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金瑞
著眼于三個“制”字,著力完善黨建工作模式
為踐行發展夢提供組織保障
企業黨建工作要積極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體制,適應新的組織形式、運行機構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新的黨建工作模式。
一是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組織領導體制。企業黨組織要在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積極融入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積極探索實施“雙向進入、交叉兼職”的領導體制。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凡是行政工作的重要會議,黨委領導要參加;凡是黨建工作的重要會議,行政領導也要參加,形成黨建與經營管理一體化的工作運行機制,有效地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傾向,使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同軌并向,一起部署,一起研究,一起檢查,一起落實。
二是建立有效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要著眼于激發黨員積極性、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建立黨支部和黨員考評機制,定期舉行民主評議,對黨支部工作群眾滿意率和黨員表現滿意率須達80%以上加以明確要求。對達不到要求的支部和黨員,責令寫出整改措施。民主評議結果以及半年、年終考評成績作為評先樹優、選用干部的主要依據。
對黨員的考評方面,不能簡單地以投票和領導推薦為依據。要本著量化細化的原則,實行黨員責任區百分制考核,由黨支部具體操作,作為評選優秀共產黨員的主要依據。要結合開展黨員身邊“三無”活動,即黨員身邊無違規違紀、無責任事故、無落后職工,并將此項活動列入黨員責任區考核范圍。只有不斷創新考評和激勵約束機制,才能使黨建工作內容更加實在,標準更加嚴格,形式更加活潑,有效調動黨員參與企業改革發展的積極性。
三是建立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工作體制。要根據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在黨員干部中倡導開展“三清”“三不準”活動,即:干部本人清、身邊清、家屬清,不準挪用公款、不準侵占職工利益、不準以權謀私。財務管理方面,要嚴格落實上級規定,做到程序嚴格、權責清晰、責任明確。要認真落實招投標管理辦法,積極實行廠務公開,把企業的各項重大決策和實施過程置于廣大黨員、職工代表的監督之下。
突出三個“抓”字,著力融入中心工作
為踐行發展夢把好正確方向
企業黨委要始終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和改革改制各環節,把保證落實重大問題決策、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和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作為黨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黨建工作促進中心工作,用中心工作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的效果。
一是抓好決策參與工作。要本著“不參與就是失職”的原則,把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為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首要環節,堅持“三參與”“三把關”,即參與企業的長遠規劃、近期目標、經營方針和重大改革措施制訂,把好方向關;參與新上項目和設備改造、工資福利、財務預算等重大問題的研究,把好監督關;參與企業里的人事安排,干部使用,把好用人關。在參與決策的過程中,黨委要超前研究相關政策,廣泛征求職工意見,提交黨政聯席會進行討論,形成黨委集團意見,然后提交董事會研究決策,使董事會決策充分體現黨委的意圖,確保決定的正確方向。
二是抓好人才管理工作。要牢牢樹立“人才是企業之本”的觀念,大力實施人才工程,以企業的發展吸引人,以工作的實踐培養人,以優良的待遇激勵人,鼓勵職工崗位成才。首先,努力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和職工樹立“崇尚社會公德、履行職業道德、實踐家庭美德”的道德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基本意識,外化為行為準則。其次,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職工活動。實施職工隊伍建設培訓計劃,舉辦各類培訓班,通過請進來教、送出去學等形式,提高職工持續學習的能力,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再次,建立和完善人才選拔使用機制。要完善考核機制,突出群眾滿意度和工作實績,切實讓群眾認可能力較強、業績突出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有干勁。
三是抓好發展氛圍營造。要高度重視和維護職工利益,帶頭解決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企業內部形成友愛互助、和諧融洽的人文環境。要嚴格履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使職工的工資、醫療等權利得到有效保障。要不斷深化民主管理,完善職代會制度,讓職工充分行使民主權利。要堅持實施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基層、定期走訪制度,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予以解決或答復。要注重人文關懷,為職工排憂解難,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營造“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良好環境氛圍,為企業成就發展夢提供不竭動力。
著眼于三個“新”字,著力打造一流文化
為構建發展夢提供精神支撐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這已經為管理學界所共識。在個性飛揚、利益訴求多元化的時代,維系人的關系,確保企業全局利益的安全,已經越來越多地依賴文化的導向和塑造功能。
一個企業往往需四種人。第一種人認為自己來是給老板打工的,干多少活拿多少錢,與老板是雇傭關系。這種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損害企業利益他也會鋌而走險。第二種人認為是為自己打工。他為自己的前途考慮,盡量不違背企業的規定和制度,認為自己是在為自己工作,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工作責任心較強,但是,不能主動地從全局考慮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第三種人重視團隊作用,注重通過團隊協作來高效完成任務。這種人集體觀念強,一般能夠站在系統角度考慮問題,團隊戰斗力強,效率較高,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弊端是遇到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可能會消沉一段時間,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較差,主要依賴團隊協作。第四種人是為信仰工作。他的信仰就是企業文化。這種人已經把文化滲透到血液里,無論是個體獨處,還是團隊搭配,他都無怨無悔地呵護著企業,他的個人夢想與企業的整體夢想完全融為一體。在工作中,遇到任何挫折,都會很快走出陰霾,重新精神抖擻地出現在人們面前,這種人心里時刻裝著企業和團隊。顯然,一個企業如果第四種人較多,既反映企業的吸引力大,也反映出企業發展具有難以估測的潛力。
企業文化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需要在實踐中堅持創新管理手段,不斷增強企業的文化力。
一是創新企業文化體系。企業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形勢變化,不斷更新理念、更新內容。要立足企業實際,匯聚全員智慧,在繼承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不斷凝練出既繼承傳統文化精華,又富有時代精神的企業文化體系。要強化領導帶頭,使文化逐漸成為推動企業實現和諧發展的行動指南和價值判斷標準,成為調動和激勵廣大職工為踐行發展夢貢獻力量的精神動力。
二是創新企業文化載體。形成企業文化體系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將無形的理念融入到職工心中、落實到職工的行動中。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不斷創新企業文化載體,積極倡導、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圍,使職工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實踐。要充分運用好網站、文化手冊等宣傳媒體,構建企業識別系統,規范企業形象,統一職工行為。要注重將企業文化的主要理念和精心挑選的格言警句制作成標語牌,設置在顯要位置,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打造共同價值觀和發展愿景。
三是創新文化活動形式。有活動才有活力。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職工熱愛企業、建設企業的熱情,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摯愛和忠誠。要認真抓好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提升企業五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能力。要積極開展青年文明號、安全示范崗的創建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要有計劃地投入資金建立完善的職工文體娛樂設施,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的作用,花大力氣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營造輕松活潑的工作氛圍。要通過舉辦知識競賽等競賽活動,激發職工爭當學習型職工的興趣,展現職工的良好風采,激發正能量,增強職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只有這樣,才能活躍職工文化生活,提高職工的團隊意識和道德素養,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總之,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既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一項創新的事業。適應形勢、創新機制、踐行發展夢,大力弘揚時代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深入貫徹其中,是企業黨建工作在新形勢下實現有所作為、大有作為的根本途徑。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