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松
回老家畢節市雙山新區響水鄉新基村過春節,臨走前就在貴陽把年貨辦好,便于騰出更多的時間走親戚、訪朋友、陪父母以及打量久違的故鄉。
三塊車費錢
去城里趕轎場
在老家,“轎場”是一年中最后一個趕場日,也是臨近春節時繼殺年豬、推豆腐、舂米面、蒸黃粑之外最熱鬧的活動之一。
老家人趕轎場,主要有兩個地方:十公里外的響水和四公里外的小壩。小壩鎮屬于七星關區,因為近的緣故,老家人對它情有獨鐘。
回家的那天正好是小壩的轎場,剛把車停靠在路邊,一只手便拍在了我的肩上,是鄰居大哥吳秋林。
“剛從畢節買菜回來。”秋林微笑著說,現在村里人流行趕畢節,“出村三里路,只要三塊錢,就能坐上公交車。”
晚飯后和父親聊起趕畢節的事,父親感慨地說,“以前趕畢節要累死人,早上去個天不亮,晚上來個月亮上,還要準備兩碗苞谷花做干糧。”
“今年公交車就要通到村里,村頭的木橋邊已經建起了公交站臺。”村民的期盼得到了響水鄉黨委書記趙榮順的證實,“新基這條路年后就要開工建設。”
故鄉,在童年記憶中變了模樣。
兩張全家福
看村莊大變樣
正月初一起個大早,村民付賢臣說要趁這個機會照張“全家福”。
“老爺子今年87歲,身體不如以前硬朗了,兒子在畢節開了兩家糕點店,平時忙得不可開交,姑娘在貴陽讀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賢臣說,最主要的是一個月前他又當上了爺爺,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燈光閃過,一家人的笑容定格在一棟新建的樓房前。
在他家里,記者看到了另一張拍攝于1984年的“全家福”。背景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只是看上去還要比現在破爛得多。
因為這老房子過去實在太簡陋,還差點阻礙了他的婚姻。媒人提親之后,女方家來人看“坐處”,一看那房子轉身就走,理由是沒法住人。幸虧媒人機靈,指著門前的一塊水田說,“房屋到是差點,生活還過得去。”
“好歹被忽悠來了,這一混也是20多年。”賢臣的妻子調侃說。
“美麗新基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這是老家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由衷贊揚。
村莊面貌的變化,緊跟著全市、全省迅速崛起的步伐。通電、通水、通路,每一項都凝結著鄉親們的心血和汗水;園區、產業、“家門口打工”,每一項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著微笑和陽光。
故鄉,在時代變遷中美麗轉身。
一條回家路
做創業帶頭人
大年初一剛過,村民付賢貴就坐不住了,提著鋤頭,整天泡在山坡上。葛根、草莓、金銀花、獼猴桃……一片片種苗,凝聚了他近兩年來的心血,成了他致富的最大希望。
“如果試種成功,過兩年我將讓這幾百畝偏坡地變成經果林。”賢貴滿懷信心地說,扎根農村創業,大有“錢”途。
幾年前一直輾轉于廣東、四川等地打工,直到前年回家前都還在一個大型煤礦當會計。“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外漂泊已經很不現實,只有家鄉,才是可以停靠的港灣。”對于家鄉以外的生活,他有更深的體會。
“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資金和項目。”面對發展“瓶頸”,他沒有退縮,“等畢節經濟開發區的烏蒙制藥廠建成投產,我想親自和他們談談,相信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流轉土地做大產業。”看著腳下那些撂荒多年的坡地,記者和賢貴異口同聲。
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才剛開啟,就已經波及到了諸如新基這樣偏遠的農村。
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幸福的生活、和諧的村莊……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故鄉,在期待目光中堅毅前行。(責任編輯/李坤)
回老家畢節市雙山新區響水鄉新基村過春節,臨走前就在貴陽把年貨辦好,便于騰出更多的時間走親戚、訪朋友、陪父母以及打量久違的故鄉。
三塊車費錢
去城里趕轎場
在老家,“轎場”是一年中最后一個趕場日,也是臨近春節時繼殺年豬、推豆腐、舂米面、蒸黃粑之外最熱鬧的活動之一。
老家人趕轎場,主要有兩個地方:十公里外的響水和四公里外的小壩。小壩鎮屬于七星關區,因為近的緣故,老家人對它情有獨鐘。
回家的那天正好是小壩的轎場,剛把車停靠在路邊,一只手便拍在了我的肩上,是鄰居大哥吳秋林。
“剛從畢節買菜回來。”秋林微笑著說,現在村里人流行趕畢節,“出村三里路,只要三塊錢,就能坐上公交車。”
晚飯后和父親聊起趕畢節的事,父親感慨地說,“以前趕畢節要累死人,早上去個天不亮,晚上來個月亮上,還要準備兩碗苞谷花做干糧。”
“今年公交車就要通到村里,村頭的木橋邊已經建起了公交站臺。”村民的期盼得到了響水鄉黨委書記趙榮順的證實,“新基這條路年后就要開工建設。”
故鄉,在童年記憶中變了模樣。
兩張全家福
看村莊大變樣
正月初一起個大早,村民付賢臣說要趁這個機會照張“全家福”。
“老爺子今年87歲,身體不如以前硬朗了,兒子在畢節開了兩家糕點店,平時忙得不可開交,姑娘在貴陽讀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賢臣說,最主要的是一個月前他又當上了爺爺,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燈光閃過,一家人的笑容定格在一棟新建的樓房前。
在他家里,記者看到了另一張拍攝于1984年的“全家福”。背景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只是看上去還要比現在破爛得多。
因為這老房子過去實在太簡陋,還差點阻礙了他的婚姻。媒人提親之后,女方家來人看“坐處”,一看那房子轉身就走,理由是沒法住人。幸虧媒人機靈,指著門前的一塊水田說,“房屋到是差點,生活還過得去。”
“好歹被忽悠來了,這一混也是20多年。”賢臣的妻子調侃說。
