城鄉旅游資源的特點,可以打造農家樂產品、休閑度假產品和山水娛樂產品,以促進城鄉旅游互動發展。
1.“農家樂”旅游產品
建設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許昌城鄉旅游帶內有著良好的資源優勢來進行“農家樂”的開發,在進行此類產品的開發時,要依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視角,形成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既要免于俗套,又能為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需求。一方面要營造出“自然、純樸”的鄉野風韻,另外要擴大中、低檔次旅游產品的比例,滿足大眾的需求。
2.“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依托“中國宜居城市”的深厚底蘊,利用許昌豐富的花木、生態資源,擴大“休閑度假區”旅游產品的建設,形成與“休閑許昌”相吻合的旅游產業。休閑度假區的建設要突出“生態、自然、和諧”的主題,并能提供集“觀光、體驗、娛樂、怡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服務,加強景區內“餐飲、住宿、商店、公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游客“樂意來、玩得好、評價高”。
3.“山水娛樂”旅游產品
以位于西部的山地、河湖、林地等自然風光為依托,積極開發禹州逍遙觀、大鴻寨、龍虎山周定王陵、禹州森林植物園(大禹生態園)和襄城縣紫云山風景區。這類旅游產品的開發,可滿足人們“游山玩水”的愿望,對地處平原的許昌市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此類產品位于許昌的外圍地帶,所以在產品開發時,可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優勢互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可以擴大旅游腹地,拓寬市場。
(三)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保證城鄉共用互補
政府部門在旅游發展方面,要加大對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的資金投入,主要改善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交通通道,特別是許昌到禹州的部分鄉鎮公路,要加強改善,從而保障城市游客能夠方便達到鄉村,鄉村游客能夠快速到達城市,存進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互動發展。[4]
另外,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飯店、賓館、停車場、村容村貌等問題,自然資源比較好的鄢陵縣要爭取兩年內建設一到兩家4星級賓館,同時建立部分經濟型酒店,使游客到來之后可以有的住,有的吃,有得玩。
(四)加強旅游人才的培訓
目前,許昌農家樂旅游的服務人員都是當地農民,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高中畢業,沒有經過良好的職業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所以在服務過程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低下,游客普遍感覺不滿意,同時也形成了不好的印象。許昌城市之間和鄉村之間在開發人力資源方面應該相互補充,許昌鄉村地區可以選配服務人員到許昌學院或者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短期職業和技術培訓,這樣可以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才的素質。
同時許昌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到許昌鄉村旅游景區景點擔當顧問,許昌市區一些旅行社以及旅游飯店和旅游景區的優秀員工,可以到鄉村旅游企業兼職,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形象,從而促進城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古韻詩,保繼剛.城市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1999,14(2):18-20.
[2] 肖佑興,明慶忠,李松志.論鄉村旅游的概念和類型[J].旅游科學,2001(3):9.
[3] 楊世河,章錦河,王 浩.城鄉旅游一體化研究[J].經濟地理,2008,28(1):142-146.
[4] 張 勇.我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對策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6):600.
