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周虎
陽春三月,水城大地留下了一串串黨員干部的足跡,黨的群眾路線更加充滿了無限鮮活力與感染力。
抓好問題解決
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縣委堅持把邊找邊改貫穿始終,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努力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打造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強化民生抓整改,全力解決群眾交通出行、就業增收、教育上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去年以來共投入27.2億元大力實施“二十件民生實事”,9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減少貧困人口63214人;全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濫辦酒席問題,去年7月以來接到群眾舉報違規濫辦酒席200余起。
強化作風整改,堅持召開每周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視頻會議,大力整治干部“走讀”現象,進一步落實縣級領導包鄉、鄉(科)級領導包村制度;開展“陽光曬權”系列評議活動,組織對152個基層站所開展了評議,共查出11起15人次違反工作作風,15人被通報批評,1人被撤銷職務并調離原崗位,1人作待崗處理。
強化服務抓整改,堅持縣級領導干部每周一至周五在群眾工作中心接訪和信訪案件轉交辦制度,截至目前縣領導共接訪處訪317批次1024人次,化解信訪案件400余件;堅持每天1名縣級領導同志在政務服務中心帶班,相關審批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服務中心坐班,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在33個鄉鎮推行雙休日集中調休制度,在縣級政務大廳推行“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
加強分類指導
縣委堅持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原則,注重強調分類實施,著力強化分類指導,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
全縣31名副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62家縣直部門班子成員建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3+2”聯系點制度,每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個部門、1個鄉鎮、1個村,每個部門聯系1個鄉鎮、1個村,廣泛深入鄉鎮、村(社區)、服務行業、非公企業指導活動開展。
各參學單位積極探索創新活動載體,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如縣政府黨組提出了“三抓三突出”活動載體;縣委辦提出了“五煉五強五爭當”活動載體;米籮鄉提出了“三強優隊伍、三比激活力、三立爭先鋒”活動載體等。
全縣堅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同步小康創建、聯鄉駐村、黨建扶貧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聯鄉駐村”和領導干部“十項工作我帶頭”行動,大力實施“百千萬幫扶工程”,形成了交友制、代辦制、十心為民等一系列工作亮點。
強化“兩手抓”
縣委堅持開展活動與加快發展“兩手抓”,切實做到一手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一手抓改革發展,實現了“兩不誤、雙促進”。
結合水城實際深入開展以找差距、找問題、找目標、找路徑為主要內容的“四找”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對縣情的認識,找準了制約全縣轉型跨越的差距和問題,明確了新的目標和路徑,凝聚了推動轉型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突出戰略導向、民生導向和問題導向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確定了18個方面的頂層設計課題,重點推進統籌城鄉、新型工業化、農村產權制度、扶貧開發等10個方面的改革事項,凝聚了改革共識,喚起了改革激情,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作者單位:水城縣小康服務中心責任編輯/李坤)
陽春三月,水城大地留下了一串串黨員干部的足跡,黨的群眾路線更加充滿了無限鮮活力與感染力。
抓好問題解決
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縣委堅持把邊找邊改貫穿始終,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努力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打造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強化民生抓整改,全力解決群眾交通出行、就業增收、教育上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去年以來共投入27.2億元大力實施“二十件民生實事”,9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減少貧困人口63214人;全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濫辦酒席問題,去年7月以來接到群眾舉報違規濫辦酒席200余起。
強化作風整改,堅持召開每周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視頻會議,大力整治干部“走讀”現象,進一步落實縣級領導包鄉、鄉(科)級領導包村制度;開展“陽光曬權”系列評議活動,組織對152個基層站所開展了評議,共查出11起15人次違反工作作風,15人被通報批評,1人被撤銷職務并調離原崗位,1人作待崗處理。
強化服務抓整改,堅持縣級領導干部每周一至周五在群眾工作中心接訪和信訪案件轉交辦制度,截至目前縣領導共接訪處訪317批次1024人次,化解信訪案件400余件;堅持每天1名縣級領導同志在政務服務中心帶班,相關審批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服務中心坐班,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在33個鄉鎮推行雙休日集中調休制度,在縣級政務大廳推行“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
加強分類指導
縣委堅持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原則,注重強調分類實施,著力強化分類指導,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
