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輝萍
【摘要】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患兒100例,按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使用諾和靈進行治療,每2 g尿糖使用1 U胰島素。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中藥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療效以及患者癥狀緩解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血糖水平均下降,觀察組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各癥狀均得到緩解,觀察組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的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緩解患者的癥狀,治療效果顯著,是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療法; 小兒; 早期; 糖尿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ldren with early diabetes. Method: From 2011 January to 2013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early diabetic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volin 1 U, every 2 G glucose insul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o compared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blood glucose level, clinical effect and patient symptoms.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blood glucose decrease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ymptoms were alleviated, more food, dry mouth, fatigue the symptom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early diabetic, alleviate symptoms, obvious treatment effec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diabetes early,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Children; Early; Diabetes
First-authors address: Tao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oyuan 4157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46
糖尿病是營養代謝失常疾病,以成年患者多見,兒童患者亦較多,且兒童患者的病情往往更加嚴重,常并發營養不良等疾病,更不易根治[1]。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類型多為1型糖尿病,即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小兒早期糖尿病口服胰島素療效不佳,其治療一般采用胰島素注射治療[3]。國內已有學者研究糖尿病的中藥治療,且取得一定得治療效果[4]。目前國內外對小兒早期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報道甚少,明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可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治療提供有力依據。本研究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對患者血糖水平及癥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患兒100例,按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患者均符合WHO1997年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消渴病陰虛證候診斷標準[5],且發病均在1年之內。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年齡2~13歲,平均年齡(7.95±5.25)歲;女26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97±5.17)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14±4.85)歲;女25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7.68±5.3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諾和靈進行治療,每2 g尿糖使用1 U胰島素。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治療,具體如下:(1)具有口渴、尿頻、腰酸乏力、脈沉細數表現的患者腎陰虧損患者采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砂仁5 g,熟地和生地各15 g以及山萸肉、丹皮、澤瀉、茯苓和五味子各10 g。對于較為消瘦患者另加黃芪和人參治療,脈弱患者加枸杞和菊花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2)具有多飲、口干、舌邊緣紅、脈細數的患者采用石膏、生地和金銀花各15 g、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和知母各10 g以及甘草、砂仁和黃連各5 g,便秘患者另加大黃5 g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每月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12個月。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和不良反應發生狀況,發生血糖波動較大患者和不良反應的患者均根據個體情況進行相應治療調整。
1.3 療效評定 療效評定采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定標準[6]。顯著: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水平<7.2 mmol/L(13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30%。好轉: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空腹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
10 mmol/L(18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10%~30%。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血糖下降未達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癥狀均得到緩解,觀察組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的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根據現代醫學科學方法的原理,人們已從整體、細胞、亞細胞、分子生物學等水平對糖尿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治療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7-8]。目前兒童早期糖尿病的治療以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為主[9],但長期使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不但給患者帶來身心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亦可增加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10],且抗體的產生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療效[11-12]。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不但可從根本上提高臨床療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胰島細胞的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3-14]。目前國內外對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研究甚少,明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中西醫治療效果可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提供臨床依據[1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控制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早期糖尿病患兒療效顯著,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中西醫結合治是早期糖尿病患兒的有效治療方法;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多食、口干、乏力、尿頻、便秘、舌紅少津苔薄等癥狀出現明顯緩解,中西醫結合可有效緩解早期糖尿病患兒的各種臨床癥狀,減少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然而本研究的樣本量偏小,兒童早期糖尿病的個體差異較大,明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效果需進一步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是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張文,劉麗,李秀珍,等.兒童糖尿病198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0):1573-1574.
[2]徐雅南,劉春妍,黃瑛,等.兒童Ⅰ型糖尿病的護理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22-1423.
[3]田飛.糖尿病兒童低血糖診治與預防[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1(11):830-833.
[4]薄海美,田春雨,李繼安.中藥中有效成分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7):1340-1341.
