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資深記者、編輯,綜合開發(fā)研究院(中國·深圳)客座研究員。香港經濟導報執(zhí)行總編輯,曾任中國青年報貴州記者站站長、深圳報業(yè)集團深圳商報《經濟瞭望》周刊主編、理論部主任。著有《走進大山》、《迎接挑戰(zhàn)》、《橫向布局中國》等十余部專著。
2012年,江西省查明該省頁巖氣預測蘊藏約5萬億方之后,去年年底貴州宣布與國土資源部合作推進的頁巖氣勘查開發(fā),查明貴州省頁巖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牛蹄塘組等6套地層26個有利區(qū)中,全省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為13.54萬億方,技術可采資儲量約1.95萬億方,全國排名由曾經第四上升到了第三。
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而言,頁巖氣還是一個新名詞。的確,即使是在學術界這同樣也算是一個比較新的熱詞。2013年12月3日,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舉行學術研討會討論“頁巖氣革命:美國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如果這算是一個智庫學術圈代表的國人對此認識的開始,到現(xiàn)在也只有5個月的時間。但在業(yè)界還有人更早意識到頁巖氣中國革命的意義,比如中國地產界的大嘴任志強。兩年前,在北京舉行討論房地產問題的圓桌會,任志強就把鄂爾多斯市變成鬼城解讀為是市場興趣對集中于煤炭開發(fā)的轉移。美國頁巖氣革命橫空出世,我國能源開發(fā)也隨之增添了熱點,一度盛旺的煤城人氣失去了產業(yè)(城市群落)集聚的依據(jù),單一資源支持的鄂爾多斯落入了城市空心化或產業(yè)支撐不足的發(fā)展陷阱,自然把超前過度投機的房地產開發(fā)與炒房熱撂在了那里。
2012年7月和2013年下半年,我先后兩次集中時段追蹤研究頁巖氣革命,也相對早一點接觸了一些國際國內頁巖氣問題的信息。這使我明白了幾個基本的點:比如什么叫頁巖氣?天然氣的一種;存在于致密泥頁巖中。美國頁巖氣革命,在網上早炒得沸沸揚揚,真的假的?來自我們自己的調研網絡專家,美國地質學博士提供的資訊與我們自己的專家進入美國網站檢索的結果表明,作為能源獨立戰(zhàn)略成功的標志,美國頁巖氣革命是真的。
2010 年美國頁巖氣產量達到了1378 億方,為2005 年的7 倍,年均增長47.7 %。到 2011 年,頁巖油氣井數(shù)達到了10萬多口,產量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34%。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對內給金融危機后的美國經濟帶來了復蘇,給美聯(lián)儲前不久宣布退出量化寬松額貨幣政策提供了支撐,對外則改變了國際地緣政治格局。面對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的巨大示范效應,中國和許多國家是否都應加大頁巖氣開發(fā)的力度?
顯然,從經濟學的角度這已不是問題。事實上,頁巖氣的開發(fā)與利用,也早就進入了我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視野。根據(jù)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東曉教授提供的數(shù)據(jù),全球頁巖氣儲量為456萬億方,技術可采儲量189萬億方,其中美國24.4萬億方,中國26萬億方。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燃燒同等熱值的天然氣,其二氧化碳排放只有煤炭的50%,石油的70%,采用冷熱電三聯(lián)供,其能源利用效率可達80%左右,而燃煤只有40%。節(jié)能減排、化解霧霾問題、我國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型,都離不開綠色能源的支撐。目前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為70%,而全球平均水平則為30%。
4月8日,還有中國鐵路總公司創(chuàng)造了4000米長列車,遠距離運送煤炭破了歷史記錄的新聞。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只有5.4%,而亞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分別是10%與24%。我國目前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30%,隨著需求升級,一段時間內這個依存度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無疑這是第二步現(xiàn)代化中對我國對外開放與和平崛起的一個巨大考驗。因為不管是冷戰(zhàn)還是全球化時代,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用氣安全,不可能完全建立在依賴進口戰(zhàn)略上。
目前貴州宣布的頁巖氣地質資源量,接近2010美國年產量的100倍。不管它在中國排第三或第四,但與國際的情況相比,這似乎有點像墨西哥頁巖氣儲量居世界第四。得益于美墨自由貿易區(qū)和墨天然氣管道基礎設施,美國得克薩斯州2009年以來,對墨西哥的天然氣出口增長了600%。吃著碗里的美國肉,盯著還沒下鍋的本家豬,2013年4月,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EmilioLozoya來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在頁巖氣專場上說未來2-2.5年墨西哥將投資20億美元(相當人民幣124億元左右)開采頁巖氣,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或許在幾乎同樣的一個“吃肉”飯局上,貴州能做個中國微型版的“墨西哥”?(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