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及啟示

2014-09-22 02:00:49王香增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4年1期

王香增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及啟示

王香增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延長石油集團天然氣探區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東南部。長期以來,盆地存在“南油北氣”的固有認識,導致對延長探區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潛力評價較低。自2003年完鉆了第一口真正意義上的天然氣探井以來,通過強化地質研究,明確了延長探區位于油氣富集的陜北斜坡東部,儲集層以水下分流河道砂體、障壁島砂壩為主,烴源巖廣泛發育,泥巖蓋層厚度大、分布穩定,天然氣資源潛力在7 500×108m3以上。通過積極推動理論和技術創新,明確提出“優質儲層與古流體運聚空間的有效配置決定著天然氣富集程度”的成藏認識,成功研發出適合延長探區上古生界致密砂巖氣藏的新型VES-CO2泡沫壓裂液體系,取得了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 000×108m3、年產天然氣能力達到7.2×108m3的良好效果,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此外,還在鄂爾多斯盆地首次發現了具有百萬方以上無阻流量的高產氣層——石炭系本溪組。

致密砂巖氣藏;天然氣勘探;延長氣田;上古生界;鄂爾多斯盆地

鄂爾多斯盆地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克拉通內盆地,中、晚三疊世—早白堊世陸相盆地疊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海相、海-陸交互相盆地之上,屬多重疊合型盆地[1]。其構造發育史大體與華北地臺相當,沉積巖層厚度大、分布穩定,蘊藏著豐富的油氣及煤炭資源。近年來,陸續在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發現了蘇里格、榆林、大牛地、烏審旗等多個探明儲量超千億方的大型氣田;其中,蘇里格氣田目前探明、基本探明天然氣儲量2.85×1012m3[2],是目前國內天然氣儲量及產量增長的重點區域。然而與北部相比,盆地南部的天然氣勘探進展緩慢,這與早期形成的“南油北氣”的固有認識及較低的勘探程度有關,地質認識不清制約了北緯38°線以南天然氣勘探的思路及步伐。

延長石油集團的天然氣勘探區域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境內,構造位置處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東南部,資源面積10 775 km2。2004年全國第三次資源評價認為延長探區的天然氣資源量僅為3 007×108m3,傳統上認為是勘探潛力有限的貧氣區(圖1)?!笆晃濉币詠?,延長石油集團解放思想、積極探索,以地質認識的突破和開采技術的創新帶動天然氣勘探的突破,實現了天然氣勘探的高效、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估算探區內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組、二疊系山西組和下石盒子組盒8段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3 000×108m3,且已形成7.2×108m3的年產能力。延長氣田的發現將成為鄂爾多斯盆地南部第一個儲量規模超千億方的大型氣田,表明盆地南部天然氣勘探具有廣闊的前景。

圖1 延長天然氣探區位置Fig.1 Location of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

1 延長氣田發展歷程

1.1 初期探索階段(2003—2006年)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起步較晚。2003年完鉆了延長歷史上第一口真正意義上的天然氣探井——延氣1井,在上古生界二疊系石千峰組、石盒子組、山西組、石炭系本溪組及下古生界奧陶系馬家溝組均不同程度見到天然氣顯示,證實了延長探區古生界的含氣性。

2005年,在探區中部完鉆兩口天然氣探井——延氣2、延氣4井,發現山(山西組)2段、盒(下石盒子組)8段儲層發育。其中,延氣2井在上古生界解釋氣層15.8 m、含氣層29.3 m;對其盒8段、山2段氣層試氣,分獲無阻流量15 966,30 799 m3/d,初步揭示了延長探區天然氣的勘探潛力。

2006年,根據鉆探成果及地質認識,提出了“整體解剖”的勘探思路,沿南北向3條鋸齒狀大剖面部署了10口探井,均鉆遇氣層。對延102井盒8段、山1段氣層試氣,分獲無阻流量7 005,10 240 m3/d;對延104井山2段氣層試氣,獲無阻流量9 796 m3/d;對延109井本溪組氣層試氣,獲無阻流量14 248 m3/d。由此充分證實延長探區上古生界發育多套含氣砂體,進一步證實延長探區上古生界具良好的勘探潛力。

1.2 勘探突破階段(2007—2008年)

