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古法傳承的魅力

2014-09-21 19:15:00付松
當代貴州 2014年8期
關鍵詞:旅游

付松

沒有氣勢磅礴的旅游景點,沒有先進一流的基礎設施,沒有高檔豪華的接待條件,有的只是秀麗的田園、古老的村莊、蜿蜒的河流、悠長的歌謠和沿襲千年的古法造紙。

走進貴州,便走進一個多彩世界。

走進丹寨,便走進一片神奇土地。

走進石橋,便走進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橋,一個古老的村莊,千百年來一直靜臥在苗嶺深處。

石橋,一個神奇的秘境,傳統造紙技藝在這里默默傳承。

石橋,一個響亮的名字,在國際視野的關注中華麗轉身。

“非遺”出國門

誰是第一個走進石橋的外國人?村民們已經無從記起,這也不是他們想要談論的話題。

在他們的記憶中,“老外”們就像南飛的大雁,總是一撥一撥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他們對石橋古法造紙的興趣特別濃厚,看了覺得不過癮,都要去親自體驗一下。”石橋王氏古法造紙第十八代“掌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興武說,石橋能夠吸引眾多外國人前來參觀體驗,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紙的文化魅力。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石橋古法造紙作坊生產的白皮紙,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其生產工藝流程,與漢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生產白皮紙所用的原料是構皮、麻和杉根,與《后漢書·蔡倫傳》中“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的表述又極其相似。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黔東南凱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嘗卡、劍河的施洞口、凱里凱棠一帶的苗族村落里流傳著《造紙歌》、《找書找紙歌》,生動地再現了少數民族歷史上的堿法造竹紙,甚至更為久遠的苔蘚造紙、剡藤造紙等,成了造紙歷史和造紙技藝的客觀反映。

2005年,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造紙“活化石”。

2006年,貴州省文化廳將石橋村命名為“古法造紙藝術文化之鄉”。

近年來,在“多彩貴州”旅游品牌的帶動下,到石橋景區旅游的國內外游客也不斷增多,與此同時,各地客戶也紛至沓來,千百年來“養在深閨”的一張紙,終于能夠漂洋過海,倍受青睞。“目前海外的訂單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法國、日本等,海外需求相當可觀。”王興武介紹說。

一個寬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興武的生產基地,洞內七八臺造紙設備一字排開,洞外凱羊高速飛架兩岸,讓人瞬間感覺到洞內與洞外其實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我竟然在貴州體驗了一次造紙,回去就可以告訴我們國家造紙的人,手工紙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在石橋村開展,摩洛哥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索拉婭在親身體驗了古法造紙之后興奮地說。

琳瑯滿目的旅游產品,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古法造紙,讓來自蒙古、坦桑尼亞、美國、塞浦路斯、瑞士、哥倫比亞等國駐華使節愛不釋手、贊不絕口。

在王興武的家門口,一塊“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的牌子尤為顯眼。王興武說,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要進一步把古法造紙的技藝發揚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傳習所接受過培訓的村民已達80多人。

景區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錯落有致的苗家吊腳樓,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紀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紙一起,形成了石橋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2013年,石橋景區入選全省100個旅游示范景區,并成為首批21個重點打造的景區之一。

“我們會緊緊抓住石橋入選全省100個旅游景區的機遇,努力把石橋打造成周邊縣市、‘兩廣地區以及東南亞避暑休閑、文化旅游首選地。”丹寨縣旅游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韋世勇說。

事實上,從2008年起,石橋景區就在省旅游局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規劃編制。2010年,省旅游局協調聘請臺灣著名規劃師、民俗專家黃英峰先生親自為石橋景區編制詳細規劃。2013年6月,《石橋古法造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規劃》通過省政府組織的評審,石橋景區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記者看到,充滿苗族風情的長廊連接著四個“非遺”展館,與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規模,防洪設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走在紙街鋪滿鵝卵石的古道上,一棟棟木樓,一條條小巷,一幅幅對聯,一盞盞燈火,一縷縷炊煙,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寧靜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據統計,2013年,石橋景區在旅游設施上完成步道建設6550米,建設景區公廁2個,標識標牌85塊,建成800平方米停車場1個,安裝景觀燈850只等。景區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過的凱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從省會貴陽到石橋景區只需兩小時。

“在凱羊高速公路通車前,我們將努力把石橋建成設施基本完備、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區。”韋世勇介紹說,到2015年,石橋景區將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并配備專門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全國知名旅游景區,實現年接待游客3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1.8億元以上。

