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畜牧業戰線上創造輝煌,就必須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只有初中文化的杜有明,是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黨支部書記。基于對科學的崇尚和對畜牧業的熱愛,他在雜交育種、良種選育、精飼育肥、牲畜改良等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不僅使自己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戶,而且還帶領農牧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種子工程”創業致富
飲水思源不忘黨情
早在2002年,杜有明就抓住全旗發展畜牧業“養殖富民”的戰略機遇,通過當地政府扶持,嘗試打造養殖業“精品種子工程”。他清楚地認識到畜牧業的發展必須要做好“種子工程”。沒有一個好的品種,農區畜牧業的效益就不能更好地提高。要想打破農區畜牧業的發展瓶頸,必須進行品種改良與更新。養殖前期,他利用新疆細毛羊和當地的普通羊進行雜交,又用當時較為有名的德美羊進行雜交,培育新的優良品種。經過不斷地嘗試、篩選,最后選用最適宜當地養殖的巴美肉羊進行精飼育肥。到2007年,杜有明家中巴美肉羊種群已發展到160多只,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成為全村的致富戶。通過政府引導養羊致富的他,不忘黨和政府的關懷,于2007年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0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土方羊經”無償傳授
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黨的好政策加上政府的扶持,讓我靠養羊富了起來,作為共產黨員,看著鄉親們養羊賺不上幾個錢,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也跟上黨的好政策沾點光。”杜有明在一次村黨支部會議上這樣說。
為進一步改變永勝一組落后的養殖狀況,他主動將養殖的巴美肉羊、德美羊等優良品種推薦給本村的養殖戶,并無償傳授養羊的技術和經驗。2007年以來,他先后組織養殖培訓50多場次,忙得自家事情都顧不上,家里人有怨氣,勸他道:“別人家的事兒比自家的事兒還重要?又沒人給你錢,一天到晚就瞎忙了”。對此,杜有明一笑置之,遇到養羊戶前來“取羊經”時,他仍會不厭其煩地為來訪者現場講解養殖經驗。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養羊土專家”的杜有明,近3年來接待“取經”群眾2000多人,他講解的實用技能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廣受好評。2011年,他通過爭取政府的項目扶持,為當地養殖戶引進鄂爾多斯細毛羊2000多只、巴美肉羊1000多只,促進了本地肉羊品種的改良與更新,個羊的肉產量和絨產量明顯增高,受益農民戶均純收入增加5390元。
“養羊專家”創新模式
化零為整效益顯著
2008年,全村巴美肉羊養殖戶由原來的15戶發展到45戶,巴美肉羊飼養總量達到6000多只,看到村里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養羊專家”的思維又“新”了起來,他多次到發達地區的大型養殖合作社“取經”,提出組建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的想法。在鎮、村兩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杜有明任合作社理事長。為實現集中飼養,提高育種質量,他積極爭取項目支持。2009年5月,投資800多萬元、占地面積56900平方米,集種羊飼養、飼草料加工儲藏和管理為一體的“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項目落戶在永勝一組。
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后,杜有明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將分散的養殖戶“化零為整”,開創了“合作社+養殖戶+市場”的經營方式,統一培訓和管理,統一飼料青貯,羊毛集中銷售,統一種羊調劑和出售,每年園區養殖戶戶均增收15000元。2010年,“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取得了自治區級《種畜禽經營許可證》,成為自治區巴美種羊的育種基地之一。2012年,產業園區輻射帶動全村82戶群眾發展巴美肉羊育肥產業,年出欄肉羊2000多只,直接經濟效益達180多萬元,戶均增收2.3萬元,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農民的養殖收入。
2010年4月,杜有明被巴彥淖爾市委授予“全市勞動模范”稱號,2011年7月被巴彥淖爾市政府授予“全市十佳黨員產業致富帶頭人”稱號,2013年7月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組織二處供稿)