2007—2008年,延長石油集團確立了“立足本區、兼顧外圍、點上開花、有利輻射”的勘探思路,加大了探區中部和南部的勘探力度,累計完鉆探井30口,并完成了二維地震直測線870 km、高家河三維地震144 km2的資料采集與處理解釋工作。通過分析研究探區中部、南部山2段、盒8段的砂體展布特征,初步預測了有利靶區。同時,進一步改善了鉆井、試氣工藝。所有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位于探區南部的延127井在山2段鉆遇含氣砂體21 m,物性較好、砂體較純,試氣獲無阻流量128.87×104m3/d,試氣產量首次突破百萬方日產。位于探區中部的延128井在本溪組試氣,獲無阻流量15.1×104m3/d。從而,在探區中部、南部揭示了山西組、本溪組高產氣層的發育,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3 勘探開發一體化階段(2009—2010年)

2009年,延長石油集團提出“以勘探為重點、開發提前介入”的發展戰略,建立了延氣2、延128兩個先導試驗區,當年完鉆探井20口、試采井73口,其中工業氣流井58口、低產井14口,同時開展了2 500 km二維地震測線的采集及處理解釋工作。位于延128井區的試8井在本溪組氣層試氣,獲無阻流量150.4×104m3/d,首次在鄂爾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組發現無阻流量百萬方以上的高產氣層。位于延氣2井區的試211井在山2段氣層試氣,獲無阻流量116.5×104m3/d。當年,在延氣2、延128先導試驗區完成天然氣產能建設3.79×108m3,勘探及開發先導試驗成果顯著。

2010年,延長石油集團加快了延氣2、延128井區的勘探開發步伐,完鉆探井134口、試采井50口,并對12口氣井進行了試采,獲取了第一手生產動態資料。同年,延氣2、延128井區在上古生界盒8段、山1段、山2段、本溪組計算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 060×108m3,延長探區大型天然氣田正式發現。

在探區中部及南部取得突破之后,更加堅定了延長石油集團進一步擴大天然氣勘探戰果的信心和決心。2011年,在探區北部實現天然氣探明儲量超過1 100×108m3;2012年,在探區東部、東北部實現天然氣控制儲量超過1 700×108m3,有望在2013年獲得天然氣探明儲量1 000×108m3。期間,延長石油集團在延氣2、延128兩個先導試驗區各建成LNG(液化天然氣)站一座,于2012年4月投產試運行,目前已形成7.2×108m3的年產能力。

2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實踐

2.1 以地質認識的突破指導天然氣勘探的突破

2.1.1 深入分析延長探區地質條件,明確天然氣資源潛力

據2004年全國第三次資源評價,延長探區天然氣資源量僅3 007×108m3,平均資源豐度 0.279 6×108m3/km2,天然氣勘探潛力有限。受鄂爾多斯盆地北部陸續發現大氣田的啟發,通過深入開展油氣地質基礎研究,認識到“南油北氣”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受到延長探區位于盆地南部的深湖區、儲集層不發育等傳統認識限制的結果。

2007—2008年,延長石油集團調整油氣勘探開發思路,提出了“油氣并舉”的勘探方針,重新落實了探區資源量,希望轉變以油為主的能源結構。在充分利用已完鉆的40余口氣井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與相鄰氣田地質條件的比較分析,認為延長探區位于油氣比較富集的陜北斜坡東部,儲集條件具備。石炭系-二疊系煤系氣源巖(煤層、暗色泥巖、含泥生物灰巖等)廣泛分布,厚度大;有機質豐度較高,有機質類型較好,以腐泥-腐殖型干酪根為主;熱演化程度高,鏡質體反射率Ro值在0.7%~3.5%;在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末期大面積成熟,表現出“廣覆式”生烴特征。氣源巖上部的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泥質巖系厚度大、分布穩定、橫向連續性好,組成良好的區域性蓋層。最新資源評價結果表明,延長探區天然氣資源豐度應為0.7×108m3/km2,資源量應在7 500×108m3以上,預計可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 000~3 800)×108m3。從而明確了延長探區的天然氣資源潛力,為天然氣勘探工作的開展夯實了基礎。