“在100個景區建設過程中,我們不能拘泥于某一種開發形式或者建設方法,有些項目我們需要大量資金,需要高額的投資;有些則要想方設法去保持原生態的風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蘊。比如石橋這樣的景區,我們希望能盡全力保存原生態的面貌,以這個為原則,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歷史和傳統技藝能更好地傳承和保護,為游客能更好地游覽和欣賞,為村民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服務。”省旅游局局長傅迎春說。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種地,一年種來還不夠吃三個月,造紙基本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王興武看來,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不過是先輩們解決溫飽的一個手段。

“沒想到會在我們這一代得以發揚光大。”古法造紙從最初的謀生手段到現在的致富產業,是王興武過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橋古法造紙真正成為一個產業,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一個在東莞打工的村民無意間向一個香港老板談起古法造紙,便引起了對方的極大興趣。通過書信聯絡,在滿足客戶對紙張的厚度、韌性等條件下,第一筆28萬元的訂單就這樣產生了。”談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興武記憶猶新。

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改進,石橋造紙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有10個大類100多個小類的紙質產品。其中石橋古籍修復紙被國家圖書館、博物館指定為文物古籍修復專用紙。

2008年,在王興武的帶領下,石橋村61家古法造紙戶按照“自愿參與、民營民管”的原則成立了石橋黔山造紙專業合作社,走上了規模化經營之路。目前入社農戶已達28家,社員68人。

“當古法造紙成為一種上規模的產業,大量砍伐構皮樹會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興武解釋說,構皮樹在南皋鄉到處都是,而且這種樹是越砍越發。“合作社以每噸7000元的價格收購,不僅能夠解決全村人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帶動周邊鄉鎮的村民參與進來。”

景區建設在不斷完善,造紙產業在不斷升級,而與之不相適應的,卻是王興武始終作為產業基地的穿洞。

“要做長產業鏈,實現石橋紙業的深加工,擴大規模勢在必行!”王興武的想法在丹寨縣旅游辦的規劃實施中逐漸變成現實。

2013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石橋景區引進了藝術紙技術專家韓文彥和旅游手工紙專家余建榮,與丹寨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遺”傳承人王興武一起,組建貴州石橋古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橋古紙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道路。

“為提升石橋景區作為國際化景區的文化品味,我們還策劃了石橋‘外語角,充分利用旅游辦及駐石橋專家學者的外語資源,提高石橋村民、旅游從業者的外語對話能力,為境外游客營造‘賓至如歸的溫馨環境。”韋世勇說,語言的溝通與交流,能使境外游客進一步了解石橋的文化內涵。

石橋,蘊藏的是一個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展示的是一個景區的魅力與風采。(責任編輯/朱廣彥)

沒有氣勢磅礴的旅游景點,沒有先進一流的基礎設施,沒有高檔豪華的接待條件,有的只是秀麗的田園、古老的村莊、蜿蜒的河流、悠長的歌謠和沿襲千年的古法造紙。

走進貴州,便走進一個多彩世界。

走進丹寨,便走進一片神奇土地。

走進石橋,便走進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橋,一個古老的村莊,千百年來一直靜臥在苗嶺深處。

石橋,一個神奇的秘境,傳統造紙技藝在這里默默傳承。

石橋,一個響亮的名字,在國際視野的關注中華麗轉身。

“非遺”出國門

誰是第一個走進石橋的外國人?村民們已經無從記起,這也不是他們想要談論的話題。

在他們的記憶中,“老外”們就像南飛的大雁,總是一撥一撥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他們對石橋古法造紙的興趣特別濃厚,看了覺得不過癮,都要去親自體驗一下。”石橋王氏古法造紙第十八代“掌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興武說,石橋能夠吸引眾多外國人前來參觀體驗,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紙的文化魅力。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石橋古法造紙作坊生產的白皮紙,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其生產工藝流程,與漢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生產白皮紙所用的原料是構皮、麻和杉根,與《后漢書·蔡倫傳》中“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的表述又極其相似。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黔東南凱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嘗卡、劍河的施洞口、凱里凱棠一帶的苗族村落里流傳著《造紙歌》、《找書找紙歌》,生動地再現了少數民族歷史上的堿法造竹紙,甚至更為久遠的苔蘚造紙、剡藤造紙等,成了造紙歷史和造紙技藝的客觀反映。

