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江偉
領導權威表面上并沒有合法權力那種明顯的約束力,但實際上它常常能發揮權力性影響力所不能發揮的約束作用,是在領導影響力中起決定作用的力量。
領導權威,又稱非權力性影響力,是指領導者的品質、作風、知識、能力、業績以及行為榜樣等非權力因素對下屬造成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更多地屬于自然性影響力,其產生的基礎要比權力性影響力廣泛得多。這種影響力表面上并沒有合法權力那種明顯的約束力,但實際上它常常能發揮權力性影響力所不能發揮的約束作用。
良好的品格帶來權威。品格是指領導者的道德品質、人格、作風等,它反映在領導者的一切言行之中。優秀的品格會給領導者帶來巨大的影響力,使人產生敬畏感,而且能吸引入,凝聚人心,促使人去模仿。無論多么有能力的領導者,倘若在品格上出了問題,那他的影響力就會蕩然無存,也就喪失了權威。領導者如果在公開場合講得頭頭是道,而在私下卻大開后門,以權謀私搞不正之風,那么,下屬對這樣的領導者往往只是表面服從,內心反感。
出眾的能力產生權威。才能出眾的領導者會給一個組織或團體帶來成功的希望,使整個團體對他產生一種敬佩感。敬佩感就是他出眾的領導能力帶給人們的權威,它會吸引人們自覺去接受他的影響。一般說來,領導的才能應該同他的職務相稱,這叫“人與事”的最佳匹配。但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位高才低的無能領導者。他們雖身居高位,但是卻名實不符,這種領導者往往不能按時完成計劃,甚至還會經常作出錯誤的決定。這勢必妨礙組織或團體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
廣博的知識保證權威。知識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是科學所賦予的力量。一個領導者如果具有某項知識專長,他便會對別人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領導者所擁有的這種權力,即所謂的“專長權力”。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除了要具有行政領導權外,還必須掌握豐富的業務知識,這樣才能正確地處理好各類問題,使下屬對他感到滿意,那么他在下屬中便產生了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超于職權之外的。
真摯的感情促進權威。領導者與下屬之間如果有了親切感,他們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響力就大。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要將他們的決策變成下屬的自覺行動,單憑合法權力,而沒有感情的影響力,就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領導者的作用。領導者要想使下屬不僅在工作上聽從領導者的指揮,更要在感情上能與領導者心心相印,憂樂與共,就必須發揮感情的影響力。領導者要在下屬中發揮感情的影響力,就必須克服官僚主義的領導作風,改進工作方法,起碼做到從感情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溝通。
榜樣的行為影響權威。榜樣行為影響力指的是在領導工作中,領導者通過自己的行為給下屬提供一種值得學習和效仿的模式,使之在下屬身上產生同樣的心理和行為的一種力量。社會心理學認為,下屬可以通過耳聞目睹、側面了解等方式,收集領導者發出的種種信息,通過內心的感受和體驗,內化為自己的主觀意識、態度,進而引起思想感情的變化,再由個體的主觀意識、態度、情感外化為受意志控制的實踐行動,向領導者的榜樣行為所指向的目標發展。這樣的領導工作會產生巨大的心理感召力,可以使領導工作深入人心。
以卓越的工作業績立威。成功的業績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它是非凡領導者具備非凡能力的最充分、最有力的證明。毛澤東之所以能夠以一個學歷不高,沒有留洋歷史的土生土長的中國特有的領導權威,是因為在這之前,他成功地領導了秋收起義;成功地領導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成功地領導了前三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并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成功地指揮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扭轉了中國革命的形勢,繼而開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新局面。所有這一切,都是構筑毛澤東領導權威的前期基礎。
以良好的信用立威。取信于民,是每個領導者開展工作的基石。如果領導者濫用權力,隨意允諾,或者亂開空頭支票,很隨便地答應別人的要求,實際上卻難以做到,久而久之,就在同事和下屬中喪失了信用,而沒有信用的領導者,哪里又會有威信呢?因此說,言而無信是領導者的大忌。一旦失去下屬的信賴,領導者必會威信掃地。領導者要做到慎重允諾,就必須堅持“說到做到”的原則。言必行,行必果,這樣自然也就在員工中產生威望,政令也就會暢通。
以辦事公道與公平立威。領導者在進行領導活動中,能否公平、公正是組織成員判斷領導水平高低的核心標準。而是否出于公心,處理問題是否合情合理,都直接反映了領導者的管理水平,影響著領導者的自身形象和威信。領導者在在處理同事及下屬的關系時一碗水端平。對下屬一視同仁,公平合理,是領導者處理與下屬關系的重要原則,也是贏得下屬信任的重中之重。在工作問題上,應該是一律公平、一樣支持、一樣看待,不能因人而異。要時刻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力戒以主觀想法付諸實踐。如果領導者的行為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很容易失去公平,與此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威信。
