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晴
摘要: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改變了傳統各種文獻資料的載體和利用方式,是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各種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都在努力加快數字化進程,為了給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圖書館也在積極加快文獻資料的數字化腳步。文章即對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特點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數字化進行設計。
關鍵詞: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4-0180-04
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就是利用計算機這一重要工具,運用電子掃描和鍵盤錄入等多種手段,以及手寫、語言識別等多種技術,將傳統的各種紙質文獻資料和縮微型、音像型文獻等轉化成可以被計算機識別并予以處理的數字化文獻過程。圖書館文獻資料實現數字化之后,大量的文獻資料便可以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等具有存儲功能的設備之中,從而可以通過圖書館的特定網絡環境,為廣大用戶提供網上查詢、瀏覽,在線閱讀以及下載等多項服務。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使傳統圖書館大量文獻資料的載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以往較為單一的紙質載體向多種載體形態發展。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建設還與圖書館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系,備受人們的關注,成為當前圖書館學課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一、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特點
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改變了文獻資料載體的具體形式,并具有許多傳統文獻資料所沒有的特征,更便于檢索、查詢和跨區域的資源共享。概括來說,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必備工具就是計算機,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利用計算機可以實現對各種文獻資料錄入和處理的數字化,并在圖書館文獻資料傳輸過程中實現數字化。計算機是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可以說,如果失去了計算機這個工具,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數字化根本無從談起。
(2)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圖書館文獻資料實現數字化之后,便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由傳播,十分便捷地在網絡上的各個工作站進行查閱和瀏覽,而不必再像以往那樣只能在圖書館內部范圍被利用。
(3)數字化的儲存方式。利用各種新型的存貯技術和數據庫系統,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可以實現數字化的儲存。目前,各種光盤、硬盤等存貯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數字化儲存工作中,并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字化的儲存方式具有容量大、占用空間小的明顯優勢,不需要像以往那樣占用大量的空間來對各種實體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入庫,節約了空間。例如,一張
光盤便可以存貯1千兆字節,即5億多個漢字。因此,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儲存方式具有十分明顯的優點。
(4)多媒體的應用形式。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并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背景之下,廣大讀者在進行查閱和瀏覽的過程中,不但可以直觀地看到文字信息,還可以通過與文字相配合的聲音和畫面等多媒體信息,多角度地了解相關文獻資料。所以說,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前提下,通過各種多媒體的應用形式,文獻資料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形象,更容易被廣大讀者利用和理解[1]。
二、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總體設計
(一)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發展規劃
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發展規劃需要對信息采集的具體方法進行確定,并制定出合理的程序,然后進行合理的整理和加工工作。另外,還要對各種文獻資料的具體采集范圍、方式進行選擇,并合理規劃具體的存儲方法和存儲年限等。為了將大量文獻資料集中進行科學的統一管理,需要通過多種手段,利用復制和搜集等多種方式[2]。在采集各種信息的時候,首先要認真篩選文獻資料,設定選擇的標準,確定文獻資料符合一定的標準之后方能入選。例如,文獻資料要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利用價值,并能滿足廣大讀者的實際需求,且具有長期保存的價值等,只有符合相關的標準規定,才能最終被選入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數據庫中。確定合理的標準,有利于收集文獻,也可以有效保留各種質量較高、研究價值較高的文獻資料,提高文獻資料的使用率,在最大程度減少圖書館文獻資料建設投入費用的同時,還可以廣泛傳播和利用各種文獻資料。另外,對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時還要注意保持其完整性和連續性,尤其是那些較為珍貴的文獻,一旦發現損壞或者缺失,要及時交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妥善進行修復或補充。
(二)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管理機構設置
為了順利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數字化,需要一個高效的管理機構進行有力管理。圖書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并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指派專人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對文獻資料進行詳細的分類,使之條理分明。圖書館還要指定專業人員,專門負責文獻資料的數字化工作,并為廣大用戶提供及時全面的咨詢服務。另外,圖書館還可以積極聘請館外的相關專業人員,按照圖書館制定的選擇標準,通過多種渠道,盡可能多地收集文獻資料,最大程度豐富文獻資料庫的文獻資源。
(三)廣泛收集文獻,為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提供保證
首先,圖書館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盡可能多地收集文獻資料。例如,圖書館可以在正規或非正規渠道出版的圖書資料中進行篩選,挑選出具有收藏價值的文獻資料。其次,各個圖書館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換和捐贈,以及館與館之間的互借等多種形式,增加各種文獻資料的獲取渠道。例如,通過一些單位或者個人捐獻的大量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可以有效充實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庫,而各個圖書館之間的互借則可以實現各種文獻資料,尤其是珍貴稀有文獻資料的資源共享,提高各種文獻資料的利用率。另外,各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學術交流會議和收集論文資料的形式來廣泛收集文獻,為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提供保證。例如,各個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當地的文化特色等,與相關文化研究學會等保持較為緊密的聯系,指派專人積極參加相關會議,并通過友情贊助或者購買的形式,獲取會議相關的文獻資料。各圖書館還可以與各個學院保持友好的合作關系,及時掌握學生學位論文的相關信息,特別是一些圖書館文獻較為緊缺的專業,并在征得學校的同意和支持之后,積極吸收相關論文資料[3]。