“要想在畜牧業戰線上創造輝煌,就必須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只有初中文化的杜有明,是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黨支部書記。基于對科學的崇尚和對畜牧業的熱愛,他在雜交育種、良種選育、精飼育肥、牲畜改良等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不僅使自己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戶,而且還帶領農牧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種子工程”創業致富
飲水思源不忘黨情
早在2002年,杜有明就抓住全旗發展畜牧業“養殖富民”的戰略機遇,通過當地政府扶持,嘗試打造養殖業“精品種子工程”。他清楚地認識到畜牧業的發展必須要做好“種子工程”。沒有一個好的品種,農區畜牧業的效益就不能更好地提高。要想打破農區畜牧業的發展瓶頸,必須進行品種改良與更新。養殖前期,他利用新疆細毛羊和當地的普通羊進行雜交,又用當時較為有名的德美羊進行雜交,培育新的優良品種。經過不斷地嘗試、篩選,最后選用最適宜當地養殖的巴美肉羊進行精飼育肥。到2007年,杜有明家中巴美肉羊種群已發展到160多只,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成為全村的致富戶。通過政府引導養羊致富的他,不忘黨和政府的關懷,于2007年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0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土方羊經”無償傳授
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黨的好政策加上政府的扶持,讓我靠養羊富了起來,作為共產黨員,看著鄉親們養羊賺不上幾個錢,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也跟上黨的好政策沾點光。”杜有明在一次村黨支部會議上這樣說。
為進一步改變永勝一組落后的養殖狀況,他主動將養殖的巴美肉羊、德美羊等優良品種推薦給本村的養殖戶,并無償傳授養羊的技術和經驗。2007年以來,他先后組織養殖培訓50多場次,忙得自家事情都顧不上,家里人有怨氣,勸他道:“別人家的事兒比自家的事兒還重要?又沒人給你錢,一天到晚就瞎忙了”。對此,杜有明一笑置之,遇到養羊戶前來“取羊經”時,他仍會不厭其煩地為來訪者現場講解養殖經驗。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養羊土專家”的杜有明,近3年來接待“取經”群眾2000多人,他講解的實用技能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廣受好評。2011年,他通過爭取政府的項目扶持,為當地養殖戶引進鄂爾多斯細毛羊2000多只、巴美肉羊1000多只,促進了本地肉羊品種的改良與更新,個羊的肉產量和絨產量明顯增高,受益農民戶均純收入增加5390元。
“養羊專家”創新模式
化零為整效益顯著
2008年,全村巴美肉羊養殖戶由原來的15戶發展到45戶,巴美肉羊飼養總量達到6000多只,看到村里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養羊專家”的思維又“新”了起來,他多次到發達地區的大型養殖合作社“取經”,提出組建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的想法。在鎮、村兩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杜有明任合作社理事長。為實現集中飼養,提高育種質量,他積極爭取項目支持。2009年5月,投資800多萬元、占地面積56900平方米,集種羊飼養、飼草料加工儲藏和管理為一體的“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項目落戶在永勝一組。
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后,杜有明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將分散的養殖戶“化零為整”,開創了“合作社+養殖戶+市場”的經營方式,統一培訓和管理,統一飼料青貯,羊毛集中銷售,統一種羊調劑和出售,每年園區養殖戶戶均增收15000元。2010年,“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取得了自治區級《種畜禽經營許可證》,成為自治區巴美種羊的育種基地之一。2012年,產業園區輻射帶動全村82戶群眾發展巴美肉羊育肥產業,年出欄肉羊2000多只,直接經濟效益達180多萬元,戶均增收2.3萬元,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農民的養殖收入。
2010年4月,杜有明被巴彥淖爾市委授予“全市勞動模范”稱號,2011年7月被巴彥淖爾市政府授予“全市十佳黨員產業致富帶頭人”稱號,2013年7月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組織二處供稿)
