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葉俊+
“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月1日,北京陽光明媚,對于已發布橙色預警、持續一周霧霾天氣的首都而言,空氣格外清新。
“不知道是貴州趙書記、陳省長讓貴州的天氣把‘云帶過來,凈化了北京的空氣;還是北京市云計算的結果把北京的空氣變得可控可穩?”當日下午,在位于海淀公園旁邊的中關村科技創新展示中心,一場“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正吸引著IT界以及全國各地媒體的目光。發言席上,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一語雙關的幽默,贏得了會場千余聽眾的熱烈掌聲。
這場以“大數據”為主題,貴州、北京深入合作的推介會,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在這次會上,郭臺銘,馬云,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掌門人”等IT大佬“云”集;另一方面,大數據產業方興未艾,在這塊極具開發潛力的領域,貴州意欲何為?在攜手中關村形成戰略合作之后,貴州、北京在大數據方面將如何進一步摩擦火花?引爆了媒體的興奮點。
一場IT盛宴
會議下午3點開始,上午11時許就已經有媒體記者開始了會前的熱身報道,在會議開始前一個小時,媒體席上已無空座,晚到的記者,只能“委屈”地擠在兩旁和中間的過道上。
20余架攝影機把會場來了個大包圍,“長槍短炮”混搭著各式智能終端,以圖文直播、微信微博等各種方式向外界傳送著會議的信息,形成對整個會場的全方位立體覆蓋。
這是一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推介會,也是一個產生大量數據、體現大數據時代傳媒特色的會議。
也正是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大數據的魅力才格外耀眼。在互聯網這個快速變革行業打拼的人,往往思想敏銳、充滿活力。
雖然已年近50,馬云仍然“身手敏捷”,當主持人有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話音剛落,他便一個箭步走上了演講臺,簡單的開場白,隨即拋出觀點、直奔主題,“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的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數據,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馬云的每一次公開發言,幾乎都會成為媒體公眾關注的一個熱點,這不僅是因為他總有入木三分的分析和精辟獨到的言論,更是因為在中國互聯網浪潮中,他是名副其實的領軍人物之一。從電子商務的功成名就到互聯網金融的出手不凡,馬云和阿里巴巴在風險與收益的博弈中實現了企業的一再突破。而互聯網金融的根基就在于“大數據”,沒有強大的數據資源和云計算能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將輕易葬送一切奇思妙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富士康、微軟、華為、百度……眾多國內外IT企業的負責人或行業專家,也從各自的理論研究或是商業實踐角度,暢談大數據“云”、“管”、“端”的未來發展。
無疑,此次推介會成為了一次共謀大數據未來的IT盛宴。
發言嘉賓要么是大數據領域的權威專家,要么是在大數據產業中叱咤風云的大腕,或是抓緊布局的互聯網后起之秀。
雖然沒有開放式的討論,沒有直接的觀點交鋒,但演講的話題均是有關當前大數據產業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焦點:有對大數據概念的重新定義,也有對IT行業發展的理性思考;有對大數據產業未來5到10年的預判,也有對時下大數據應用的具體分析,談機遇規劃者有之,談挑戰應對者亦有之。
“大數據服務業的屬性大于制造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大于對IT產業的影響。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
“要在這個轉型發展當中取得成功,可能對我們人人都有機遇,但也難言人人都能成功。”
“誰能夠高瞻遠矚,能夠領先一步地抓住這個契機,對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革命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精彩觀點紛呈、精辟分析不斷,聽眾席不時響起熱烈掌聲。原定于下午5點結束的推介會,在不知不覺中延續到了6點半。
為貴州點贊
在推介會會前會后,一個“為貴州點贊”的活動正由當代先鋒網策劃執行,與會的各界代表拿著“我為貴州點贊”的小牌子,對著鏡頭,三言兩語講述對貴州的看法,然后開心地說道:“我為貴州點贊!”
