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教育權是公民諸多權利中一項最基本的權利,是關系到公民能否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會的大問題,更關系到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行使中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對公民受教育權進行行政法保護就顯得極為必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公民受教育權行使中存在的問題,說明了對公民受教育權進行行政法保護的必要性,并從教育行政申訴制度、教育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制度等方面對公民受教育權行政法保護體系提出建議。
關鍵詞:受教育權;行政訴訟;救濟
一、受教育權的概念與性質
受教育權是全體公民根據法律的規定平等享有的,國家通過各種措施予以保障的,接受各種形式教育的基本人權和公民權利。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 受教育權關系到公民更好的工作生活和參加其他社會活動,受教育權的實現程度越來越影響著公民的生存發展。人對社會發展的適應及其主體性作用的發揮, 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人的受教育權的實現,確立受教育權在公民權益中的核心地位,構建公民受教育權的法律救濟制度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受教育權保護的國家義務
(一)受教育權的立法保護
首先,立法機關負有制定完善的受教育權法律的義務。國家相繼通過并頒布了《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初步構建了教育法律體系,使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有法可依,也進一步推動了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和保障。但有關受教育權的立法還存在很多不足,即規定不詳細、針對性不強、沒有具體的救濟辦法等等。這就需要國家加大立法,針對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在受教育權保護中常出現的問題來制定具體詳細的法律來完善我國的教育法制體系,保護公民的受教育權利。
(二)受教育權的行政保護
首先,國家行政機關對國家教育事務應當投入充足的資金,提供足夠良好的師資力量,完善教育設施;其次,國家行政機關應當保證每個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再次,國家行政機關應當保護那些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利;最后,國家行政機關應當加大力度管理教育機構,監督其在接受學生、管理學生等方面的運作,防止其不合理錄取學生等問題的出現。
(三)受教育權的司法保護
國家司法機關對受教育權的保護是行政救濟的最后手段。司法機關通過對教育機構那些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對那些侵害公民收教育權的行為進行懲處,以此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三、我國受教育權現行法律保障之不足
(一)受教育權立法保護存在漏洞
教育機構具有極大的自主性,在管理學生、招生等方面擁有一系列的自主權。這就使得教育機構再與公民之間出現矛盾提供了可乘之機。而我國目前,有關受教育權保護的法律制度依然存在很多空白,受教育權作為公民享有的社會權利依然缺少完整、具體、系統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受教育權是否有可訴性存在爭議。
基于受教育權利在社會及對公民的重要性,及現今社會不斷出現的公民與教育機構之間的法律糾紛,國家行政機關不應再否定其沒有可訴性,而是應該履行其義務加大力度制定受教育權得到保護的具體的實施措施,把其規定在司法機構受理案件的范圍之內。
(三)受教育權的不平等性仍然大量存在
在現在社會中,接受教育的不平等性有三個方面,并已長期存在。第一,公民在接受教育內容上的不平等。第二,公民在接受教育機會上的不平等。
四、受教育權行政法保護的途徑
(一)受教育權申訴制度
教育申訴制度是一種非訴訟性的救濟措施。《教育法》第42條規定,學生享有對學校給予的處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的權利。但是,這部法律對很多規定都很模糊。因此,國家應加大對申訴制度進行詳細和完備的規定,設定專門負責受理學生申訴的機構和人員,制定完備的申訴程序,設定專門的救濟制度。
(二)受教育權的復議制度
行政訴訟法將受教育權納入了復議范圍。其第6條明確規定,“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這為公民受教育權的保護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救濟途經。但因為很多學校擁有自治的權力,使得行政復議在運行中得不到具體的實踐。因此,國家應擴大行政復議的受理范圍和審查范圍,規定具有針對性的的具體規范,使得行政復議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育行政訴訟制度
公民受教育權的平等性要求其權利在到侵害時法院能為其提供平等的救濟。規定具體的制度,在公民權利受到侵害時能適用具體的行政訴訟制度的條款,而不是游走與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之間無法確定,讓公民的受教育權得到保護國家不僅在立法與執法方面保證權利的實現,而且應該在公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為其提供平等的救濟制度。目前,在很多受教育權利的侵害實踐中,公民在權利受到侵害提起訴訟時,其侵權案件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要求,當他們在維護自己的權益進行司法訴訟時經常以不在受理范圍的原因被駁回訴訟,使公民的侵害得不到應有的司法救濟。公民的受教育權的基本權利關系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理應被規定在可訴的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楊成銘,受教育權的促進和保護[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
[2]文正邦、伍操、鄧華平.《公民受教育權的行政法保護研究》,《政法書叢》2005年第6期,第18-26頁。
[3]鄭賢君主編.《公民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4]龔向和.《受教育權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5]翁岳生主編.《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簡介:劉芳,女,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在讀研究生,山西長治武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