[5]谷奕,鞏純秀.糖尿病專業教育和兒童糖尿病的治療[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2):1101-1104.
[6]楊衛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6):458-460.
[7]古建平,付曉榮,衛海燕,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8):2864-2866.
[8]高金玲,劉文英.兒童糖尿病發生情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4):5663-5665.
[9]張耀東,譚利娜,衛海燕.持續皮下輸注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兒童1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18):1508-1510.
[10]張衛,許金元.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49-3150.
[11]辛穎.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治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8):563-564.
[12]曾永紅,陳凡,王育珊,等.中西醫結合防治糖耐量異常及輕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結合脾胃雜志,2000,8(4):196-198.
[13]徐煒華.中西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9):929.
[14]王立人,黃祥蘭.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診斷分期法的意義與應用[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3,11(5):17-18.
[15]郭瑞林,高輝遠.治療糖尿病經驗[J].中醫雜志,2001,42(4):203.
(收稿日期:2014-05-17) (本文編輯:王宇)endprint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諾和靈進行治療,每2 g尿糖使用1 U胰島素。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治療,具體如下:(1)具有口渴、尿頻、腰酸乏力、脈沉細數表現的患者腎陰虧損患者采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砂仁5 g,熟地和生地各15 g以及山萸肉、丹皮、澤瀉、茯苓和五味子各10 g。對于較為消瘦患者另加黃芪和人參治療,脈弱患者加枸杞和菊花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2)具有多飲、口干、舌邊緣紅、脈細數的患者采用石膏、生地和金銀花各15 g、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和知母各10 g以及甘草、砂仁和黃連各5 g,便秘患者另加大黃5 g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每月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12個月。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和不良反應發生狀況,發生血糖波動較大患者和不良反應的患者均根據個體情況進行相應治療調整。
1.3 療效評定 療效評定采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定標準[6]。顯著: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水平<7.2 mmol/L(13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30%。好轉: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空腹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
10 mmol/L(18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10%~30%。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血糖下降未達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癥狀均得到緩解,觀察組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的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根據現代醫學科學方法的原理,人們已從整體、細胞、亞細胞、分子生物學等水平對糖尿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治療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7-8]。目前兒童早期糖尿病的治療以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為主[9],但長期使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不但給患者帶來身心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亦可增加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10],且抗體的產生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療效[11-12]。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不但可從根本上提高臨床療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胰島細胞的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3-14]。目前國內外對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研究甚少,明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中西醫治療效果可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提供臨床依據[1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控制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早期糖尿病患兒療效顯著,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中西醫結合治是早期糖尿病患兒的有效治療方法;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多食、口干、乏力、尿頻、便秘、舌紅少津苔薄等癥狀出現明顯緩解,中西醫結合可有效緩解早期糖尿病患兒的各種臨床癥狀,減少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然而本研究的樣本量偏小,兒童早期糖尿病的個體差異較大,明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效果需進一步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是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張文,劉麗,李秀珍,等.兒童糖尿病198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0):1573-1574.
[2]徐雅南,劉春妍,黃瑛,等.兒童Ⅰ型糖尿病的護理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22-1423.
[3]田飛.糖尿病兒童低血糖診治與預防[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1(11):830-833.
[4]薄海美,田春雨,李繼安.中藥中有效成分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7):1340-1341.
[5]谷奕,鞏純秀.糖尿病專業教育和兒童糖尿病的治療[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2):1101-1104.
[6]楊衛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6):458-460.
[7]古建平,付曉榮,衛海燕,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8):2864-2866.
[8]高金玲,劉文英.兒童糖尿病發生情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4):5663-5665.
[9]張耀東,譚利娜,衛海燕.持續皮下輸注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兒童1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18):1508-1510.
[10]張衛,許金元.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49-3150.
[11]辛穎.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治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8):563-564.
[12]曾永紅,陳凡,王育珊,等.中西醫結合防治糖耐量異常及輕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結合脾胃雜志,2000,8(4):196-198.
[13]徐煒華.中西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9):929.
