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松
圍繞要素保障、政策落實、項目建設和園區發展等內容,省經信委深入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確保工業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力爭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可設立1個億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專項資金,省、市各出資5000萬。現在即可按此安排工作,謀劃項目,不必等程序走完。”2月9日,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李保芳帶隊在貴陽市調研節后工業復產復工情況,拉開了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序幕。
1月15日,省經信委下發《關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以“找問題、出主意、解難題、促發展”為主線,實行“一個市州、一名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包到底”的工作機制,幫助和協調解決園區建設發展、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力爭實現全省工業經濟“開門紅”。
堅持“走下去”
春節剛過,貴州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所籠罩,雨雪肆虐,寒氣逼人,而在整個黔中大地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熱忱與激情。
9個幫扶組,冒著嚴寒,相繼趕赴9個市州和貴安新區,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大幫扶,與當地黨委政府、企業園區一起理清思路,找準方向,解決問題。
“加大節后復工復產的督促力度,確保2月底前基本實現工業滿負荷生產。”這是通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所必需達到的“硬指標”。
“發展有什么困難?”“目前有多少工人?”“好不好招工?”每到一處,幫扶組都會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及生產經營情況。
“天柱完全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優勢,省經信委也將高度關注并在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天柱工業跨越發展。”天柱縣工業園區是全省23個發展相對滯后的園區之一,規模還不大,水平還不高,但幫扶組對天柱的工業發展特別是園區發展不是悲觀,而是樂觀。
“省經信委幫助排憂解難,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服務“靠前”,企業“點贊”。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幫扶組的艱辛、實干與真情:
銅仁市,5天,10個縣區,42家企業;
黔西南州,4天,7個縣(市、新區),7個園區,20個企業和項目;
畢節市,3天,3個縣區,4個工業園區,23家企業;
黔東南州,幫扶組分兩次走訪了9個工業園區,30多個生產企業和在建項目……
“走下去”看到了困難,看到了實情,同時也看到了成果,看到了希望。截至2月28日,9個幫扶組的幫扶范圍共涉及43個縣區、62個工業園區、207家企業。
“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匯總、歸納、整理、分類,能夠現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力求在行動期內解決,本委不具備條件解決的重大問題及時報省政府研究。”根據通知精神,對幫扶中的關鍵性、共性問題,要集中協調解決,對其中的個性問題,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實施“一企一策”“一園一策”進行幫扶。
“要把一些企業節后面臨的復工、復產難問題作為首要任務,組織、協同各市州提前謀劃,主動出擊,采取各種有效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李保芳說。
現場“解難題”
“整改不過關,堅決不復產。”在松桃水晶產業園,幫扶組明確提出要求。據介紹,該產業從浙江浦江承接轉移而來,因存在污水、粉塵等環保問題,正處于停產整改狀態。在仔細查看了園區的污水處理等設施,詳細了解整改情況后,幫扶組要求園區要進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加大環保設施投入,加強生產管理,徹底解決企業排放問題。
當前,由于建設資金缺口較大,一些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建設,部分入園企業由于受用地瓶頸限制,導致融資困難,給項目推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產業園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除了建設資金、用地等要素需求之外,管理體制和企業用工亟待解決。
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各市州的園區和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因此,幫扶組除了要深入調研、分析情況、尋求對策之外,更重要的還要有現場“解難題”的方法。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精確軋制的環形鍛件,產品遠銷國內多個省份和歐美部分國家,但產能有限,跟不上訂單需求。由于該公司與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相同,幫扶組建議航宇和安大開展合作,激活生產能力,充分消化訂單,實現發展共贏,并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全省鑄鍛產業整合發展。