毫無做作、由衷的稱贊是企業界對貴州這幾年發展勢頭、發展環境的認可。
除了直接的點贊,在會場的發言中,貴州也贏得了各方的稱贊。
“貴州的整個營商環境大大改善,我們這個項目是去年4月份簽定協議的,到今年的11月能夠開通使用。如果沒有政府的高效率,非常強的服務意識,是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實現開通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在談到貴州發展大數據具備的政策優勢、生態優勢、能源優勢、產業優勢之后,對貴州目前的發展軟環境更是稱贊有加。
“貴州這次的戰略定位,我個人覺得是一個世界級的戰略,這是跨越式的發展和思考。”馬云早就說過,如果30年前錯過廣東、浙江的投資機遇,今天一定不能錯過貴州。這一次,他更坦言自己是“貴州的忠實粉絲和熱愛者”。
在與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馬云和他的團隊之所以對貴州“情有獨鐘”,是因為看好貴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潛力。他們認為,貴州的落后,只是傳統工業時代,貴州公路鐵路不發達造成的,而在互聯網時代,物理空間將在很大程度上被虛擬空間所取代,由于少受傳統工業方式的影響,貴州更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做到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事實上,搶抓大數據機遇,貴州已經“在路上”。
誠摯的言語、堅定的自信、開放的胸襟……在此次推介會致辭中,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的發言,讓在座嘉賓、媒體感受到貴州主政者對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清晰謀劃和堅定決心。
35個項目,560億元的投資額。在推介會簽約儀式上,當簽約嘉賓在平板電腦的觸摸屏上完成簽約時,也意味著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大數據這片藍海中,貴州昔日“三不沿”的區位標簽已漸模糊,前方逐漸清晰的,是貴州在大數據海洋中筑起的美麗港灣。(責任編輯/吳文仙)
“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月1日,北京陽光明媚,對于已發布橙色預警、持續一周霧霾天氣的首都而言,空氣格外清新。
“不知道是貴州趙書記、陳省長讓貴州的天氣把‘云帶過來,凈化了北京的空氣;還是北京市云計算的結果把北京的空氣變得可控可穩?”當日下午,在位于海淀公園旁邊的中關村科技創新展示中心,一場“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正吸引著IT界以及全國各地媒體的目光。發言席上,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一語雙關的幽默,贏得了會場千余聽眾的熱烈掌聲。
這場以“大數據”為主題,貴州、北京深入合作的推介會,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在這次會上,郭臺銘,馬云,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掌門人”等IT大佬“云”集;另一方面,大數據產業方興未艾,在這塊極具開發潛力的領域,貴州意欲何為?在攜手中關村形成戰略合作之后,貴州、北京在大數據方面將如何進一步摩擦火花?引爆了媒體的興奮點。
一場IT盛宴
會議下午3點開始,上午11時許就已經有媒體記者開始了會前的熱身報道,在會議開始前一個小時,媒體席上已無空座,晚到的記者,只能“委屈”地擠在兩旁和中間的過道上。
20余架攝影機把會場來了個大包圍,“長槍短炮”混搭著各式智能終端,以圖文直播、微信微博等各種方式向外界傳送著會議的信息,形成對整個會場的全方位立體覆蓋。
這是一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推介會,也是一個產生大量數據、體現大數據時代傳媒特色的會議。
也正是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大數據的魅力才格外耀眼。在互聯網這個快速變革行業打拼的人,往往思想敏銳、充滿活力。
雖然已年近50,馬云仍然“身手敏捷”,當主持人有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話音剛落,他便一個箭步走上了演講臺,簡單的開場白,隨即拋出觀點、直奔主題,“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的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數據,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馬云的每一次公開發言,幾乎都會成為媒體公眾關注的一個熱點,這不僅是因為他總有入木三分的分析和精辟獨到的言論,更是因為在中國互聯網浪潮中,他是名副其實的領軍人物之一。從電子商務的功成名就到互聯網金融的出手不凡,馬云和阿里巴巴在風險與收益的博弈中實現了企業的一再突破。而互聯網金融的根基就在于“大數據”,沒有強大的數據資源和云計算能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將輕易葬送一切奇思妙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富士康、微軟、華為、百度……眾多國內外IT企業的負責人或行業專家,也從各自的理論研究或是商業實踐角度,暢談大數據“云”、“管”、“端”的未來發展。
無疑,此次推介會成為了一次共謀大數據未來的IT盛宴。
發言嘉賓要么是大數據領域的權威專家,要么是在大數據產業中叱咤風云的大腕,或是抓緊布局的互聯網后起之秀。
雖然沒有開放式的討論,沒有直接的觀點交鋒,但演講的話題均是有關當前大數據產業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焦點:有對大數據概念的重新定義,也有對IT行業發展的理性思考;有對大數據產業未來5到10年的預判,也有對時下大數據應用的具體分析,談機遇規劃者有之,談挑戰應對者亦有之。
“大數據服務業的屬性大于制造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大于對IT產業的影響。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
“要在這個轉型發展當中取得成功,可能對我們人人都有機遇,但也難言人人都能成功。”
“誰能夠高瞻遠矚,能夠領先一步地抓住這個契機,對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革命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精彩觀點紛呈、精辟分析不斷,聽眾席不時響起熱烈掌聲。原定于下午5點結束的推介會,在不知不覺中延續到了6點半。
為貴州點贊
在推介會會前會后,一個“為貴州點贊”的活動正由當代先鋒網策劃執行,與會的各界代表拿著“我為貴州點贊”的小牌子,對著鏡頭,三言兩語講述對貴州的看法,然后開心地說道:“我為貴州點贊!”