2.1.2 以地質認識的突破指導天然氣勘探部署,以工程技術的進步為勘探突破提供保障

延長探區的天然氣在勘探初期面臨諸多難題,如:物源及沉積體系分布規律不清楚;受地震資料品質限制,儲層橫向預測技術難度大;天然氣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規律不明確;天然氣規?;_發關鍵技術研究未開展,尤其是氣層壓裂改造技術經驗欠缺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十一五”期間延長石油集團開展了多項專項技術難題攻關,為天然氣勘探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首先,在區域構造和沉積背景控制下,依據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在沉積學、層序地層學、儲層地質學等理論的指導下,采用由點(井)—線(剖面)—面(平面)—域(時間與空間域)—點(有利目標)的研究思路,明確了延長探區的沉積展布格局和沉積演化規律,包括石炭系海-陸變遷及相應濱岸沉積展布格局、二疊系三角洲空間展布規律與相帶分異特征;總結了石炭系本溪組濱岸沉積類型及碎屑巖發育特征與分布規律;搞清了二疊系三角洲南、北兩大區域的發育與展布特征,明確了延長探區位于南、北物源的交匯區域。同時,確定了主要儲層發育的沉積相帶、砂體宏觀規模及沉積體系演變對儲層發育的控制作用,為天然氣富集層段及儲層分布規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其次,開展了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機制、高產要素及富集規律的研究。通過分析石炭系-二疊系主要含氣層段儲層物性特征,明確了高產、低產氣層的儲層物性差異的成因,為氣田采用相應的開采工藝與技術提供了地質依據。通過蓋層分布規律、封蓋機理及天然氣富集規律研究,分析了區內已知氣藏的成藏要素,明確了成藏期次與階段,建立了相應的成藏模式,提出了“優質儲層與古流體運聚空間的有效配置決定天然氣富集程度”的新認識,實現了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富集規律的補充和完善。

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儲集層普遍具有“低孔、低滲、低產”的特點,力求最大限度解放氣層,積極開展以酸壓技術為主的工程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新型VES-CO2泡沫壓裂液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單井產量。該項技術已獲國家專利3項,為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在勘探部署的具體實施中,遵循“整體勘探、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按照“甩開勘探、探點連線、整體解剖、重點發現”的勘探思路,深入開展鉆探后評估工作,及時開展部署優化調整,實現“完鉆一口、搞清一片”的目的,走出了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勘探之路,為延長探區在短時間內實現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創造了條件。

正常陰莖外觀呈“柱狀”外觀,陰莖陰囊角和陰莖陰阜角均為直角,冠狀溝至陰莖根部皮膚周徑一致,同時陰莖頭充分顯露,陰莖皮膚平整、緊致不臃腫。而隱匿陰莖外觀呈“圓錐狀”外觀,陰莖角為鈍角,狹窄環明顯。

2.2 形成適合致密砂巖氣藏的配套技術

2.2.1 物源及沉積相分析技術

前人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地質綜合研究認為[3-8],由盆地北部物源形成的三角洲沉積體系主要分布于子洲、橫山以北地區,而延長探區主要處于湖盆中心地帶,儲集層不發育;甚至有些學者認為,山西組可能存在海相沉積。為搞清延長探區上古生界沉積格局,綜合運用了野外露頭、稀土元素、重礦物、巖石薄片等大量分析化驗數據及鉆井、錄井、測井資料,對延長探區上古生界物源方向、構造背景和沉積環境進行了詳細分析。

研究表明,延長探區上古生界山西組和盒8段物源主要來自盆地北部和東北部的陰山-阿拉善古陸,探區中、南部受南部物源影響;稀土元素分析Sr/Ba比值為0.19~0.57,為陸相沉積,即湖泊-淺水三角洲沉積體系,三角洲由北往南延伸至延安地區。其中,下石盒子組盒8段主要為辮狀河三角洲前緣沉積,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發育,砂體厚度大、分布范圍廣,并與南部物源在探區南部匯聚(圖2a);山西組主要為曲流河三角洲前緣沉積,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分布于探區中部和北部,呈南北向展布,湖盆沉積中心位于宜川—富縣一帶(圖2b);本溪組為障壁島海岸沉積體系[8],區內自東往西依次發育淺海陸棚、障壁島、潟湖及潮坪沉積,障壁砂壩和砂坪為主要儲集體類型。

2.2.2 黃土塬地震沉積學應用技術

延長探區的地表沉積了巨厚的黃土層,溝壑縱橫;主要目的層構造簡單,上古生界儲氣層主要為低孔、低滲薄砂體;受沉積相控制明顯,常規地震儲層預測技術在該區較難適用。2010年以來,延長石油集團大力探索黃土塬地貌地震沉積學技術,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為天然氣勘探開發中的儲層預測提供了技術支撐。

