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丹林
摘?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建設,是新時期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是我國構建新農村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進步的實際需求。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生態有著重大作用。現代農業建設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大背景下,加強“公共植保、綠色植保”建設的研究意義重大。研究“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推廣現狀,針對出現問題提出解決策略,為我國在“公共植保、綠色植?!蓖茝V方面提供思路。
關鍵詞?公共植保;綠色植保;展望
中圖分類號:S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673-890X(2014)03-030-3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種植業大國,糧、棉、油、糖、菜、果和茶等主要作物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前列。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1]。同時,由于我國生態條件復雜、耕作制度多樣,農業有害生物多發、頻發、重發。因此,要想建設現代農業,確保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生態安全,革新理念,發展“公共植保、綠色植?!币饬x重大。本文主要研究我國現階段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贝嬖趩栴}[2]。探討“公共植保、綠色植?!蓖茝V策略,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生態安全提供借鑒。
1?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贝嬖趩栴}
筆者根據農業植保工作經驗,加上對于眾多農業植保參考文獻的整理,對于現階段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贝嬖趩栴}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傮w來講,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保”存在問題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植保隊伍弱化。我國全國范圍內的植保隊伍比較少,對于基層來講更是少之又少,植保隊伍弱化現象極為嚴重。第二,基層植保人員年齡老化,知識老化,補充新鮮“血液”不到位,易形成斷層。第三植保部門職能錯位。植保部門本應該進行病蟲害監測以及新技術的開發,但是實際工作中,植保部門工作繁重,甚至還會安排一些計劃生育以及新農村建設等無關內容。第四,農民技術水平低。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農村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1.62%[3-5]。農民技術水平低,直接影響到我國植保工作開展質量與效益。
2?“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推廣創新策略
2.1?提高認識,正確引導
幾年來,我國農業結構逐漸進行著相應的調整,同時氣候也是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正是因為如此,我國各類農產品重大病蟲害發生極為頻繁。尤其是以蔬菜、水果、花卉為代表經濟作物,病蟲害呈現著一種逐漸加重的態勢。這些有害生物以及有害病蟲的存在,不僅僅影響到農產品的安全與質量,而且還直接影響到我國農產品生產與貿易,影響到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加強我國有關農產品病蟲害的防治,加大對于病蟲害的防控力度,需要有關部門更加的重視。因此,植保部門需要加大對于農業產品生產以及重大病蟲害的防控力度,將其上升為國家行為,納入到我國政府管理與服務的范湊當中。
2.2?加強病蟲監測預警
病蟲監測預警,是做好現代農就業發展的必要環節,病蟲監測預警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只有提高病蟲監測預警的準確度,才可以使得我國現代農就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才可以使得農業病蟲預防獲得實效性進展。對于植保部門來講,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是他們的重要職責,通過對于病蟲監測進行預警,制定出完善的病蟲監測預警策略,掌握病蟲監測預警動態,這是植保部門的責職所在。一方面,植保部門需要加大對于病蟲監測預警的宏觀預防,加大對于病蟲監測預警的宏觀指導,尤其是對于關鍵環節以及關鍵部分,植保部門需要嚴加防范。另一方面,植保部門還需要建立病蟲害防范示范區,加大對于新型病蟲害預防技術的推行力度,引進先進病蟲害技術,通過示范區的引用與實驗,使得廣大的農民可以自覺采用先進病蟲害防技術。
2.3?加強植保隊伍建設
植保隊伍是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钡年P鍵,畢竟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畹膶嵤饕怯芍脖j犖閬韴绦泻屯瓿傻摹9P者根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植保隊伍建設最為薄弱的環節在于縣鄉兩級,基層植保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已經成為事實。一般來講,縣鄉兩級植保站原則上需要配備十名以上的植保人員,同時加大對于檢測人員的數量投入力度,加強病蟲害技術指導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得他們可以更好的從事縣鄉病蟲害宣傳與預防工作。對于基層鄉鎮,當地植保部門還需要配備專業植保人員,加強其技術指導與培訓,做好對于病蟲害的預防與宣傳管理。
2.4?強化新技術試驗及推廣
積極推廣新型技術,也是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重要舉措,尤其是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與支持,各級政府需要加大對于經費預算人員的投入力度,使得我國各地區防災減災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開展。其中,推廣新型技術,是現階段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為此,各地區需要改變傳統上的那種“有錢養兵、無力打仗”的現象,加大對于農業病蟲害防治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實現新技術投入方式的多元化,加大植保信息網絡基礎投入,加大植保隊伍體系,增加農民直接補貼,將對于農業病蟲害防治新技術的投入作為目前我國植保工作的重點與難點。
3?總結
綜上所述,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生態發展大趨勢下,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钤缫呀洺蔀楸厝弧T趯嶋H的“公共植保、綠色植?!崩砟顚嵤┻^程中,有關單位以及有關人員需要做到實事求是,從隊伍建設、科技投入以及檢測預防等多個方面入手,提高“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實施力度。我國在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但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深入研究現階段“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推行問題,創新“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推行策略,是今后我國在“公共植保、綠色植?!蓖菩蟹矫娴闹卮笳n題。
參考文獻
[1]?鄭曉東. 以“公共植保、綠色植?!睘槔砟?加快山西省植保專業化與機械化發展[J]. 農業技術與裝備,2010,(5):29-30.
[2]?肖曉華. 淺議公共植保與綠色植保[J]. 南方農業,2008,(1):75-77.
[3]?徐金漢,林宇玫,鄭正,黃鵬. 構建綠色植保,促進生態文明[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22-25.
[4]?李密,謝中才,吳向海. 彭水縣推廣綠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的對策[J]. 南方農業,2013,(7):26-28.
[5]?石風仙. 萬全縣綠色植保的發展與展望[J]. 現代農村科技,2011,(4):22-2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