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樸光+顧雪濤
晚清和民國,貴州曾涌現過一些優秀的人物畫家,如陳鈺、黃干夫、李紫光等,但他們大多擅長畫神仙、道釋、隱逸、仕女(黃干夫曾畫過表現底層百姓生活的《挽車人物圖》,可惜只是孤例),并且筆墨語匯基本屬于傳統一路。新中國成立后,傳統人物畫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審美要求,對之進行革新乃是大勢所趨。當時不少畫家都曾嘗試用國畫描繪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最早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的是宋吟可。
宋吟可,原名蔭科,1902年生于南京一個教書先生家庭。15歲時因家貧輟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練習生,學畫書籍插圖,并業余學畫人物、花鳥,常研習任伯年、吳昌碩的作品。1936年隨商務印書館遷至香港,任美術部主任??箲饡r期受聘為桂林美專中國畫講師,先后在桂林、成都、重慶、貴陽、昆明舉辦畫展。1945年定居貴陽,以繪制商標、圖案及賣畫為生。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貴州民族學院暨貴州大學藝術系教授、貴州國畫院院長,1991年病逝。系貴州省美協主席、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有《宋吟可畫集》、《宋吟可畫輯》等出版。
宋吟可是當代貴州杰出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在中國美術界享有盛譽。他不僅精于國畫,而且長于連環畫和年畫,但奠定宋吟可在貴州乃至全國藝術地位的是他的國畫。宋吟可早年主要畫仕女和仙佛人物,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響應黨的文藝方針,多次深入貴州、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創作了一批反映苗、侗、布依、白、傣等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作品。
宋吟可的成名之作是繪于1954年的《媽媽您看我在開拖拉機》,該畫曾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被國內十幾家報刊發表,又被印成年畫大量發行,在美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是新中國涌現的最早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人物畫之一。1956年創作的《繡和平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并入編《百年中國畫集》,是他又一幅膾炙人口的代表作。此后宋吟可又陸續有許多描繪民族風情的佳作問世,如《池畔》、《蘆笙舞》、《夜歌圖》、《上學之前》、《春江花月夜》等,有的作品反復畫過多次,足見畫家對此類題材的喜愛。這些作品大多筆墨蒼勁秀潤,形象生動傳神,意境清新優美,格調明朗健康,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較其古裝人物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正是憑借一大批反映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宋吟可無可爭辯地邁入了全國著名人物畫家的行列,同時奠定了他作為貴州現代人物畫開拓者的地位。
除了人物畫之外,水牛也是宋吟可常畫的題材,與李可染善畫陸上之牛不同,宋吟可善畫水中之牛,構圖通常是一頭母牛(有時加一頭公牛)帶領一頭小牛,浮游于池塘或小河中,小牛緊緊依偎著母牛,母牛深情地呵護著小牛,充滿了天真淳樸的童趣。宋吟可的花鳥畫也相當出色,常畫題材有梅、菊、紫藤、鷹、鶴、鸕鶿等。他畫的梅花構圖大開大合,筆墨老辣蒼勁,枝干穿插自然,花朵疏密有致,堪與關山月、于希寧的梅花媲美。(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責任編輯/陳芳媛)
晚清和民國,貴州曾涌現過一些優秀的人物畫家,如陳鈺、黃干夫、李紫光等,但他們大多擅長畫神仙、道釋、隱逸、仕女(黃干夫曾畫過表現底層百姓生活的《挽車人物圖》,可惜只是孤例),并且筆墨語匯基本屬于傳統一路。新中國成立后,傳統人物畫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審美要求,對之進行革新乃是大勢所趨。當時不少畫家都曾嘗試用國畫描繪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最早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的是宋吟可。
宋吟可,原名蔭科,1902年生于南京一個教書先生家庭。15歲時因家貧輟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練習生,學畫書籍插圖,并業余學畫人物、花鳥,常研習任伯年、吳昌碩的作品。1936年隨商務印書館遷至香港,任美術部主任。抗戰時期受聘為桂林美專中國畫講師,先后在桂林、成都、重慶、貴陽、昆明舉辦畫展。1945年定居貴陽,以繪制商標、圖案及賣畫為生。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貴州民族學院暨貴州大學藝術系教授、貴州國畫院院長,1991年病逝。系貴州省美協主席、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有《宋吟可畫集》、《宋吟可畫輯》等出版。
宋吟可是當代貴州杰出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在中國美術界享有盛譽。他不僅精于國畫,而且長于連環畫和年畫,但奠定宋吟可在貴州乃至全國藝術地位的是他的國畫。宋吟可早年主要畫仕女和仙佛人物,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響應黨的文藝方針,多次深入貴州、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創作了一批反映苗、侗、布依、白、傣等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作品。