1) 復雜巖性環境下地震振幅調諧曲線的建立

受地表黃土塬地貌條件限制,延長探區三維資料的信噪比偏低。為此,采用多種導向濾波技術,去除了規則噪音和隨機噪音;通過正演模擬,針對煤層對砂巖地震反射特征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合分頻掃描、時頻分析等技術,對煤層的干涉作用進行了有效壓制(圖3);進而采用Wheeler變換,在90°相位地震剖面上建立了短期旋回格架;并通過再次標定,建立了鉆井短期旋回與地震短期旋回的對應關系,增強了地震巖性學的適用性。

2) 沉積體系空間結構確立技術

針對延長探區上古生界儲層致密、連續性差、非均質性強、地震剖面識別難度大等問題,在傳統地震沉積學技術上引入時頻分析。通過對楔狀模型合成地震記錄開展時頻分析,可見利用時頻分析可以確定砂體的連續性。若調諧頻率連續變化,說明砂體連續分布;若調諧頻率宏觀上連續分布但有突變現象,說明砂體厚度有變化;若調諧頻率成斷續或斑狀分布,表明砂體不連續。通過對連井合成地震記錄進行時頻掃描,反映了工區的砂體分布特征;在時頻譜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三維工區沉積體系空間模型構型(圖4)。

圖2 延長探區下二疊統山2段和盒8段砂體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nxi Formation and the eighth member of the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in the Lower Permian of the Yanchang gas exploration blocka.盒8段;b.山2段

圖3 延長探區含煤楔狀模型90°相位Ricker子波地震響應特征Fig.3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icker wavelet of 90° phase in coal-bearing wedged model of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a.含煤楔狀地質模型;b.90°相位80 Hz頻率Ricker子波合成地震剖面;c.砂巖中心振幅分布特征

3) 地震剖面高頻等時格架(短期旋回)建立及地層切片沉積體系綜合識別技術

以建立的參考等時地震反射框架為基礎,在等時界面間進行線性內插,可在90°相位地震數據體中形成311層具有等時意義的地層切片。通過井深、地層切片雙程旅行時間和相對地質時間的分析,建立了新的時-深關系,進而確定振幅地層切片的地質意義,并標定振幅地層切片數據體的絕對地質時間。通過多層拉平技術(Wheeler變換),形成90°相位振幅地層切片數據體。針對不同頻率數據體,提取具有地質等時意義的地層切片;結合單井資料標定,對地層切片進行沉積體系解釋,進而識別出不同級別的沉積相及沉積微相,并形成相應的沉積相平面圖(圖5)。

2.2.3 天然氣運聚成藏分析技術

研究表明[9-18],延長探區同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一樣,具有良好的天然氣成藏條件。鑒于探區目的層段主要發育低孔、低滲的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物性及含氣性非均質性強,不同區域天然氣成藏地質條件差異明顯。

圖4 延長探區頻譜與測井資料結合確定井間沉積體系關系Fig.4 Sedimentary system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ime-frequency spectrum and well logging in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a.連井時頻譜對比剖面;b.連井沉積相對比剖面

圖5 延長探區不同頻率能量地層切片及沉積體系解釋Fig.5 Stratal energy slice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sedimentary system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a.60 Hz地層能量切片;b.70 Hz地層能量切片;c.沉積體系平面分布解釋成果

為明確延長探區天然氣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規律,采用平衡剖面法,系統恢復了探區各目的層的頂面構造圖,研究了各目的層頂面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平面、剖面演化特征(圖6);采用數值模擬手段,恢復了古流體動力,以運移時期的古流體動力分布及演化為主線,分析了油氣運移方向(圖7);由此,形成了天然氣運聚成藏研究的關鍵技術。研究表明,優質儲層與古流體運聚空間的有效配置決定了探區天然氣的富集程度。

