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譚標
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截至3月10日,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春寒料峭時節,從江縣貫洞鎮臘田村五組蔬菜種植大戶梁平華像往年一樣開始春耕備耕。為了訂購種子,他向農信社申請借款9.8萬元,把今年的種植計劃安排妥當。作為支持“三農”主力軍的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為春耕備耕助一“幣”之力。
支農貸款為農廣撒“及時雨”
根據部署,省聯社今年1月至4月開展為期4個月的“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積極響應省聯社號召,扎實開展各項助農活動,并通過活動進一步壯大支農資金實力。
強化措施,大力籌集支農資金。充分發揮網點網絡、人緣地緣和存款利率浮動優勢,圍繞打工人員返鄉、政府性資金撥付、企業年終薪酬兌現、商業資金回籠等重點領域,落實工作措施,全力拓展公職人員、企業代發工資業務,強力營銷各類商品批發零售市場,抓實個體工商戶和種養大戶,強化外出務工人員勞務收入吸存工作,持續鞏固存款市場的優勢地位。
優化服務,加大支農貸款投放。深入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對信用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給予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質的金融服務,扎實做好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年檢工作,為做好支農信貸投放奠定基礎。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資金優先發放,對科技支農項目資金優先滿足,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對有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經營大戶、專業合作組織和涉農龍頭企業等,做到創新產品、全力支持。對在春耕旺季對資求需求較為集中的村組,開展上門服務。
推進陽光信貸工程,健全柜面放貸機制。開辟支農貸款“綠色通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辦貸速度,確保授信農戶貸款需求有保障,不誤農時。
為開展好“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還組織信貸員進村入戶,深入村組、企業、園區、街道、市場,了解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信貸需求和對農信社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截至3月10日,黔東南農信社各項存款余額341.93億元,較2013年確保任務增長2.0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48.66億元,較年初增長5.19億元;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支持群眾購買化肥、種子、農藥農膜、耕牛及農機具等,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及早行動保證春耕“不差錢”
春節剛過,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就立足實際、及早行動、廣籌資金,早規劃、早調查、早發放,扎實開展春耕備耕各項支農工作。
早規劃即各行社班子成員組織召開動員會,提前安排部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并指導轄內各基層網點支持春耕生產服務工作的開展;早調查即利用節前集中宣傳、上街送溫暖、召開座談會、走訪外出返鄉農戶等方式,詳細調查了解春耕生產所需資金和農用物資需求狀況,并逐戶建立農戶信息檔案,有針對性地制訂工作計劃,增加對春耕備耕的信貸投入;早發放即要求發放資金要“動作及時、手續簡便、利率優惠”,及時幫助農戶購買各種生產物資,確保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念好“早、勤、創、簡”四字經,全力支持春耕備耕。
早摸底,測算春耕信貸需求。該社從去年底開始從各方面了解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全面掌握農民春耕生產資金需求,春節后立即下村實地了解情況,認真測算春耕資金需求,做到早摸底、早安排,合理有效推進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勤調度,統籌安排信貸規模。去年末,從江縣秀塘鄉平晏村發生重大火災,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為確保年初春耕備耕資金備付科學、合理、有效,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充分利用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的有利時機,進行廣泛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大力組織存款,壯大支農資金實力。截至2月末,該社累計發放春耕生產貸款257.1萬元,保證了災后農業生產順利推進。
優惠措施讓利于民“得實惠”
黔東南農信社以開展“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為契機,積極動員各網點信貸人員進村入戶了解春耕備耕生產需求情況,在積極做好信貸投放的同時,采取資金優先、服務優先的政策,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農田水利建設等貸款需求優先發放,開設專門的春耕備耕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財政涉農資金、農田水利資金等及時撥付到位。
