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軍
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部分患者往往會繼發性地發生腦積水,腦積水的形成對于患者的預后極其不利[1-3],但目前臨床上對于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機制并不明確,為了探討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相關因素,筆者進行了本次回顧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2012年江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360例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形成腦積水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32~76歲,平均(53.4±2.8)歲,80例患者中存在高血壓疾病者19例,其中按照Hunt-Hess分級,這80例腦積水患者從I~V級分別為9例、21例、34例、10例和6例。
1.2 腦積水的診斷及治療 本次所有患者的腦積水的確診均是通過腦顱部的CT圖像測量患者的腦室Hensson指數,并與正常人的指數進行對比,其中正常人的Hensson指數為:<36歲時為0.16,在36~45歲時為0.17,在45~55歲時為0.18,在 55~65歲時為 0.19,在65~75時為0.20,在 75~85時為0.21。
1.3 腦積水的類型及治療方式 腦積水的3種類型:慢性腦積水、亞急性腦積水、急性腦積水分別為21例、20例和39例。治療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非手術治療的為17例,進行手術治療的為63例。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進行logistic分析,以確定與腦積水相關的因素,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多元logistic分析得出,與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相關因素有:患者年齡、術前Hunt-Hess分級、腦血管痙攣、腦室積血與腦積水的形成密切相關(見表 1)。

表1 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關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據相關報道顯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0%,腦積水是一種對患者預后能產生極大的影響的并發癥,目前臨床上對于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具體機制尚未明確。許多學者對于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相關形成因素進行過研究,但是其相關實驗的結果也存在著較多的爭議,為了進一步明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相關因素,筆者特進行本次實驗,發現與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相關因素有患者年齡、術前Hunt-Hess分級、腦血管痙攣、腦室積血與腦積水的形成密切相關。
在本次實驗中我們發現,高齡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的概率要顯著高于中、輕年患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筆者認為可能是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一般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其中人體的腦室的順應性會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老年患者的順應性要顯著差于中、輕年患者,同時伴隨著腦室順應性降低的還有腦部的代償功能,另外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腦膜不斷地纖維化,這一切都造成了老年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對于腦脊液的吸收能力不斷降低,加之老年患者的腦部的循環功能顯著降低,從而更進一步地造成了腦脊液在循環上的障礙,從而造成了腦積水的發生[4-6]。
筆者發現,術前Hunt-Hess分級越高的患者越容易發生腦積水,術前Hunt-Hess分級越高代表著患者的病情越嚴重,但是對于Hunt-Hess分級造成患者容易發生腦積水的具體機制目前相關的實驗及報道均未見明確報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Hunt-Hess分級中所包含的患者的神經系統的相關體征、患者的頭疼程度、患者的意識狀態這一系列因素都不是特別的精確,同時Hunt-Hess分級還與多個因變量存在著交互效應,因而只能大致確定Hunt-Hess分級越高的患者越容易發生腦積水,兩者的具體關系尚未明確[7]。
腦血管痙攣造成腦積水的機制可能為,血管在痙攣的同時導致患者的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從而造成神經細胞連同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血管痙攣造成了炎癥反應的發生,從而導致了神經細胞連同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從而造成了腦積水的發生,但對腦血管痙攣造成腦積水的機制目前臨床尚無統一結論[8]。
腦室積血造成腦積水的機制可能為,隨著腦內腦室積血的發生,可以引起腦內室管膜及其周圍損傷的發生,同時還能誘導膠質的增生,造成圍繞腦室的周圍組織的順應性的降低。同時腦室積血還能夠進一部的壓迫腦室,造成腦室擴張的發生,加之腦室內部的血凝塊不斷的對腦室壁進行壓迫,極易造成腦室壁內部的神經軸的容量緩沖能力下降,往往在那個腦積血后期阻礙腦脊液的正常吸收從而造成腦積水的發生[9-10]。
綜上所述,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形成腦積水與多種因素相關,對于這類腦積水患者必須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有效改善預后。
[1]El Sankari S,Fichten A,Gondry-Jouet C,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Tap Test and CSF Aqueductal Stroke Volume in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M].Hydrocephalus:Springer Vienna,2012:43-46.
[2]Leliefeld PH,Gooskens RHJM,Braun KPJ,et al.Longitudinal 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infants with hydrocephalus: tissue water diffusion decreases after cerebrospinal fluid diversion[J].compensated or progressive hydrocephalus,2012:45.
[3]Freimann FB,Streitberger KJ,Klatt D,et al.Alteration of brain viscoelasticity after shunt treatment in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J].Neuroradiology,2012,54(3):189-196.
[4]楊止良.蛛網膜下腔出血伴急性腦積水60例臨床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3):464-465.
[5]丁建,韓志強,孫鋒,等.重度顱腦損傷并發腦積水危險因素的探討[J].創傷外科雜志,2010,417-419.
[6]劉展,游潮,焦慶芳,等.重型顱腦創傷后腦積水形成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3):6965-6969.
[7]吳中華,沈劍虹,周非,等.遲發性外傷后腦積水相關因素的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1):66-68.
[8]田勇,楊開創,張建民.腰大池置管預防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積水發生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醫學,2011,33(11):1583-1585.
[9]楊武軍,譚德彩,譚遠光,等.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外傷性腦積水32 例[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2):104-106.
[10]汪字雄,熊永輝,楊進華.重型腦外傷術后腦積水療效與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4):2056-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