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推介會上舉行了《共同支持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計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本刊記者李楓/攝)
大數據產業意味著什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說,大數據意味著人類的未來。
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談到科技浪潮,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第一次科技浪潮締造了“日不落帝國”的強大,第二次科技浪潮確立了美國強國地位。這兩次科技浪潮,我們都錯過了。當一場新變革來臨,抓住機遇,跨越發展,實現強國之夢,則成為我們的一個心愿?,F在新一輪的科技浪潮撲面而來, 貴州決心抓住大數據產業發展這一千載難逢的契機,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貴州好戲正開場
現場簽約35個項目,投資總額560余億元,這是3月1日,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所取得的累累碩果,這份成績單展現了貴州的實力、更展現了貴州大數據產業光明的未來。
“我是貴州忠實的粉絲,我相信貴州今天所做出的戰略選擇,會為整個行業、整個產業,為中國未來大數據的發展提供無限的機會和遐想?!闭驹谫F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發言臺前,馬云一如既往毫不吝嗇自己對貴州的喜愛之情,再次為貴州“拉票”。這也是他繼去年初,貴州在北京舉行的面向全國優強民營企業招商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首次為貴州發聲后,再次為貴州“代言”。
不只馬云,推薦會現場政、企、學各界精英云集一堂,共商貴州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大計,不僅對貴州的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起到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還有望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
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相對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基本要求的具體體現,符合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宏觀政策。貴州將堅持發展為要、民生為本、企業為基、環境為重的理念,強化政務服務,強化政策保障,強化人才支撐,為廣大企業和機構在貴州投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大風起兮“云”飛揚,貴州好戲正開場。
布局“云上”貴州
貴州實現科學發展、推動跨越、同步小康,需要找到超常規發展的抓手,需要緊緊抓住每一個發展契機。
為了抓住機遇,貴州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迎接大數據時代。
201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提出要著力構建以貴安新區為核心,貴陽、遵義為兩極,多地協同發展的“一區、兩極、七基地”格局,力爭到2015年,實現產值3100億元。
2013年年初,《貴州“云計算”戰略規劃》發布。
2013年年中,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攬子投資優惠政策和招商規劃出臺。
今年2月21日,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李國杰、李伯虎在內的17位國內信息產業技術權威專家,齊聚一堂論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這次盛會上的專家陣容堪稱近年來信息產業的“豪華陣容”,專家們對《規劃綱要》給予高度評價并一致通過。專家指出貴州地質穩定,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政策、資源、生態、人口、改革等多重紅利疊加,潛力巨大,完全可以憑借獨特的環境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戰略地位的國家西部大數據聚集區、國家云計算產業的厚積薄發高地,在新的工業浪潮中拔得頭籌。至此,貴州的大數據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2014-2015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基礎構建期。貴州省將在完成園區規劃和完善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啟動大數據平臺建設,引進國家級數據資源庫、存儲與服務中心、數據災備中心、超級計算中心。到2015年,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初步形成1-2個重點領域的大數據服務平臺,引進約10家大數據領域先進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引進和培養2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6-2017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集群聚集期。貴州省將打造以數據分析、挖掘、管理、應用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射電天文、民族醫藥等領域形成國家級數據處理和備份中心。到2017年,形成國內一流大數據產業基地和科技密集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引進或培育30家大數據龍頭企業、500家創新型大數據相關企業,產業鏈條基本健全。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引進培養5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8至2020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突破期。貴州省將逐步形成與地方產業基礎和優勢條件對應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提高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水平。到2020年,大數據、云計算應用和服務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產業體系健全,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吸納就業20萬人。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說:“在發展大數據道路上,貴州提出了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這三個發展并舉的思路。為了實現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目的,大數據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后發趕超的實力,實現三個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選擇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發展大數據產業,這是我們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最佳的選擇?!?/p>
騰“云”借勢“兩貴”起航
2013年,隨著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落戶貴安新區,貴州由此跨入大數據時代。
如果說,貴州省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中堅力量,那么貴陽市以及貴安新區則承擔著發展貴州全省大數據產業的重要使命。