毫無做作、由衷的稱贊是企業界對貴州這幾年發展勢頭、發展環境的認可。
除了直接的點贊,在會場的發言中,貴州也贏得了各方的稱贊。
“貴州的整個營商環境大大改善,我們這個項目是去年4月份簽定協議的,到今年的11月能夠開通使用。如果沒有政府的高效率,非常強的服務意識,是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實現開通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在談到貴州發展大數據具備的政策優勢、生態優勢、能源優勢、產業優勢之后,對貴州目前的發展軟環境更是稱贊有加。
“貴州這次的戰略定位,我個人覺得是一個世界級的戰略,這是跨越式的發展和思考。”馬云早就說過,如果30年前錯過廣東、浙江的投資機遇,今天一定不能錯過貴州。這一次,他更坦言自己是“貴州的忠實粉絲和熱愛者”。
在與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馬云和他的團隊之所以對貴州“情有獨鐘”,是因為看好貴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潛力。他們認為,貴州的落后,只是傳統工業時代,貴州公路鐵路不發達造成的,而在互聯網時代,物理空間將在很大程度上被虛擬空間所取代,由于少受傳統工業方式的影響,貴州更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做到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事實上,搶抓大數據機遇,貴州已經“在路上”。
誠摯的言語、堅定的自信、開放的胸襟……在此次推介會致辭中,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的發言,讓在座嘉賓、媒體感受到貴州主政者對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清晰謀劃和堅定決心。
35個項目,560億元的投資額。在推介會簽約儀式上,當簽約嘉賓在平板電腦的觸摸屏上完成簽約時,也意味著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大數據這片藍海中,貴州昔日“三不沿”的區位標簽已漸模糊,前方逐漸清晰的,是貴州在大數據海洋中筑起的美麗港灣。(責任編輯/吳文仙)
“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月1日,北京陽光明媚,對于已發布橙色預警、持續一周霧霾天氣的首都而言,空氣格外清新。
“不知道是貴州趙書記、陳省長讓貴州的天氣把‘云帶過來,凈化了北京的空氣;還是北京市云計算的結果把北京的空氣變得可控可穩?”當日下午,在位于海淀公園旁邊的中關村科技創新展示中心,一場“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正吸引著IT界以及全國各地媒體的目光。發言席上,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一語雙關的幽默,贏得了會場千余聽眾的熱烈掌聲。
這場以“大數據”為主題,貴州、北京深入合作的推介會,受到全國媒體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在這次會上,郭臺銘,馬云,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掌門人”等IT大佬“云”集;另一方面,大數據產業方興未艾,在這塊極具開發潛力的領域,貴州意欲何為?在攜手中關村形成戰略合作之后,貴州、北京在大數據方面將如何進一步摩擦火花?引爆了媒體的興奮點。
一場IT盛宴
會議下午3點開始,上午11時許就已經有媒體記者開始了會前的熱身報道,在會議開始前一個小時,媒體席上已無空座,晚到的記者,只能“委屈”地擠在兩旁和中間的過道上。
20余架攝影機把會場來了個大包圍,“長槍短炮”混搭著各式智能終端,以圖文直播、微信微博等各種方式向外界傳送著會議的信息,形成對整個會場的全方位立體覆蓋。
這是一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推介會,也是一個產生大量數據、體現大數據時代傳媒特色的會議。
也正是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大數據的魅力才格外耀眼。在互聯網這個快速變革行業打拼的人,往往思想敏銳、充滿活力。
