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敏
摘要: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對于會計準則的科學性、權威性、適用性、有效性將產生重要影響。通過對中美會計準則的制定基礎、制定機構以及制定程序三個方面加以比較分析,明確中美兩國會計準則在制定機制上的差異,為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會計準則;制定基礎;制定機構;制定程序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150-01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資本主義市場發展最成熟的國家,其會計準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際會計理論的最高水平,在會計準則的制定基礎、制定機構和制定程序等方面對其他國家,甚至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也必須加快我國走向國際化的進程與腳步。我國的企業要參與國際競爭,就需要對我國的會計準則進行國際性的協調,通過對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制的比較研究,能夠增強我國對美國會計準則制度的了解,使我國充分認識到在會計準則制定機制方面的不足之處,給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以啟示,以利于我國會計準則盡快適應國際化的要求。
一、 中美會計準則制定基礎的差異
會計準則的制定基礎分為原則基礎和規則基礎,是會計準則制定的首要因素。原則基礎是指在制定會計準則時,只規定一些概括性的原則,比如只規定某項業務確認和計量的標準是什么,應如何進行報告等,而不全面規定在各種可能情況下應該怎樣進行會計處理。規則基礎是指在制定會計準則時出臺各種解釋公告、實施指南,詳細規定各種情況下的具體會計處理。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趨于相同,借鑒了IFRS的做法,原則性規定較多,同時又有比較詳細、具體的規定,而IFRS采取的是原則基礎。我國雖然沒有明確地表示采用何種基礎,但基于我國目前會計環境的現實情況,實際上是以原則基礎為主,規則基礎為輔。美國會計準則最初采用的是原則基礎,但很快就因為操作性不強而放棄了,轉而采用了注重細節、具體而繁雜的規則基礎。2002年安然事件發生后,美國會計準則受到了社會各方的譴責,這一事件將規則基礎會計準則的漏洞暴露無遺,美國開始考慮轉向以原則為基礎制定會計準則。如果盲目地跟進美國的會計準則改革動向,就意味著我國要從當前原則基礎與規則基礎結合的現狀轉向原則基礎模式,這對于我國而言并非明智之舉。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至少在現階段是不適合全面轉向原則基礎準則制定模式的。
二、中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比較
當前世界各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類型主要有兩類:一是由國家政府部門負責制定,比如我國;二是由民間機構負責制定。其中民間機構制定模式又分為兩類:由民間組織制定,政府通常不干預的模式,比如英國;在政府的監管下,由民間機構制定的模式,比如美國。
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由財政部統一負責,是典型的政府機構制定模式。財政部的主要職能之一是擬訂和監督執行會計規章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制定和監督執行政府總預算、行政事業單位及行業的會計制度。財政部的會計司負責會計準則的草擬工作。財政部會計司與1998年成立會計準則課題組(1998年6月更名為會計準則委員會),開始從事會計準則的研究與制定工作。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CASC)是會計準則制定的咨詢機構,負責對會計準則的總體方案、體例結構、立項等提供咨詢建議,對會計準則制定中重大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等提供咨詢意見,對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等有關基礎理論提供咨詢意見以及對會計準則實施情況提供咨詢并反饋有關信息。
三、中美會計準則制定程序的比較
(一)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分為立項、起草、公開征求意見和發布四個階段
立項階段:會計司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會計準則立項意見,向會計準則委員會和有關方面征求意見,并將立項情況向CASC通報,CASC根據需要,結合確定的會計準則項目和立項意見,成立研究組,開展課題研究,制定研究報告。
起草階段:會計司成立項目起草組,在有關研究報告和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初步的結論并形成討論稿,并報財政部會計司領導審閱,由會計司提交CASC征求意見,修改后形成意見稿。
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在完成草案的基礎上,經部領導批準,在國內專家組以及省級財政廳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的范圍內對討論稿征求意見。起草人根據這些意見進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具體準則的草案。
發布階段:項目起草組根據CASC的意見對草案進行修改,形成送審稿,會計司按規定程序送財政部領導審批后,由財政部以部長令的形式正式發布施行。
(二)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大體可分為計劃、研究準備、擬訂、做出決定四個階段
計劃階段:通過會計準則委員會等渠道,收集財務會計計量和報告方面的問題;社會各界和財務會計準則咨詢組的成員就需解決的會計問題提出意見, 然后由 FASB評價該準則出臺后的普遍適用性和改進的可能性, 從而提出初步方案。
研究準備階段:任命一個專家咨詢小組,負責會計界與工商界的交流,并在此基礎上編寫有關議題的討論備忘錄;FASB就所發表的備忘錄向社會各界廣泛征詢意見和建議,供委員會及其成員研究分析;FASB成員對所有的評論進行深入分析,尋找有說服力的論據,吸收有用信息,召開FASB會議。
擬訂階段:FASB以公眾反饋意見為參考,以財務呈報概念框架為基礎,擬訂準則初稿,待委員會多數成員通過后,發布“揭示草案”;委員會進一步審議,如果認為有必要進行實質性的改變,則委員會發布征詢意見稿以獲得更多評論。
決定階段:FASB以七位成員的最后投票表決結果來決定是正式發表公布該草案,還是繼續修改公布草案,還是徹底放棄該議題。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監管、結構及運作的變革——為確保準則制定的有效性、 效率及獨立性所進行的變化[J].會計國際趨同簡訊,2008(1).
[2] 梁 爽.中外會計準則模式研究比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32.
[責任編輯: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