2013年起,貴陽市相繼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意見》、《關于支持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發展的意見》、《貴陽市產業發展指導目錄》、《貴陽市產業布局規劃》等6個配套文件,明確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提出打造千億級信息產業集群。貴陽市還制定《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大數據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云、管、端”垂直整合,組織實施強基工程、筑云工程、智端工程和掘金工程,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和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
不僅如此,貴陽市還針對信息產業發展制定出臺許多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針對大數據產業,貴陽市已經制定主要涵蓋土地、稅收、資金、人才、投融資、研發、知識產權、招商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為幫助企業更好落戶貴陽,貴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008年的625項削減為2013年的88項。去年一年,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受理業務的提前辦結率達99.54%,平均實際辦理時限僅為1.31個工作日,成為西部地區行政審批事項最少、服務效率最高的省會城市之一。
正是基于貴州、貴陽發展信息產業的政策紅利,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及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產業項目已經啟動實施。
貴陽制定出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6年底,貴陽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達到540億元,約占全市信息產業總產值的30%,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最年輕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對大數據產業的渴望并不落后于貴陽。得益于新區優勢,國家對貴安新區賦予了金融、財稅、投資、土地、人才、科技等一系列先行先試特殊政策,近期貴州省委、省政府還將出臺支持貴安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和貴安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總體方案,全面激發新區發展動力和活力,多重政策效應疊加,新區政策優勢日益凸顯。
貴安新區將圍繞建設信息資源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基礎構建、集群聚集、創新突破”的思路,堅持“應用引領,重點突破,全面推廣”的發展方針,科學規劃大數據產業布局,建基地、引人才、聚企業、抓應用、保安全、促創新,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市場最活躍、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條最完整,國內領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大數據基地。
新區初步建立了兩級扁平化管理體制和大部門制,保留并納入政務服務大廳的行政審批僅69項;推行并聯審批、網上審批和全程代辦等措施,政務服務優質高效。
本著“各取所長、相互補充”的原則,貴安新區堅持與貴陽市錯位發展、聯動發展。結合貴安新區的特點,重點圍繞基礎設施云服務、數據資源管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安全保障云服務,發展大數據應用。積極支持貴陽市在專業領域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和民生保障業務方面的大數據應用。
目前,三大通訊運營商在貴安新區分別建設的全國性數據中心,計劃總投資100多億元,總規模將超過10萬個機柜,服務器將超過200萬臺。數據中心建成后,將形成超過2500PB的裸容量存儲能力,730億TPCC計算能力,可為大數據提供巨大存儲服務和計算服務,將為新區加快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憑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數據中心項目,貴安新區全力打造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具備高科技、低成本、綠色節能的特點,將實現數據采集、分析挖掘、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并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水平的大數據基地,推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全面、系統、有序發展,全面帶動貴州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對貴州而言,大數據是新機遇,也是新希望,它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改造貴州的發展基因,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裝上新的強勁引擎。(責任編輯/蔣葉俊)
推介會上舉行了《共同支持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計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本刊記者李楓/攝)
大數據產業意味著什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說,大數據意味著人類的未來。
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談到科技浪潮,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第一次科技浪潮締造了“日不落帝國”的強大,第二次科技浪潮確立了美國強國地位。這兩次科技浪潮,我們都錯過了。當一場新變革來臨,抓住機遇,跨越發展,實現強國之夢,則成為我們的一個心愿。現在新一輪的科技浪潮撲面而來, 貴州決心抓住大數據產業發展這一千載難逢的契機,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貴州好戲正開場
現場簽約35個項目,投資總額560余億元,這是3月1日,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所取得的累累碩果,這份成績單展現了貴州的實力、更展現了貴州大數據產業光明的未來。
“我是貴州忠實的粉絲,我相信貴州今天所做出的戰略選擇,會為整個行業、整個產業,為中國未來大數據的發展提供無限的機會和遐想。”站在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發言臺前,馬云一如既往毫不吝嗇自己對貴州的喜愛之情,再次為貴州“拉票”。這也是他繼去年初,貴州在北京舉行的面向全國優強民營企業招商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首次為貴州發聲后,再次為貴州“代言”。
不只馬云,推薦會現場政、企、學各界精英云集一堂,共商貴州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大計,不僅對貴州的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起到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還有望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
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相對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基本要求的具體體現,符合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宏觀政策。貴州將堅持發展為要、民生為本、企業為基、環境為重的理念,強化政務服務,強化政策保障,強化人才支撐,為廣大企業和機構在貴州投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大風起兮“云”飛揚,貴州好戲正開場。
