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云
國有企業作風關系到人的品格,黨風關系到人心向背,而黨風集中體現在領導干部的作風上。國有企業黨員領導干部就要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爭先創優的精神、一抓到底的決心,深入推進干部作風建設。
一、過硬的作風需要在思想熏陶中養成
所謂“誠于中,形于外”。作風是外在的態度和行為,它與內在思想有緊密聯系。要將思想教育轉化為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的自律行為,則應該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學與信的關系,努力提高隊伍素質。加強學習、強化教育則是提升隊伍素質、改進思想觀念的基礎。要通過學習教育使得干部隊伍思想觀念發生轉變,在效果上要達到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從而促使隊伍作風、工作面貌煥然一新。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要深化企業戰略學習,掌握相關理念知識;要學習掌握現代企業建設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識。
二是處理好查與改的關系,努力解決實際問題。直面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加以改正和克服,是作風教育取得實效的保證。加強作風教育,就要將思想教育和整改問題結合起來,堅持真抓實干、杜絕表面文章。查改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明確重點,本著有錯必改的原則,切實解決好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首先要認真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廣泛聽取職工群眾意見,自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其次對于檢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進行仔細梳理,對癥下藥,最終使存在的問題得到完全解決,實現查與改的統一。
三是處理好言傳與身教的關系,注重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企業領導干部是貫徹上級各項決策的組織者,是企業各項工作的具體指揮者。必須把企業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的作風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首先,領導干部要切實負起領導責任,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堅持抓工作帶作風,認真落實作風建設的各項任務。其次,領導干部還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善于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做到身體力行、身先士卒,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隊伍形成良好的風氣。
二、堅毅的黨性要在行為實踐中加強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提升黨員干部作風修養,必須努力增強“六種意識”。
一是要樹立集體大局意識。所謂大局,是一個相對概念,反映的是局部與整體、個人與組織和公與私的關系。廣大黨員干部要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職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大局。因此,要主動為政府分憂、扎實促進經濟、傾心服務發展。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偏離這個大局。廣大黨員干部都生活在中國共產黨這個“大家庭”之中,每個人都是黨的一分子,各項工作靠大家開展、成果靠大家創造、形象靠大家維護,大家不要問黨給了我什么,而要問我為黨做了什么,真正樹立“黨興我榮、黨衰我恥”的觀念,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維護黨的形象,真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不說有損黨的形象的話、不做有損黨的形象的事。
二是要樹立團結協作意識。眾人拾柴火焰高。個人能力素質高低,在眾人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團結協作需要正義。大家為工作走到一起,做工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合作的過程,工作中出現不同意見很正常,尊重公理,就能找到待人接物的“天平”,因此,沒有必要搞無原則的糾紛,更不能拿個人感情說事,搞工作之外的遠近高低。團結協作需要品德。無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人格一律平等,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團結協作需要包容。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格主體,在性格、能力、說話和處事方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異,工作中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和爭論分歧,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學會隱忍;要有容人之量,襟懷坦蕩,與人為善,促進和諧穩定。
三是要增強敬業奉獻意識。職業,既是每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大家展示才華的平臺、成就事業的舞臺。從大的方面講,做好本職工作,是職責所系、事業所需,廣大黨員干部應當盡到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從小的方面講,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條件下,擁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當屬來之不易,理應備加珍惜,應當盡到家庭責任。一個人的成長很不容易,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家庭的付出、個人的努力、他人的幫助和社會的關愛。當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就意味著有一種“擔當”,就是要盡責、奉獻,反哺家庭和社會。敬業奉獻的過程,實質上承擔責任的過程,也是追求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的過程。反之,如果工作不負責任,有業不務業、愛崗不敬業、守業不精業,盡管可能取得一時的安逸享受,但誤的是自己,影響的是同事,也就不能稱為一個真正有責任、有價值、有擔當的人。
四是要增強開拓創新意識。創新,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回顧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每一點發展進步,無不打下創新的烙印。創新,并不是要標新立異,把簡單的事搞復雜,更不是異想天開,讓大家去做高不可攀的事。就是如何聯系本部門、本崗位的實際,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從制度設計、技術手段和日常管理等各個層面,找出促進工作事半功倍的措施和辦法來。在當前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事物的發展變化一日千里,如果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勢必步人后塵、落伍于時代。因此,只有創新,才有發展進步。
三、高效的執行力要在制度建設中鞏固
教育是軟約束,制度是硬道理。要貫徹從嚴治企業的方針,就要把作風要求貫穿于工作制度和日常行為規范之中,把領導干部的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以制度管理來規范行為,以制度推動作風建設,提高執行力。
一是完善領導責任機制。開展企業作風建設,企業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加強對作風建設的領導,做好組織推動工作。要建立作風建設責任制,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逐人逐級明確分工,將作風建設的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形成良好的氛圍。
二是完善工作規范機制。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規范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要求,如在改進思想作風方面,建立政工例會、戒勉談話、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在改進學風方面,建立學習日、領導論壇等制度;在改進領導干部作風方面,建立考勤、評查等制度;在改進生活作風方面,建立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等制度,克己慎行、潔身自好,做到干事干凈。通過上述制度的落實,促使領導干部作風規范化、常態化。
三是完善評價考核機制。要建立干部隊伍的作風考核評價體系,將員工作風建設情況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將胡錦濤總書記倡導的八方面良好風氣、企業職業道德等作為評價干部作風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的作風要求。要將干部作風和評先評優、提職晉升聯系起來,發揮導向作用,使各項制度轉化為企業干部的自覺行為,成為長期的行為規范。
四是完善制約懲處機制。要強化執行情況的檢查,通過明查暗訪、定期會議分析作風狀況,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落實,及時整改不良苗頭和傾向性問題。要強化外部監督,把各項規章制度公布于眾,建立對職工群眾反映問題的受理、調查、反饋機制。認真執行企業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新形勢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提高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的執行力,激發領導干部的生產力,發揮領導干部的創造力,對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保證。廣大領導干部應當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奮勇爭先、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帶領企業職工群眾,助力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