全縣31名副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62家縣直部門班子成員建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3+2”聯系點制度,每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個部門、1個鄉鎮、1個村,每個部門聯系1個鄉鎮、1個村,廣泛深入鄉鎮、村(社區)、服務行業、非公企業指導活動開展。
各參學單位積極探索創新活動載體,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如縣政府黨組提出了“三抓三突出”活動載體;縣委辦提出了“五煉五強五爭當”活動載體;米籮鄉提出了“三強優隊伍、三比激活力、三立爭先鋒”活動載體等。
全縣堅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同步小康創建、聯鄉駐村、黨建扶貧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聯鄉駐村”和領導干部“十項工作我帶頭”行動,大力實施“百千萬幫扶工程”,形成了交友制、代辦制、十心為民等一系列工作亮點。
強化“兩手抓”
縣委堅持開展活動與加快發展“兩手抓”,切實做到一手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一手抓改革發展,實現了“兩不誤、雙促進”。
結合水城實際深入開展以找差距、找問題、找目標、找路徑為主要內容的“四找”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對縣情的認識,找準了制約全縣轉型跨越的差距和問題,明確了新的目標和路徑,凝聚了推動轉型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突出戰略導向、民生導向和問題導向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確定了18個方面的頂層設計課題,重點推進統籌城鄉、新型工業化、農村產權制度、扶貧開發等10個方面的改革事項,凝聚了改革共識,喚起了改革激情,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作者單位:水城縣小康服務中心責任編輯/李坤)
陽春三月,水城大地留下了一串串黨員干部的足跡,黨的群眾路線更加充滿了無限鮮活力與感染力。
抓好問題解決
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縣委堅持把邊找邊改貫穿始終,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努力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打造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強化民生抓整改,全力解決群眾交通出行、就業增收、教育上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去年以來共投入27.2億元大力實施“二十件民生實事”,9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減少貧困人口63214人;全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濫辦酒席問題,去年7月以來接到群眾舉報違規濫辦酒席200余起。
強化作風整改,堅持召開每周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視頻會議,大力整治干部“走讀”現象,進一步落實縣級領導包鄉、鄉(科)級領導包村制度;開展“陽光曬權”系列評議活動,組織對152個基層站所開展了評議,共查出11起15人次違反工作作風,15人被通報批評,1人被撤銷職務并調離原崗位,1人作待崗處理。
強化服務抓整改,堅持縣級領導干部每周一至周五在群眾工作中心接訪和信訪案件轉交辦制度,截至目前縣領導共接訪處訪317批次1024人次,化解信訪案件400余件;堅持每天1名縣級領導同志在政務服務中心帶班,相關審批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服務中心坐班,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在33個鄉鎮推行雙休日集中調休制度,在縣級政務大廳推行“延時服務”和“預約服務”。
加強分類指導
縣委堅持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的原則,注重強調分類實施,著力強化分類指導,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
全縣31名副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62家縣直部門班子成員建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3+2”聯系點制度,每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個部門、1個鄉鎮、1個村,每個部門聯系1個鄉鎮、1個村,廣泛深入鄉鎮、村(社區)、服務行業、非公企業指導活動開展。
各參學單位積極探索創新活動載體,形成了“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局面,如縣政府黨組提出了“三抓三突出”活動載體;縣委辦提出了“五煉五強五爭當”活動載體;米籮鄉提出了“三強優隊伍、三比激活力、三立爭先鋒”活動載體等。
全縣堅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同步小康創建、聯鄉駐村、黨建扶貧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聯鄉駐村”和領導干部“十項工作我帶頭”行動,大力實施“百千萬幫扶工程”,形成了交友制、代辦制、十心為民等一系列工作亮點。
強化“兩手抓”
縣委堅持開展活動與加快發展“兩手抓”,切實做到一手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一手抓改革發展,實現了“兩不誤、雙促進”。
結合水城實際深入開展以找差距、找問題、找目標、找路徑為主要內容的“四找”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對縣情的認識,找準了制約全縣轉型跨越的差距和問題,明確了新的目標和路徑,凝聚了推動轉型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突出戰略導向、民生導向和問題導向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確定了18個方面的頂層設計課題,重點推進統籌城鄉、新型工業化、農村產權制度、扶貧開發等10個方面的改革事項,凝聚了改革共識,喚起了改革激情,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作者單位:水城縣小康服務中心責任編輯/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