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碧
摘要:創意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本文以福建省安溪縣茶業聯作制模式為例,對其金融支持體系進行分析。主要包括茶業聯作制中資金來源的組成、融資模式以及相關金融產品。對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研究有助于了解其運作中關鍵的金融支持模式,對創意農業中金融支持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創意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茶業聯作制;金融支持;創意農業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167-02
一、引言
福建省茶葉面積廣闊,農戶的茶葉農殘問題關系到安溪茶產業的生死存亡。為應對這一長期困擾茶葉企業的問題,福建安溪縣積極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經營模式,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以“聯作制”的農藥化肥等農資使用管理模式來提升茶葉衛生質量安全。聯作制的興起對安溪縣茶葉產業鏈的有了非常大的影響。由于茶葉的規模種植,聯作制基地的規劃與建設等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金融資金流動成為一個阻礙茶業企業發展的大問題。但安溪縣支持茶業聯作制模式發展的金融思路能夠實現銀行、政府、企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這對茶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茶業聯作制金融支持思路進行研究,分析其運作中金融支持的方式與具體金融產品,有助于更加具體地了解茶業聯作制模式的融資模式,這也對創意農業中金融支持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創意農業的發展。
二、茶業聯作制的發展情況
(一) 茶業聯作制的起源與發展
安溪縣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全縣茶葉面積達60萬畝,年產茶葉6萬噸,名列全國、全省產茶大縣前茅,其中年直接和間接出口茶葉近萬噸,出口量約占全國烏龍茶出口的1/3,而其中日本市場就占80%。為應對日本實行肯定列表制度對我國茶葉出口帶來的影響,泉州檢驗檢疫局于2005年開始指導安溪華虹茶業公司建立出口茶葉基地聯作制管理模式,涉及1200多戶農民和6000 畝協議基地。2007年,當地農民開始嘗試“聯作制”。參與的茶農接受嚴格管理:農藥肥料公司統一提供,組內各戶形成聯保,互相監督用藥,農殘問題消失無形。“聯作制”模式所產的出口茶葉全部通過日本官方檢測,沒有發生1例農殘超標事件。該模式還被福建局總結為專項整治中值得推廣的出口食品源頭管理五種模式之一,于2010年在全縣推廣。華虹茶葉聯作管理模式推廣之后,已經組建茶葉合作社168家,覆蓋24個鄉鎮,12 300多名茶農,73 500多畝茶園,總產量8000多噸,總產值7.2億元以上,通過“龍頭企業+自由(合作、協議)基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茶農”、“專業合作社+茶農”等形式,基本實現規模經營。質量管控的茶園達到35萬畝。[1]
(二) 茶業聯作制管理模式
“聯作制”模式首先須由同一區域5至15戶茶農自愿結合組成一個小組,由小組出面與龍頭加工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簽訂協議后龍頭企業派技術員指導聯作農戶做茶,并實行“五個統一”管理——即統一檢測農藥肥料、發放農藥肥料、指導施肥用藥、記錄農事活動和收購毛茶原料。在合作小組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相互學習制茶技藝,相互監督用藥,完成茶葉種植過程。最后,龍頭加工企業以高于市場價10%至15%的價格收購這些農戶的茶葉,留樣封存后銷售。
在質量上,在各區域、各聯作小組在做好《農藥分發記錄》《農藥肥料使用記錄》《農事活動記錄》和《茶葉初制加工記錄》的基礎上,配合公司生產銷售過程的全程記錄,以及食品唯一的20位電子碼進行一件一碼管理,從而實現對產品實行全方位的跟蹤。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只要輸入電子碼,就能夠迅速找到它所使用的原料、生產農戶,能夠及時發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把生產、加工、銷售、消費等環節有效地銜接起來,形成一個可用來全程監管的供應鏈,確保茶葉從茶園到茶桌都是安全的。
農戶聯保這種管理模式,能極大地增強茶農的自律意識。在種植過程中,按照協議,農戶小組實行聯保,任何一戶違反規定,全組都會失去合作資格,這樣的情形一旦出現,信譽受損后的組員農戶茶葉銷售將陷入困境。因此,茶農平時互相監督規范生產環節,尤其是施肥用藥。
三、 對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
“聯作制”的管理模式不僅通過科學噴灑農藥提升了茶葉質量,也為茶農解決了資金問題。一是企業統一采購農資農藥,能夠降低茶農的生產成本,農資款不用自己預先支付,公司以批發價大批量購進并分發茶農使用。二是公司統一以現金方式并加價進行收購,增加了茶農的收入,處于市場領導者地位的龍頭企業也為這些農戶一舉解決了銷路問題。
由于茶葉前期投入較大,規模種植需要貸款扶持。同時,其種植過程中的投入與產出具有一定的時間差,導致在這期間的金融資金流動成為一個阻礙茶業企業發展的大問題,龍頭企業為茶農提供肥料和指導等投入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因此,對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是此模式運行的必不可少的一環。
福建省茶葉企業信貸融資受到金融結構的信貸供給能力和茶葉企業融資需求的制約。目前,茶業聯作制模式的資金供給是以福建省提供信貸資金的金融機構為主,企業內部融資為輔的信貸資金供給,以及政策性扶持資金供給,稅收減免資金供給組成。以上幾種支持構成了茶業聯作制的基本金融支持系統。在該模式下,政府信用、金融信用、企業信用與農民信用得到有機結合。第一,茶葉聯作制金融支持系統中福建省金融機構所提供的金融支持針對個人、合作小組、龍頭企業三種對象以及不同的時節有不同項目不同程度的的金融支持產品。第二,龍頭企業和合作小組進行林權質押和動產質押通過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第三,政府對其運作進行組織協調的過程中提供的政府補貼與減免賦稅等通過銀行反饋給茶農以及龍頭企業。這樣的模式令金融資金形成一個合理高效的閉環。如圖1所示。