2005年,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造紙“活化石”。

2006年,貴州省文化廳將石橋村命名為“古法造紙藝術文化之鄉”。

近年來,在“多彩貴州”旅游品牌的帶動下,到石橋景區旅游的國內外游客也不斷增多,與此同時,各地客戶也紛至沓來,千百年來“養在深閨”的一張紙,終于能夠漂洋過海,倍受青睞。“目前海外的訂單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法國、日本等,海外需求相當可觀。”王興武介紹說。

一個寬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興武的生產基地,洞內七八臺造紙設備一字排開,洞外凱羊高速飛架兩岸,讓人瞬間感覺到洞內與洞外其實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我竟然在貴州體驗了一次造紙,回去就可以告訴我們國家造紙的人,手工紙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在石橋村開展,摩洛哥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索拉婭在親身體驗了古法造紙之后興奮地說。

琳瑯滿目的旅游產品,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古法造紙,讓來自蒙古、坦桑尼亞、美國、塞浦路斯、瑞士、哥倫比亞等國駐華使節愛不釋手、贊不絕口。

在王興武的家門口,一塊“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的牌子尤為顯眼。王興武說,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要進一步把古法造紙的技藝發揚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傳習所接受過培訓的村民已達80多人。

景區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錯落有致的苗家吊腳樓,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紀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紙一起,形成了石橋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2013年,石橋景區入選全省100個旅游示范景區,并成為首批21個重點打造的景區之一。

“我們會緊緊抓住石橋入選全省100個旅游景區的機遇,努力把石橋打造成周邊縣市、‘兩廣地區以及東南亞避暑休閑、文化旅游首選地。”丹寨縣旅游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韋世勇說。

事實上,從2008年起,石橋景區就在省旅游局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規劃編制。2010年,省旅游局協調聘請臺灣著名規劃師、民俗專家黃英峰先生親自為石橋景區編制詳細規劃。2013年6月,《石橋古法造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規劃》通過省政府組織的評審,石橋景區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記者看到,充滿苗族風情的長廊連接著四個“非遺”展館,與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規模,防洪設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走在紙街鋪滿鵝卵石的古道上,一棟棟木樓,一條條小巷,一幅幅對聯,一盞盞燈火,一縷縷炊煙,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寧靜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據統計,2013年,石橋景區在旅游設施上完成步道建設6550米,建設景區公廁2個,標識標牌85塊,建成800平方米停車場1個,安裝景觀燈850只等。景區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過的凱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從省會貴陽到石橋景區只需兩小時。

“在凱羊高速公路通車前,我們將努力把石橋建成設施基本完備、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區。”韋世勇介紹說,到2015年,石橋景區將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并配備專門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全國知名旅游景區,實現年接待游客3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1.8億元以上。

“在100個景區建設過程中,我們不能拘泥于某一種開發形式或者建設方法,有些項目我們需要大量資金,需要高額的投資;有些則要想方設法去保持原生態的風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蘊。比如石橋這樣的景區,我們希望能盡全力保存原生態的面貌,以這個為原則,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歷史和傳統技藝能更好地傳承和保護,為游客能更好地游覽和欣賞,為村民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服務。”省旅游局局長傅迎春說。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種地,一年種來還不夠吃三個月,造紙基本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王興武看來,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不過是先輩們解決溫飽的一個手段。

“沒想到會在我們這一代得以發揚光大。”古法造紙從最初的謀生手段到現在的致富產業,是王興武過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橋古法造紙真正成為一個產業,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一個在東莞打工的村民無意間向一個香港老板談起古法造紙,便引起了對方的極大興趣。通過書信聯絡,在滿足客戶對紙張的厚度、韌性等條件下,第一筆28萬元的訂單就這樣產生了。”談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興武記憶猶新。

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改進,石橋造紙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有10個大類100多個小類的紙質產品。其中石橋古籍修復紙被國家圖書館、博物館指定為文物古籍修復專用紙。

2008年,在王興武的帶領下,石橋村61家古法造紙戶按照“自愿參與、民營民管”的原則成立了石橋黔山造紙專業合作社,走上了規模化經營之路。目前入社農戶已達28家,社員68人。

“當古法造紙成為一種上規模的產業,大量砍伐構皮樹會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興武解釋說,構皮樹在南皋鄉到處都是,而且這種樹是越砍越發。“合作社以每噸7000元的價格收購,不僅能夠解決全村人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帶動周邊鄉鎮的村民參與進來。”