在遵義氧化鋁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努力克服冬季寒冷氣候的影響,加大自有礦山的生產采剝力度,加強外購礦收購管理,確保進廠鋁土礦質量指標和供礦量;針對當前各項大宗原燃材料價格持續居高的情況,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降低礦石消耗及用電消耗等指標,將氧化鋁制造成本控制在預算目標內,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盤江民爆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按項目完工時間倒排工程進度計劃,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針對畢節市園區發展的諸多實際困難,幫扶組建議采取“五個途徑”償還債務,理清“四個問題”提高效能。
“五個途徑”是指:一是以各園區投融資公司融資償還BT、BOT項目資金;二是隨著各產業園新城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開發地塊價格不斷上漲,可按照出讓土地償還;三是園區經營性收入,如園區標準化廠房租金等償還貸款;四是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償還貸款;五是縣財政負擔,即園區稅收地所得部份用于園區還款。
“四個問題”是指:一是理清開發區與產業園區之間的關系,對下達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的指標任務、統計口徑盡可能銜接一致;二是解決管委會內設機構編制及職能職責適應園區經營建設的需要;三是對產業園區管委會人員身份統一明確,避免出現同一個單位,幾種干部身份的現象;四是解決授權到位問題,產業園區涉及各相關部門的行政執法和行政審批權力,由省政府統一明確授權的內容、時限等,真正實現園區的封閉運行,完善“一站式”辦公制度,打造高效、快捷的辦事環境。
力爭“開門紅”
“2月7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再次就抓好一季度經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李保芳說,工業復產復工的情況,直接關系到貴州工業經濟的“開門紅”和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全省經信系統當前的首要任務。
實現“開門紅”,省委省政府在安排部署,園區企業在奮力拼搏,省經信委幫扶組在傾力相助。
截至2月25日,全省5014戶規模以上(500萬口徑)工業企業,已有4518戶正常生產,開工率90.1%,突破九成大關,較2月10日提高37個百分點。銅仁市、黔東南州、貴陽市、安順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開工率均超過90%。
全省2075個在建重點工業項目,已有1970個開工,開工率95%,較2月10日提高54個百分點。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項目開工率已達到100%,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接近全部復工。
根據“幫扶企業大行動”通知精神,在切實了解園區和企業存在困難的前提下,省經信委還將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保障發展要素,解決實際問題。
開展“深化改革年”活動。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簡化行政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對照國家和我省在產業、財稅、金融、土地、項目等方面對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積極協調落實,努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開展“產業建設年”活動。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指導各市州、企業認真梳理項目;盡快下達各類專項資金,爭取更多項目早投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形成工業增量。對在建項目,采取有力措施,搶抓關鍵環節,確保一季度計劃開工項目如期開工。
開展“園區攻堅年”活動。指導園區開展經營情況自查,摸清園區資產負債底數,轉變經營理念,提高經營能力;指導30個省級重點園區成立園區經營公司,建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指導貴安新區電子產業園、小孟工業園、仁習工業園、甕福產業園,率先打造成為我省千億園區。(責任編輯/顧海凇)
圍繞要素保障、政策落實、項目建設和園區發展等內容,省經信委深入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確保工業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力爭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可設立1個億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專項資金,省、市各出資5000萬。現在即可按此安排工作,謀劃項目,不必等程序走完。”2月9日,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李保芳帶隊在貴陽市調研節后工業復產復工情況,拉開了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序幕。
1月15日,省經信委下發《關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以“找問題、出主意、解難題、促發展”為主線,實行“一個市州、一名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包到底”的工作機制,幫助和協調解決園區建設發展、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力爭實現全省工業經濟“開門紅”。
堅持“走下去”
春節剛過,貴州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所籠罩,雨雪肆虐,寒氣逼人,而在整個黔中大地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熱忱與激情。
9個幫扶組,冒著嚴寒,相繼趕赴9個市州和貴安新區,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大幫扶,與當地黨委政府、企業園區一起理清思路,找準方向,解決問題。