金融機構分別針對個體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的三類群體提供同的金融支持產品與服務。如圖2所示。
對個體農戶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個人生產經營貸款及農戶小額貸款兩種方式。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主要用以滿足農戶家庭單個成員從事規模化生產經營資金需求。農戶小額貸款是指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小額自然人貸款且每戶農戶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員申請農戶小額貸款。
對茶農合作小組的金融支持有動產質押融資、多戶聯保信貸以及流動資金貸款。動產質押融資主要是以動產質押為擔保方式的短期流動資金業務,包括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對借款人能提供的質物質押方式設定較靈活。多戶聯保信貸是指位于同一產業集群內的若干借款人自愿組成聯保小組,為聯保小組內的成員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提供共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的融資業務。其主要針對具有一定市場主導權、抵押物缺乏的優質中小企業,在預存一定保證金的基礎上,通過多戶聯保的方式,解決其流動資金融資需求。農民合作社流動資金貸款是指經營行向本轄區內農民合作社發放的用于統一采購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收購、銷售農副產品等人民幣貸款,用于解決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周轉性、季節性、臨時性的資金需要。
對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有融信保服務應收賬款質押和季節性收購貸款。融信保業務是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辦理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后,銀行按保單承保金額的一定比例向其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流動資金業務需求的本幣融資業務。為解決龍頭企業在國內貿易交易中,以賒銷等結算方式對零售商形成的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籠,而提供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指農業銀行以縣域中小企業(賣方)與買方簽訂有效商務合同且賣方(供應商)已按商務合同的約定履行了主要義務的應收賬款為質押擔保,為賣方辦理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表內外融資業務。通過以符合條件的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客戶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季節性收購貸款是指在農副產品收購旺季,為解決農副產品加工、流通、儲備企業正常周轉資金不足的困難,滿足其收購資金需求而發放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以解決龍頭企業農副產品收購旺季資金需求量大、時限要求高等困難。
四、結論與展望
泉州安溪縣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系統以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為支撐,結合政府的補貼及稅收政策,將龍頭企業和茶農以合作小組的形式聯系起來,有效地解決了茶農和龍頭企業種植過程中資金流的問題,也降低了茶業生產的風險。其中,金融機構對個體茶農、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提供了多種金融支持產品以支持基本的茶葉種植工作。同時,根據茶業等農業產品生產的特殊性提供應對時節變化和農產品產出規律的季節性采購貸款、肥料采購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融資等產品。從不同角度為茶業聯作制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的保障。
通過對茶業聯作制模式的金融支持體系分析,得出金融支持推動創意農業發展有一定啟示。第一,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大政方針,對茶葉企業制定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政策,以引導企業發展,增大茶葉企業的發展動力和活力。第二,不同基礎的茶葉企業應通過不同的渠道來融資。銀行貸款、抵押借款等以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為主的融資之路更適合茶葉企業特別是茶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第三,金融機構應針對茶葉等農產品的特殊性分析其特殊的資金需求進行金融產品的制定與服務提供。這更有利于茶業等農產品行業的發展。
雖然茶業聯作制在其運作模式上帶來了新的金融思路與雙贏的融資模式,但其金融支持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局限與更大的發展空間。如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項目較多且面向三類群體提供金融支持,卻沒有統一的信貸管理機制和融資平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可以由地方政府牽頭建立適應安溪茶業聯作制發展的信貸管理機制,建立統一的融資平臺。可利用茶葉協會這個團體搭起金融支持中政企溝通的橋梁,匯集個體茶農,專業合作社和龍頭加工企業資金需求,統一向銀行進行貸款,統一進行資質評估和提供擔保。
參考文獻:
[1] 厲黎明,淦國英.安溪茶產業發展考察報告[J].福建茶葉,2010(8):46-49.
