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瑋瑋+袁培
摘要:隨著全球數字媒體的擴張,人們將注意力更多地轉向了新媒體,而傳統黑白版畫因制版的復雜性和印刷的局限性,使傳播受到了嚴重影響?;诖耍诔浞终莆蘸诎装娈嬏攸c的前提下,將其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依托Photoshop軟件提出的一套將普通圖像素材轉化成黑白數字版畫的方案,解決了版畫制版、保存、傳播上的難題,并通過試驗證實了該方案的有效性。
關鍵詞:黑白數字版畫;數字圖像處理;photoshop
中圖分類號: TP391 文獻標識碼:A
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d on Photoshop
YI Weiwei,YUAN Pei
(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Digital Arts Department.Dalian 116023,China)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global digital media,people will be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w media.While traditional black and white prin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mplexity of plate making and printing,its spread has received the serious influence.On the premise of fully grasp the black and white print characteristics,relying on photoshop software put forward a plan of transforming common image material into 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It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plate-making,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print.The experiment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Keywords: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digital image processing;photoshop
1 引言(Introduction)
版畫這一由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衍生出來的藝術形式,集畫、刻、印于一體。經魯迅先生提倡,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取得了巨大發展,但始終沒有成為繪畫藝術主流。以傳統手工雕刻方式制版雖說保留了手工作業特有的味道,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首先,隨著全球數字媒體的擴張,人們將注意力更多的轉向了新的媒介,各種新媒體作品不斷涌現,以版畫為代表的傳播力較弱的藝術形式受到了一定沖擊;其次復數性是版畫基本屬性之一,反復的壓印數次后肯定會對原版造成污染磨損,使印制質量下降,影響傳播;最后,傳統制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出錯后不易修改,刻版也容易受到溫度、濕度等客觀因素影響,不利于保存。而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剛好可以彌補以上不足,為版畫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2 黑白數字版畫的基本思路(The basic idea of
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
黑白版畫藝術,是研究黑白的規律,用黑白兩個對比色來表達大千世界物象的一種特殊語言[1]。黑白數字版畫的研究歸納起來涉及到兩個核心問題,一方面是如何將普通的圖像素材轉化為具有黑白版畫語言特征的新圖像,另一方面則是如何在大體版畫效果已經呈現的前提下更加細化地呈現畫面的刀痕美。通過嚴格的樣本比對,經過反復多次利用數字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進行試驗后,建立了制作黑白數字版畫的基本操作流程,共有五個主要步驟,同時也可以根據創作需要在這基礎進行加減。
3 黑白數字版畫的操作流程(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
3.1 圖像整理