“加大節后復工復產的督促力度,確保2月底前基本實現工業滿負荷生產。”這是通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所必需達到的“硬指標”。
“發展有什么困難?”“目前有多少工人?”“好不好招工?”每到一處,幫扶組都會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及生產經營情況。
“天柱完全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優勢,省經信委也將高度關注并在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天柱工業跨越發展。”天柱縣工業園區是全省23個發展相對滯后的園區之一,規模還不大,水平還不高,但幫扶組對天柱的工業發展特別是園區發展不是悲觀,而是樂觀。
“省經信委幫助排憂解難,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服務“靠前”,企業“點贊”。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幫扶組的艱辛、實干與真情:
銅仁市,5天,10個縣區,42家企業;
黔西南州,4天,7個縣(市、新區),7個園區,20個企業和項目;
畢節市,3天,3個縣區,4個工業園區,23家企業;
黔東南州,幫扶組分兩次走訪了9個工業園區,30多個生產企業和在建項目……
“走下去”看到了困難,看到了實情,同時也看到了成果,看到了希望。截至2月28日,9個幫扶組的幫扶范圍共涉及43個縣區、62個工業園區、207家企業。
“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匯總、歸納、整理、分類,能夠現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力求在行動期內解決,本委不具備條件解決的重大問題及時報省政府研究。”根據通知精神,對幫扶中的關鍵性、共性問題,要集中協調解決,對其中的個性問題,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實施“一企一策”“一園一策”進行幫扶。
“要把一些企業節后面臨的復工、復產難問題作為首要任務,組織、協同各市州提前謀劃,主動出擊,采取各種有效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李保芳說。
現場“解難題”
“整改不過關,堅決不復產。”在松桃水晶產業園,幫扶組明確提出要求。據介紹,該產業從浙江浦江承接轉移而來,因存在污水、粉塵等環保問題,正處于停產整改狀態。在仔細查看了園區的污水處理等設施,詳細了解整改情況后,幫扶組要求園區要進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加大環保設施投入,加強生產管理,徹底解決企業排放問題。
當前,由于建設資金缺口較大,一些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建設,部分入園企業由于受用地瓶頸限制,導致融資困難,給項目推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產業園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除了建設資金、用地等要素需求之外,管理體制和企業用工亟待解決。
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各市州的園區和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因此,幫扶組除了要深入調研、分析情況、尋求對策之外,更重要的還要有現場“解難題”的方法。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精確軋制的環形鍛件,產品遠銷國內多個省份和歐美部分國家,但產能有限,跟不上訂單需求。由于該公司與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相同,幫扶組建議航宇和安大開展合作,激活生產能力,充分消化訂單,實現發展共贏,并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全省鑄鍛產業整合發展。
在遵義氧化鋁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努力克服冬季寒冷氣候的影響,加大自有礦山的生產采剝力度,加強外購礦收購管理,確保進廠鋁土礦質量指標和供礦量;針對當前各項大宗原燃材料價格持續居高的情況,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降低礦石消耗及用電消耗等指標,將氧化鋁制造成本控制在預算目標內,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盤江民爆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按項目完工時間倒排工程進度計劃,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針對畢節市園區發展的諸多實際困難,幫扶組建議采取“五個途徑”償還債務,理清“四個問題”提高效能。
“五個途徑”是指:一是以各園區投融資公司融資償還BT、BOT項目資金;二是隨著各產業園新城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開發地塊價格不斷上漲,可按照出讓土地償還;三是園區經營性收入,如園區標準化廠房租金等償還貸款;四是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償還貸款;五是縣財政負擔,即園區稅收地所得部份用于園區還款。
“四個問題”是指:一是理清開發區與產業園區之間的關系,對下達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的指標任務、統計口徑盡可能銜接一致;二是解決管委會內設機構編制及職能職責適應園區經營建設的需要;三是對產業園區管委會人員身份統一明確,避免出現同一個單位,幾種干部身份的現象;四是解決授權到位問題,產業園區涉及各相關部門的行政執法和行政審批權力,由省政府統一明確授權的內容、時限等,真正實現園區的封閉運行,完善“一站式”辦公制度,打造高效、快捷的辦事環境。
力爭“開門紅”
“2月7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再次就抓好一季度經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李保芳說,工業復產復工的情況,直接關系到貴州工業經濟的“開門紅”和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全省經信系統當前的首要任務。
實現“開門紅”,省委省政府在安排部署,園區企業在奮力拼搏,省經信委幫扶組在傾力相助。
