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蘭,指導:張少云
關鍵詞:代謝綜合征;眩暈;頭痛;天麻鉤藤溫膽湯
中圖分類號:R589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4-0034-0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謝綜合征患病率逐年升高。目前我國代謝綜合征有兩大趨勢:一是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并發癥嚴重;二是發病年齡逐漸下降,中青年患者逐漸增多。中醫藥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辨證論治,治療代謝綜合征在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穩定療效、逆轉靶器官損害、減少并發癥減少使用西藥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
1典型病例
患者楊某,男,22歲,2012年9月25日初診。頭昏、耳鳴、口干欲飲、手足心易出汗、目脹、時有惡心、心悸、煩躁2月,失眠,焦慮,飲食、二便正常,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滑。患者平素體胖,懶動,嗜食肥甘厚味,起居不規律,嗜煙酒,2月前因熬夜勞累后再進食燒烤、啤酒后感頭昏暈、心慌胸悶,到云大醫院就診,查HR180次/min,BP:180/110mmHg行頭顱CT、腎上腺CT、等各項檢查正常,甘油三酯:3.71mmol/L,總膽固醇:7.23mmol/L,尿酸:550mmol/L,確診為:(1)代謝紊亂綜合征。(2)焦慮癥。目前體胖,有86kg,已2月未上班,尿酸高服別嘌醇片、血脂高未服降脂藥,血壓高,服氨氯地平片5mg、比索洛爾片5mg,血壓維持不穩定,稍運動即感心跳加速,血壓波動于180/100mmHg-135/85mmHg之間。辨證:陰虛陽亢痰濕不化。方藥:天麻鉤藤溫膽湯加減。天麻30g,鉤藤20g,枳實15g,竹茹6g,茯苓20g,陳皮5g,法夏15g,薏仁30g,棗仁20g,草決明20g,刺蒺藜20g,萆薢15g,白芍15g,澤瀉30g,荷頂10g,珍珠母20g,夜交藤15g,百合15g。每日1劑,開水煎服,共服8劑,停服嘌醇片,同時囑患者戒煙、戒酒,適量運動,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加大運動量,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油膩、高嘌呤食物,生活起居規律。2012年10月3日復診:服上方后,諸癥已明顯減輕,偶有頭昏痛,時有心慌、胸悶、口干、目干、目脹、睡眠差,小便稍黃,大便正常。血壓未超過160/95mmHg。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滑。辨證:陰虛陽亢,痰濕不化。治則:滋陰潛陽健脾化痰除濕。方藥:天麻鉤藤溫膽湯加減:天麻30g,鉤藤20g,枳實15g,竹茹6g,茯苓15g,陳皮10g,法夏10g,薏仁30g,草決明15g,刺蒺藜20g,萆薢15g,白芍15g,澤瀉20g,棗仁20g,蓮子15g,生地15g,丹皮15g,菊花10g,果枸15g,麥冬15g,石斛10g。共服10劑,2012年10月20日復診,患者上證均明顯緩解,飲食起居規律,每天堅持運動1h,復查甘油三酯:1.60mmol/L,總膽固醇:5.25mmol/L,尿酸:364mmol/L,已基本恢復正常,體重減輕3kg,血壓維持在135/80mmHg左右,在劇烈運動時有心悸,血壓達145/90mmHg。此次復診,守方再進,降壓藥減為氨氯地平片5mg/d,囑堅持體育鍛煉,飲食起居規律,1月后隨訪,患者無明顯不適,血壓穩定,體重減輕5kg,已正常上班。
按:患者本次發病誘因為勞累,但與患者長期缺乏鍛煉、體胖有關,中醫所說“肥人多痰濕”,故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紊亂隨之而來,加之飲食傷及脾胃,脾不散精,氣化失司,精微不布,則使津液形成脂濁,脾病及腎,腎虛、陽亢、痰濕交織,水濕運化無權,加重體內濕濁;則使津液形成痰濕不化,故患者表現為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滑等脾虛濕重之象。方中天麻、鉤藤為主藥,與半夏合用,為治風痰之要藥,溫膽湯為中醫古典燥濕祛痰之名方,其以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利濕,取“無濕不成痰”之意,枳實下氣行痰;竹茹清熱止嘔;生姜健胃祛痰;耳鳴、目脹加白芍、蓮子、生地、丹皮、菊花、果枸、麥冬、石斛等滋陰養肝,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潛陽、健脾化痰、燥濕祛瘀之效,達到減少脂肪沉積、控制體重增長的作用。
2討論
代謝綜合征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引起代謝綜合征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以及高尿酸與凝血因子不正常等。它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代謝綜合征會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和死亡危險。其臨床表現可見頭昏頭痛、目眩、胸悶、心悸、失眠等癥狀,中醫可將之歸屬于“痰證”、“肥滿”、“消渴”、“眩暈”、“胸痹”、“郁證”等范疇。辨證方面中醫責之于肺、脾、肝、腎四臟,把肥胖作為為關鍵點,遵循“肥人多痰濕”“肥人多氣虛”、“久病必瘀”、“久病入絡”、“氣郁化火”等理論辨證,并認為痰熱瘀虛為病理因素。通過此例典型代謝綜合征病案整理分析得出脾腎不足是內因,飲食不節、運動過少是外因;情志所傷、肝失疏泄是重要環節;痰瘀互阻是重要病機;虛損變證、氣血津液運行障礙是代謝綜合征的不良結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溫膽湯能夠顯著抑制高脂血癥大鼠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總甘油三酯(TG)濃度,提高脂蛋白脂酶(LPL)和總脂解酶(LA)活性,方中重用的澤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可以抑制外源性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吸收,影響內源性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合成,薏苡仁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道負擔的作用;天麻有鎮靜催眠、鎮痛、促智抗衰老作用,全方中既有中醫辨證論治的內容,又符合現代藥理研究的結果,臨床和實驗研究也證實了脂質的代謝異常變化可為痰證辨證的客觀指標。
(收稿日期:2014-0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