景區建設在不斷完善,造紙產業在不斷升級,而與之不相適應的,卻是王興武始終作為產業基地的穿洞。

“要做長產業鏈,實現石橋紙業的深加工,擴大規模勢在必行!”王興武的想法在丹寨縣旅游辦的規劃實施中逐漸變成現實。

2013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石橋景區引進了藝術紙技術專家韓文彥和旅游手工紙專家余建榮,與丹寨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遺”傳承人王興武一起,組建貴州石橋古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橋古紙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道路。

“為提升石橋景區作為國際化景區的文化品味,我們還策劃了石橋‘外語角,充分利用旅游辦及駐石橋專家學者的外語資源,提高石橋村民、旅游從業者的外語對話能力,為境外游客營造‘賓至如歸的溫馨環境。”韋世勇說,語言的溝通與交流,能使境外游客進一步了解石橋的文化內涵。

石橋,蘊藏的是一個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展示的是一個景區的魅力與風采。(責任編輯/朱廣彥)

沒有氣勢磅礴的旅游景點,沒有先進一流的基礎設施,沒有高檔豪華的接待條件,有的只是秀麗的田園、古老的村莊、蜿蜒的河流、悠長的歌謠和沿襲千年的古法造紙。

走進貴州,便走進一個多彩世界。

走進丹寨,便走進一片神奇土地。

走進石橋,便走進了一段千古意境。

石橋,一個古老的村莊,千百年來一直靜臥在苗嶺深處。

石橋,一個神奇的秘境,傳統造紙技藝在這里默默傳承。

石橋,一個響亮的名字,在國際視野的關注中華麗轉身。

“非遺”出國門

誰是第一個走進石橋的外國人?村民們已經無從記起,這也不是他們想要談論的話題。

在他們的記憶中,“老外”們就像南飛的大雁,總是一撥一撥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他們對石橋古法造紙的興趣特別濃厚,看了覺得不過癮,都要去親自體驗一下。”石橋王氏古法造紙第十八代“掌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興武說,石橋能夠吸引眾多外國人前來參觀體驗,主要得益于古法造紙的文化魅力。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石橋古法造紙作坊生產的白皮紙,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其生產工藝流程,與漢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生產白皮紙所用的原料是構皮、麻和杉根,與《后漢書·蔡倫傳》中“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的表述又極其相似。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黔東南凱里的舟溪、丹寨的南皋嘗卡、劍河的施洞口、凱里凱棠一帶的苗族村落里流傳著《造紙歌》、《找書找紙歌》,生動地再現了少數民族歷史上的堿法造竹紙,甚至更為久遠的苔蘚造紙、剡藤造紙等,成了造紙歷史和造紙技藝的客觀反映。

2005年,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譽為造紙“活化石”。

2006年,貴州省文化廳將石橋村命名為“古法造紙藝術文化之鄉”。

近年來,在“多彩貴州”旅游品牌的帶動下,到石橋景區旅游的國內外游客也不斷增多,與此同時,各地客戶也紛至沓來,千百年來“養在深閨”的一張紙,終于能夠漂洋過海,倍受青睞。“目前海外的訂單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法國、日本等,海外需求相當可觀。”王興武介紹說。

一個寬四五米、高七八米的穿洞是王興武的生產基地,洞內七八臺造紙設備一字排開,洞外凱羊高速飛架兩岸,讓人瞬間感覺到洞內與洞外其實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我竟然在貴州體驗了一次造紙,回去就可以告訴我們國家造紙的人,手工紙是怎么做的了!” 2013年11月11日,“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在石橋村開展,摩洛哥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索拉婭在親身體驗了古法造紙之后興奮地說。

琳瑯滿目的旅游產品,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古法造紙,讓來自蒙古、坦桑尼亞、美國、塞浦路斯、瑞士、哥倫比亞等國駐華使節愛不釋手、贊不絕口。

在王興武的家門口,一塊“皮紙制作技藝傳習所”的牌子尤為顯眼。王興武說,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要進一步把古法造紙的技藝發揚光大。截至2014年2月,在傳習所接受過培訓的村民已達80多人。

景區成示范

依山傍水的大簸箕苗寨,錯落有致的苗家吊腳樓,俊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寒武紀古生物化石群,和古法造紙一起,形成了石橋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

2013年,石橋景區入選全省100個旅游示范景區,并成為首批21個重點打造的景區之一。

“我們會緊緊抓住石橋入選全省100個旅游景區的機遇,努力把石橋打造成周邊縣市、‘兩廣地區以及東南亞避暑休閑、文化旅游首選地。”丹寨縣旅游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韋世勇說。