宋吟可的成名之作是繪于1954年的《媽媽您看我在開拖拉機》,該畫曾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被國內十幾家報刊發表,又被印成年畫大量發行,在美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是新中國涌現的最早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人物畫之一。1956年創作的《繡和平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并入編《百年中國畫集》,是他又一幅膾炙人口的代表作。此后宋吟可又陸續有許多描繪民族風情的佳作問世,如《池畔》、《蘆笙舞》、《夜歌圖》、《上學之前》、《春江花月夜》等,有的作品反復畫過多次,足見畫家對此類題材的喜愛。這些作品大多筆墨蒼勁秀潤,形象生動傳神,意境清新優美,格調明朗健康,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較其古裝人物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正是憑借一大批反映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宋吟可無可爭辯地邁入了全國著名人物畫家的行列,同時奠定了他作為貴州現代人物畫開拓者的地位。
除了人物畫之外,水牛也是宋吟可常畫的題材,與李可染善畫陸上之牛不同,宋吟可善畫水中之牛,構圖通常是一頭母牛(有時加一頭公牛)帶領一頭小牛,浮游于池塘或小河中,小牛緊緊依偎著母牛,母牛深情地呵護著小牛,充滿了天真淳樸的童趣。宋吟可的花鳥畫也相當出色,常畫題材有梅、菊、紫藤、鷹、鶴、鸕鶿等。他畫的梅花構圖大開大合,筆墨老辣蒼勁,枝干穿插自然,花朵疏密有致,堪與關山月、于希寧的梅花媲美。(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責任編輯/陳芳媛)
晚清和民國,貴州曾涌現過一些優秀的人物畫家,如陳鈺、黃干夫、李紫光等,但他們大多擅長畫神仙、道釋、隱逸、仕女(黃干夫曾畫過表現底層百姓生活的《挽車人物圖》,可惜只是孤例),并且筆墨語匯基本屬于傳統一路。新中國成立后,傳統人物畫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審美要求,對之進行革新乃是大勢所趨。當時不少畫家都曾嘗試用國畫描繪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最早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的是宋吟可。
宋吟可,原名蔭科,1902年生于南京一個教書先生家庭。15歲時因家貧輟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練習生,學畫書籍插圖,并業余學畫人物、花鳥,常研習任伯年、吳昌碩的作品。1936年隨商務印書館遷至香港,任美術部主任??箲饡r期受聘為桂林美專中國畫講師,先后在桂林、成都、重慶、貴陽、昆明舉辦畫展。1945年定居貴陽,以繪制商標、圖案及賣畫為生。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貴州民族學院暨貴州大學藝術系教授、貴州國畫院院長,1991年病逝。系貴州省美協主席、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有《宋吟可畫集》、《宋吟可畫輯》等出版。
宋吟可是當代貴州杰出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在中國美術界享有盛譽。他不僅精于國畫,而且長于連環畫和年畫,但奠定宋吟可在貴州乃至全國藝術地位的是他的國畫。宋吟可早年主要畫仕女和仙佛人物,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響應黨的文藝方針,多次深入貴州、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創作了一批反映苗、侗、布依、白、傣等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作品。
宋吟可的成名之作是繪于1954年的《媽媽您看我在開拖拉機》,該畫曾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被國內十幾家報刊發表,又被印成年畫大量發行,在美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是新中國涌現的最早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人物畫之一。1956年創作的《繡和平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并入編《百年中國畫集》,是他又一幅膾炙人口的代表作。此后宋吟可又陸續有許多描繪民族風情的佳作問世,如《池畔》、《蘆笙舞》、《夜歌圖》、《上學之前》、《春江花月夜》等,有的作品反復畫過多次,足見畫家對此類題材的喜愛。這些作品大多筆墨蒼勁秀潤,形象生動傳神,意境清新優美,格調明朗健康,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較其古裝人物藝術發生了質的飛躍。正是憑借一大批反映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精品力作,宋吟可無可爭辯地邁入了全國著名人物畫家的行列,同時奠定了他作為貴州現代人物畫開拓者的地位。
除了人物畫之外,水牛也是宋吟可常畫的題材,與李可染善畫陸上之牛不同,宋吟可善畫水中之牛,構圖通常是一頭母牛(有時加一頭公牛)帶領一頭小牛,浮游于池塘或小河中,小牛緊緊依偎著母牛,母牛深情地呵護著小牛,充滿了天真淳樸的童趣。宋吟可的花鳥畫也相當出色,常畫題材有梅、菊、紫藤、鷹、鶴、鸕鶿等。他畫的梅花構圖大開大合,筆墨老辣蒼勁,枝干穿插自然,花朵疏密有致,堪與關山月、于希寧的梅花媲美。(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責任編輯/陳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