雖然已年近50,馬云仍然“身手敏捷”,當主持人有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話音剛落,他便一個箭步走上了演講臺,簡單的開場白,隨即拋出觀點、直奔主題,“今天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貴州,對這個行業的騰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數據,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馬云的每一次公開發言,幾乎都會成為媒體公眾關注的一個熱點,這不僅是因為他總有入木三分的分析和精辟獨到的言論,更是因為在中國互聯網浪潮中,他是名副其實的領軍人物之一。從電子商務的功成名就到互聯網金融的出手不凡,馬云和阿里巴巴在風險與收益的博弈中實現了企業的一再突破。而互聯網金融的根基就在于“大數據”,沒有強大的數據資源和云計算能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將輕易葬送一切奇思妙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富士康、微軟、華為、百度……眾多國內外IT企業的負責人或行業專家,也從各自的理論研究或是商業實踐角度,暢談大數據“云”、“管”、“端”的未來發展。
無疑,此次推介會成為了一次共謀大數據未來的IT盛宴。
發言嘉賓要么是大數據領域的權威專家,要么是在大數據產業中叱咤風云的大腕,或是抓緊布局的互聯網后起之秀。
雖然沒有開放式的討論,沒有直接的觀點交鋒,但演講的話題均是有關當前大數據產業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焦點:有對大數據概念的重新定義,也有對IT行業發展的理性思考;有對大數據產業未來5到10年的預判,也有對時下大數據應用的具體分析,談機遇規劃者有之,談挑戰應對者亦有之。
“大數據服務業的屬性大于制造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大于對IT產業的影響。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
“要在這個轉型發展當中取得成功,可能對我們人人都有機遇,但也難言人人都能成功。”
“誰能夠高瞻遠矚,能夠領先一步地抓住這個契機,對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革命性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精彩觀點紛呈、精辟分析不斷,聽眾席不時響起熱烈掌聲。原定于下午5點結束的推介會,在不知不覺中延續到了6點半。
為貴州點贊
在推介會會前會后,一個“為貴州點贊”的活動正由當代先鋒網策劃執行,與會的各界代表拿著“我為貴州點贊”的小牌子,對著鏡頭,三言兩語講述對貴州的看法,然后開心地說道:“我為貴州點贊!”
毫無做作、由衷的稱贊是企業界對貴州這幾年發展勢頭、發展環境的認可。
除了直接的點贊,在會場的發言中,貴州也贏得了各方的稱贊。
“貴州的整個營商環境大大改善,我們這個項目是去年4月份簽定協議的,到今年的11月能夠開通使用。如果沒有政府的高效率,非常強的服務意識,是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實現開通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在談到貴州發展大數據具備的政策優勢、生態優勢、能源優勢、產業優勢之后,對貴州目前的發展軟環境更是稱贊有加。
“貴州這次的戰略定位,我個人覺得是一個世界級的戰略,這是跨越式的發展和思考。”馬云早就說過,如果30年前錯過廣東、浙江的投資機遇,今天一定不能錯過貴州。這一次,他更坦言自己是“貴州的忠實粉絲和熱愛者”。
在與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馬云和他的團隊之所以對貴州“情有獨鐘”,是因為看好貴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潛力。他們認為,貴州的落后,只是傳統工業時代,貴州公路鐵路不發達造成的,而在互聯網時代,物理空間將在很大程度上被虛擬空間所取代,由于少受傳統工業方式的影響,貴州更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做到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事實上,搶抓大數據機遇,貴州已經“在路上”。
誠摯的言語、堅定的自信、開放的胸襟……在此次推介會致辭中,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的發言,讓在座嘉賓、媒體感受到貴州主政者對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清晰謀劃和堅定決心。
35個項目,560億元的投資額。在推介會簽約儀式上,當簽約嘉賓在平板電腦的觸摸屏上完成簽約時,也意味著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大數據這片藍海中,貴州昔日“三不沿”的區位標簽已漸模糊,前方逐漸清晰的,是貴州在大數據海洋中筑起的美麗港灣。(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