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揚 本報特約記者 章 節美國《星條旗報》網站9月22日報道稱,一艘中國偵察船被發現在關島“美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觀察美軍的“勇敢之盾”軍事演習,不過美國“并未在意這一舉動”。中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人所展現的“寬宏大度”是為來中國周邊偵察埋下伏筆。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23日下午回應《環球時報》有關求證時,并未否認相關報道,只是表示,“中方享有符合國際法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國軍隊艦艇在有關海域的活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中方尊重各相關沿海國依國際法享有的權利,也希望有關國家尊重中方艦船享有的權利。”美軍稱不在乎中國船只偵察 這篇題為“中國船只窺視勇敢之盾——這對美國來說無所謂”的報道稱,美軍方官員周一稱,自從9月15日“勇敢之盾”演習開始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一艘中國通用情報船在關島及其附近海域航行。報道稱,這場演習周二結束,來自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1.8萬名官兵進行了模擬攻防演練。 報道稱,“勇敢之盾”演習恰逢亞太地區形勢緊張之時,而這一緊張形勢大多是圍繞中國快速、現代化的軍隊及其領土野心造成的。“中國做出了南中國海的大約90%屬于他們的不明確的宣示,包括大多數國家認為的國際水域。”文章還渲染,最近幾年,中國艦只騷擾在包括中國專屬經濟區在內的國際水域航行的美國艦艇,尤其是2009年美國海軍的“無瑕”號被5艘中國船只包圍。 文章稱,在過去一年,中國船只屢次被發現在美國專屬經濟區內航行。“勇敢之盾”演習發言人金·狄克森周一說,“中國人符合國際標準,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稱中國在專屬經濟區搞“區域拒止”非主流 在報道中國到“美國專屬經濟區”搞偵察的同時,文章還試圖渲染中國在專屬經濟區內搞“拒止”是非主流做法。這篇文章稱,專屬經濟區是距離一國海岸線200海里的海域。專屬經濟區構成了地球海洋面積的大約1/3。專屬經濟區賦予所在國漁業、礦產和其他經濟權益,但是它并不是任何一國領海。 “美國和大多數其他國家認為,國際法允許有關軍隊在專屬經濟區內執行監視任務,但是中國和其他約20個國家通常持不同看法。”文章還稱。8月19日,一架中國戰斗機在距離海南島135英里的中國專屬經濟區內攔截了一架美國P-8巡邏機。中國官員還要求美國結束抵近偵察。在今年夏天的“環太平洋-2014”演習期間,中國也派遣了一艘偵察船到夏威夷附近的專屬經濟區。那一舉動讓美軍方官員感到驚訝,因為中國也是演習參加國。 《星條旗報》稱,中國對“勇敢之盾”的監視并未讓人驚訝。美軍演習的課目主要是演練反制“反介入/區域拒止”,文章稱這是一項阻止軍隊進入國際海空域,并且阻止任何進入那些空間進行機動的戰略。據報道,此次“勇敢之盾”美軍出動2個航母戰斗群、數百架飛機、近2萬名軍人。演習的課目包括反潛、攔截可疑船只、擊沉廢舊軍艦等。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說,北京正在生產遠程先進導彈和其他武器,以封鎖進入南中國海和東海大部分區域的通道。而其他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國家是伊朗。而中國海軍艦艇近日首次停靠伊朗,兩國將進行聯合演習。美國有“專屬經濟區”嗎? 中國海軍專家張軍社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中國船只的舉動,美國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并稱中國的做法“符合慣例”,聽上去更像是為自己來中國周邊進行抵近偵察的合理性做一些鋪墊和伏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絕非不讓別國艦機穿越自身專屬經濟區海空域,中國抗議美國的抵近偵察,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美國做得太出格,偵察的頻度和范圍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冷戰時對蘇聯的偵察力度,美國既然口口聲聲說中國不是敵人,那這種做法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美國“專屬經濟區”的合法性也存在疑問。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23日表示,美國人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只選擇其中對其有利的條款予以承認,很不地道。專屬經濟區當然不是領海,但也不是公海。美國一直喜歡用“國際水域”來混淆“公海”和“專屬經濟區”的區別,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在專屬經濟區內行使其權利和履行其義務時,應適當顧及沿海國的權利和義務。▲
環球時報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