[2] 楊小紅.安溪茶農以“聯作制”監管農藥[N].農資導報,2009-11-17.
[3] 詹志靈.福建省茶葉產業化融資體系實證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0.
[4] 趙郭峰,胡麗英.聯作制惠及安溪茶農[N].福建日報,2009-7-17.
[5] 梁慶凱,龔 誼.湖南農村信貸服務模式創新研究——以益陽市油茶產業發展為例[J].金融經濟,2010(4):48-50.
[責任編輯:文 筠]
金融機構分別針對個體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的三類群體提供同的金融支持產品與服務。如圖2所示。
對個體農戶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個人生產經營貸款及農戶小額貸款兩種方式。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主要用以滿足農戶家庭單個成員從事規模化生產經營資金需求。農戶小額貸款是指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小額自然人貸款且每戶農戶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員申請農戶小額貸款。
對茶農合作小組的金融支持有動產質押融資、多戶聯保信貸以及流動資金貸款。動產質押融資主要是以動產質押為擔保方式的短期流動資金業務,包括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對借款人能提供的質物質押方式設定較靈活。多戶聯保信貸是指位于同一產業集群內的若干借款人自愿組成聯保小組,為聯保小組內的成員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提供共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的融資業務。其主要針對具有一定市場主導權、抵押物缺乏的優質中小企業,在預存一定保證金的基礎上,通過多戶聯保的方式,解決其流動資金融資需求。農民合作社流動資金貸款是指經營行向本轄區內農民合作社發放的用于統一采購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收購、銷售農副產品等人民幣貸款,用于解決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周轉性、季節性、臨時性的資金需要。
對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有融信保服務應收賬款質押和季節性收購貸款。融信保業務是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辦理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后,銀行按保單承保金額的一定比例向其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流動資金業務需求的本幣融資業務。為解決龍頭企業在國內貿易交易中,以賒銷等結算方式對零售商形成的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籠,而提供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指農業銀行以縣域中小企業(賣方)與買方簽訂有效商務合同且賣方(供應商)已按商務合同的約定履行了主要義務的應收賬款為質押擔保,為賣方辦理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表內外融資業務。通過以符合條件的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客戶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季節性收購貸款是指在農副產品收購旺季,為解決農副產品加工、流通、儲備企業正常周轉資金不足的困難,滿足其收購資金需求而發放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以解決龍頭企業農副產品收購旺季資金需求量大、時限要求高等困難。
四、結論與展望
泉州安溪縣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系統以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為支撐,結合政府的補貼及稅收政策,將龍頭企業和茶農以合作小組的形式聯系起來,有效地解決了茶農和龍頭企業種植過程中資金流的問題,也降低了茶業生產的風險。其中,金融機構對個體茶農、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提供了多種金融支持產品以支持基本的茶葉種植工作。同時,根據茶業等農業產品生產的特殊性提供應對時節變化和農產品產出規律的季節性采購貸款、肥料采購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融資等產品。從不同角度為茶業聯作制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的保障。
通過對茶業聯作制模式的金融支持體系分析,得出金融支持推動創意農業發展有一定啟示。第一,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大政方針,對茶葉企業制定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政策,以引導企業發展,增大茶葉企業的發展動力和活力。第二,不同基礎的茶葉企業應通過不同的渠道來融資。銀行貸款、抵押借款等以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為主的融資之路更適合茶葉企業特別是茶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第三,金融機構應針對茶葉等農產品的特殊性分析其特殊的資金需求進行金融產品的制定與服務提供。這更有利于茶業等農產品行業的發展。
雖然茶業聯作制在其運作模式上帶來了新的金融思路與雙贏的融資模式,但其金融支持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局限與更大的發展空間。如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項目較多且面向三類群體提供金融支持,卻沒有統一的信貸管理機制和融資平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可以由地方政府牽頭建立適應安溪茶業聯作制發展的信貸管理機制,建立統一的融資平臺。可利用茶葉協會這個團體搭起金融支持中政企溝通的橋梁,匯集個體茶農,專業合作社和龍頭加工企業資金需求,統一向銀行進行貸款,統一進行資質評估和提供擔保。
參考文獻:
[1] 厲黎明,淦國英.安溪茶產業發展考察報告[J].福建茶葉,2010(8):46-49.
[2] 楊小紅.安溪茶農以“聯作制”監管農藥[N].農資導報,2009-11-17.
[3] 詹志靈.福建省茶葉產業化融資體系實證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0.