2.2.4 VES-CO2泡沫壓裂儲層改造技術

針對延長探區上古生界氣藏儲層致密、物性及含氣性非均質性強等地質特征,成功研發出適合該區上古生界氣藏的新型VES-CO2泡沫壓裂液體系和新型清潔壓裂液體系及破膠劑等工藝技術,有效提高了單井產量,準確評價了氣層產能,為延長氣田勘探開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手段。該項技術已獲國家專利,其特點為:①流變性能好,濾失低,與地層配伍性好;②破膠可控(依靠地層流體、溫度或外加破膠劑破膠),無殘渣,對儲層傷害?。虎鄄捎煤愣▋认?、變泡沫質量設計理念,加砂規模進一步提高;④實現泡沫質量大于60.0%,用液量少,壓裂液返排快、徹底。

延長天然氣探區的試3井之前采用胍膠壓裂液壓裂,無阻流量僅為2.153 3×104m3/d;采用VES-CO2泡沫壓裂,壓后無阻流量為9.929 3×104m3/d,增產360%。延287井之前采用胍膠壓裂液壓裂,無阻流量僅為1.424 3×104m3/d;采用VES-CO2泡沫壓裂,壓后無阻流量為2.99×104m3/d,增產110%。

圖6 延長探區山23段頂面不同時期構造特征Fig.6 Structural map of the top Shan 23 member of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 in different geologic periodsa.現今山23段頂面構造;b.晚白堊世末山23段頂面構造

圖7 延長探區山23段不同時期流體平面運聚特征Fig.7 Flui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 23 member in the 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 in different geologic periodsa.現今山23段流體平面運聚特征;b.晚白堊世末山23段流體平面運聚特征

3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突破的啟示

延長探區從2003年完鉆第一口天然氣探井到2012年的短短9年時間里,在上古生界探明地質儲量超過2 000×108m3、控制地質儲量超過1 700×108m3,建成我國鄂爾多斯盆地南部首個超千億方大型氣田,對我國西部能源化工產業的提升及國家能源緊張局面的緩解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延長石油集團強化地質研究,推動理論和技術創新,突破前人“南油北氣”固有認識,實現了天然氣勘探的高效、快速發展。

3.1 勘探工作必須解放思想、勇于挑戰傳統認識

延長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是在認真分析探區地質條件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轉變思路,敢于挑戰傳統認識的結果,是一條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成功之路。

通過認真分析延長探區古生界的資源潛力,解放了思想,挑戰了“貧氣”傳統認識,制定出“油氣并舉”的勘探方針;不拘泥于相鄰探區的勘探認識,勇于探索,在石炭系本溪組、二疊系山西組、下石盒子組鉆井獲數萬方以上無阻流量,使之成為延長探區的主要目的層,其中石炭系本溪組獲無阻流量百萬方以上的高產,屬鄂爾多斯盆地首次發現;敢于挑戰固有技術,積極尋求技術突破,成功研發出適合延長探區上古生界致密砂巖氣藏的新型VES-CO2泡沫壓裂技術。

3.2 地質認識及理論的深化和發展是天然氣勘探突破的基礎

天然氣勘探取得的突破,首先是地質理論和地質認識的突破。延長石油集團科研人員在積極繼承相鄰氣田成功地質理論和勘探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不斷提出新認識、新思維,進一步深化了探區沉積展布格局及沉積演化規律,補充完善了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富集規律。這些新認識的取得為延長氣田的發現及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礎。

3.3 工程技術的進步是勘探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證

實現預期勘探目標,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地質部署方案,而且需要先進適用的工程技術予以支持。延長石油集團針對上古生界氣層“低孔、低滲、低產”難題,積極發展以酸化壓裂為主的配套工程技術,成功解放了氣層,實現了單井產量的突破。因此,地質認識和工程技術的有效結合、地質認識的深化和工程技術的進步同步開展,是延長石油集團天然氣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保證。

3.4 實現勘探的突破必須有一支迎難而上、鍥而不舍、攻堅啃硬的技術隊伍

長期以來,延長石油集團未設立專業科研板塊,限制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2008年,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正式成立,確立了“自主創新、人才立院、開放協作、支撐發展”的辦院方針,建成了集油氣田勘探開發、油田工程技術、石油化工和煤鹽化工綜合開發利用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研發機構,迅速形成了基礎理論扎實、掌握先進勘探技術、敢于攻堅啃硬、積極奮發向上的技術研發團隊,為企業發展、產業發展、科研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大大提高了延長探區整體地質認識,為天然氣勘探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4 認識與結論