布局“云上”貴州
貴州實現科學發展、推動跨越、同步小康,需要找到超常規發展的抓手,需要緊緊抓住每一個發展契機。
為了抓住機遇,貴州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迎接大數據時代。
201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提出要著力構建以貴安新區為核心,貴陽、遵義為兩極,多地協同發展的“一區、兩極、七基地”格局,力爭到2015年,實現產值3100億元。
2013年年初,《貴州“云計算”戰略規劃》發布。
2013年年中,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攬子投資優惠政策和招商規劃出臺。
今年2月21日,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李國杰、李伯虎在內的17位國內信息產業技術權威專家,齊聚一堂論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這次盛會上的專家陣容堪稱近年來信息產業的“豪華陣容”,專家們對《規劃綱要》給予高度評價并一致通過。專家指出貴州地質穩定,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政策、資源、生態、人口、改革等多重紅利疊加,潛力巨大,完全可以憑借獨特的環境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戰略地位的國家西部大數據聚集區、國家云計算產業的厚積薄發高地,在新的工業浪潮中拔得頭籌。至此,貴州的大數據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2014-2015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基礎構建期。貴州省將在完成園區規劃和完善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啟動大數據平臺建設,引進國家級數據資源庫、存儲與服務中心、數據災備中心、超級計算中心。到2015年,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初步形成1-2個重點領域的大數據服務平臺,引進約10家大數據領域先進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引進和培養2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6-2017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集群聚集期。貴州省將打造以數據分析、挖掘、管理、應用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射電天文、民族醫藥等領域形成國家級數據處理和備份中心。到2017年,形成國內一流大數據產業基地和科技密集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引進或培育30家大數據龍頭企業、500家創新型大數據相關企業,產業鏈條基本健全。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引進培養5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8至2020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突破期。貴州省將逐步形成與地方產業基礎和優勢條件對應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提高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水平。到2020年,大數據、云計算應用和服務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產業體系健全,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吸納就業20萬人。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說:“在發展大數據道路上,貴州提出了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這三個發展并舉的思路。為了實現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目的,大數據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后發趕超的實力,實現三個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選擇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發展大數據產業,這是我們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最佳的選擇。”
騰“云”借勢“兩貴”起航
2013年,隨著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落戶貴安新區,貴州由此跨入大數據時代。
如果說,貴州省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中堅力量,那么貴陽市以及貴安新區則承擔著發展貴州全省大數據產業的重要使命。
2013年起,貴陽市相繼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意見》、《關于支持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發展的意見》、《貴陽市產業發展指導目錄》、《貴陽市產業布局規劃》等6個配套文件,明確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提出打造千億級信息產業集群。貴陽市還制定《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大數據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云、管、端”垂直整合,組織實施強基工程、筑云工程、智端工程和掘金工程,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和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
不僅如此,貴陽市還針對信息產業發展制定出臺許多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針對大數據產業,貴陽市已經制定主要涵蓋土地、稅收、資金、人才、投融資、研發、知識產權、招商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為幫助企業更好落戶貴陽,貴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008年的625項削減為2013年的88項。去年一年,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受理業務的提前辦結率達99.54%,平均實際辦理時限僅為1.31個工作日,成為西部地區行政審批事項最少、服務效率最高的省會城市之一。
正是基于貴州、貴陽發展信息產業的政策紅利,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及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產業項目已經啟動實施。
貴陽制定出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6年底,貴陽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達到540億元,約占全市信息產業總產值的30%,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最年輕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對大數據產業的渴望并不落后于貴陽。得益于新區優勢,國家對貴安新區賦予了金融、財稅、投資、土地、人才、科技等一系列先行先試特殊政策,近期貴州省委、省政府還將出臺支持貴安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和貴安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總體方案,全面激發新區發展動力和活力,多重政策效應疊加,新區政策優勢日益凸顯。