[4] 趙郭峰,胡麗英.聯作制惠及安溪茶農[N].福建日報,2009-7-17.
[5] 梁慶凱,龔 誼.湖南農村信貸服務模式創新研究——以益陽市油茶產業發展為例[J].金融經濟,2010(4):48-50.
[責任編輯:文 筠]
金融機構分別針對個體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的三類群體提供同的金融支持產品與服務。如圖2所示。
對個體農戶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個人生產經營貸款及農戶小額貸款兩種方式。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主要用以滿足農戶家庭單個成員從事規模化生產經營資金需求。農戶小額貸款是指對農戶家庭內單個成員發放的小額自然人貸款且每戶農戶只能由一名家庭成員申請農戶小額貸款。
對茶農合作小組的金融支持有動產質押融資、多戶聯保信貸以及流動資金貸款。動產質押融資主要是以動產質押為擔保方式的短期流動資金業務,包括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對借款人能提供的質物質押方式設定較靈活。多戶聯保信貸是指位于同一產業集群內的若干借款人自愿組成聯保小組,為聯保小組內的成員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提供共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的融資業務。其主要針對具有一定市場主導權、抵押物缺乏的優質中小企業,在預存一定保證金的基礎上,通過多戶聯保的方式,解決其流動資金融資需求。農民合作社流動資金貸款是指經營行向本轄區內農民合作社發放的用于統一采購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收購、銷售農副產品等人民幣貸款,用于解決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周轉性、季節性、臨時性的資金需要。
對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有融信保服務應收賬款質押和季節性收購貸款。融信保業務是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辦理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后,銀行按保單承保金額的一定比例向其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流動資金業務需求的本幣融資業務。為解決龍頭企業在國內貿易交易中,以賒銷等結算方式對零售商形成的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籠,而提供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指農業銀行以縣域中小企業(賣方)與買方簽訂有效商務合同且賣方(供應商)已按商務合同的約定履行了主要義務的應收賬款為質押擔保,為賣方辦理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等表內外融資業務。通過以符合條件的應收賬款質押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客戶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季節性收購貸款是指在農副產品收購旺季,為解決農副產品加工、流通、儲備企業正常周轉資金不足的困難,滿足其收購資金需求而發放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以解決龍頭企業農副產品收購旺季資金需求量大、時限要求高等困難。
四、結論與展望
泉州安溪縣茶業聯作制的金融支持系統以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為支撐,結合政府的補貼及稅收政策,將龍頭企業和茶農以合作小組的形式聯系起來,有效地解決了茶農和龍頭企業種植過程中資金流的問題,也降低了茶業生產的風險。其中,金融機構對個體茶農、茶農合作小組、龍頭企業提供了多種金融支持產品以支持基本的茶葉種植工作。同時,根據茶業等農業產品生產的特殊性提供應對時節變化和農產品產出規律的季節性采購貸款、肥料采購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融資等產品。從不同角度為茶業聯作制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的保障。
通過對茶業聯作制模式的金融支持體系分析,得出金融支持推動創意農業發展有一定啟示。第一,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大政方針,對茶葉企業制定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政策,以引導企業發展,增大茶葉企業的發展動力和活力。第二,不同基礎的茶葉企業應通過不同的渠道來融資。銀行貸款、抵押借款等以金融機構信貸融資為主的融資之路更適合茶葉企業特別是茶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第三,金融機構應針對茶葉等農產品的特殊性分析其特殊的資金需求進行金融產品的制定與服務提供。這更有利于茶業等農產品行業的發展。
雖然茶業聯作制在其運作模式上帶來了新的金融思路與雙贏的融資模式,但其金融支持體系還存在一定的局限與更大的發展空間。如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項目較多且面向三類群體提供金融支持,卻沒有統一的信貸管理機制和融資平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資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以后的發展中可以由地方政府牽頭建立適應安溪茶業聯作制發展的信貸管理機制,建立統一的融資平臺。可利用茶葉協會這個團體搭起金融支持中政企溝通的橋梁,匯集個體茶農,專業合作社和龍頭加工企業資金需求,統一向銀行進行貸款,統一進行資質評估和提供擔保。
參考文獻:
[1] 厲黎明,淦國英.安溪茶產業發展考察報告[J].福建茶葉,2010(8):46-49.
[2] 楊小紅.安溪茶農以“聯作制”監管農藥[N].農資導報,2009-11-17.
[3] 詹志靈.福建省茶葉產業化融資體系實證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0.
[4] 趙郭峰,胡麗英.聯作制惠及安溪茶農[N].福建日報,2009-7-17.
[5] 梁慶凱,龔 誼.湖南農村信貸服務模式創新研究——以益陽市油茶產業發展為例[J].金融經濟,2010(4):48-50.
[責任編輯:文 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