(四)建立各類圖書館文獻數據庫
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核心便是建立文獻數據庫。數據庫的建設工程龐大復雜,既需要設計出美觀大方的可視化外觀,也需要方便快捷的數據采集途徑,并要設計出多種檢索方式,以便廣大用戶的瀏覽和檢索[4]。各類圖書館文獻數據庫還要能實現遠程訪問功能,實現各種文獻資料的共享。在采集數據的時候,通過掃描將文獻資料數字化,然后利用各種先進的數據采集系統將數字化的文獻資料統一存放到相應的數據庫中。建成各個文獻資料數據庫之后,各個圖書館便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遠程訪問服務,極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率。目前,許多圖書館都在對自身的數據庫進行建設,尤其是一些高校對數據庫的建設更是頗為重視。例如,浙江大學1999年特意從“211”經費里撥出209萬元用于購買數據庫,專款專用。同年,浙江大學圖書館又購置了第一個光盤數據庫EI(工程索引)。2000年初,又引進了第一個外文全文網絡數據庫。時至今日,浙江大學圖書館每年在數字化文獻資源上的投入已達600萬元,擁有56個各類網絡數據庫(236個子庫)。文摘型數據庫已覆蓋浙江大學所有學科專業,全文數據庫共收錄8 000種外文期刊,9 000余種中文期刊,極大地提高了該校的文獻資源保障能力。可以說,在數字化文獻資源建設水平上,浙江大學圖書館跟世界一流名校相比毫不遜色。此外,浙江大學圖書館還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共同牽頭承擔了“中美百萬冊書數字圖書館(CADAL)”項目,由浙江大學圖書館牽頭,與省內高校圖書館合作的“浙江省高校數字圖書館(ZADLIS)”的建設項目等,使浙江大學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中更上了一個臺階[5]。
(1)建立圖書館文獻書目數據庫。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建立各類圖書館文獻數據庫,首先需要建設圖書館文獻書目數據庫。圖書館文獻書目數據庫是不同層次的用戶使用量最大的數據庫,是用戶查找文獻的重要線索。圖書館文獻資料的種類和形式都較為多樣,因此,建設圖書館文獻書目數據庫時,一定要注意保證書目數據著錄的標準性和規范性,各圖書館要積極利用計算機系統和各種新型的技術,對圖書館各種文獻資料的書目深度加工。通過建設圖書館文獻書目數據庫,可以為建設圖書館文獻數據庫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并對圖書館的大量文獻資料進行全面深入的揭示。
(2)建立圖書館文獻專題全文數據庫。圖書館中大多保存有大量的極具研究和學術價值的文獻資料,甚至有不少具有文物價值的珍、善本,如果不能善加利用,實在是暴殄天物。所以,在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的過程中,建設圖書館文獻專題全文數據庫必不可少。在書目數據庫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之上,各個圖書館可以積極開發全文數據庫,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圖書館收藏的各種文獻資料中具有較高利用率和學術價值以及參考價值的文獻進行合理的轉化,使之成為數字化的可檢索數據,從而盡可能全方面、多角度為廣大用戶提供所需信息。如今,資源共享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個圖書館要積極將自身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加工,分門別類,建設各種特色鮮明的專題數據庫,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用戶,服務于整個社會。
(3)建立圖書館文獻多媒體數據庫。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建立各類圖書館文獻數據庫,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建設重點,便是建立圖書館文獻多媒體數據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廣大用戶多種需求的不斷提高,建立圖書館文獻多媒體數據庫勢在必行。圖書館可以積極利用各種計算機技術和多種手段,對音頻、圖片、文字等資料進行數字化加工,并把文獻資料中的各種聲像資料進行合理的轉換,建立集文字、圖片、視聽等于一體的圖書館文獻資料多媒體數據庫。然后,將多媒體數據庫儲存在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器上,方便廣大用戶使用。例如,許多圖書館都制作出大量優質的戲劇多媒體數據庫[6]。
(4)建立文獻檢索平臺。圖書館可以在其主頁上開辟數據庫專欄,為廣大用戶提供文獻資料的檢索服務,還可以按不同形式對數據庫檢索進行分類。如論著和內部文件,以及學位論文和講義等。
(五)基本方法
可以通過全文錄入或者計算機掃描的方式,將紙質文獻資料以數碼形式的文件方式保存到計算機中。對各種印刷品,如手稿和碑帖、照片、畫卷等文獻資料,可以利用拍照和攝像等方式轉換成圖像文件進行保存等。通過上述方法,將這些數字化處理后的信息組建成各種文獻數據庫,并通過網絡向更廣泛的用戶群進行傳播,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共享。
三、結語
如今,各種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獨特的信息資源,圖書館才能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實現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之后,圖書館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并有效地吸引更多用戶。通過對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數字化建設,可以建立各種特色鮮明、功能強大的文獻資料數據庫,并把其保存在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器上,有效地實現各個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交流,并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圖書館自身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圖書館文獻資料數字化程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用戶和整個社會。
參考文獻:
[1]蔡屏.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立項論證工作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3(1):98-99.
[2]萬華英.重慶圖書館民國文獻數字化建設述評[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1,12(6):34-35.
[3]周賀立.淺析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建設[J].北方文學:下,2012,5(3):77-78.
[4]房光宏,初吉斌.圖書館文獻信息數字化的閱讀與服務引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3(5):45-46.
[5]張桂玲,呂新.淺談Ghost在圖書館書目數據庫備份還原中的應用[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9(6):13-14.
[6]顏淑娟.區縣級公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鶴城區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新探[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11(5):44-45.
(編輯 周 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