錦屏縣聯社繼續做好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資金的保障,首先滿足農民購買耕牛、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春耕備耕物資的需求,重點支持糧食、蔬菜、水果、生豬和家禽等種、養殖業;加強對特色農業市場的分析,進一步支持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效益,確保“貸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開辟“春耕備耕農貸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辦,快審快放,確保資金高效、安全運作,充分發揮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支農中靈活、快捷、方便的優勢。對已經評級授信的農戶,在授信范圍內及時發放貸款,盡可能滿足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對未評級授信的農戶,信貸員及時進村入戶收集評級授信材料,及時評級授信。
黎平縣聯社堅持做到“兩個優先、三個到位”。在貸款發放上對農業生產所需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資金優先供應;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人員到位,組織信貸員深入村、組及農戶家中,詳細了解本地區的農業生產狀況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以及農業生產的品種和項目,并認真傾聽他們對信用社工作的意見;資金到位,在充分掌握農業生產的總體形勢和生產資金需求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組織存款、清收不良貸款等方式準備了充足的支農資金;措施到位,對農業生產貸款實行利率優惠,簡化手續,憑卡貸款等措施,真正把惠農便民工作落到實處。
三穗縣聯社繼續堅持信用鄉鎮利率優惠政策,加大信貸支農備耕力度,優先發放用于購置農機具、化肥、種子、苗木等的小額信用貸款。
天柱縣聯社積極制定措施和方案,不斷完善各項考核激勵機制,構建從聯社到基層、從領導到員工的立體服務體系,設立春耕備耕專項窗口,實行信貸柜面服務首問責任制、受理咨詢登記問責制,優先滿足春耕備耕資金,提升服務質量,把服務送到家家戶戶、田間地頭,實實在在支持春耕備耕。
支持災區重建備耕“勇擔責”
1月25日晚,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發生寨火,100余棟房屋被燒毀,侗寨核心區超半數住戶受災,296戶1000多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火災發生后,省農信社黔東南辦事處立即向省聯社報告火災情況。1月28日,辦事處主任蒙國友陪同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黃秋斌赴報京災區看望災民,并立即啟用貴州信合公益基金300萬元,對受災群眾進行慰問和安置。同時,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第一時間設立災區應急金融服務點,深入調查,摸清受災農戶詳細情況,為受災戶補辦銀行存折,做好后續貸款發放等工作。隨后,辦事處主任蒙國友、副主任唐永賢等多次到災區慰問和看望災民,指導和督促鎮遠縣聯社制定切實可行的支持災后重建實施方案,積極做好災后重建各項金融服務,成立救災領導小組積極參與到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與此同時,黔東南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及報京信用社在災區現場開設專門的服務點,為受災農戶辦理存折、卡、存單、貸款卡等的掛失登記,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并為災民提供急需的飲用水和方便面等物品;在報京信用社柜面開設優先服務窗口,滿足受災群眾的各項金融服務需求。此外,制定《黔東南農信社信貸支持鎮遠報京災后重建實施方案》,對受災農戶每戶按6萬元額度,安排房屋重建資金1770萬元;每戶按4萬元額度,安排春耕備耕資金1200萬元,并于7月底前投放完畢;安排報京大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萬元,年底前投放完畢。
以上三項共計3000萬元專項信貸資金的發放,執行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5.33‰,貸款期限最長放寬至5年。僅此一項,就為受災農戶減少利息860多萬元。此外,農信社還采取縮短貸款審批時間、增加授信額度、放寬還款期限、延長營業時間等方式做好服務工作,支持受災農戶盡快恢復生產生活。截至3月10日,累計發放春耕備耕、災后房屋重建款項18戶,金額69萬元。其中,建房戶貸款14戶57萬元,春耕生產貸款4戶12萬元。目前,信貸資金投放工作正在繼續開展。(責任編輯/哈文麗)
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截至3月10日,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春寒料峭時節,從江縣貫洞鎮臘田村五組蔬菜種植大戶梁平華像往年一樣開始春耕備耕。為了訂購種子,他向農信社申請借款9.8萬元,把今年的種植計劃安排妥當。作為支持“三農”主力軍的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為春耕備耕助一“幣”之力。
支農貸款為農廣撒“及時雨”
根據部署,省聯社今年1月至4月開展為期4個月的“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積極響應省聯社號召,扎實開展各項助農活動,并通過活動進一步壯大支農資金實力。
強化措施,大力籌集支農資金。充分發揮網點網絡、人緣地緣和存款利率浮動優勢,圍繞打工人員返鄉、政府性資金撥付、企業年終薪酬兌現、商業資金回籠等重點領域,落實工作措施,全力拓展公職人員、企業代發工資業務,強力營銷各類商品批發零售市場,抓實個體工商戶和種養大戶,強化外出務工人員勞務收入吸存工作,持續鞏固存款市場的優勢地位。
優化服務,加大支農貸款投放。深入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對信用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給予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質的金融服務,扎實做好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年檢工作,為做好支農信貸投放奠定基礎。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資金優先發放,對科技支農項目資金優先滿足,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對有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經營大戶、專業合作組織和涉農龍頭企業等,做到創新產品、全力支持。對在春耕旺季對資求需求較為集中的村組,開展上門服務。
