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我一直在給洋老板杰克當助手,是公司的“二把手”。在合作共事中,由于中外人文和價值觀的不同,我們在經營理念上產生過激烈的碰撞。
由于接到許多海外訂單,生產日程排得很緊,可入夏后,頻繁地拉閘限電,耽誤了時間。我們向開發區管委會反映后,用電才趨于基本穩定。見暫無突發事件,杰克有“空閑”去沿海,親自開箱初步驗收已到港口的進口設備。
我們在馬不停蹄地趕貨,把斷電期間的產量補回來。員工們已連續加了三次班,完成了幾份急單。沒曾想,那位歐洲客戶來郵件催問,其貨能不能如期完成?如延期,將加收罰款。
對此我心急火燎,把全體員工集中起來開了個短會,號召大家再搏一把,超額完成上半年任務。我使出管理上慣常的“殺手锏”,考慮到正值夏季,車間的氣溫超高,除現場大量供應降溫品外,加班的職工每班額外發100元的補助。
可出乎意外的是,員工不似以前那么踴躍,拍著胸表決心。好多人臉上露出疲憊之態,舉手者寥寥無幾。無奈之下,我只好跟杰克做匯報。
靜靜地聽完,杰克當即指示:“疲憊之師怎能奪取決戰的勝利?給全體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調休兩天。好好地睡個覺,養足精神,放松心情。我跟客戶溝通,實話實說。違約在先,我們愿意承擔相應的罰款。我馬上坐飛機趕回來。”
由于杰克的調整,我心里打著小鼓,不得不宣布新決定,當場響起歡呼聲。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好多操作工、包裝工在澡堂里沖涼。有的回宿舍補瞌睡,有的干脆躺在有空調的“員工之家”椅子上。清悠悠的風很快把他們帶入夢鄉。
杰克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看到車間冷清的場面,再看到員工酣然的睡姿,點點頭,又搖搖頭,更覺得他的決定是對的,也深深地檢討著自己的失職。他打電話給客戶解釋了原委,尤其是盛夏,帶著疲憊的狀態工作有悖員工的意愿,也無力把產品做得最好。延誤交期我們愿意承擔3%的罰款。也許是心心相印,也許是道出實情,客戶對此予以諒解,只象征性地收了1%的罰款。休息了一天半,不少員工精神飽滿地提前回到崗位,完成了任務。
這場風波過去后,杰克跟我深談,流露出自責和愧疚:“員工的權益得到了尊重,就能創造出最佳效益。我們要盡量避免加班,尤其是酷暑期,我們接的訂單要充分考慮員工的體能和承受的極限。但愿新購進的機器能助我們一臂之力。今后把這些要寫進聘用的合同里,真正使員工在我們這兒快樂地工作。”
杰克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這個班間歇性地還是加了,但設計得較為巧妙。員工從被動到主動,以企業的微小“損失”博取了人心。我不由得對眼前這位洋老板產生了佩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