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劍鋒
摘 要: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是數控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學重點是對學?,F有的零件或部件進行實物拆裝、測量,選擇合理的表達方案,繪制全部非標零件的草圖及裝配圖;根據零件草圖、裝配草圖和實體裝配的關系,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完整的處理,確定零件的材料和技術要求,最后根據草圖繪制出零件工作圖和部件的裝配圖,并學會用CAD軟件的應用等過程。
關鍵詞: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課程思路;課程教學模式;課程教學內容
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是數控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感到枯燥乏味。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一線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的內容。目前,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專業教學的一系列改革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課題組深入開展了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重點研究了基于工作工程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表明,課程改革有效地改善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和應用CAD的應用能力。
一、教學思路的改革
通過教學改革,使學生形成“機械產品圖樣的識讀與繪圖”綜合能力。以“一條主線”——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三個層面”——公差與配合及表面粗糙度、機械零部件測繪、計算機繪圖構建本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學習過程中,全方位地體現教學改革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形成基本的思路。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
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學習領域采用基于工作過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把教學與工作過程結合在一起,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學生分組合作,通過資料的查閱獲得信息資源,制訂計劃決策,實施計劃,檢查,評價,完成整個工作任務(學習活動)。在工作中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這種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
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課程的改革要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的工作任務(學習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突出知識結構與工作任務的聯系,充分考慮內容的典型性、可操作性、可延伸性等因素,緊密結合專業目標能力的要求,在每個學習情境中合理選用知識點、學習領域以及工作崗位,在內容構成上滿足后續課程的需要。
機械零部件測繪與CAD以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把專業知識按工作過程進行整合和創新,選擇合理的任務驅動為載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來實施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這種教學改革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實施能力、教學實踐經驗等提出了要求。當然,本課程在教學中還有許多有待完善之處,需要在實際教學改革過程中根據現有教學資源進行調整,不斷在教學中進行實踐探索和完善,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