[14]王立人,黃祥蘭.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診斷分期法的意義與應用[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3,11(5):17-18.
[15]郭瑞林,高輝遠.治療糖尿病經驗[J].中醫雜志,2001,42(4):203.
(收稿日期:2014-05-17) (本文編輯:王宇)endprint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諾和靈進行治療,每2 g尿糖使用1 U胰島素。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藥治療,具體如下:(1)具有口渴、尿頻、腰酸乏力、脈沉細數表現的患者腎陰虧損患者采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砂仁5 g,熟地和生地各15 g以及山萸肉、丹皮、澤瀉、茯苓和五味子各10 g。對于較為消瘦患者另加黃芪和人參治療,脈弱患者加枸杞和菊花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2)具有多飲、口干、舌邊緣紅、脈細數的患者采用石膏、生地和金銀花各15 g、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和知母各10 g以及甘草、砂仁和黃連各5 g,便秘患者另加大黃5 g進行治療。1劑/d,早晚各服用1次,20 d為1個療程。每月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12個月。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糖水平變化和不良反應發生狀況,發生血糖波動較大患者和不良反應的患者均根據個體情況進行相應治療調整。
1.3 療效評定 療效評定采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定標準[6]。顯著: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水平<7.2 mmol/L(13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30%。好轉: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空腹血糖水平<8.3 mmol/L(150 mg/dL),餐后2 h血糖水平<
10 mmol/L(180 mg/dL),或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10%~30%。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血糖下降未達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癥狀均得到緩解,觀察組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的患者比例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根據現代醫學科學方法的原理,人們已從整體、細胞、亞細胞、分子生物學等水平對糖尿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治療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7-8]。目前兒童早期糖尿病的治療以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為主[9],但長期使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不但給患者帶來身心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亦可增加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10],且抗體的產生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療效[11-12]。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不但可從根本上提高臨床療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恢復胰島細胞的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3-14]。目前國內外對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研究甚少,明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中西醫治療效果可為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提供臨床依據[1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控制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早期糖尿病患兒療效顯著,總有效率和顯著率均高于對照組,中西醫結合治是早期糖尿病患兒的有效治療方法;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小兒早期糖尿病患者多食、口干、乏力、尿頻、便秘、舌紅少津苔薄等癥狀出現明顯緩解,中西醫結合可有效緩解早期糖尿病患兒的各種臨床癥狀,減少多食、口干、乏力等癥狀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然而本研究的樣本量偏小,兒童早期糖尿病的個體差異較大,明確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效果需進一步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是小兒早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張文,劉麗,李秀珍,等.兒童糖尿病198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0):1573-1574.
[2]徐雅南,劉春妍,黃瑛,等.兒童Ⅰ型糖尿病的護理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22-1423.
[3]田飛.糖尿病兒童低血糖診治與預防[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1(11):830-833.
[4]薄海美,田春雨,李繼安.中藥中有效成分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7):1340-1341.
[5]谷奕,鞏純秀.糖尿病專業教育和兒童糖尿病的治療[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12):1101-1104.
[6]楊衛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6):458-460.
[7]古建平,付曉榮,衛海燕,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8):2864-2866.
[8]高金玲,劉文英.兒童糖尿病發生情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4):5663-5665.
[9]張耀東,譚利娜,衛海燕.持續皮下輸注與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兒童1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18):1508-1510.
[10]張衛,許金元.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3149-3150.
[11]辛穎.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治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8):563-564.
[12]曾永紅,陳凡,王育珊,等.中西醫結合防治糖耐量異常及輕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結合脾胃雜志,2000,8(4):196-198.
[13]徐煒華.中西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9):929.
[14]王立人,黃祥蘭.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診斷分期法的意義與應用[J].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3,11(5):17-18.
[15]郭瑞林,高輝遠.治療糖尿病經驗[J].中醫雜志,2001,42(4):203.
(收稿日期:2014-05-17) (本文編輯:王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