貴安新區將圍繞建設信息資源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基礎構建、集群聚集、創新突破”的思路,堅持“應用引領,重點突破,全面推廣”的發展方針,科學規劃大數據產業布局,建基地、引人才、聚企業、抓應用、保安全、促創新,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市場最活躍、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條最完整,國內領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大數據基地。
新區初步建立了兩級扁平化管理體制和大部門制,保留并納入政務服務大廳的行政審批僅69項;推行并聯審批、網上審批和全程代辦等措施,政務服務優質高效。
本著“各取所長、相互補充”的原則,貴安新區堅持與貴陽市錯位發展、聯動發展。結合貴安新區的特點,重點圍繞基礎設施云服務、數據資源管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安全保障云服務,發展大數據應用。積極支持貴陽市在專業領域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和民生保障業務方面的大數據應用。
目前,三大通訊運營商在貴安新區分別建設的全國性數據中心,計劃總投資100多億元,總規模將超過10萬個機柜,服務器將超過200萬臺。數據中心建成后,將形成超過2500PB的裸容量存儲能力,730億TPCC計算能力,可為大數據提供巨大存儲服務和計算服務,將為新區加快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憑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數據中心項目,貴安新區全力打造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具備高科技、低成本、綠色節能的特點,將實現數據采集、分析挖掘、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并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水平的大數據基地,推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全面、系統、有序發展,全面帶動貴州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對貴州而言,大數據是新機遇,也是新希望,它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改造貴州的發展基因,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裝上新的強勁引擎。(責任編輯/蔣葉?。?/p>
推介會上舉行了《共同支持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計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本刊記者李楓/攝)
大數據產業意味著什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說,大數據意味著人類的未來。
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談到科技浪潮,我們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第一次科技浪潮締造了“日不落帝國”的強大,第二次科技浪潮確立了美國強國地位。這兩次科技浪潮,我們都錯過了。當一場新變革來臨,抓住機遇,跨越發展,實現強國之夢,則成為我們的一個心愿?,F在新一輪的科技浪潮撲面而來, 貴州決心抓住大數據產業發展這一千載難逢的契機,推動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貴州好戲正開場
現場簽約35個項目,投資總額560余億元,這是3月1日,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所取得的累累碩果,這份成績單展現了貴州的實力、更展現了貴州大數據產業光明的未來。
“我是貴州忠實的粉絲,我相信貴州今天所做出的戰略選擇,會為整個行業、整個產業,為中國未來大數據的發展提供無限的機會和遐想?!闭驹谫F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發言臺前,馬云一如既往毫不吝嗇自己對貴州的喜愛之情,再次為貴州“拉票”。這也是他繼去年初,貴州在北京舉行的面向全國優強民營企業招商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首次為貴州發聲后,再次為貴州“代言”。
不只馬云,推薦會現場政、企、學各界精英云集一堂,共商貴州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大計,不僅對貴州的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起到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還有望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
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相對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基本要求的具體體現,符合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時代潮流,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宏觀政策。貴州將堅持發展為要、民生為本、企業為基、環境為重的理念,強化政務服務,強化政策保障,強化人才支撐,為廣大企業和機構在貴州投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大風起兮“云”飛揚,貴州好戲正開場。
布局“云上”貴州
貴州實現科學發展、推動跨越、同步小康,需要找到超常規發展的抓手,需要緊緊抓住每一個發展契機。
為了抓住機遇,貴州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迎接大數據時代。
201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提出要著力構建以貴安新區為核心,貴陽、遵義為兩極,多地協同發展的“一區、兩極、七基地”格局,力爭到2015年,實現產值3100億元。
2013年年初,《貴州“云計算”戰略規劃》發布。
2013年年中,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攬子投資優惠政策和招商規劃出臺。
今年2月21日,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李國杰、李伯虎在內的17位國內信息產業技術權威專家,齊聚一堂論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這次盛會上的專家陣容堪稱近年來信息產業的“豪華陣容”,專家們對《規劃綱要》給予高度評價并一致通過。專家指出貴州地質穩定,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政策、資源、生態、人口、改革等多重紅利疊加,潛力巨大,完全可以憑借獨特的環境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戰略地位的國家西部大數據聚集區、國家云計算產業的厚積薄發高地,在新的工業浪潮中拔得頭籌。至此,貴州的大數據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2014-2015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基礎構建期。貴州省將在完成園區規劃和完善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啟動大數據平臺建設,引進國家級數據資源庫、存儲與服務中心、數據災備中心、超級計算中心。到2015年,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初步形成1-2個重點領域的大數據服務平臺,引進約10家大數據領域先進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引進和培養2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6-2017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集群聚集期。