以與下屬同甘共苦立威。領導者若不敢擔當一定的責任,那么下屬也會無信心工作,更不會有業績而言。在讓下屬承擔相應責任的同時,領導者也應勇于承擔自己應負的一份責任。這不僅體現了一個領導者的道德品質和領導水平,而且直接關系到上下屬之間能否建立起互相信賴、互相支持的融洽關系,關系到整個管理機器能否正常運轉。領導者在與下屬同甘共苦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向下屬布置任務時,領導者不應故意回避自己應承擔的一份責任;領導者必須明確區分哪些是下屬應負的直接責任,哪些是自己應負的領導責任,絕不要含糊其辭,模棱兩可;領導者一旦向下屬做出分擔責任的許諾,就應該遵守諾言,絕不反悔。
以嚴于律己立威。領導者只有擁有良好的德行,才能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出色的德行是領導者的護身符,領導者良好的修養和優秀的品質,決定了領導者的威望高低、潛力大小和發展前途。職位越高,對德的要求越高。很難想象一個不能以身作則,出爾反爾,不成熟不穩定的人能夠成為成功的領導者。(來源:《黨員領導干部十六堂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課》,華文出版社責任編輯/李坤)
出色的德行是領導者的護身符,領導者良好的修養和優秀的品質,決定了領導者的威望高低、潛力大小和發展前途。
領導干部要錘煉“五力”
增強學習力。衡量一個人的學習力,不僅要看他的知識總量,也要看他的知識質量;不僅要看他的知識流量,也要看他的知識增量。現實生活中,有學歷不等于有能力,有頭腦不見得有思想。領導干部應該把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責任,當作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要堅持學以增智,通過學習更新知識,增長見識,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特別要注意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學習中找出差距,學習一個觀念,感悟一個道理,把學習能力看成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基本生存能力。
強化思考力。拿破侖說,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最有力量,一是劍,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劍更有力量。其實,思想的火花源于其知識厚度和長期思考的靈感迸發。思考不是憑空想象、標新立異,而是走進矛盾、破解難題、推動發展。領導干部在工作實踐中,要善于帶著問題學習,養成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力求把粗淺的東西變得精細、感性的東西變得理性。
提高創造力。發展無止境,創新無窮盡。創新力是能力素質的集中體現。領導干部提高能力素質,關鍵是要提高創新能力。一要善于目標創新。目標要高、目標要準、目標要新。二要勇于思路創新。要轉變觀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要勤于方法創新。如果習慣于用老套路、老辦法研究解決問題,勢必陷入“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會用”的窘境。四要精于細節創新。只有在細節上做文章、求突破,工作才有堅實的基礎。
提升落實力。抓落實是一切工作的關鍵環節。抓落實要抓作風。只有扎扎實實把真實情況摸細摸清摸透,下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苦功夫,摸索工作的特點規律,才能有效地求得工作的真正落實。抓落實要抓具體。抓具體,就是要把總目標化為具體的子目標,把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重大項目,分為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具體方案,找到“過河”的“橋”和“船”,堅持做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督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落實,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推進,確保工作取得實效。抓落實要抓反復。有的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需要反復抓、抓反復,才能真正抓到位、抓出成效。
增強免疫力。當今時代,領導干部面臨著權力、金錢、美色等諸多誘惑,若不增強免疫力,極易走向違紀違法的深淵。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常用黨性原則和道德規范衡量自我、反思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欲所惑。只有心中筑起一道拒腐防變的堅強防線,才能白天知足常樂,晚上睡覺安寧,走路腰桿挺直,說話感覺踏實,活得自在快樂。領導干部當以如履薄冰之心對待小事、守住小節,檢點“生活圈”、純潔“娛樂圈”、凈化“社交圈”,不以“不是我一個”來原諒自己,不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不以“一點兒無所謂”來放縱自己,自覺做到慎獨、慎微、慎欲。(作者:嚴水泉 來源:《領導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