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起
2013年是國家小微政策密集出臺的一年。7月1日,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67號,以下稱“金十條”)和《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3]87號,以下稱“國八條”)。這兩個文件再次確認了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國家全力支持小微企業良性發展的主要舉措。
一、強調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國八條”首先指出,“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和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指出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與“金十條”的精神及第三條遙相呼應。
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可以用四個簡單的數字來形容,即“9”、“8”、“6”、“5”?!?”,即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在不同的地區,這一比例各有差異,但大體上維持在90%以上。在上海,甚至超過99%。所以,小微企業是經濟活動的重要載體。“8”,即小微企業吸納的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口約80%的比例。據上海市經信委披露的相關數據,上海地區約為78%左右?!?”,即小微企業創造GDP占比達到60%以上,上海地區則一般按照營業收入進行比較,近幾年占比均為55%左右,也超過半壁江山?!?”,即小微企業納稅貢獻超過50%,上海地區則遠高于這一比例,達到60%。此外,上海地區相關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發明專利、技術創新和新產品數量占比分別為65%、75%和80%,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
從以上幾個數字的描述不難看出,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生力軍地位當之無愧。
二、把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作為小微增信的主要手段
“金十條”第三條提出“整合金融資源支持企業發展,……鼓勵地方人民政府出資設立或參股融資性擔保公司,以及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幫助小微企業增信融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
“國八條”同樣在第三條提出“著重強化增信服務和信息服務,……建立健全主要為小微企業服務的融資擔保體系,由地方人民政府參股和控股部分擔保公司,以省(區、市)為單位建立政府主導的再擔保公司,創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p>
從上述兩條,我們可以得出:政策性或國有擔保機構將是小微企業金融增信的主力軍。
三、突出政策性和國有擔保機構的作用
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其風險高、效益低的劣勢顯而易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間接融資的銀行和直接融資的投資者作為資金的提供者,必然依據市場規律投向風險低的優質企業,尤其在金融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因此,小微企業要獲得與其發展較為匹配的資金,必須得到政府一定的政策性支持,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小企業金融政策體系和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比如,我國臺灣地區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比較有代表性的展示了亞洲發達經濟體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金融建設經驗。
本次“金十條”和“國八條”都特別提出了政策性或國有擔保機構在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中的作用,說明國家相關政策制定部門越來越意識到“政策性”在融資擔保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在支持小微企業良性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方向性作用。
四、再擔保的相關政策值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一系列小微重大政策出臺后,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商務部對涉及到中小企業的各種財政政策進行了梳理和整合,并于2014年4月以財企[2014]38號印發《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第二十條第(四)項中規定:“代償補償: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資,設立代償補償資金賬戶,委托省級再擔保機構實行專戶管理,專項資金出資比例不超過60%?!币虼耍〖壴贀C構將在發揮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增信功能中承擔更重要的引導、示范和管理功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