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
“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焦裕祿同志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沒能忘記他對蘭考人民許下的承諾。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想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黨員干部要敢于承諾,更要善于踐諾。
敢于承諾不是耍“嘴皮子”,不是喊嘩眾取寵的“空口號”,不是搞脫離實際的“浮夸”,而是一種堅定的為民情懷和事不避難義不推責的擔當。目前,絕大多數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急難怨盼問題,轉變了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但也有極少數黨員干部見了群眾“繞道走”, 遇困難打“退堂鼓”, 下基層“跑龍套”, 執行政策“打折扣”等等,如此不能為、不敢為、不想為,說到底還是群眾觀念淡薄,缺乏責任和擔當意識的表現。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有敢于承諾的魄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要有善于踐諾的睿智和篤行,且把主要精力放在踐諾上,努力讓群眾的念想和盼頭成為現實。如只承諾、不踐諾,或重承諾、輕踐諾,就不會有實實在在為民利民的行動,黨員干部也會失信于民、引發民怨,輕則影響工作開展,重則滋生群眾的抵觸情緒和不信任感。在聯系服務群眾時,始終站穩群眾立場,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既敢于承諾,又善于踐諾,踏踏實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不作秀、不演戲、不取寵、不討巧,汲取群眾智慧,接受群眾批評與監督,及時回應期盼,用實際行動架起黨群干群“連心橋”,方能立信于民,推動工作見實效。☆
(作者單位: 固陽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