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


“他不是教授,卻有許多教授研究他;他不是政要,卻有許多政要尊敬他。”他曾經是享譽八桂的知名企業家,如今在理論研究領域建樹頗豐,曾被邀請到中央黨校論壇為嘉賓作主題演講。他就是中國智庫產業的創新者、聲名遠播的“政論家”梁偉平先生,一位“智圓行方”的思考者。
面前的梁偉平,一襲得體傳統服飾,腰板筆挺,國字臉上墨眉濃重,散發著不言自威的氣場,嗓音洪亮且底氣十足。大氣而不張揚,勤敏蘊涵著穩重,儒雅透出睿智,談話中不時迸發出思想的火花,輕松詼諧的語言更是讓人感知到智者的魅力。
知恩圖報不忘本
根親情懷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內核,是華夏文明追族索緣的文化紐帶。
1956年,梁偉平出生于廣西,家鄉的青山綠水滋養了他。歲月的流轉,時代的變遷,沒有沖淡他對故鄉的印記和情感。上世紀90年代,當他具備了一定經濟實力之后,報效家鄉成了他的首要選擇。受時任玉林市領導的盛情邀請,作為招商引資引來的“金鳳凰”,梁偉平被請到玉林投資興業。他慧眼獨具,選擇到玉林佛子山投資開發文化旅游景區。
佛子山景區以寒山水庫為中心,背靠寒山山脈東南麓,群峰疊嶂,林密谷深,水面遼闊,山環水繞,風光秀美。景區內綠樹成蔭,植被豐茂,遍布荔枝、龍眼、桃樹、木棉、玉蘭、紫荊等數百種南國樹種,有南方植物王國之美譽。佛子山常年郁郁蔥蔥,繁花似錦,是玉林名副其實的“綠肺”。
青山綠水、湖光山色和旖旎多姿的桂南景致,獨特的區位優勢,構成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先天要素。1992年,梁偉平與玉林市政府聯合成立了廣西玉林投資有限公司,并注入一千萬資金,用于佛子山景區的開發建設。為早日造福當地百姓,打造南桂后花園,他請來了專家對佛子山進行高標準規劃和論證,一幅江南盛景圖卷緩緩展示在世人面前。
選擇“放下”為修行
然而,世事難料,正當他事業如日中天、佛子山的藍圖一步步實現時,這座承載了他“廣西夢、玉林夢”的項目卻夭折了。設想如果當時項目能順利實施,無疑會成為玉林市一個響當當的城市名片,廣西人又一引以為傲的“甲天下”勝地。
佛子山的變故給當地造成了巨大損失,項目一停就是20多年,佛子山土地被變賣瓜分,景區亂象觸目驚心,爛尾房遍地,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梁偉平的財產被侵占,人生陷入低谷。
鑒于玉林當時的投資環境,梁偉平萬般無奈之下作出了人生中的重大抉擇,暫時“放下”了自己宏大的造園夢想。
梁偉平充滿智慧的“放下”,為他打開了另外一扇門。俗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放下之中,他獨特的世界觀、方法論逐漸形成。中央黨校毛澤東思想研究室原主任張尉萍教授評價其“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他的思想體系逐步建立,對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的深刻體會和認識及對世界各種思潮和流派的研究,使他形成有別于學院派的新思想流派。
行之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10幾年隱居生活證明,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嘩眾取寵,而這段不尋常的經歷,使他能夠排除外界各種干擾,凈化了心靈世界,洗練了思維能力,也因此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
潛心鉆研做學問
孔子在《論語》中提出“智者壽”的養生哲學。西漢的劉安在《淮南子·主術訓》中將孔子的哲學演繹并升華到更高層次,提出了“智圓行方”之說。
“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即智慮周到通達,行為端方不茍。梁偉平在復雜局勢面前,選擇了“放下”,選擇修身做學問,對于當時剛40多歲的他來說,無疑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從容自若來源于一個人的閱歷和心態,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梁偉平認為,人到天命之年,關鍵問題要明白,有平常心,才能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自在,自在才能達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知足知不足的境界,才有從容自若的心態。
當問及為何如此盡心盡力搞理論研究時,他談到,國家的需要方顯個人價值,當下中國正值改革關鍵期,能把自己的所學所研、所思所想形成理論成果,奉獻給國家,奉獻給社會,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國家盡點力,能為后世立言,比物質、金錢、地位更重要。精神財富和思想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稀缺資源。
位卑未敢忘憂國
他作為一名黨外人士去研究黨建理論,曾被人認為是瘋子;他研究反腐倡廉,弘揚清風正氣,堅持要將其公司價值10多億元的土地依法交還國家,又被認為是傻子。有人說他是“小人物研究大問題”,但他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時刻牢記“位卑未敢忘憂國”。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后,他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撰寫了《強邊固國、穩政安民——實施護邊興邊富邊固邊四大戰略,促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的構想》。
為解決國家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梁偉平近年來撰寫了近30萬字的理論專著《為黨分憂,為國盡責》,書中涉及黨的建設、反腐倡廉、釣魚島問題、小產權房、文化改革等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外交等眾多領域。
世界形勢風云變幻,梁偉平的研究課題也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他正開展《如何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世界新秩序》等課題研究。他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其理論文章和事跡為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刊載和報道,一些重大理論觀點還獲得中央高層關注和讀者強烈反響。
“智圓行方”是人生的理想追求,國人深悟其中哲理。風物長宜放眼量,方能“盡終其天年,度百年乃去”。梁偉平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踐行了“智圓行方”的深厚哲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