推進陽光信貸工程,健全柜面放貸機制。開辟支農貸款“綠色通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辦貸速度,確保授信農戶貸款需求有保障,不誤農時。
為開展好“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還組織信貸員進村入戶,深入村組、企業、園區、街道、市場,了解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信貸需求和對農信社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截至3月10日,黔東南農信社各項存款余額341.93億元,較2013年確保任務增長2.0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48.66億元,較年初增長5.19億元;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支持群眾購買化肥、種子、農藥農膜、耕牛及農機具等,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及早行動保證春耕“不差錢”
春節剛過,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就立足實際、及早行動、廣籌資金,早規劃、早調查、早發放,扎實開展春耕備耕各項支農工作。
早規劃即各行社班子成員組織召開動員會,提前安排部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并指導轄內各基層網點支持春耕生產服務工作的開展;早調查即利用節前集中宣傳、上街送溫暖、召開座談會、走訪外出返鄉農戶等方式,詳細調查了解春耕生產所需資金和農用物資需求狀況,并逐戶建立農戶信息檔案,有針對性地制訂工作計劃,增加對春耕備耕的信貸投入;早發放即要求發放資金要“動作及時、手續簡便、利率優惠”,及時幫助農戶購買各種生產物資,確保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念好“早、勤、創、簡”四字經,全力支持春耕備耕。
早摸底,測算春耕信貸需求。該社從去年底開始從各方面了解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全面掌握農民春耕生產資金需求,春節后立即下村實地了解情況,認真測算春耕資金需求,做到早摸底、早安排,合理有效推進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勤調度,統籌安排信貸規模。去年末,從江縣秀塘鄉平晏村發生重大火災,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為確保年初春耕備耕資金備付科學、合理、有效,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充分利用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的有利時機,進行廣泛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大力組織存款,壯大支農資金實力。截至2月末,該社累計發放春耕生產貸款257.1萬元,保證了災后農業生產順利推進。
優惠措施讓利于民“得實惠”
黔東南農信社以開展“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為契機,積極動員各網點信貸人員進村入戶了解春耕備耕生產需求情況,在積極做好信貸投放的同時,采取資金優先、服務優先的政策,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農田水利建設等貸款需求優先發放,開設專門的春耕備耕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財政涉農資金、農田水利資金等及時撥付到位。
錦屏縣聯社繼續做好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資金的保障,首先滿足農民購買耕牛、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春耕備耕物資的需求,重點支持糧食、蔬菜、水果、生豬和家禽等種、養殖業;加強對特色農業市場的分析,進一步支持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效益,確?!百J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開辟“春耕備耕農貸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辦,快審快放,確保資金高效、安全運作,充分發揮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支農中靈活、快捷、方便的優勢。對已經評級授信的農戶,在授信范圍內及時發放貸款,盡可能滿足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對未評級授信的農戶,信貸員及時進村入戶收集評級授信材料,及時評級授信。
黎平縣聯社堅持做到“兩個優先、三個到位”。在貸款發放上對農業生產所需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資金優先供應;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人員到位,組織信貸員深入村、組及農戶家中,詳細了解本地區的農業生產狀況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以及農業生產的品種和項目,并認真傾聽他們對信用社工作的意見;資金到位,在充分掌握農業生產的總體形勢和生產資金需求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組織存款、清收不良貸款等方式準備了充足的支農資金;措施到位,對農業生產貸款實行利率優惠,簡化手續,憑卡貸款等措施,真正把惠農便民工作落到實處。
三穗縣聯社繼續堅持信用鄉鎮利率優惠政策,加大信貸支農備耕力度,優先發放用于購置農機具、化肥、種子、苗木等的小額信用貸款。
天柱縣聯社積極制定措施和方案,不斷完善各項考核激勵機制,構建從聯社到基層、從領導到員工的立體服務體系,設立春耕備耕專項窗口,實行信貸柜面服務首問責任制、受理咨詢登記問責制,優先滿足春耕備耕資金,提升服務質量,把服務送到家家戶戶、田間地頭,實實在在支持春耕備耕。
