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速公路成為公眾出行的重要通行途徑,隨著車輛的不斷增加,高速公路堵車、事故等引發的矛盾點和法律糾紛也在逐漸增多,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出行需求,營造暢通、平安、舒適的通行環境,是高速公路管理者需要放在首位的問題。本文就以高速公路精細化管理避免法律糾紛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速公路;精細化管理;避免;糾紛
隨著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覆蓋面、里程不斷增加,截止至2013年底,我國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0萬公里,在全球范圍內位居前列。在高速公路帶給公眾便攜的同時,近幾年,由于車輛密集度增加、車速較快,高速公路各類矛盾事故頻繁出現,雖然有的事故并非直接責任,但應該盡量避免矛盾糾紛的產生,這是工作職責所在。
一、高速公路法律糾紛多見的幾種情況
高速公路產生的法律糾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各類原因造成的車輛擁堵、時間延誤;二是道路施工、道路設施破損、車輛散落物、突然竄出動物或沖出行人等原因造成的車輛安全事故;三是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糾紛。
二、產生高速公路法律糾紛的原因
(一)養護和道路維護、清潔等工作只能積極維護,而不可能做到隨時修復、隨時清除障礙。
(二)車流量急速增長,尤其在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期間,高速公路車流量大,容易發生各種矛盾和糾紛。
(三)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或糾紛,導致人身或財產損失較為嚴重,需要多方承擔責任。高速公路經營管理者必須承擔標準較高的善良管理人義務,因此難以避免地要承擔部分責任。
三、如何避免高速公路法律糾紛
(一)履行高速公路經營者義務,精細化任務保安全保暢通
高速公路為司乘人員提供的主要是道路安全暢通服務,司乘人員駛出高速公路時在收費站進行繳費。因此,經營者的主要職責集中在養護和收費兩項內容。
道路養護方面,必須加強日常性道路養護,進行路容路貌整治、路面清洗,及時修補坑槽、護欄板、隔離柵等設施,提高養護巡查人員責任意識,快速清理散落物,不因散落物影響車輛通行或造成交通事故。
收費方面,應當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提高收費員的收費速度;增設ETC車道并做好車道、設備的維護,保證車輛快速通過;對收費站的考核中加大保暢工作考核的比重,建立健全道路保暢指揮系統,成立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完善并定期演練保暢應急預案,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加強與交警、路政以及當地政府的協調。
同時,在現代化交通日益發展的今天,更要發揮智能交通作用,加強視頻監控應用,隨時發現所轄路段各種情況,緊急指揮調度、傳遞信息。尤其是在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惡劣天氣、突發事件處理等方面,必須有一個部門,能夠發揮集中協調職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為司乘提供順暢的行車環境,避免法律糾紛。
(二)管理規范化,精細化規定保規范
保安全保暢通的保證是管理的規范化。高速公路經營者應當制定一系列的規范化標準和制度,指導各項工作規范開展。針對收費、監控、養護、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制定相應的規范管理制度。并通過不斷地修改、完善,更加細化各項規定,做好各項工作記錄,妥善保存,使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三)承擔管理人的注意義務,精細化管理保安全。
作為高速公路中提供服務的一方,司乘從領取通行卡開始,便默認司乘與高速公路管理者之間成立了合同。在此合同中,高速公路管理者一方應當履行合同內容,即為司乘提供高速、順暢、安全的通行道路環境,高速公路管理者就應承擔相應的注意義務。提供順暢的通行環境,遇有交通事故等發生堵車時及時公告信息并盡快放行車流,盡快清除散落物等障礙,及時修復破損的路邊防護設施,標志標牌出現污損及時清潔更換等。
(四)提高法律糾紛處理能力,履行應盡義務,保護應有權益
高速經營者在面對訴訟時,應當保持不卑不亢、靈活應對的態度,既要符合社會定位,也要認清單位特點。
1、遇到不可避免的訴訟時要積極應訴。搜集和保存證據材料,力爭在訴訟中表現的合情合理合法。根據不同的訴訟請求和案件情況,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證明高速經營者已經按要求履行自身職責,承擔合同義務,最大程度上履行了注意義務,樹立遵守規定、嚴謹負責的單位形象。
2、對待對方當事人及代理人要態度良好,不能拒人千里之外,不可濫用自身優勢,影響高速形象。可通過協調、調解等方式簡易解決、降低經營成本的,可盡量通過溝通、協商解決,化解法律糾紛,降低高速公路訴訟案件出現在媒體及公眾視線內的頻率。
3、勝訴的案件要注重總結成功經驗,敗訴的案件,應從中吸取教訓,改進日常工作,積累訴訟經驗和技巧,提高類似案件的應對和處理能力。
作者簡介:胡軍(1966-),女,河北滄州人,本科,高級政工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