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鋒
摘 要 隨著現代農業發展,農村土地流轉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在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由此,就農村土地流轉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 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2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1--02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通過土地流轉,能有效減少土地的棄耕拋荒,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產,進而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
1 重要性
土地流轉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以下3點:①減少土地的棄耕拋荒,增加土地資源利用率。因為個體農業普遍效益較低,近些年農村勞動力正轉移到非農產業,很多農村都有土地棄耕拋荒現象的發生。因此,為減少土地拋荒,應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將進行資金和技術投入以及開發經營的少數人集中起來,使土地的使用趨于合理,增加農民收入。②加快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規模化。在現代市場競爭下,一家一戶、經營分散的傳統個體農戶往往處于劣勢,因為其生產方式較為落后,產品無法形成一定的規模。一部分農戶因不愿或者無力耕種土地已轉向非農產業,而另一部分有技術、有意向發展農業的農業人才卻因缺乏耕地,難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或增加生產經營項目。土地流轉對農業生產規模經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可以組合和優化土地、技術、勞動力、信息及資金等農業生產要素,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產,進而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③市場決定土地使用權。關于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這一點,中央曾就土地二輪承包問題提出“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應當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轉機制,規范農業土地市場,保證土地流轉的規范和有序。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積極性低
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移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村還存在有勞動力老齡化、粗放經營、收入多元化及村莊空心化等現象。部分農民因為對土地流轉制度的認識不足,仍存在對土地的依戀,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另外,農村還存在著部分務農人口,如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婦女等,進行傳統的種植活動。部分農民認為將土地流轉出去所得的效益不高,土地流轉的積極性較差,或對土地流轉的期望值過高,索要的土地流轉租金太高,增加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難度。
2.2 操作不規范
很多農民進行土地流轉沒有嚴格遵照其正確的程序,忽視書面合同,或書面合同不夠規范,合同條款模糊,不具法律效用。有的農民進行土地流轉過于隨意,影響到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布局。
2.3 信息流通不暢
目前,土地流轉市場還未完成建立和健全,沒有建立土地流轉的信息庫,相關信息流通不暢。這樣會導致承租人不清楚哪里有土地承租,或一些地方土地愿意流轉卻尋不到承租人。
3 對策
3.1 提高農民認知
有關部門應做好土地流轉的引導工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多渠道和多形式進行土地流轉工作。結合土地流轉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同時,應加大土地流轉法規政策的宣傳度力,做好農民的思想工作,有效提高人們對土地流轉的認識,改善過去的農業耕種模式,發展集約化生產經營,最終達到農業企業和農民收入“雙贏”的目的。
3.2 建立土地流轉機制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應遵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的合法權益”的原則。要堅決貫徹實行中央制定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土地經營流轉機制,研究和制訂土地流轉的方式和程序,并統一制訂和印發土地流轉合同。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土地流轉采取互換、轉包、轉讓及租賃等形式。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發展。
3.3 加強引導
加強土地流轉的相關引導,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生產經營,促進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未來土地流轉的發展,需要其生產項目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較好的發展潛力和經濟效益。土地流轉要適度傾向農業技術或經營人才,實行“農業公司+生產基地+農戶”的模式,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的發展。
3.4 增加投入
發展離不開投入。相關部門要進行財政幫扶,實行“以獎代補”,加強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積極響應農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和市場信息服務等扶持政策,不斷加大對農業基地建設的投入。各級各部門應給予農業銀行、財政資金、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貸款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促進土地流轉后的經營效益的提高。
3.5 及時公布流轉信息
有關部門需要建立土地流轉的相關信息平臺,并借助這個信息平臺,對當地各村的土地流轉面積、位置、時限及土地質量等級等信息進行公布,方便人們能對土地流轉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了解。
4 結語
總之,農村土地流轉能有效減少土地的棄耕拋荒,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在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還存在著農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低、土地流轉操作不規范、土地流轉信息不暢等問題,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加大引導和投入,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生產經營,促進土地流轉后的經營效益的提高,并建立土地流轉的信息平臺及時公布流轉信息,方便人們了解相關信息,以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規范、有序地進行,進而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