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廣
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年少家貧,難得有好書讀。好在父母都重視讀書。父親是50年代的初中生,修過鐵路,后來做過村支書,在農村算是有見識有文化的人了。母親亦崇尚讀書,常常說“世上只有讀書高。”
我讀書始于五歲。一天晚上父親教二哥背誦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反復若干次,二哥硬是背不全,昏黃的煤油燈光映照父親生氣的臉和二哥惶恐的眼神,我在旁邊跟著學,居然先背下來,父親很驚喜,說:“這個崽聰明,送他讀書去。”大姐當時在村里當民辦老師,每天帶我去上學,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基本沒有什么課外讀物,文化生活非常匱乏,最流行的就是連環畫,《敵后武工隊》、《林海雪原》、《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小伙伴們互相借著看,生怕別人搞丟了,所以書的扉頁經常看到這樣的涂鴉“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打落(丟失),買本來還。”及至年長時讀到《黃生借書說》里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和魯迅先生小說描繪孔乙已“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就會有于心戚戚的微笑。
大學時,讀了很多書。《簡愛》、《紅字》、《呼嘯山莊》、《老人與海》、《基督山伯爵》、《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中外世界名著,以及唐詩宋詞、歷史人物傳記等等。當時同學利用寢室租書,有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也有岑凱倫和瓊瑤的言情,林林總總,免費看了不少。
工作以后,無論多忙都堅持讀書。2013年到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一年,自己十分珍惜從工作中的“熱運行”到學習中“冷思考”的寶貴機會,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問題,到省外、國外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理論,收獲很大。
讀書可以立志、修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以提高本領,齊家治國。尤其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該如何擇益而選?
一要有所選擇。我想一是要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主要是解決方法論問題。有了深厚的哲學素養,你會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在紛繁復雜的事物面前迅速洞悉事物內在的邏輯和問題關鍵所在,才會“每臨大事有靜氣”,才會象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二是學習歷史。學史可以知興替。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都是現成的好教材。尤其要學黨史,國史,世界史,樹立大歷史觀,培養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三是學專業。這是作好領導工作的需要,是內行領導的需要,也是提高領導水平的需要。
二要有所質疑。盡信書,不如無書,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書只代表作者的觀點,要有比較,有分析,有鑒別,有獨立思考。要有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細微處見精神。
三要結合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還要與實踐相結合,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循環往復才能逐步獲得真知。
回首自己30多年的學習生涯,深刻感受到:讀書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進入了廣闊天地;是父母、老師、領導們的諄諄教誨,無私關懷,溫暖我、激勵我,使我這大山的孩子得以“逢生麻中,不扶而直”,讓我懂得了正直、善良、助人,剛毅、進取,責任。讀書讓我有了知識,知識改變了命運,讓我有機會回報國家,服務社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會終身學習,終身讀書!(作者系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責任編輯/彭美玉)
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年少家貧,難得有好書讀。好在父母都重視讀書。父親是50年代的初中生,修過鐵路,后來做過村支書,在農村算是有見識有文化的人了。母親亦崇尚讀書,常常說“世上只有讀書高。”
我讀書始于五歲。一天晚上父親教二哥背誦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反復若干次,二哥硬是背不全,昏黃的煤油燈光映照父親生氣的臉和二哥惶恐的眼神,我在旁邊跟著學,居然先背下來,父親很驚喜,說:“這個崽聰明,送他讀書去。”大姐當時在村里當民辦老師,每天帶我去上學,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基本沒有什么課外讀物,文化生活非常匱乏,最流行的就是連環畫,《敵后武工隊》、《林海雪原》、《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小伙伴們互相借著看,生怕別人搞丟了,所以書的扉頁經常看到這樣的涂鴉“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打落(丟失),買本來還。”及至年長時讀到《黃生借書說》里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和魯迅先生小說描繪孔乙已“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就會有于心戚戚的微笑。
大學時,讀了很多書。《簡愛》、《紅字》、《呼嘯山莊》、《老人與海》、《基督山伯爵》、《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中外世界名著,以及唐詩宋詞、歷史人物傳記等等。當時同學利用寢室租書,有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也有岑凱倫和瓊瑤的言情,林林總總,免費看了不少。
工作以后,無論多忙都堅持讀書。2013年到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一年,自己十分珍惜從工作中的“熱運行”到學習中“冷思考”的寶貴機會,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問題,到省外、國外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理論,收獲很大。
讀書可以立志、修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以提高本領,齊家治國。尤其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該如何擇益而選?
