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紅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時兒科常見的疾病,發熱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1],小兒可由于高熱導致抽搐甚至驚厥[2],持續的高熱會消耗小兒機體的耗氧量,嚴重者可以影響神經體統,對身體和智力的發育到造成嚴重的影響[3]。本研究對布洛芬混懸液與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治療本病發熱的臨床效果作對比,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兒科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的患兒156例,所有患兒均為首次就診,且未服用退熱藥物,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78例,男35例,女 43例,平均年齡(2.8±1.7)歲,肛溫 39.5℃~40.7℃,病程 1.5h~3d;對照組 78例,男37例,女 41例,平均年齡(3.2±1.2)歲,肛溫 39.5℃~41℃,病程 2h~2.5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沒有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法定監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消炎、補液等對癥治療,觀察組給予布洛芬混懸液(上海強生制藥,H20000359,規格0.6g,0.3g/次,根據病情6h可重復用藥,24h內不超過4次)治療;對照組給予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哈藥集團,H23022613,規格2g,0.5g/(kg·次),3次/d,溫開水沖服]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
1.3 療效標準[4]有效:服藥6h內體溫下降超過1℃;好轉:服藥6h內體溫下降0.5℃~1℃;無效:服藥6h內體溫下降少于0.5℃??傆行?(有效+好轉)/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臨床資料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包。計量資料屬正態分布的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各時間段體溫比較 觀察組每個時間段體溫平均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服藥后4h后體溫開始有重新升高的趨勢。見表2。
發熱是由于外界刺激導致體內免疫細胞做出的調節中樞的反應,長時間的高體溫會加重患兒的心肺功能負擔[5],及時有效地控制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時出現的高熱癥狀是臨床備受關注的問題[6]。
表2 兩組患兒各時間段體溫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各時間段體溫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服藥后0.5h 服藥后1h 服藥后2h 服藥后4h 服藥后8h觀察組 78 39.23±0.35 38.8±0.41 38.27±0.31 37.35±0.21 36.72±0.27 36.68±0.24對照組 78 39.21±0.32 39.07±0.39 38.68±0.25 37.68±0.36 37.74±0.27 37.85±0.26 t值 0.59 5.96 13.4 11.66 33.36 38.06 P值 >0.05 <0.01 <0.01 <0.01 <0.01 <0.01
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有效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黃等,通過擴張周圍血管增加皮膚血流、增加汗出達到散熱的作用[7],但是其中間代寫產物對肝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該藥物半衰期較短,藥物療效時間較短,數據顯示服藥后4h開始體溫出現反彈趨勢,則患兒需要重復用藥。布洛芬混懸液是臨床比較推薦的非甾類抗炎藥,通過抑制下丘腦產生制熱因子和刺激機體產生內源性“制冷源”達到退熱的作用[8],研究數據顯示,布洛芬的服藥后30min即可起效,2.5h左右藥效即可達到峰值水平,且該水平可維持到服藥后的3~4h,總藥效可以維持6~8h,用藥8h觀察體溫仍沒有反彈表現,藥效維持的時間長,可以減少重復給藥的次數,對于小兒患者來說,可以保證小兒的睡眠,特別是夜間,有利于機體的恢復。數據顯示,布洛芬的降熱強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每個時間段的體溫均值均優于對照組。相關研究表明[9],布洛芬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本病可能由病毒引起,使用本藥的同時可以避免抗炎藥物的使用,對小兒的肝腎功能減少了損傷。在給藥期間,注意嚴格控制藥物的劑量對于出汗量大的患兒,給予及時的水分補充和電解質調整。
綜上所述,布洛芬混懸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發熱與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相比,臨床效果更顯著,退熱快、藥效維持時間長。
[1]譚禮洪.布洛芬混懸液在兒童發熱中的應用與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4):83-84.
[2]韓在剛,段大航.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17(8):63-64.
[3]楊少華.上呼吸道感染與抗生素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11):42.
[4]錢月芳,黃小榮.布洛芬混懸液對嬰幼兒呼吸道感染退熱治療分析[J].海峽藥學,2012,24(10):214.
[5]譚禮洪.布洛芬混懸液在兒童發熱中的應用與療效[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4):83-84.
[6]魏健,高志虹,候為民,等.布洛芬混懸液與復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臨床療效的對照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8,14(5):46-47.
[7]王玉杰,胡劍,趙凱.布洛芬混懸液口服治療兒童急性發熱退熱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7c):47.
[8]韓在剛,段大航.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2(7):66.
[9]竺益.小兒布洛芬混懸液口服后降溫體溫測定時間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