事實上,從2008年起,石橋景區就在省旅游局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規劃編制。2010年,省旅游局協調聘請臺灣著名規劃師、民俗專家黃英峰先生親自為石橋景區編制詳細規劃。2013年6月,《石橋古法造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規劃》通過省政府組織的評審,石橋景區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在游客接待中心,記者看到,充滿苗族風情的長廊連接著四個“非遺”展館,與之隔河相望的接待新村已初具規模,防洪設施、河道治理、道路改造等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走在紙街鋪滿鵝卵石的古道上,一棟棟木樓,一條條小巷,一幅幅對聯,一盞盞燈火,一縷縷炊煙,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寧靜而祥和的“世外桃源”。

據統計,2013年,石橋景區在旅游設施上完成步道建設6550米,建設景區公廁2個,標識標牌85塊,建成800平方米停車場1個,安裝景觀燈850只等。景區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品味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4年,穿境而過的凱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從省會貴陽到石橋景區只需兩小時。

“在凱羊高速公路通車前,我們將努力把石橋建成設施基本完備、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區。”韋世勇介紹說,到2015年,石橋景區將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并配備專門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全國知名旅游景區,實現年接待游客3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1.8億元以上。

“在100個景區建設過程中,我們不能拘泥于某一種開發形式或者建設方法,有些項目我們需要大量資金,需要高額的投資;有些則要想方設法去保持原生態的風貌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蘊。比如石橋這樣的景區,我們希望能盡全力保存原生態的面貌,以這個為原則,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歷史和傳統技藝能更好地傳承和保護,為游客能更好地游覽和欣賞,為村民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服務。”省旅游局局長傅迎春說。

旅游惠民生

“如果光靠種地,一年種來還不夠吃三個月,造紙基本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王興武看來,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不過是先輩們解決溫飽的一個手段。

“沒想到會在我們這一代得以發揚光大。”古法造紙從最初的謀生手段到現在的致富產業,是王興武過去不曾想也不敢想的。

石橋古法造紙真正成為一個產業,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一個在東莞打工的村民無意間向一個香港老板談起古法造紙,便引起了對方的極大興趣。通過書信聯絡,在滿足客戶對紙張的厚度、韌性等條件下,第一筆28萬元的訂單就這樣產生了。”談起1998年攫取的“第一桶金”,王興武記憶猶新。

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改進,石橋造紙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有10個大類100多個小類的紙質產品。其中石橋古籍修復紙被國家圖書館、博物館指定為文物古籍修復專用紙。

2008年,在王興武的帶領下,石橋村61家古法造紙戶按照“自愿參與、民營民管”的原則成立了石橋黔山造紙專業合作社,走上了規模化經營之路。目前入社農戶已達28家,社員68人。

“當古法造紙成為一種上規模的產業,大量砍伐構皮樹會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面對記者的疑問,王興武解釋說,構皮樹在南皋鄉到處都是,而且這種樹是越砍越發。“合作社以每噸7000元的價格收購,不僅能夠解決全村人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帶動周邊鄉鎮的村民參與進來。”

景區建設在不斷完善,造紙產業在不斷升級,而與之不相適應的,卻是王興武始終作為產業基地的穿洞。

“要做長產業鏈,實現石橋紙業的深加工,擴大規模勢在必行!”王興武的想法在丹寨縣旅游辦的規劃實施中逐漸變成現實。

2013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石橋景區引進了藝術紙技術專家韓文彥和旅游手工紙專家余建榮,與丹寨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及“非遺”傳承人王興武一起,組建貴州石橋古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石橋古紙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道路。

“為提升石橋景區作為國際化景區的文化品味,我們還策劃了石橋‘外語角,充分利用旅游辦及駐石橋專家學者的外語資源,提高石橋村民、旅游從業者的外語對話能力,為境外游客營造‘賓至如歸的溫馨環境。”韋世勇說,語言的溝通與交流,能使境外游客進一步了解石橋的文化內涵。

石橋,蘊藏的是一個民族的勤勞與智慧,展示的是一個景區的魅力與風采。(責任編輯/朱廣彥)

猜你喜歡
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旅游驚魂
童話世界(2020年25期)2020-10-27 02:01:10
一起去旅游
童話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旅游助脫貧 同步奔小康
鄉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54
旅游
以茶為媒 促旅游開發
湖南農業(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從旅游看人的自我超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 a亚洲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在线欧美a|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66|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91原创视频在线| 中国精品久久|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最新国产在线|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黄网站欧美内射|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青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 伊人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91麻豆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国产| jizz国产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尤物视频一区| 日本a级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欧美伦理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毛片网站在线看|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