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軍
摘要:網絡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微視頻讓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可以隨時隨地的,按自己的步驟學習。中小學里微視頻專業人員、設備有限,培訓不足。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如何更方便快速的制作微視頻?如何傳播微視頻?學生怎樣能及時的利用微視頻隨時隨地的學習呢?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手機APP的應用,讓智能手機成為制作、瀏覽微視頻的良好終端。我們有容易上手的攝錄設備(智能手機或平板),容易傳播的網絡交互平臺(微博),有無處不在的網絡(因特網或手機移動互聯網),學生擁有接收信息的終端(手機或平板或電腦),有安全可靠大容量的存儲空間(云盤)。這些元素的結合,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目前的人員、設備、網絡資源,促進微視頻教學的普及發展,讓碎片化學習、翻轉課堂更容易實現。
關鍵詞:微視頻;翻轉課堂;智能手機;APP;微博;轉碼;云存儲;拍客;上傳;同步;移動互聯網;4G微視頻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關注,也有一些教師在微視頻的制作和使用中,心存畏難和迷茫。一些教師把微視頻與課件的用途混淆,把微視頻當做另一種格式的課件。學校在給老師做培訓的時候,也往往著重于電腦錄屏軟件的使用技術,缺少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對微視頻應用平臺的建設不夠重視。因此,我們先短暫回顧一下微視頻的發端與背景。
1微視頻的產生背景
隨著因特網Web術的成熟以及知識分享理念的實踐,使得通過互聯網傳遞情境化知識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也更容易被學習者所接受。而伴隨著互聯網時代同時而來的“時間碎片化”,應運產生了“微視頻”。
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提出,“讓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更廣泛地傳播。”“可以把優秀的課程的錄像制成易于傳播的格式。學生就可以在外出的時候看物理課錄像來學習。如果有學生暫時落后了。你可以把錄像資料給他們進行復習。”
在中小學生學習方面,“可汗學院”的互聯網微視頻講解提供了非常精彩的案例,創造了“按自己的步驟學習”、“隨時暫停”、“100分再前進”等優異的學習環境,并進而引發了“翻轉課堂”理念的產生。
“翻轉課堂”讓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翻轉課堂”要得以實現,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課外學習交流平臺,要有課堂外有效化解學習重難點的教學手段。
2微視頻的內容
微視頻的時間一般在5分鐘左右,不宜過長,要適合碎片時間的學習。微視頻的內容主要有這幾方面:以學科知識點及重點、難點講授為主;針對典型習題的講解分析與推理演算;針對教學實驗進行設計、操作與演示。不同學科側重方向不一,信息技術學科常用錄屏軟件錄制操作過程。
3微視頻的錄制設備與方法
微視頻主要使用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手機、視頻攝像頭等攝錄設備,對“白板、黑板、白紙、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手寫板、電腦課件、課堂、游戲活動、表演”等形式展現的微課教學過程進行拍攝記錄。
中小學校在缺乏專職攝像師和專業攝錄器材的情況下,我們形影不離、人手必備的智能手機可以發揮大用場。
4用智能手機錄制微視頻
一位語文老師訴苦:用電腦制作一個微視頻,用了兩個小時還沒做好。我告訴她一個簡單的方法:準備幾張白紙,幾只彩筆,用你的手機攝錄下你講解的內容,就是一個有效的微視頻。如果需要錄制電腦播放的畫面,手機同樣可以攝錄,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清晰度相當高。當然,配備三腳架拍攝畫面會更穩定。
一所學校,也許沒有幾位專職攝影師,沒有幾部好的數碼攝像機,如果沒有經過培訓,甚至連熟練用camtasia studio、屏捕大師制作微視頻的老師都寥寥無幾。可是,每個老師自己的手機都玩得很熟練,每個老師都有滿腹的教學經。借助各自的手機,大家可以自由輕松的錄制教學微視頻。用智能手機作為拍攝工具,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熟練的微視頻制作者,大大方便了微視頻的制作,極大豐富了微視頻教學資源,促進微視頻教學的普及和發展。
智能手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多媒體設備,江蘇省每百人擁有130部手機。智能手機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萬能的平臺,只要技術允許,你所能想象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交給手機中的APP(第三方手機應用程序)來解決。借助于智能手機,拍攝視頻的方式得到了簡化,傳播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同時門檻也降低了。例如新浪“拍客”,就是一款包含各種特效在內的增強版視頻拍攝和上傳工具。有些APP有拍攝的時間限制,如“秒拍”是10秒,“微拍”是3分鐘。