1) 自2003年完鉆第一口真正意義上的天然氣探井——延氣1井以來,延長氣田歷經了“初期探索、勘探突破、勘開一體化”等發展階段,突破了前人“南油北氣”的固有成藏認識,已取得估算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 000×108m3、年產能力7.2×108m3的良好勘探開發效果,預示著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氣具有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

2) 延長探區天然氣勘探實踐表明,通過深入分析地質條件,明確了該區天然氣資源潛力,以地質認識的突破帶動了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突破,并形成了適合該區致密砂巖氣藏的“物源及沉積相分析技術、黃土塬地震沉積學應用技術、天然氣運聚成藏分析技術、VES-CO2泡沫壓裂儲層改造技術”等系列配套技術,走出了一條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勘探之路,為延長探區在短時間內實現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重大突破創造了條件。

3) 延長石油集團天然氣勘探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高效、快速發展,關鍵在于解放了思想,勇于挑戰傳統認識;強化了地質研究,及時深化、發展了地質認識及成藏理論;推動了理論和技術創新,確保地質認識深化和工程技術進步同步開展;培養了一支鍥而不舍、攻堅啃硬的技術隊伍。

[1] 劉池洋,趙紅格,桂小軍,等.鄂爾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時空坐標及其成藏(礦)響應[J].地質學報,2006,80(5):617-638. Liu Chiyang,Zhao Hongge,Gui Xiaojun,et al.Space-time coordinate of the evolution and reform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response in Ordos Basi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6,80(5):617-638.

[2] 楊華,付金華,劉新社,等.蘇里格大型致密砂巖氣藏形成條件及勘探技術[J].石油學報,2012,33 (增刊1):27-35. Yang Hua,Fu Jinhua,Liu Xinshe,et al.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technology of large-scale tight sandstones reservoir in Sulige[J].Acta Petrolei Sinica,2012,33(S1):27-35.

[3] 張滿郎,李熙喆,谷江銳,等.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層序地層劃分及演化[J].沉積學報,2009,27(2):289-297. Zhang Manlang,Li Xizhe,Gu Jiangrui,et al.Sequence division and evolution of Upper Paleozoic in the Ordos Basin[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9,27(2):289-297.

[4] 葉黎明,齊天俊,彭海燕,等.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山西組海相沉積環境分析[J].沉積學報,2008,26(2):202-209. Ye Liming,Qi Tianjun,Peng Haiyan,et al.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Shanxi Formation in eastern Ordos Basin[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8,26(2):202-209.

[5] 陳安清,陳洪德,向芳,等.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山西組上石盒子組三角洲沉積及演化[J].地層學雜志,2010,34(1):97-103. Chen Anqing,Chen Hongde,Xiang Fang,et al.Delta deposits in the Shanxi and Shangshihezi forma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0,34(1):97-105.

[6] 楊奕華,包洪平,賈亞妮,等.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巖儲集層控制因素分析[J].古地理學報,2008,10(1):25-32. Yang Yihua,Bao Hongping,Jia Yani,et al.Analysis on control factors of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8,10(1):25-32.

[7] 張曉莉.鄂爾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沉積相演化[J].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2005,27(3):26-36. Zhang Xiaoli.Sedimentary facies evolution of Upper Palaeozoic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2005,27(3):26-36.

[8] 周進松,趙謙平,銀曉,等.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石炭系本溪組儲層沉積特征及天然氣勘探方向[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12,35(2):13-17. Zhou Jinsong,Zhao Qianping,Yin Xiao,et al.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southeastern Ordos Basin[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2012,35(2):13-17.

[9] 劉志武,韓代成,周立發.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古生界天然氣勘探前景[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8,36(5):24-30. Liu Zhiwu,Han Daicheng,Zhou Lifa.Natural gas prospecting foreground of the Palaeozoic in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J].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08,36(5):24-30.

[10] 付金華,魏新善,黃道軍.鄂爾多斯大型含煤盆地巖性氣藏成藏規律與勘探技術[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5,27(1):137-141. Fu Jinhua,Wei Xinshan,Huang Daojun.Law of reservoir formulation an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of natural gas lithologic reservoir in Ordos Basin[J].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5,27(1):137-141.

[11] 李明瑞,竇偉坦,藺宏斌,等.鄂爾多斯盆地東部上古生界致密巖性氣藏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9,36(1):56-60. Li Mingrui,Dou Weitan,Lin Hongbin,et al.Model for tight lithologic gas accumulation in Upper Palaeozoic,east of Ordos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9,36(1):56-60.