一要有所選擇。我想一是要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主要是解決方法論問題。有了深厚的哲學素養,你會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在紛繁復雜的事物面前迅速洞悉事物內在的邏輯和問題關鍵所在,才會“每臨大事有靜氣”,才會象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二是學習歷史。學史可以知興替。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都是現成的好教材。尤其要學黨史,國史,世界史,樹立大歷史觀,培養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三是學專業。這是作好領導工作的需要,是內行領導的需要,也是提高領導水平的需要。
二要有所質疑。盡信書,不如無書,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書只代表作者的觀點,要有比較,有分析,有鑒別,有獨立思考。要有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細微處見精神。
三要結合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還要與實踐相結合,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循環往復才能逐步獲得真知。
回首自己30多年的學習生涯,深刻感受到:讀書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進入了廣闊天地;是父母、老師、領導們的諄諄教誨,無私關懷,溫暖我、激勵我,使我這大山的孩子得以“逢生麻中,不扶而直”,讓我懂得了正直、善良、助人,剛毅、進取,責任。讀書讓我有了知識,知識改變了命運,讓我有機會回報國家,服務社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會終身學習,終身讀書!(作者系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責任編輯/彭美玉)
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年少家貧,難得有好書讀。好在父母都重視讀書。父親是50年代的初中生,修過鐵路,后來做過村支書,在農村算是有見識有文化的人了。母親亦崇尚讀書,常常說“世上只有讀書高。”
我讀書始于五歲。一天晚上父親教二哥背誦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反復若干次,二哥硬是背不全,昏黃的煤油燈光映照父親生氣的臉和二哥惶恐的眼神,我在旁邊跟著學,居然先背下來,父親很驚喜,說:“這個崽聰明,送他讀書去。”大姐當時在村里當民辦老師,每天帶我去上學,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基本沒有什么課外讀物,文化生活非常匱乏,最流行的就是連環畫,《敵后武工隊》、《林海雪原》、《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小伙伴們互相借著看,生怕別人搞丟了,所以書的扉頁經常看到這樣的涂鴉“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打落(丟失),買本來還。”及至年長時讀到《黃生借書說》里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和魯迅先生小說描繪孔乙已“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就會有于心戚戚的微笑。
大學時,讀了很多書。《簡愛》、《紅字》、《呼嘯山莊》、《老人與海》、《基督山伯爵》、《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中外世界名著,以及唐詩宋詞、歷史人物傳記等等。當時同學利用寢室租書,有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也有岑凱倫和瓊瑤的言情,林林總總,免費看了不少。
工作以后,無論多忙都堅持讀書。2013年到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一年,自己十分珍惜從工作中的“熱運行”到學習中“冷思考”的寶貴機會,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問題,到省外、國外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理論,收獲很大。
讀書可以立志、修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以提高本領,齊家治國。尤其作為領導干部,不學習就會落后時代發展,就會本領恐慌,就無法正確高效地領而導之。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該如何擇益而選?
一要有所選擇。我想一是要讀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主要是解決方法論問題。有了深厚的哲學素養,你會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在紛繁復雜的事物面前迅速洞悉事物內在的邏輯和問題關鍵所在,才會“每臨大事有靜氣”,才會象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二是學習歷史。學史可以知興替。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都是現成的好教材。尤其要學黨史,國史,世界史,樹立大歷史觀,培養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三是學專業。這是作好領導工作的需要,是內行領導的需要,也是提高領導水平的需要。
二要有所質疑。盡信書,不如無書,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書只代表作者的觀點,要有比較,有分析,有鑒別,有獨立思考。要有格物致知的求真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細微處見精神。
三要結合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還要與實踐相結合,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循環往復才能逐步獲得真知。
回首自己30多年的學習生涯,深刻感受到:讀書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進入了廣闊天地;是父母、老師、領導們的諄諄教誨,無私關懷,溫暖我、激勵我,使我這大山的孩子得以“逢生麻中,不扶而直”,讓我懂得了正直、善良、助人,剛毅、進取,責任。讀書讓我有了知識,知識改變了命運,讓我有機會回報國家,服務社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會終身學習,終身讀書!(作者系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責任編輯/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