如果你的智能手機下載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序,我們的工作可以做得更簡單高效。用手機拍攝制作微視頻,我們可能用到多個手機應用軟件,如“拍客”、“新浪微博”、“360云盤”等等。下載安裝這些程序,我們的手機功能更強大,使用更方便,。
5微視頻的傳播平臺——微博
微視頻起著教育教學的作用,它與課件的不同,主要在于微視頻需要及時的、廣泛的、不定地域的傳播。微博可以起到重要的傳播作用。
為什么選微博作為微視頻的傳播平臺呢?微博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你既可以作為觀眾,在微博上瀏覽你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作為發布者,在微博上發布內容供別人瀏覽。發布的內容一般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當然也可以發布圖片,分享視頻等。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布信息快速,信息傳播的速度快。例如你有200萬聽眾(粉絲),你發布的信息會在瞬間傳播給200萬人。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冊用戶達到5.36億,2012年第三季度騰訊微博注冊用戶達到5.07億,微博成為中國網民上網的主要活動之一。微博是人際交流的平臺,也是學習的平臺。
智能手機拍攝的視頻如何上傳分享呢?這其實幾乎不用拍攝者費神,手機拍攝應用軟件可以選擇綁定新浪、騰訊、人人網等微博賬號,拍攝完自動上傳到微博。新浪拍客在分享上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發布一條視頻微博變得和發布圖片微博一樣簡單。用戶拍攝視頻后,只需要寫入微博正文,點擊“發布”按鈕,就能直接將視頻連同微博一起發布出去。“隨心拍視頻,一鍵發微博”,“即拍即發”成為現實。
發布視頻到微博,實際上讓制作者也省卻了視頻格式與轉碼的問題。微視頻與微博的結合,真可謂相得益彰,天衣無縫。另外,微視頻上傳到優酷、土豆、酷6等視頻網站也是可以考慮的方案。無論如何,不應該讓微視頻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局限在校園中,不要變成難以走出課堂的課件。
6微視頻的網路傳輸
因特網網絡傳輸環境中,人們通常用電腦處理上傳微視頻,用電腦觀看。這使學習者必須尋找一個有寬帶網又有電腦的環境。
3G、4G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人們在電腦PC終端之外有更多的選擇。人們可以用智能手機(或平板)處理上傳微視頻,用手機(或平板)瀏覽。這讓學習者能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時間,無論身在何處,都可及時刷新微博進行學習、交流互動。
也許,4G網絡下,人們不再擔心上網速度太慢,而怕速度太快,擔心手機流量夠不夠用了。的確,目前4G網絡剛開始運營,流量資費還是比較貴的。“忘了關4G,一覺醒來你的房子就歸移動了”,這樣的吐槽道出了人們對高資費的擔憂。但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wifi無線網省流量。在家里,一般都是固定包月寬帶,一般也都有無線路由。在單位,大部分學校都有無線網,有的學校可能還沒開,只要在能上網的臺式機USB接口插上一個迷你無線路由,即可輕松建立wifi信號,讓手機分享電腦網絡。
7云盤的存儲、備份、文件傳送作用
視頻是比較占存儲空間的,手機里的微視頻上傳發布到微博后,已經完成使命。如果需要存儲備份,可以通過數據線、讀卡器、wifi、藍牙等種種方式轉存到電腦硬盤,也方便用電腦將來進一步編輯操作。
此外,把微視頻上傳到云存儲服務產品,是很不錯的主意。百度、新浪、騰訊、奇虎360等公司都提供了大容量的免費云盤(網盤)。新浪微盤PC客戶端及手機客戶端登陸注冊后可得100G免費微盤,360雙客戶端登陸后更可達到36T超大容量免費云盤。只要在電腦或是手機上安裝客戶端,管理使用云盤就像使用自己的電腦硬盤一樣方便,且能自動同步更新文件。云盤里的文件要發布分享也很簡單,只要把分享生成的鏈接地址告訴對方或發布到微博就可以了。
云盤在解決了數據存儲的問題、也擺脫文件傳送的煩惱。手機APP真是太方便了。
8微視頻的學習終端
學生群體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平板等多種終端瀏覽微博。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只要在因特網或手機移動互聯網覆蓋的地方,學生都能進行微視頻學習。
9小結與展望
隨著4G網絡和手機產業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智能手機日益成為微視頻制作、發布、瀏覽的重要設備,微視頻在微博平臺的傳播將更為普遍。高速移動網絡、智能手機及APP、微博、云盤等多種元素的結合,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目前的人員、設備、網絡資源,促進微視頻教學的普及發展,讓碎片化學習、翻轉課堂更容易實現。學生可以在校、在家、在各種網絡覆蓋的地方,像點播電視節目一樣根據自己的進度自主學習,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正在實現。
有豐富的微視頻資源和暢通的網絡平臺,假設再遇上2013年的禽流感流行、霧霾污染嚴重導致學校停課這樣的突發狀況,也可應付自如了。
[參考文獻]
[1]微博.百度知識.
[2]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未來教育一瞥.Salman Khan.
[3]趙志猛.《移動互聯網上的微視頻處理與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