[12] 楊偉利,王毅,孫宜樸,等.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潛力[J].天然氣工業,2009,29(12):13-16. Yang Weili,Wang Yi,Sun Yipu,et al.Gas potential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9,29(12):13-16.

[13] 陳義才,林杭杰,唐波,等.蘇里格地區石炭-二疊系天然氣充注特點及充注能力[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1,32(1):91-97. Chen Yicai,Lin Hangjie,Tang Bo,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of gas charging in the Permo-Carboniferous of Sulige region[J].Oil & Gas Geology,2011,32(1):91-97.

[14] 周妍,孫衛,白詩筠.鄂爾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質特征及其分布規律[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3,27(3):27-29. Zhou Yan,Sun Wei,Bai Shijun.Resesrch on dense oil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in Ordos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2013, 27(3):27-29.

[15] 趙靖舟,白玉彬,曹青,等.鄂爾多斯盆地準連續型低滲透-致密砂巖大油田成藏模式[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2,33(6):811-827. Zhao Jingzhou,Bai Yubin,Cao Qing,et al.Quasi-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 new pattern for large tight sand oilfields in Ordos Basin[J].Oil & Gas Geology,2012,33(6):811-827.

[16] 曹青,趙靖舟,付金華,等.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準連續型氣藏氣源條件[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3,34(5):584-591. Cao Qing,Zhao Jingzhou,Fu Jinhua,et al.Gas source conditions of quasi-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J].Oil & Gas Geology,2013,34(5):584-591.

[17] 彭海艷,劉家鐸,陳洪德,等.鄂爾多斯盆地東部山西組高分辨率層序地層與天然氣聚集研究[J].石油物探,2008,47(5):519-525. Peng Haiyan,Liu Jiaduo,Cheng Hongde,et al.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gas accumulation of Shanxi Formation in East Ordos Basin[J].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2008,47(5):519-525.

[18] 李軍,趙靖舟,凡元芳,等.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準連續型氣藏天然氣運移機制[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3,34(5):592-600. Li Jun,Zhao Jingzhou,Fan Yuanfang,et al.Gas migration mechanism of quasi-continuous accumulation in the Upper Paleozoic of Ordos Basin[J].Oil & Gas Geology,2013,34(5):592-600.

(編輯 李 軍)

MajorbreakthroughofgasexplorationinYangchangblocksanditssignificance

Wang Xiangzeng

[ShaanxiYanchangPetroleum(Group)Co.,Ltd.,Xi’an,Shaanxi710075,China]

The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blocks of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Yanchang exploration blocks)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Yishan slope of Ordos Basin.The basin has long been believed to be rich in oil in its south part and abundant in gas in its north-a mindset that resulted in pessimistic evaluation data of gas potential in the Upper Paleozoic exploration blocks of the Group.The first real exploratory well for gas was drilled in the area in 2003.Geological data gathered since then have revealed that the blocks si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Shanbei slope,which is rich in both oil and gas.The reservoirs are dominated by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barrier islands,source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and mudstone seals are thick and stable.The gas resource was estimated to be over 750 bcm.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btained during exploration in the blocks by the Group had led to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s:(1)A new understanding of gas accumulation is proposed,i.e.gas accumulations are controlled by combination of reservoirs with paleo-flui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pace;(2)A new foam fracturing system(VES-CO2)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the Upper Paleozoic tight gas reservoirs.A proven gas in place of more than 300 bcm and annual gas production capacity of 720 million cm3were obtained. What’s more,the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 in the basin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produce gas at an absolute open flow of over million cubic meters.

tight sand gas reservoir;gas exploration;Yangchang gas field;Upper Paleozoic;Ordos Basin

2013-09-22;

:2013-12-31。

王香增(1968—),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后,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E-mail:sxycpcwxz@126.com。

0253-9985(2014)01-0001-09

10.11743/ogg20140101

TE132.1

:A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99久久性生片| 有专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7av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看国产精品|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午夜激情婷婷|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1区2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九九香蕉视频|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91久草视频| 欧美97色| a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成色7777精品在线|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 国产微拍一区|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久久美女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成人在线欧美|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中文无码影院|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成人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日韩高清欧美|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