支持災區重建備耕“勇擔責”
1月25日晚,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發生寨火,100余棟房屋被燒毀,侗寨核心區超半數住戶受災,296戶1000多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火災發生后,省農信社黔東南辦事處立即向省聯社報告火災情況。1月28日,辦事處主任蒙國友陪同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黃秋斌赴報京災區看望災民,并立即啟用貴州信合公益基金300萬元,對受災群眾進行慰問和安置。同時,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第一時間設立災區應急金融服務點,深入調查,摸清受災農戶詳細情況,為受災戶補辦銀行存折,做好后續貸款發放等工作。隨后,辦事處主任蒙國友、副主任唐永賢等多次到災區慰問和看望災民,指導和督促鎮遠縣聯社制定切實可行的支持災后重建實施方案,積極做好災后重建各項金融服務,成立救災領導小組積極參與到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與此同時,黔東南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及報京信用社在災區現場開設專門的服務點,為受災農戶辦理存折、卡、存單、貸款卡等的掛失登記,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并為災民提供急需的飲用水和方便面等物品;在報京信用社柜面開設優先服務窗口,滿足受災群眾的各項金融服務需求。此外,制定《黔東南農信社信貸支持鎮遠報京災后重建實施方案》,對受災農戶每戶按6萬元額度,安排房屋重建資金1770萬元;每戶按4萬元額度,安排春耕備耕資金1200萬元,并于7月底前投放完畢;安排報京大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萬元,年底前投放完畢。
以上三項共計3000萬元專項信貸資金的發放,執行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5.33‰,貸款期限最長放寬至5年。僅此一項,就為受災農戶減少利息860多萬元。此外,農信社還采取縮短貸款審批時間、增加授信額度、放寬還款期限、延長營業時間等方式做好服務工作,支持受災農戶盡快恢復生產生活。截至3月10日,累計發放春耕備耕、災后房屋重建款項18戶,金額69萬元。其中,建房戶貸款14戶57萬元,春耕生產貸款4戶12萬元。目前,信貸資金投放工作正在繼續開展。(責任編輯/哈文麗)
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截至3月10日,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春寒料峭時節,從江縣貫洞鎮臘田村五組蔬菜種植大戶梁平華像往年一樣開始春耕備耕。為了訂購種子,他向農信社申請借款9.8萬元,把今年的種植計劃安排妥當。作為支持“三農”主力軍的黔東南農信社對支農貸款實行早部署、早行動、早調查、早發放,為春耕備耕助一“幣”之力。
支農貸款為農廣撒“及時雨”
根據部署,省聯社今年1月至4月開展為期4個月的“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積極響應省聯社號召,扎實開展各項助農活動,并通過活動進一步壯大支農資金實力。
強化措施,大力籌集支農資金。充分發揮網點網絡、人緣地緣和存款利率浮動優勢,圍繞打工人員返鄉、政府性資金撥付、企業年終薪酬兌現、商業資金回籠等重點領域,落實工作措施,全力拓展公職人員、企業代發工資業務,強力營銷各類商品批發零售市場,抓實個體工商戶和種養大戶,強化外出務工人員勞務收入吸存工作,持續鞏固存款市場的優勢地位。
優化服務,加大支農貸款投放。深入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對信用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給予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質的金融服務,扎實做好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年檢工作,為做好支農信貸投放奠定基礎。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資金優先發放,對科技支農項目資金優先滿足,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對有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經營大戶、專業合作組織和涉農龍頭企業等,做到創新產品、全力支持。對在春耕旺季對資求需求較為集中的村組,開展上門服務。
推進陽光信貸工程,健全柜面放貸機制。開辟支農貸款“綠色通道”,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辦貸速度,確保授信農戶貸款需求有保障,不誤農時。
為開展好“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還組織信貸員進村入戶,深入村組、企業、園區、街道、市場,了解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信貸需求和對農信社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截至3月10日,黔東南農信社各項存款余額341.93億元,較2013年確保任務增長2.0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48.66億元,較年初增長5.19億元;累計投入春耕備耕資金7.01億元,支持群眾購買化肥、種子、農藥農膜、耕牛及農機具等,推動當地春耕備耕有序進行。
及早行動保證春耕“不差錢”
春節剛過,黔東南農信社16家行社就立足實際、及早行動、廣籌資金,早規劃、早調查、早發放,扎實開展春耕備耕各項支農工作。
早規劃即各行社班子成員組織召開動員會,提前安排部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并指導轄內各基層網點支持春耕生產服務工作的開展;早調查即利用節前集中宣傳、上街送溫暖、召開座談會、走訪外出返鄉農戶等方式,詳細調查了解春耕生產所需資金和農用物資需求狀況,并逐戶建立農戶信息檔案,有針對性地制訂工作計劃,增加對春耕備耕的信貸投入;早發放即要求發放資金要“動作及時、手續簡便、利率優惠”,及時幫助農戶購買各種生產物資,確保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念好“早、勤、創、簡”四字經,全力支持春耕備耕。