用于版畫制作的圖片通常由于素材拍攝時會有一些不必要的圖像因素被拍攝進去,因此第一步需要根據藝術構圖將不需要的圖像部分剔除、替換,為下一步做好充分準備。Photoshop中能用多種途徑完成圖像整理操作,如橡皮擦、圖章工具、修補工具等。當有大面積像素需要保留或剔除時,可利用選區工具。選區工具需要根據所處理圖像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當圖像的外輪廓是規則的矩形、橢圓等可以選擇最普通的選框工具,當圖像外輪廓為直線構成時可選擇多邊形矩形工具,當圖像與背景色差較大時可用磁性索套,當邊緣有曲線輪廓時可用鋼筆工具做選區來抽取圖像,當圖像素材較復雜,例如有發絲、羽毛、透明的紗等,就可以運用抽出濾鏡,它能使被處理圖像的邊緣效果更自然,去除邊緣雜色,獲得與手工雕刻同樣干凈、精準的邊緣。
3.2 調整閾值
版畫的黑白韻律在數碼版畫中通過圖像的二值化處理來完成,在Photoshop中即圖像的閾值操作,設計師根據設計需要調整出感興趣的目標的輪廓。這是數碼版畫技術核心所在。所謂閾值命令即在0—255灰度值范圍內指定一個灰度作為臨界值,所有比它亮的像素轉換為白色,比它暗的像素轉換為黑色,從而使圖像轉換為高對比度的黑白圖像。如圖1所示,圖像閾值參數設定為100。閾值參數設定根據留黑面積、刻痕深度進行調節。通常越亮留黑越少閾值設定越大,越暗留黑越多閾值設定越小。由于版畫制版工藝的特殊性,決定了版畫的陰陽分布與刻版表面凹凸起伏的變化密切相關??毯郯纪蛊鸱叫?,實際所產生的陰影就越弱,黑白差異面積就越小,邊界也相對模糊,而刻痕凹凸起伏越大,實際所產生的陰影就越強,黑白差異面積就越大,邊界則顯得干凈利落,對比鮮明。通過反相操作還能實現陰刻陽刻轉換的效果。
圖1 圖像二值化
Fig.1 The value of the two images
3.3 各向異性擴散
圖像素材的不確定性使調整完閾值后可能會出現雜亂的邊緣顆粒,因此需要對所得圖像進行去噪整理。各向異性擴散是有選擇性的平滑過程,這種平滑過程在均勻的區域不受限制,而在跨越邊界部分被抑制,在平滑噪聲的同時保持圖像的邊緣特征[2],因此可作為圖像邊緣去噪。如圖2所示,圖像為各向異性擴散后的效果,邊緣出現了液化模糊的樣式。
圖2 各向異性擴散后的圖像
Fig.2 The image after anisotropic diffusion
3.4 色彩與造型調整
在畫面基本成型后,可根據創作需要進行色彩和造型上的調整。色彩調整時可盡量選擇不影響原圖層的色彩調整模式,如正片疊底、顏色疊加,這樣更便于后續更改。在造型上,電腦直接生成的圖像還是具有一些局限性,缺少手工雕刻版畫所特用的刀痕組合,因此設計者可根據創作需要選擇不同的筆刷模仿三角刀、圓口刀、平口刀等在刻板上雕、刻、鑿、撥、旋、沖后所呈現出來的視覺形態,以增加畫面的藝術個性,如圖3所示。這也是整個操作流程中最重要、主觀性最強、最耗時的步驟。
endprint
3.5 邊緣銳化
通過各向異性擴散后圖像的邊緣會出現一定的液化模糊感,與版畫利落的刀刻感相差甚遠,我們可以借用銳化濾鏡來解決這個問題。Photoshop中應用銳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邊緣,提高圖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焦距程度,使圖像特定區域的色彩更加鮮明,但一定要適度。USM銳化是銳化濾鏡中的一個常用技術,專用于銳化圖像中的邊緣,可以快速調整圖像邊緣細節的對比度,使畫面整體更加清晰。USM有三個可調節量,數量、半徑和閾值。數量用于控制銳化的強度,是銳化的總閥,原理是提高邊緣像素的反差。半徑用于控制銳化作用的像素范圍,決定了邊緣周圍將被修改的像素數。閾值用于確定邊緣查找的規則,數值決定了銳化起作用的邊緣相鄰像素間的亮度級差[3]。如何設置才能實現沒有暈圈和噪點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實驗證明數字版畫數值通常會達到100以上,小于100則銳化效果不明顯,不能實現版畫效果,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還要視半徑和閾值的設置而定。閾值數值越小,銳化越強,例如閾值被設為0時,每個像素都被視為潛在邊緣被銳化。如果閾值被設置為10時,則只有相鄰像素的差異超過10時,才進行銳化。刀刻版畫邊緣利落,需要提高銳化強度,因此可把閾值降低到0,但同時要注意觀察圖像是否會出現雜色。如圖3所示,圖像USM參數分別設定為數量:200;半徑:50;閾值:0。銳化最好作為圖像調整處理的最后一步,即開始銳化前應該完成所有的圖像修改和調整,例如色相、對比度、濾鏡等等。大量實踐證明等銳化之后再調整圖像將會出現畫面不統一,畫質整體惡化的問題。
圖3 邊緣銳化后的圖像
Fig.3 The image after edge sharpening
4 結論(Conclusion)
黑白數字版畫以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為技術支撐,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推動了版畫制作工藝的程式化、科學化。妥善解決了傳統版畫在畫、刻、印、存等環節存在的不足,為多種版畫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拓寬了道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楊明倩.淺談黑白木版畫的裝飾語言[J].美與時代(下),2008,5:72-74.
[2] 范彥革,劉旭敏.各向異性擴散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10:55-58.
[3] 專題. Photoshop 中的銳化濾鏡[J].數碼攝影,2013,11:154-155.
作者簡介:
弋瑋瑋(1982-),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傳統視覺藝術與數字圖像處理.
