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標的功能需要借助于商標的實際使用,商標只有通過實際使用,才能使相關公眾對商標產生認知力,即將特定的商標和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務聯系起來。相反,如果商標被核準注冊后沒有使用,不但浪費了有效的商標資源,同時還會對在后他人申請商標造成一定的障礙。近幾年來,大量的注冊商標存在不合理地使用,隨著第三次商標法的修改,針對該類現象規定了“連續三年未使用”注冊商標將被撤銷。
關鍵詞:撤三 ;連續三年未使用;真實;合法;合理
2012年,商標局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648316件,同比增長16.3%,再創歷史新高,連續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存在大量“死”商標,即一些商標注冊而不使用,或者并非以使用為目的而進行注冊商標。這類情況不僅浪費了有效的商標資源,且不利于商標價值的實現,還會對他在后申請商標造成影響。于是,出臺能夠有效地管理商標合法、真實、持續地使用,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的商標撤銷制度勢在必行。
2013年8月30日,商標法的第三次修改對真實、合法、合理使用注冊商標作出了新的規定。如《商標法》第四十四條:使用注冊商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注冊商標:(一)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二)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注冊人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三)自行轉讓注冊商標的;(四)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
通過“大橋DAQIAO及圖”商標撤銷訴訟案件,結合撤銷制度的立法目的,筆者有如下思考:
一、撤三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商標評審案件審理和司法審查實踐的深入,商標“使用”的概念和標準越來越清晰和豐富。撤銷三年不使用案件就是為了否定“象征性使用”的效力,避免我國這一商標大國存在大量的注冊商標未使用情形。它的立法目的在于激活商標資源,清理閑置商標,避免注冊人非法謀取利益,撤銷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因此只要在商業活動中公開、合法、真實地使用了注冊商標,且該注冊商標的使用行為本身沒有違反商標法律規定,則該商標的專有權人已經盡到法律規定的使用義務,不宜認定注冊商標違反撤三規定。
二、案件中確已“連續三年未使用”的具體考量因素
在實踐中,商標注冊的目的有多樣性:有為實際使用目的而注冊;有為對馳名商標在非類似商品上得到保護而進行的防御性注冊;有為未來業務領域拓展而預留空間所進行的注冊。當然,也不乏以商標注冊行為爭取利益的注冊,那么該如何鑒定這樣等額行為呢?
根據個案的情況綜合多種因素,如:商品和服務的特征、商標使用的頻率或經常性、商標使用人的主觀心理狀態等。應注意該商標的使用行為是否符合一般商業習慣或交易慣例,如:商標使用持續的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就表明其真實的使用性越大,商標使用的方式、涉案的證據(包括銷售證據、生產加工證據、廣告宣傳證據等)形式越多就表明注冊人真實使用的可能性越大。
三、申請人申請撤銷商標的舉證責任倒置
當申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對他人注冊商標確已連續三年停止使用向商標局申請撤銷,商標局會給注冊商標權利人下發提供使用證據通知書,被申請人需要向商標局證明被撤銷商標在所限定的三年時間內的確使用過的證據用以反駁申請人。該證據應當符合:時間要求、對商標的規范使用要求、在中國境內使用要求、在商標權人控制下的使用要求,還應當滿足真實、公開、合法、商業的使用,這樣被申請撤銷的商標才能予以支持。
公開使用應達到以下要求:商標在公開領域及其相關領域有所使用;使得相關公眾能夠知曉商標的存在;且通過該商標將不同的商標和商品或者服務聯系起來、起到商標區分商品不同來源的功效;其商標使用沒有違反商標法強制性、禁止性規定;在商業使用中,并且逐漸建立了商標的信譽、聲譽、起到了區分商品不同來源的功效。
真實使用是指,商標的使用應當真實、善意、真誠的使用,如果只是為了避免撤銷而應付性的、表面性的、象征性的使用,在具體實踐中就可以認定其使用為象征性使用,即使被申請人提交了象征性使用的證據,該商標依然會被撤銷。
合法使用是指,商標的使用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禁止性規定,如果是在具體使用中實施了其他侵權行為,按其他法律來調整規制,并不屬于非法使用。商標的使用沒有違反商標法律法規,則應當認定即使使用商標從事的經營行為違反其他法律法規,也應當認定其對于商標的使用是合法使用。如商標使用人在生產許可、衛生許可、進出口許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應當適用不同的法律規范,即將商標使用行為和使用商標從事的市場經營行為區分開來。
對于撤三案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代替“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這樣有利于平衡商標權利人和申請人的舉證責任能力,由于某些商標案件的特殊性,商標專有權人可能更了解案件事實或占有相關的專業技術證據及材料,撤銷申請人只需提出商標不使用的主張,這樣可以避免申請人處于不利地位而無法取證。但是,有時商標注冊人承擔舉證責任并面臨商標被撤銷的巨大風險,必須考慮申請撤銷人的目的和主觀狀態,以免加重商標專有權人的責任。
綜上,撤三對于商標資源的使用有重大意義,對于商標是否“連續三年未使用”應該嚴格謹慎考量商標使用證據及案件中真實、合法、合理使用的具體要求。
作者簡介:王燕,女 ,山西省忻州人,山西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 ,研究方向: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