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大規模網上全自動平養技術在歐美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要求雞舍選址距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區及其他畜禽養殖區域1千米以上;單棟雞舍飼養規模在5萬~10萬只;雞舍采用全封閉負壓通風全自動環境控制系統,對舍內溫度、濕度自動實時監測,并自動調節加溫系統或濕簾、風機等的工作狀態進行調節;自動控制系統可自動控制雞舍內通風和光照;網板高度以便于雞糞傳輸清理系統和中央自動集蛋系統的設置為準,可根據實際生產操作需要進行設計。蛋雞網上平養分為兩個階段,即0~18周齡育雛育成階段,19~72周齡產蛋階段。筆者現將其飼養管理要點分階段介紹如下,供讀者朋友參考。
0~6周齡的雛雞,第1周室溫要求維持在30~32℃,第2周是29~30℃,其后根據具體情況,每周下降2~3℃。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相對濕度宜控制在40%~72%。采用網上平養育雛時,網板的網目規格要求是(0.5~1.0)平方厘米×(0.5~1.0)平方厘米。網上平養育雛時,0~6周齡的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3~15只,7~18周齡為每平方米8~10只。在密閉舍中采用恒定式光照制度,即雛雞3日齡或1周內為23~24小時,2~18周齡恒定為8~9小時;1周內光照強度為20勒克斯(即每平方米3~4瓦),2~18周齡為5勒克斯(即每平方米2瓦)。料盤和飲水器的位置要滿足所有雞能夠同時采食和飲水。
育成雞的飼喂要采用限飼法。限飼有兩種方式,一是限制進食量,二是限制日糧的營養水平。限制進食量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如定量限飼、停喂結合、限制采食時間等。限制營養水平是降低日糧中粗蛋白和代謝能的含量,同時也要降低蛋白質和能量的比例,而日糧中其他微量元素必須保證,這樣才不會影響雛雞骨骼肌肉的發育。
限飼從8~12周齡開始,至18周齡轉群前結束。限飼前,應挑出病雞和弱雞,避免增加限飼時的死亡數;備有充足的水槽、食槽,撒料要均勻,使每只雞都有一個槽位,使雞吃料同步化;每1~2周(一般隔周稱重1次)在固定的時間隨機抽出雞群的2%~5%進行空腹稱重,如體重超過標準重的1%,則在最近3周內總共減去實數1%的飼料量,體重低于標準重1%則增料1%;如遇雞群發病或處于應激狀態,應停止限飼改為自由采食。限飼過程中,飼料營養水平和喂料量應根據雞只體重、發育情況進行調整。
18周齡時應將育成雞轉入產蛋舍,轉群前6小時應停料,轉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飲水中添加正常量1~2倍的維生素,并加飲電解質溶液,以減輕轉群帶來的應激反應。轉群當天連續24小時光照,保證雞群的采食和飲水。同時,要減少其他方面的應激,減小兩舍溫差,不同時進行斷喙、預防注射等工作,采用過渡性換料,同時供給充足的飼料和飲水。轉群時可以選擇并淘汰病雞、弱雞,防止其轉入產蛋雞舍。
限飼時,一般7~14周齡雞的日糧粗蛋白質含量為15%,代謝能為每千克日糧1149千焦;15~18周齡雞的日糧蛋白質含量為12%,代謝能為每千克日糧1286千焦。
產蛋雞的生育適溫為13~25℃,網上平養密度以每平方米8~10只為宜。從20周齡開始,每周延長光照0.5小時,使產蛋期的光照時間逐漸增加至14~16小時,然后穩定在這一水平上,一直到產蛋結束。在全密閉雞舍完全采用人工光照的雞群,可從4:00開始光照至20:00—21:00點結束。注意按照所飼養品種產蛋階段的營養需要配制日糧。采用乳頭式飲水器,每個飲水器供約10只雞使用;采用自動盤式喂料,不限料,每個料盤喂45只雞左右。禁止產蛋雞在產蛋箱過夜,晚上熄燈前將產蛋箱關閉,早上開燈前開啟產蛋箱。在雞群開產前1周要打開產蛋箱,并鋪上墊料,讓母雞逐漸熟悉產蛋箱。潔凈、無塵、干燥的疏松材料都可用作產蛋箱的墊料。要對產蛋箱進行遮光,使箱內幽暗,一般每平方米產蛋箱供120只雞使用。
集蛋系統包括產蛋箱、中央輸送系統和包裝機。雞蛋由各縱向排列的產蛋箱輸送帶傳送至橫向的中央輸送系統,最后傳送至自動包裝機進行裝盤。自動清糞系統由縱向雞糞收集清糞帶及末端的橫向傳送帶組成。在各養殖單元的塑料網板下安裝縱向的雞糞收集傳送帶,定期將雞糞傳送至末端的橫向傳送帶,再由橫向輸送到封閉的廂式貨車運至有機肥處理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