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書超+田智

2014年5月,對于全國優秀項目經理、中建二局目前在施第一高度、湖南省在建第一高度——長沙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經理丁威來說有兩件喜事,一件是該項目兩棟高度分別為452米和315米的超高層塔樓及首段逆作區域全部沖出了地平線,另一件就是他本人又被評為了中建總公司的勞動模范。
對于已經獲得的榮譽,丁威似乎看得很輕,但對于就位于辦公樓下的那片依舊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卻有他最為深深的牽掛。
身先士卒一老兵
從深圳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從北京再到長沙;從技術員到項目經理,再到中建二局保華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局裝飾公司總經理、局湖南大區總監、局西南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長沙國金中心項目經理,近二十年的從業經歷,數座超高層施工管理經驗,相對長沙國金中心項目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團隊來講,丁威可算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了,也正是由于這一點,使他成為了局目前在建第一座超400米項目的合適人選。
長沙國金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總用鋼量超過20萬噸,基坑深度-42.5米,全國唯一一座超400米超高層建筑無樁基大筏板基礎,三個呈“凸”字形的既有高層建筑嵌入基坑邊緣,施工的復雜程度和技術難度全國罕見。面對這樣的形勢,丁威似乎成竹在胸,施工組織策劃、施工組織設計、項目管理策劃、分部分項施工策劃、技術重難點策劃,一切都在緊張而又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然而,平靜沉穩的表象下,是丁威內心的不安,因為他清楚自己所要面對的是緊張的工期、狹窄的場地、高難的技術以及一個太過年輕而大部分又沒有超高層施工管理經驗的年輕團隊。
項目開工后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大筏板基礎施工。作為全國唯一一座沒有樁基礎的超高層建筑,長沙國金中心的筏板平均厚度在5米以上,局部達7米以上,作業面近兩萬平方米,這對混凝土的連續澆注質量控制、養護技術的保證、一百多個小時的連續作業強度以及人員車輛的調度均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而此時的天公也似乎在考驗著項目團隊的毅力,本來就有火爐之稱的長沙在開工后的兩個月時間里滴雨未下,持續40多度的高溫炙烤著每一位參戰人員的耐力極限。據同事們回憶,那段時間,每天到很晚都能在現場看到丁威的身影,而到了第二天很早仍看到他依然在忙碌,中午要等到工人都換完班了才去吃飯,就這樣熬了五天五夜,他說話的聲音都帶著沙啞,臉也被紫外線曬得黝黑,人更是瘦了一圈。即使在這樣的工作強度和壓力之下,他也沒有忘記叮囑值班人員給現場的施工人員送水送藥,也沒有忘記詢問一下在現場遇到的每一位工友身體有沒有出現不適。一位丁威身邊的同事說:“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大家確實能夠感受到從他那里傳來的一絲清涼和他那不敢片刻放下責任與使命的精神。”
真誠的付出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在他的感染下,全體管理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工人的積極性即使在烈日之下也絲毫不減,甚至連業主、監理也都被深深地打動,從而沒有絲毫懈怠。就這樣,五天五夜,五萬多方混凝土,百余臺施工車輛,一場漂亮的殲滅戰順利結束,為后續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降本增效一好手
工程是干出來的,效益是算出來的;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這里省一點,那里降一點,最終這個數字肯定是驚人的。這是丁威多年來管理項目的心得。
在一年的地下施工階段,由丁威根據現場需要倡導實施的新技術就有十幾項。逆作區施工棧橋,項目技術人員討論論證許久沒有定論,丁威最終拍板決定使用貝雷架式鋼結構,僅這一項就比常規形式節約成本近200萬元,且堅固平整、結實耐用。預留土方區域采取雙向逆作施工,不僅使地上部分結構施工能夠提前60多天展開,而且以正式梁板結構起到的換撐作用,免去了內支撐臨時構件的搭設和拆除,減少了資源的消耗和工地廢棄物的排放。采用湖南省房建領域首例直徑40 mm粗大鋼筋半自動化設備。該型號鋼筋每米重10公斤,現場采用12 m原材,每根原材重量達到120公斤,通過半自動化傳送、切割、套絲設備,有效地保證了40 mm鋼筋的切割和套絲質量,避免了人工搬運,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超厚超大墻柱輕型鋁合金方通龍骨、承插式和輪扣式新型支撐體系、工具式單側支模體系、新型爬模+智能升降平臺體系以及巖隙水收集儲備應用體系,都無一例外地深深打上了丁威的烙印。
攻堅克難一專家
長沙國金中心項目的施工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環境中,丁威及其管理團隊也時刻遭遇著諸多的困局和挑戰。
該工程在建設之前,坑頂3棟既有高層建筑以“凸”字型嵌入基坑邊緣,如果按照傳統由上而下挖地基的方式,必然會對這些既有建筑的地基和主體有所影響,這成為了項目全面展開的第一個“攔路虎”。為此,丁威和他的技術團隊經過多次研究與論證,最終確定了“深大基坑中心島順逆工法”分期施工:在土方開挖及支護時,預留既有建筑旁邊的土臺,先施工地下室中心島。待地下室中心島施工與地面持平時,采用對頂支撐的方法,在既有建筑與地下室中心島之間搭起一座“支架”,再將支架下方的土臺挖去。這種“由上而下”的方法,既不影響既有建筑的安全,又能將項目地基完全打牢,還能有效解決傳統方案對三棟既有建筑造成的不良影響。目前,逆作區的施工已全面展開。
2013年的11—12月,由于夏季長期的高溫干旱,使長沙遭遇了數十年不遇的嚴重枯水季,大量需要外運進來的沙石由于湘江航道無法通行出現嚴重匱乏,市場混凝土供應量嚴重不足,導致許多建筑工地停工。那時的丁威更是心急如焚,他深知項目作為湖南省和局重點工程在自己肩上的分量。連續幾個星期,他都奔走在湘江下游的幾個沙石供應商的料場,奔走在混凝土攪拌站的現場,要求增加供應量,硬是將攪拌站原本只有500立方米/天的供應量提升到2 000立方米/天,保證了工程前期的順利推進。
面對這個剛剛破土而出的巨無霸,望著辦公樓下那片在日益長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看看身后那上百個忙碌的身影,丁威的目光深邃而堅定,日出日落,他期待著屬于他和他的團隊的收獲季。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