“美麗新基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這是老家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由衷贊揚。
村莊面貌的變化,緊跟著全市、全省迅速崛起的步伐。通電、通水、通路,每一項都凝結著鄉親們的心血和汗水;園區、產業、“家門口打工”,每一項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著微笑和陽光。
故鄉,在時代變遷中美麗轉身。
一條回家路
做創業帶頭人
大年初一剛過,村民付賢貴就坐不住了,提著鋤頭,整天泡在山坡上。葛根、草莓、金銀花、獼猴桃……一片片種苗,凝聚了他近兩年來的心血,成了他致富的最大希望。
“如果試種成功,過兩年我將讓這幾百畝偏坡地變成經果林。”賢貴滿懷信心地說,扎根農村創業,大有“錢”途。
幾年前一直輾轉于廣東、四川等地打工,直到前年回家前都還在一個大型煤礦當會計。“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外漂泊已經很不現實,只有家鄉,才是可以停靠的港灣。”對于家鄉以外的生活,他有更深的體會。
“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資金和項目。”面對發展“瓶頸”,他沒有退縮,“等畢節經濟開發區的烏蒙制藥廠建成投產,我想親自和他們談談,相信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流轉土地做大產業。”看著腳下那些撂荒多年的坡地,記者和賢貴異口同聲。
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才剛開啟,就已經波及到了諸如新基這樣偏遠的農村。
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幸福的生活、和諧的村莊……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故鄉,在期待目光中堅毅前行。(責任編輯/李坤)
回老家畢節市雙山新區響水鄉新基村過春節,臨走前就在貴陽把年貨辦好,便于騰出更多的時間走親戚、訪朋友、陪父母以及打量久違的故鄉。
三塊車費錢
去城里趕轎場
在老家,“轎場”是一年中最后一個趕場日,也是臨近春節時繼殺年豬、推豆腐、舂米面、蒸黃粑之外最熱鬧的活動之一。
老家人趕轎場,主要有兩個地方:十公里外的響水和四公里外的小壩。小壩鎮屬于七星關區,因為近的緣故,老家人對它情有獨鐘。
回家的那天正好是小壩的轎場,剛把車停靠在路邊,一只手便拍在了我的肩上,是鄰居大哥吳秋林。
“剛從畢節買菜回來。”秋林微笑著說,現在村里人流行趕畢節,“出村三里路,只要三塊錢,就能坐上公交車。”
晚飯后和父親聊起趕畢節的事,父親感慨地說,“以前趕畢節要累死人,早上去個天不亮,晚上來個月亮上,還要準備兩碗苞谷花做干糧。”
“今年公交車就要通到村里,村頭的木橋邊已經建起了公交站臺。”村民的期盼得到了響水鄉黨委書記趙榮順的證實,“新基這條路年后就要開工建設。”
故鄉,在童年記憶中變了模樣。
兩張全家福
看村莊大變樣
正月初一起個大早,村民付賢臣說要趁這個機會照張“全家福”。
“老爺子今年87歲,身體不如以前硬朗了,兒子在畢節開了兩家糕點店,平時忙得不可開交,姑娘在貴陽讀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賢臣說,最主要的是一個月前他又當上了爺爺,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燈光閃過,一家人的笑容定格在一棟新建的樓房前。
在他家里,記者看到了另一張拍攝于1984年的“全家福”。背景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只是看上去還要比現在破爛得多。
因為這老房子過去實在太簡陋,還差點阻礙了他的婚姻。媒人提親之后,女方家來人看“坐處”,一看那房子轉身就走,理由是沒法住人。幸虧媒人機靈,指著門前的一塊水田說,“房屋到是差點,生活還過得去。”
“好歹被忽悠來了,這一混也是20多年。”賢臣的妻子調侃說。
“美麗新基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這是老家人對自己生存環境的由衷贊揚。
村莊面貌的變化,緊跟著全市、全省迅速崛起的步伐。通電、通水、通路,每一項都凝結著鄉親們的心血和汗水;園區、產業、“家門口打工”,每一項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著微笑和陽光。
故鄉,在時代變遷中美麗轉身。
一條回家路
做創業帶頭人
大年初一剛過,村民付賢貴就坐不住了,提著鋤頭,整天泡在山坡上。葛根、草莓、金銀花、獼猴桃……一片片種苗,凝聚了他近兩年來的心血,成了他致富的最大希望。
“如果試種成功,過兩年我將讓這幾百畝偏坡地變成經果林。”賢貴滿懷信心地說,扎根農村創業,大有“錢”途。
幾年前一直輾轉于廣東、四川等地打工,直到前年回家前都還在一個大型煤礦當會計。“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外漂泊已經很不現實,只有家鄉,才是可以停靠的港灣。”對于家鄉以外的生活,他有更深的體會。
“目前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資金和項目。”面對發展“瓶頸”,他沒有退縮,“等畢節經濟開發區的烏蒙制藥廠建成投產,我想親自和他們談談,相信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流轉土地做大產業。”看著腳下那些撂荒多年的坡地,記者和賢貴異口同聲。
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才剛開啟,就已經波及到了諸如新基這樣偏遠的農村。
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幸福的生活、和諧的村莊……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故鄉,在期待目光中堅毅前行。(責任編輯/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