[責任編輯:譚志遠]
(三)客源互補優勢
許昌城市地區與許昌農村地區環境不同,旅游資源也不同,這種資源的不同性也吸引了不同的客源。城市里的人想去體驗農村的生活,農村地區的人想去城市里看看。最終城市和鄉村互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許昌市區的居民由于生活成本比鄉村高,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所以在節假日的時候,想要到農村地區放松減壓。而鄉村地區的旅游資源剛好適應城市居民的需求,農村地區自然清新的空氣、悠閑的生活方式、以及體驗式的農家樂、采摘園可以讓游客享受到采摘豐收果實的滿足與幸福感,又可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靈。所以,鄉村旅游資源滿足了城市客源的需要。
城市旅游資源具有現代化氣息,優越的購物場所以及悠閑的娛樂文化場所以及名勝古跡,都吸引著鄉村居民來參觀游覽。許昌周邊的鄢陵、長葛、禹州工業發展速度很快,主要有黃河集團、煤炭企業、假發制品。所以當地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農村居民的旅游意識也在逐步加強。每天到許昌市區進行娛樂購物、旅游的居民越來越多。
(四)經濟優勢
近年來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和中原城市群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許昌市的國民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許昌市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開拓思路、拓寬渠道,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充滿活力,有著“河南的溫州”之稱。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就為許昌城鄉旅游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就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潛力,為城鄉旅游發展增添了動力。
三、促進許昌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
許昌地區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在資源、客源、旅游交通等方面互補性很強,但是目前城市和鄉村在發展過程中基本是處于獨立狀態,并沒有把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的這種互補優勢結合起來。許昌在城市旅游發展中忽略了農村地區的客源市場,只是把城市旅游的市場定位于其他城市和省份。農村地區在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游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利用許昌城市地區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利的資金。因此在發展過程中盲目發展,造成資源浪費,處于粗放型經營階段。
因此,許昌市政府、各旅游企業和旅游企業員工,還有農村旅游從業人員,要樹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意識,通過許昌各大學校、許昌電視臺、許昌廣播電臺、鄢陵電視臺、禹州電視臺等媒體渠道,對許昌城鄉各級政府、企業、公眾進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知識進行宣傳,使全體公眾加強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互動發展的意識,真正把許昌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活動落到實處。
(二)打造城鄉特色旅游產品
根據許昌城鄉旅游資源的特點,可以打造農家樂產品、休閑度假產品和山水娛樂產品,以促進城鄉旅游互動發展。
1.“農家樂”旅游產品
建設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許昌城鄉旅游帶內有著良好的資源優勢來進行“農家樂”的開發,在進行此類產品的開發時,要依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視角,形成不同類型的“農家樂”產品,既要免于俗套,又能為游客提供不同的體驗需求。一方面要營造出“自然、純樸”的鄉野風韻,另外要擴大中、低檔次旅游產品的比例,滿足大眾的需求。
2.“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依托“中國宜居城市”的深厚底蘊,利用許昌豐富的花木、生態資源,擴大“休閑度假區”旅游產品的建設,形成與“休閑許昌”相吻合的旅游產業。休閑度假區的建設要突出“生態、自然、和諧”的主題,并能提供集“觀光、體驗、娛樂、怡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服務,加強景區內“餐飲、住宿、商店、公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游客“樂意來、玩得好、評價高”。
3.“山水娛樂”旅游產品
以位于西部的山地、河湖、林地等自然風光為依托,積極開發禹州逍遙觀、大鴻寨、龍虎山周定王陵、禹州森林植物園(大禹生態園)和襄城縣紫云山風景區。這類旅游產品的開發,可滿足人們“游山玩水”的愿望,對地處平原的許昌市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此類產品位于許昌的外圍地帶,所以在產品開發時,可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優勢互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可以擴大旅游腹地,拓寬市場。
(三)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保證城鄉共用互補
政府部門在旅游發展方面,要加大對城市旅游與鄉村旅游的資金投入,主要改善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交通通道,特別是許昌到禹州的部分鄉鎮公路,要加強改善,從而保障城市游客能夠方便達到鄉村,鄉村游客能夠快速到達城市,存進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互動發展。[4]
另外,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飯店、賓館、停車場、村容村貌等問題,自然資源比較好的鄢陵縣要爭取兩年內建設一到兩家4星級賓館,同時建立部分經濟型酒店,使游客到來之后可以有的住,有的吃,有得玩。
(四)加強旅游人才的培訓
目前,許昌農家樂旅游的服務人員都是當地農民,文化程度基本都是初高中畢業,沒有經過良好的職業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所以在服務過程中,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低下,游客普遍感覺不滿意,同時也形成了不好的印象。許昌城市之間和鄉村之間在開發人力資源方面應該相互補充,許昌鄉村地區可以選配服務人員到許昌學院或者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參加短期職業和技術培訓,這樣可以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才的素質。
同時許昌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可以到許昌鄉村旅游景區景點擔當顧問,許昌市區一些旅行社以及旅游飯店和旅游景區的優秀員工,可以到鄉村旅游企業兼職,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形象,從而促進城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古韻詩,保繼剛.城市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1999,14(2):18-20.
[2] 肖佑興,明慶忠,李松志.論鄉村旅游的概念和類型[J].旅游科學,2001(3):9.
[3] 楊世河,章錦河,王 浩.城鄉旅游一體化研究[J].經濟地理,2008,28(1):142-146.
[4] 張 勇.我國城鄉旅游互動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對策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6):600.
[責任編輯:譚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