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不是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而是學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長期以來,學校教學的一個基本特征是“講授”,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因此,要構建高效課堂,首要任務是要改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習慣。
如何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構建農村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校語文教師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名校經驗,大膽創新、不斷完善,通過對比、分析、研究并結合學校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成功地創建了“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
一、“四步導學”課堂教學的含義及特點
這種“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以課堂展示為平臺,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助,以師友互助為補充,以追求高效課堂為目的,其核心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四步導學”模式具體是指“四步八環節”,所謂“四步”是指每一堂課應該包括“預習交流—探究釋疑—鞏固提升—總結歸納”四個步驟,八環節則是指教學過程要體現以下八個方面:1、預習交流、明確目標;2、預習質疑、提取問題;3、圍繞問題、自主研學;4、合作探究、互助釋疑;5、當堂練習、自測互評;6、拓展延伸、互助提高;7、自主總結、分享收獲;8、評定優秀、共享快樂。“四步”要達成的目的分別是通過學生自主預習,明確目標,提取問題;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互助釋疑;通過精心設計拓展練習,促進學生能力整體提升;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經過近兩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們發現這種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呈現出四大優勢:一是師生有激情,課堂氣氛活;二是課堂形式新,容易吸引學生;三是學生參與多,學習積極性高漲;四是教學效果好,學生解決問題的效度高。在這樣的課堂上,不管是創新的小組合作形式,還是師生相互激勵的方式;不管是學生大膽的回答和展示,還是教師有效的鼓勵和點撥,都展現出了師生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氛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
二、“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支撐
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學模式的改革,在于創新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促使師生、生生多維互動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關注全人教育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把課本研讀權還給了學生,把自主學習的時間權還給了學生,把學習活動的空間權還給了學生,把質疑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體驗權還給了學生。“四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圍繞“八大環節”,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學以自主探究為主,教以科學創新為先”的教學理念,解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兩個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達到什么目的?我們應該怎樣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三、教學中教師如何靈活運用“四步導學”這一教學模式
“四步導學”這一教學模式在理論上講適用于中小學各科教學,但由于學科的差別很大,每個班的學情也不一樣,所以不同的學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靈活變通才行。同一學科在教師熟悉課改基本操作后,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課堂操作也應該采取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方式。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特點,只有這樣,課堂才能充滿生命力和激情。因為“四步導學”教學模式要涵蓋不同的年級和學科,所以它只是一個基本的框架和原則,其中“八大環節”的每個環節實際上都包含著一個教學理念,而教師在具體的運用中要靈活掌握而不是機械照搬。教學需要模式,但不能被模式捆住手腳,因為教學模式不能代替教學內容,它只是實現教學內容的手段。
就拿初中語文課堂而言,首先,在“預習交流”環節中,讓學生以導學案為載體,用質疑的思想去自主學習并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預習中提出的較有價值的問題,與導學案預設的問題以及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一起組成問題鏈。接著,“探究釋疑”過程中,學生通過圍繞問題“細讀課文,賞析語言”的自主研學、合作探究、互助釋疑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環節中教師要轉變角色,搭建師生交流的平臺,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第三、“鞏固提升”階段,通過“當堂練習,拓展延伸”的自測互評,引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達到互助提高的促學作用。第四、“總結評價”部分,引導學生反思總結,分享收獲,提高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是農村中學語文教學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是落實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目標的必然要求。
(徐元邦 甘肅省永登縣柳樹鄉初級中學 730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