袁 培(1984-),女,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領域:高等教育管理.
endprint
3.5 邊緣銳化
通過各向異性擴散后圖像的邊緣會出現一定的液化模糊感,與版畫利落的刀刻感相差甚遠,我們可以借用銳化濾鏡來解決這個問題。Photoshop中應用銳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邊緣,提高圖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焦距程度,使圖像特定區域的色彩更加鮮明,但一定要適度。USM銳化是銳化濾鏡中的一個常用技術,專用于銳化圖像中的邊緣,可以快速調整圖像邊緣細節的對比度,使畫面整體更加清晰。USM有三個可調節量,數量、半徑和閾值。數量用于控制銳化的強度,是銳化的總閥,原理是提高邊緣像素的反差。半徑用于控制銳化作用的像素范圍,決定了邊緣周圍將被修改的像素數。閾值用于確定邊緣查找的規則,數值決定了銳化起作用的邊緣相鄰像素間的亮度級差[3]。如何設置才能實現沒有暈圈和噪點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實驗證明數字版畫數值通常會達到100以上,小于100則銳化效果不明顯,不能實現版畫效果,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還要視半徑和閾值的設置而定。閾值數值越小,銳化越強,例如閾值被設為0時,每個像素都被視為潛在邊緣被銳化。如果閾值被設置為10時,則只有相鄰像素的差異超過10時,才進行銳化。刀刻版畫邊緣利落,需要提高銳化強度,因此可把閾值降低到0,但同時要注意觀察圖像是否會出現雜色。如圖3所示,圖像USM參數分別設定為數量:200;半徑:50;閾值:0。銳化最好作為圖像調整處理的最后一步,即開始銳化前應該完成所有的圖像修改和調整,例如色相、對比度、濾鏡等等。大量實踐證明等銳化之后再調整圖像將會出現畫面不統一,畫質整體惡化的問題。
圖3 邊緣銳化后的圖像
Fig.3 The image after edge sharpening
4 結論(Conclusion)
黑白數字版畫以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為技術支撐,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推動了版畫制作工藝的程式化、科學化。妥善解決了傳統版畫在畫、刻、印、存等環節存在的不足,為多種版畫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拓寬了道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楊明倩.淺談黑白木版畫的裝飾語言[J].美與時代(下),2008,5:72-74.
[2] 范彥革,劉旭敏.各向異性擴散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10:55-58.
[3] 專題. Photoshop 中的銳化濾鏡[J].數碼攝影,2013,11:154-155.
作者簡介:
弋瑋瑋(1982-),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傳統視覺藝術與數字圖像處理.
袁 培(1984-),女,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領域:高等教育管理.
endprint
3.5 邊緣銳化
通過各向異性擴散后圖像的邊緣會出現一定的液化模糊感,與版畫利落的刀刻感相差甚遠,我們可以借用銳化濾鏡來解決這個問題。Photoshop中應用銳化工具可以快速聚焦模糊邊緣,提高圖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或者焦距程度,使圖像特定區域的色彩更加鮮明,但一定要適度。USM銳化是銳化濾鏡中的一個常用技術,專用于銳化圖像中的邊緣,可以快速調整圖像邊緣細節的對比度,使畫面整體更加清晰。USM有三個可調節量,數量、半徑和閾值。數量用于控制銳化的強度,是銳化的總閥,原理是提高邊緣像素的反差。半徑用于控制銳化作用的像素范圍,決定了邊緣周圍將被修改的像素數。閾值用于確定邊緣查找的規則,數值決定了銳化起作用的邊緣相鄰像素間的亮度級差[3]。如何設置才能實現沒有暈圈和噪點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實驗證明數字版畫數值通常會達到100以上,小于100則銳化效果不明顯,不能實現版畫效果,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還要視半徑和閾值的設置而定。閾值數值越小,銳化越強,例如閾值被設為0時,每個像素都被視為潛在邊緣被銳化。如果閾值被設置為10時,則只有相鄰像素的差異超過10時,才進行銳化。刀刻版畫邊緣利落,需要提高銳化強度,因此可把閾值降低到0,但同時要注意觀察圖像是否會出現雜色。如圖3所示,圖像USM參數分別設定為數量:200;半徑:50;閾值:0。銳化最好作為圖像調整處理的最后一步,即開始銳化前應該完成所有的圖像修改和調整,例如色相、對比度、濾鏡等等。大量實踐證明等銳化之后再調整圖像將會出現畫面不統一,畫質整體惡化的問題。
圖3 邊緣銳化后的圖像
Fig.3 The image after edge sharpening
4 結論(Conclusion)
黑白數字版畫以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為技術支撐,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推動了版畫制作工藝的程式化、科學化。妥善解決了傳統版畫在畫、刻、印、存等環節存在的不足,為多種版畫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拓寬了道路。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楊明倩.淺談黑白木版畫的裝飾語言[J].美與時代(下),2008,5:72-74.
[2] 范彥革,劉旭敏.各向異性擴散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10:55-58.
[3] 專題. Photoshop 中的銳化濾鏡[J].數碼攝影,2013,11:154-155.
作者簡介:
弋瑋瑋(1982-),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傳統視覺藝術與數字圖像處理.
袁 培(1984-),女,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領域:高等教育管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