早摸底,測算春耕信貸需求。該社從去年底開始從各方面了解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全面掌握農民春耕生產資金需求,春節后立即下村實地了解情況,認真測算春耕資金需求,做到早摸底、早安排,合理有效推進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勤調度,統籌安排信貸規模。去年末,從江縣秀塘鄉平晏村發生重大火災,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為確保年初春耕備耕資金備付科學、合理、有效,從江縣剛邊信用社充分利用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的有利時機,進行廣泛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大力組織存款,壯大支農資金實力。截至2月末,該社累計發放春耕生產貸款257.1萬元,保證了災后農業生產順利推進。
優惠措施讓利于民“得實惠”
黔東南農信社以開展“誠者信合·春天助農行動”為契機,積極動員各網點信貸人員進村入戶了解春耕備耕生產需求情況,在積極做好信貸投放的同時,采取資金優先、服務優先的政策,對春耕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農田水利建設等貸款需求優先發放,開設專門的春耕備耕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財政涉農資金、農田水利資金等及時撥付到位。
錦屏縣聯社繼續做好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資金的保障,首先滿足農民購買耕牛、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春耕備耕物資的需求,重點支持糧食、蔬菜、水果、生豬和家禽等種、養殖業;加強對特色農業市場的分析,進一步支持特色農業和優質農業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效益,確?!百J得出、收得回、有效益”;開辟“春耕備耕農貸綠色通道”,做到隨到隨辦,快審快放,確保資金高效、安全運作,充分發揮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支農中靈活、快捷、方便的優勢。對已經評級授信的農戶,在授信范圍內及時發放貸款,盡可能滿足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對未評級授信的農戶,信貸員及時進村入戶收集評級授信材料,及時評級授信。
黎平縣聯社堅持做到“兩個優先、三個到位”。在貸款發放上對農業生產所需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資金優先供應;對農業產業化資金優先發放。人員到位,組織信貸員深入村、組及農戶家中,詳細了解本地區的農業生產狀況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以及農業生產的品種和項目,并認真傾聽他們對信用社工作的意見;資金到位,在充分掌握農業生產的總體形勢和生產資金需求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組織存款、清收不良貸款等方式準備了充足的支農資金;措施到位,對農業生產貸款實行利率優惠,簡化手續,憑卡貸款等措施,真正把惠農便民工作落到實處。
三穗縣聯社繼續堅持信用鄉鎮利率優惠政策,加大信貸支農備耕力度,優先發放用于購置農機具、化肥、種子、苗木等的小額信用貸款。
天柱縣聯社積極制定措施和方案,不斷完善各項考核激勵機制,構建從聯社到基層、從領導到員工的立體服務體系,設立春耕備耕專項窗口,實行信貸柜面服務首問責任制、受理咨詢登記問責制,優先滿足春耕備耕資金,提升服務質量,把服務送到家家戶戶、田間地頭,實實在在支持春耕備耕。
支持災區重建備耕“勇擔責”
1月25日晚,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發生寨火,100余棟房屋被燒毀,侗寨核心區超半數住戶受災,296戶1000多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火災發生后,省農信社黔東南辦事處立即向省聯社報告火災情況。1月28日,辦事處主任蒙國友陪同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黃秋斌赴報京災區看望災民,并立即啟用貴州信合公益基金300萬元,對受災群眾進行慰問和安置。同時,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第一時間設立災區應急金融服務點,深入調查,摸清受災農戶詳細情況,為受災戶補辦銀行存折,做好后續貸款發放等工作。隨后,辦事處主任蒙國友、副主任唐永賢等多次到災區慰問和看望災民,指導和督促鎮遠縣聯社制定切實可行的支持災后重建實施方案,積極做好災后重建各項金融服務,成立救災領導小組積極參與到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與此同時,黔東南辦事處責成鎮遠縣聯社及報京信用社在災區現場開設專門的服務點,為受災農戶辦理存折、卡、存單、貸款卡等的掛失登記,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并為災民提供急需的飲用水和方便面等物品;在報京信用社柜面開設優先服務窗口,滿足受災群眾的各項金融服務需求。此外,制定《黔東南農信社信貸支持鎮遠報京災后重建實施方案》,對受災農戶每戶按6萬元額度,安排房屋重建資金1770萬元;每戶按4萬元額度,安排春耕備耕資金1200萬元,并于7月底前投放完畢;安排報京大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萬元,年底前投放完畢。
以上三項共計3000萬元專項信貸資金的發放,執行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5.33‰,貸款期限最長放寬至5年。僅此一項,就為受災農戶減少利息860多萬元。此外,農信社還采取縮短貸款審批時間、增加授信額度、放寬還款期限、延長營業時間等方式做好服務工作,支持受災農戶盡快恢復生產生活。截至3月10日,累計發放春耕備耕、災后房屋重建款項18戶,金額69萬元。其中,建房戶貸款14戶57萬元,春耕生產貸款4戶12萬元。目前,信貸資金投放工作正在繼續開展。(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