“要想在畜牧業戰線上創造輝煌,就必須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只有初中文化的杜有明,是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黨支部書記。基于對科學的崇尚和對畜牧業的熱愛,他在雜交育種、良種選育、精飼育肥、牲畜改良等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不僅使自己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戶,而且還帶領農牧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種子工程”創業致富
飲水思源不忘黨情
早在2002年,杜有明就抓住全旗發展畜牧業“養殖富民”的戰略機遇,通過當地政府扶持,嘗試打造養殖業“精品種子工程”。他清楚地認識到畜牧業的發展必須要做好“種子工程”。沒有一個好的品種,農區畜牧業的效益就不能更好地提高。要想打破農區畜牧業的發展瓶頸,必須進行品種改良與更新。養殖前期,他利用新疆細毛羊和當地的普通羊進行雜交,又用當時較為有名的德美羊進行雜交,培育新的優良品種。經過不斷地嘗試、篩選,最后選用最適宜當地養殖的巴美肉羊進行精飼育肥。到2007年,杜有明家中巴美肉羊種群已發展到160多只,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成為全村的致富戶。通過政府引導養羊致富的他,不忘黨和政府的關懷,于2007年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0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土方羊經”無償傳授
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黨的好政策加上政府的扶持,讓我靠養羊富了起來,作為共產黨員,看著鄉親們養羊賺不上幾個錢,就想著為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也跟上黨的好政策沾點光。”杜有明在一次村黨支部會議上這樣說。
為進一步改變永勝一組落后的養殖狀況,他主動將養殖的巴美肉羊、德美羊等優良品種推薦給本村的養殖戶,并無償傳授養羊的技術和經驗。2007年以來,他先后組織養殖培訓50多場次,忙得自家事情都顧不上,家里人有怨氣,勸他道:“別人家的事兒比自家的事兒還重要?又沒人給你錢,一天到晚就瞎忙了”。對此,杜有明一笑置之,遇到養羊戶前來“取羊經”時,他仍會不厭其煩地為來訪者現場講解養殖經驗。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養羊土專家”的杜有明,近3年來接待“取經”群眾2000多人,他講解的實用技能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廣受好評。2011年,他通過爭取政府的項目扶持,為當地養殖戶引進鄂爾多斯細毛羊2000多只、巴美肉羊1000多只,促進了本地肉羊品種的改良與更新,個羊的肉產量和絨產量明顯增高,受益農民戶均純收入增加5390元。
“養羊專家”創新模式
化零為整效益顯著
2008年,全村巴美肉羊養殖戶由原來的15戶發展到45戶,巴美肉羊飼養總量達到6000多只,看到村里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養羊專家”的思維又“新”了起來,他多次到發達地區的大型養殖合作社“取經”,提出組建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的想法。在鎮、村兩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杜有明任合作社理事長。為實現集中飼養,提高育種質量,他積極爭取項目支持。2009年5月,投資800多萬元、占地面積56900平方米,集種羊飼養、飼草料加工儲藏和管理為一體的“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項目落戶在永勝一組。
園區建成投入使用后,杜有明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將分散的養殖戶“化零為整”,開創了“合作社+養殖戶+市場”的經營方式,統一培訓和管理,統一飼料青貯,羊毛集中銷售,統一種羊調劑和出售,每年園區養殖戶戶均增收15000元。2010年,“大眾順”巴美肉羊育種園區取得了自治區級《種畜禽經營許可證》,成為自治區巴美種羊的育種基地之一。2012年,產業園區輻射帶動全村82戶群眾發展巴美肉羊育肥產業,年出欄肉羊2000多只,直接經濟效益達180多萬元,戶均增收2.3萬元,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農民的養殖收入。
2010年4月,杜有明被巴彥淖爾市委授予“全市勞動模范”稱號,2011年7月被巴彥淖爾市政府授予“全市十佳黨員產業致富帶頭人”稱號,2013年7月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組織二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