截至2月25日,全省5014戶規模以上(500萬口徑)工業企業,已有4518戶正常生產,開工率90.1%,突破九成大關,較2月10日提高37個百分點。銅仁市、黔東南州、貴陽市、安順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開工率均超過90%。
全省2075個在建重點工業項目,已有1970個開工,開工率95%,較2月10日提高54個百分點。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項目開工率已達到100%,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接近全部復工。
根據“幫扶企業大行動”通知精神,在切實了解園區和企業存在困難的前提下,省經信委還將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保障發展要素,解決實際問題。
開展“深化改革年”活動。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簡化行政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對照國家和我省在產業、財稅、金融、土地、項目等方面對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積極協調落實,努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開展“產業建設年”活動。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指導各市州、企業認真梳理項目;盡快下達各類專項資金,爭取更多項目早投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形成工業增量。對在建項目,采取有力措施,搶抓關鍵環節,確保一季度計劃開工項目如期開工。
開展“園區攻堅年”活動。指導園區開展經營情況自查,摸清園區資產負債底數,轉變經營理念,提高經營能力;指導30個省級重點園區成立園區經營公司,建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指導貴安新區電子產業園、小孟工業園、仁習工業園、甕福產業園,率先打造成為我省千億園區。(責任編輯/顧海凇)
圍繞要素保障、政策落實、項目建設和園區發展等內容,省經信委深入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確保工業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力爭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可設立1個億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專項資金,省、市各出資5000萬。現在即可按此安排工作,謀劃項目,不必等程序走完。”2月9日,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李保芳帶隊在貴陽市調研節后工業復產復工情況,拉開了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序幕。
1月15日,省經信委下發《關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以“找問題、出主意、解難題、促發展”為主線,實行“一個市州、一名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包到底”的工作機制,幫助和協調解決園區建設發展、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力爭實現全省工業經濟“開門紅”。
堅持“走下去”
春節剛過,貴州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所籠罩,雨雪肆虐,寒氣逼人,而在整個黔中大地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省經信委“服務企業大行動”的熱忱與激情。
9個幫扶組,冒著嚴寒,相繼趕赴9個市州和貴安新區,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大幫扶,與當地黨委政府、企業園區一起理清思路,找準方向,解決問題。
“加大節后復工復產的督促力度,確保2月底前基本實現工業滿負荷生產。”這是通過開展“服務企業大行動”活動所必需達到的“硬指標”。
“發展有什么困難?”“目前有多少工人?”“好不好招工?”每到一處,幫扶組都會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及生產經營情況。
“天柱完全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優勢,省經信委也將高度關注并在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天柱工業跨越發展。”天柱縣工業園區是全省23個發展相對滯后的園區之一,規模還不大,水平還不高,但幫扶組對天柱的工業發展特別是園區發展不是悲觀,而是樂觀。
“省經信委幫助排憂解難,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勇氣。”服務“靠前”,企業“點贊”。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幫扶組的艱辛、實干與真情:
銅仁市,5天,10個縣區,42家企業;
黔西南州,4天,7個縣(市、新區),7個園區,20個企業和項目;
畢節市,3天,3個縣區,4個工業園區,23家企業;
黔東南州,幫扶組分兩次走訪了9個工業園區,30多個生產企業和在建項目……
“走下去”看到了困難,看到了實情,同時也看到了成果,看到了希望。截至2月28日,9個幫扶組的幫扶范圍共涉及43個縣區、62個工業園區、207家企業。
“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匯總、歸納、整理、分類,能夠現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力求在行動期內解決,本委不具備條件解決的重大問題及時報省政府研究。”根據通知精神,對幫扶中的關鍵性、共性問題,要集中協調解決,對其中的個性問題,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實施“一企一策”“一園一策”進行幫扶。
“要把一些企業節后面臨的復工、復產難問題作為首要任務,組織、協同各市州提前謀劃,主動出擊,采取各種有效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李保芳說。