貴州省將打造以數據分析、挖掘、管理、應用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射電天文、民族醫藥等領域形成國家級數據處理和備份中心。到2017年,形成國內一流大數據產業基地和科技密集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引進或培育30家大數據龍頭企業、500家創新型大數據相關企業,產業鏈條基本健全。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引進培養5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2018至2020年,是貴州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突破期。貴州省將逐步形成與地方產業基礎和優勢條件對應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提高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水平。到2020年,大數據、云計算應用和服務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產業體系健全,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吸納就業20萬人。
貴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說:“在發展大數據道路上,貴州提出了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這三個發展并舉的思路。為了實現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目的,大數據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后發趕超的實力,實現三個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選擇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發展大數據產業,這是我們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最佳的選擇?!?/p>
騰“云”借勢“兩貴”起航
2013年,隨著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落戶貴安新區,貴州由此跨入大數據時代。
如果說,貴州省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中堅力量,那么貴陽市以及貴安新區則承擔著發展貴州全省大數據產業的重要使命。
2013年起,貴陽市相繼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意見》、《關于支持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發展的意見》、《貴陽市產業發展指導目錄》、《貴陽市產業布局規劃》等6個配套文件,明確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提出打造千億級信息產業集群。貴陽市還制定《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全力打造大數據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云、管、端”垂直整合,組織實施強基工程、筑云工程、智端工程和掘金工程,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和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
不僅如此,貴陽市還針對信息產業發展制定出臺許多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針對大數據產業,貴陽市已經制定主要涵蓋土地、稅收、資金、人才、投融資、研發、知識產權、招商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為幫助企業更好落戶貴陽,貴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008年的625項削減為2013年的88項。去年一年,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受理業務的提前辦結率達99.54%,平均實際辦理時限僅為1.31個工作日,成為西部地區行政審批事項最少、服務效率最高的省會城市之一。
正是基于貴州、貴陽發展信息產業的政策紅利,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及三大通訊運營商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產業項目已經啟動實施。
貴陽制定出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6年底,貴陽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達到540億元,約占全市信息產業總產值的30%,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作為最年輕的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對大數據產業的渴望并不落后于貴陽。得益于新區優勢,國家對貴安新區賦予了金融、財稅、投資、土地、人才、科技等一系列先行先試特殊政策,近期貴州省委、省政府還將出臺支持貴安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和貴安新區體制機制改革總體方案,全面激發新區發展動力和活力,多重政策效應疊加,新區政策優勢日益凸顯。
貴安新區將圍繞建設信息資源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基礎構建、集群聚集、創新突破”的思路,堅持“應用引領,重點突破,全面推廣”的發展方針,科學規劃大數據產業布局,建基地、引人才、聚企業、抓應用、保安全、促創新,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市場最活躍、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條最完整,國內領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大數據基地。
新區初步建立了兩級扁平化管理體制和大部門制,保留并納入政務服務大廳的行政審批僅69項;推行并聯審批、網上審批和全程代辦等措施,政務服務優質高效。
本著“各取所長、相互補充”的原則,貴安新區堅持與貴陽市錯位發展、聯動發展。結合貴安新區的特點,重點圍繞基礎設施云服務、數據資源管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安全保障云服務,發展大數據應用。積極支持貴陽市在專業領域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和民生保障業務方面的大數據應用。
目前,三大通訊運營商在貴安新區分別建設的全國性數據中心,計劃總投資100多億元,總規模將超過10萬個機柜,服務器將超過200萬臺。數據中心建成后,將形成超過2500PB的裸容量存儲能力,730億TPCC計算能力,可為大數據提供巨大存儲服務和計算服務,將為新區加快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憑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數據中心項目,貴安新區全力打造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具備高科技、低成本、綠色節能的特點,將實現數據采集、分析挖掘、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并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水平的大數據基地,推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全面、系統、有序發展,全面帶動貴州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對貴州而言,大數據是新機遇,也是新希望,它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改造貴州的發展基因,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裝上新的強勁引擎。(責任編輯/蔣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