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民
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供電企業文化建設日益被企業管理者廣為認同,倍受重視和關注,諸多的供電企業開始研究和探索具有本企業特色并適合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以文化軟實力推動了基層供電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基層供電企業以推行國家電網公司統一的基本價值理念為核心,以實施企業文化精品工程、落地工程和評價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企業文化落地,進一步加強統一的優秀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實現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一、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的運作體系,強化組織、機制保證
完善企業文化的運作機制,強化企業文化學會的管理職能。加大人力、資金的投入,并完善組織體系、人員配置、責任歸屬、經費落實和考核措施等制約企業文化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企業文化工作要確立目標明確、權責分明、關系協調、渠道暢通工作機制,形成黨政共同負責、各部門各組織齊抓共管、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加強企業文化骨干隊伍的培訓,全面提升員工對國家電網企業文化的認知認同度
針對目前企業文化理論素養亟待提高的問題,應通過專題講座、系統培訓和觀摩交流等形式,加大對骨干隊伍和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企業文化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方式,以適應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針對領導干部、管理人員、普通員工、新進員工等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活動,加大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力度,重新編撰、印制企業文化學習資料,使其既可作為各相關部門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資料,也可作為各層次員工學習、培訓的教材。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開展各項企業文化實踐活動,要充分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以取得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認同。注意培育、挖掘和推廣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典型,用大量具體生動的案例來教育、引導員工。
三、實施員工素質工程,努力構筑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高地
在公司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進程中,人才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核心要素。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基層供電企業的人才總量、結構和素質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公司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術和復合型人才還十分短缺。因此,要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精神,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傾力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智慧型、創新型、綜合型的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四支隊伍”,并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分專業、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班次、確定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重點培養員工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力提高全體員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技術業務素質和健康素質。
要以先進學習理念、先進技能為根,以建立健全運行保障機制為干,鼓勵員工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參與各種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質和競爭能力的學習活動,及時總結和推廣一批學習效果好、崗位結合性強、群眾普遍歡迎的學習模式,幫助員工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這一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求知理念,積極推動學習型企業建設,努力在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形成特色,體現實效。
四、規范應用企業理念和形象標識,逐步完善企業對外形象展示
以國網公司企業文化“五統一”為契機,國網公司的企業理念和形象標識,必須嚴格、規范地應用。各基層供電企業要共同維護企業核心理念和形象標識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對企業標識的運用必須清晰和完整。強調企業理念和形象標識的統一、規范,是為了避免使職工認知上出現混亂,行為上無所適從。
要對業已形成的視覺形象標識(VI)進行梳理,整定,糾正運用中存在的錯誤。要花功夫對企業形象、領導形象、員工形象、窗口形象以及對內、對外的新聞宣傳等諸多方面逐一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做好員工服飾、宣傳刊板、運輸工具以及辦公用品等的設計工作和規范應用。要積極拓展和延伸對外展示的區域,更好地展示企業良好形象,發揮企業文化的輻射功能。在醒目的位置和路段布置企業理念、行為規范和基層管理制度,營造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
五、豐富企業文化禮儀活動,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企業的文化禮儀活動要進一步增強思想性,擴大參與面和影響力。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繼承和發揚企業自身形成的文化傳統,廣泛開展深受員工普遍歡迎的文化禮儀活動,努力豐富活動載體,充分發揮文化禮儀活動凝聚人、教育人、激勵人的效用,著力營造“和諧、歡快、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提升員工的文化修養和企業的文化含量。
企業的文化活動和禮儀活動要形成制度,對活動的時間、形式、內容、目的、要求及規模、規格都做出相應的規定。對傳統項目要保持特色,并不斷有所創新。對群眾性文化藝術愛好者隊伍要加強指導和管理,開展經常性的活動,提高層次,增強活力,以吸引更多的職工群眾。
六、大力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群眾性創建活動的工作實效
精神文明建設要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載體,開辟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努力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創新。要綜合運用道德教育、制度約束、行政管理、社會輿論等方式和手段,實現個人自律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營造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企業道德風尚。要繼續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員工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不斷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