現場“解難題”
“整改不過關,堅決不復產。”在松桃水晶產業園,幫扶組明確提出要求。據介紹,該產業從浙江浦江承接轉移而來,因存在污水、粉塵等環保問題,正處于停產整改狀態。在仔細查看了園區的污水處理等設施,詳細了解整改情況后,幫扶組要求園區要進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加大環保設施投入,加強生產管理,徹底解決企業排放問題。
當前,由于建設資金缺口較大,一些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建設,部分入園企業由于受用地瓶頸限制,導致融資困難,給項目推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產業園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除了建設資金、用地等要素需求之外,管理體制和企業用工亟待解決。
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各市州的園區和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因此,幫扶組除了要深入調研、分析情況、尋求對策之外,更重要的還要有現場“解難題”的方法。
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精確軋制的環形鍛件,產品遠銷國內多個省份和歐美部分國家,但產能有限,跟不上訂單需求。由于該公司與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相同,幫扶組建議航宇和安大開展合作,激活生產能力,充分消化訂單,實現發展共贏,并以此為切入點,推進全省鑄鍛產業整合發展。
在遵義氧化鋁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努力克服冬季寒冷氣候的影響,加大自有礦山的生產采剝力度,加強外購礦收購管理,確保進廠鋁土礦質量指標和供礦量;針對當前各項大宗原燃材料價格持續居高的情況,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降低礦石消耗及用電消耗等指標,將氧化鋁制造成本控制在預算目標內,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盤江民爆有限公司,幫扶組建議企業要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按項目完工時間倒排工程進度計劃,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針對畢節市園區發展的諸多實際困難,幫扶組建議采取“五個途徑”償還債務,理清“四個問題”提高效能。
“五個途徑”是指:一是以各園區投融資公司融資償還BT、BOT項目資金;二是隨著各產業園新城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開發地塊價格不斷上漲,可按照出讓土地償還;三是園區經營性收入,如園區標準化廠房租金等償還貸款;四是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償還貸款;五是縣財政負擔,即園區稅收地所得部份用于園區還款。
“四個問題”是指:一是理清開發區與產業園區之間的關系,對下達經濟開發區和產業園區的指標任務、統計口徑盡可能銜接一致;二是解決管委會內設機構編制及職能職責適應園區經營建設的需要;三是對產業園區管委會人員身份統一明確,避免出現同一個單位,幾種干部身份的現象;四是解決授權到位問題,產業園區涉及各相關部門的行政執法和行政審批權力,由省政府統一明確授權的內容、時限等,真正實現園區的封閉運行,完善“一站式”辦公制度,打造高效、快捷的辦事環境。
力爭“開門紅”
“2月7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再次就抓好一季度經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李保芳說,工業復產復工的情況,直接關系到貴州工業經濟的“開門紅”和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全省經信系統當前的首要任務。
實現“開門紅”,省委省政府在安排部署,園區企業在奮力拼搏,省經信委幫扶組在傾力相助。
截至2月25日,全省5014戶規模以上(500萬口徑)工業企業,已有4518戶正常生產,開工率90.1%,突破九成大關,較2月10日提高37個百分點。銅仁市、黔東南州、貴陽市、安順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開工率均超過90%。
全省2075個在建重點工業項目,已有1970個開工,開工率95%,較2月10日提高54個百分點。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項目開工率已達到100%,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接近全部復工。
根據“幫扶企業大行動”通知精神,在切實了解園區和企業存在困難的前提下,省經信委還將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保障發展要素,解決實際問題。
開展“深化改革年”活動。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簡化行政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對照國家和我省在產業、財稅、金融、土地、項目等方面對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積極協調落實,努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開展“產業建設年”活動。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指導各市州、企業認真梳理項目;盡快下達各類專項資金,爭取更多項目早投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形成工業增量。對在建項目,采取有力措施,搶抓關鍵環節,確保一季度計劃開工項目如期開工。
開展“園區攻堅年”活動。指導園區開展經營情況自查,摸清園區資產負債底數,轉變經營理念,提高經營能力;指導30個省級重點園區成立園區經營公司,建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指導貴安新區電子產業園、小孟工業園、仁習工業園、甕福產業園,率先打造成為我省千億園區。(責任編輯/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