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要:當前國家宏觀調控背景下我國房地產企業應進行戰略選擇,以期能夠促進中小房地產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宏觀調控;房地產企業;戰略選擇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194-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行業得到了空前發展。為了遏制房地產業投資過熱、房價過高,防止泡沫經濟的產生,從2010年4月“國十條”第一次調控開始,我國相繼多次出臺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2013年2月和3月的“國五條”、“國六條”,成為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這些政策讓不少準備購房者的觀望心態加重,從而對商品樓盤的價格構成壓力。更重要的是,經過此前十年左右的房價一路上漲,關于房地產的潛在購買力已經被過多地提前釋放,“有能力的持幣待購者”數量已經大幅衰減。到2014年2月,盡管房價整體上仍然上漲,但漲幅收窄,一些三四線城市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成交量下降,甚至打折促銷。面對困境,房地產企業應認清形勢,規避風險,采取以安全經營為宗旨的穩定型戰略,避免盲目擴張。
一、理性安排投資規模,規避風險
由于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火爆,利潤率很高,致使很多房地產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盲目拿地擴張,幾個項目同時在建,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在當前宏觀調控政策下,企業融資困難,資金回籠慢,致使一些房地產企業已經集中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更有甚者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秦皇島的德大地產就出現了這種狀況。由于其同時開工項目過于龐大,隨著調控政策越來越嚴厲,企業銷售業績下滑,支持工程建設的資金出現短缺,導致建設停工及交房延期,甚至出現將預售房拿去抵押貸款的情況,最后政府不得不介入,整體轉讓其中一個樓盤,所得資金政府監管用于其余樓盤建設。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房地產企業在項目確定前,要對市場、外部環境及自身的經濟狀況進行充分地研究和分析,切忌攤子鋪得過大,使投資趨于理性化。
二、探索融資渠道,保障現金流
房地產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需求量巨大,融資能力對于企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銀行信貸和預售款是企業重要的融資途徑。當前,國家對房地產企業的調控及信貸緊縮,使房地產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難度越來越大。預售款的融資功能也越來越小,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供大于求,現房、準現房比比皆是。為了擺脫融資緊縮、庫存增加的困境,房地產企業還需要探索新的融資渠道。比如,有的開發商在項目前期征地過程中,和受補償戶達成協議,補償款暫不發放,而是按照約定利率,每年發放利息,而且保證受補償戶可以隨時領取補償款。在民間閑置資金缺乏投資渠道的現狀下,這是一個雙贏的好辦法。再比如,秦皇島的“珠江道12號”樓盤,尾房均為大戶型現房。為了盡快賣出去,及時回籠資金,開發商推出促銷方案,即購房后銀行將連續4年每年返還給購房者10%的總房款。這樣既低息使用了購房者資金,又解決了尾房銷售問題,一舉兩得。
三、合理降價,促進資金回籠
為了促進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活躍,房地產企業可以在保證收回成本及一定利潤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房價來刺激消費,吸引購房者的回歸,爭奪有限的客源,在競爭中求生存。
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實施差異化戰略
如今房地產市場已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可以針對目前具有潛在購買力的中低收入家庭,推出物美價廉的小戶型,并通過提供完備的配套設施如超市、學校等,吸引消費者。由于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加上多數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問題空前重視,導致學區房的價格居高不下。每年開學之際,也是學區房買賣、租賃的高峰期。而學區房的資源有限,房地產企業不可能只開發學校周邊的房子。針對于此,房地產企業可以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引入項目所在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例如,秦皇島的“在水一方”項目共四期,于2007年以來陸續開盤。其小區內原有一個中學,即第十一中學,但其教學水平在秦皇島處于下游。2010年,房地產企業將秦皇島最好的中學——第七中學引進該小區,與第十一中學合并成立第七中學西校區,從此該項目以優質的教育資源作為賣點,房價一路上漲,遠高于一路之隔的其他小區。
五、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房地產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過去那種只需建個售樓處,就會有人連夜排隊認購的場景一去不復返,消費趨于理性化。定位準確、服務至上、提高品質是今后房地產企業的發展趨勢。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通過品牌效應,才能獲得良好的業績。前文提到的德大地產開發的多處樓盤就存在超規劃建設,資金不足拖欠工程款,延期交房,將預售房屋抵押貸款等行為,一次又一次挑戰人們和政府的忍耐極限,造成多次上訪。這樣的企業勢必會遭到人們和市場的摒棄。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在融資方面也普遍優于其他企業,在當前信貸縮緊的形勢下,這一點尤為重要。所以,只有加強質量管理,實施品牌戰略,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謀求企業的長期利潤與可持續發展。
房地產企業要充分認識到,房地產業已經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必然會引起房地產行業的大洗牌,一批中小企業可能會被市場淘汰。但因洗牌所喚起的行業規范和自律,必將會為更多經營規范且運營良好的中小企業帶來發展的機遇。機遇與挑戰并存,告別暴利,走向理性發展。
[責任編輯:汪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