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蒂姆波頓運用他融入骨髓的黑色幽默,在《僵尸新娘》那看似冰冷詭異的故事背后,隱藏了令人怦然心動的童真童趣,而那不時流露出的脈脈溫情更是直擊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這是蒂姆波頓的招牌風格,也是其對于美學的全新闡釋。
關鍵詞:黑色幽默;美學;意象
著名的電影導演蒂姆·伯頓,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伯班克。其封閉孤獨的童年生活,致使這位鬼才式的人物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善言語。因此,他對于世界的看法在年幼時便喜愛用繪畫的方法表達。加州藝術學院的學習經歷和迪士尼的夢想基金,使得蒂姆波頓走上了動畫師乃至導演的路程,他以獨特的思想,奇特的隱喻手法和視角,用其黑色幽默感染世人。
在《僵尸新娘》這部偶動畫中,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卻同樣為我們編織出了一個精彩的哥特畫卷。然而其并非是原始意義上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的哥特式電影,盡管影片中有許多關于骷髏和僵尸的造型,但卻無一不透露著活潑可愛以及善良的品性。
1 故事情節所體現的美
蒂姆波頓依然采用了他黑色幽默的表現方式。月光下僵尸新娘愛蜜莉憂郁寂寞的臉龐,哥特式的破舊婚紗,幽藍的捧花,腐敗的肢體,和那枚陰錯陽差地戒指,幽暗的藍色,使得整個畫面變得美好而靜謐,不禁讓人產生一種淡淡的憂傷,并深深地為這善良的僵尸新娘而感到心痛。然而這個故事講述的終究是一個人鬼殊途的故事,面對現實,最后僵尸新娘選擇了妥協。“我愛你,但是你不屬于我?!睈勖劾蛟谧詈笠豢陶J識到,自己奪取的正是維多利亞的夢想。所以她選擇了放棄,選擇了成全。也許這就是這位僵尸新娘最動人的地方吧。即使經歷了最邪惡的背叛和死亡,卻仍沒有奪走她的甜美天真,即便腐爛了身體卻依然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她的靈魂在這一刻無比圣潔。
愛蜜莉身上所體現的這種靈魂美,其實就是我們人類的愛,而且是超越普通的大愛。這種大愛,表現出愛蜜莉的甘于犧牲自我奉獻他人的崇高精神。她這種崇高的精神存在于一種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之內,而他的存在正是我們美學里所講的審美主體。所有的僵尸和骷髏,在面對這樣一種精神美,都在受到震撼的同時感受到了她的神圣所在。于是他們紛紛站出來,支持愛蜜莉的想法。共同擊退了巴克斯男爵。由此,所有人的心靈得到了一種更高層次的凈化和升華,他們真正地做到了超越平庸和渺小,給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了一次更高層次的提升。
蒂姆波頓用這部故事告訴我們:“愛的真諦是幸福,幸福的意義是愛?!睈郾人浪鶐淼目謶诌€更強有力。因為有愛,只因為有愛,生命才能支撐住,才能進行。而這種愛,正是我們在美學中所追求的一種大的意境。它不斷地把真正人性的東西,從我們天性中的那些粗野的世俗的東西中拯救出來、它把我們燃燒著的對于精神上的完滿的追求,世世代代地保持下去。同時,它又把我們內心經驗深處的那種對于宗教、神圣和藝術的珍貴而又深摯的感情保持下去。的確,就是這樣一種奇異的創造性的力量,把人生神圣化、理想化。
2 制作手段所體現美
眾所周知,這部電影花了蒂姆波頓幾乎快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驚訝。在這個用CG就可以完成一切的計算機時代,他卻要回歸幾十年前的技術,確實有些不可思議。然而這就是定格動畫所帶給我們的關于逐格拍攝的獨特魅力。定格動畫在制作的手法上,要求按照膠片運轉的頻率即每秒24幀,逐格移動木偶,相當繁復且耗時耗力。這對于制作團隊的耐力和決心是一項嚴格的考驗。且不說對于人物的制作,只是拍攝階段,很多時候一整天的工作,就只能完成銀幕上所展現的一兩秒鐘的鏡頭。但是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會獲得如此精美絕倫的木偶電影。
在商業動畫中,藝術表現和故事情節決定影片的反響和最后的票房,而技術手段則是決定一部影片能否完成的關鍵。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到的是多方位的人才合作。美術設計,人物場景搭建,拍攝手法,表現特效,音樂音效,合成輸出無不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分工合作,而作為導演的蒂姆波頓,在整個龐大的體系中,就起到了一個統籌者的身份。因此,對于導演的要求,就不僅僅停留在藝術鑒賞,更要其能掌握一定的技術手段。如何調節藝術和技術之間的這個度,就如同一個科學家,在填塞左腦與右腦,空間與實踐,物理學與藝術之間的鴻溝一樣,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也是必然要實現的。在這樣一個環節中,把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同時都發揮到最高點的便是蒂姆波頓。他在自己的人生和創造中,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從而使自己在技術與藝術這兩個領域都發揮了最大的作用,這便是藝術美和技術美最完美的結合。
3 角色設計所體現的美
沉郁的美感需要一種審美的穿透力和洞察力。
蒂姆波頓的黑色幽默之下,愛蜜莉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靈魂。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僵尸,而是一個有著天真甜美柔軟內心的美女。這便是這位導演的過人之處。其實無論任何東西,一定有丑的一面,那些健康的光明的東西一定有與其對立的陰暗晦澀的一部分。丑總是會展現一個人的個性,這正是性格特征彰顯一個好途徑。那些生理的畸形,道德的敗壞或者精神上的怪癖,往往能夠使得我們能夠越來越關注于丑的東西。有人會覺得荒誕,為何要設置這樣一個角色。但也許這就是導演的用意所在,外形的丑同樣能給人一種可以充滿活力的生命感,這又是另一種審美意象的表現。僵尸新娘這一角色所蘊含的美,正是我們所要研究挖掘的美。
其實在美學中,丑感是一種廣義的美感。歷史上很多美學家認為丑感主要是一種痛感。丑感不像美感那樣是一種單一純粹的感覺,而是一種包含著多種內容的復合體驗。李斯托威爾說丑感是“一種混合的情感,一種帶有苦味的愉快,一種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樂”。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概括,既有快樂又是帶有苦味的。其實,人體美和所有美的東西一樣,并不在于客觀存在的人物本身,而在與情境相容的審美意象。美好的出身和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及后期的僵尸和骷髏的單純世界,造就了愛蜜莉的這種美。通過這些來欣賞愛蜜莉,就又會有一種全新的感悟。
關于美學問題的思考,從根源上來說,它是關乎于我們整個人類存在的意義和整個人類群體的價值觀的問題。我們所說的語言,肢體的表達,與我們生活相關的任何事物所表達的美,都是來自于我們的心靈,是一種靈魂的寄托。如若人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又何來所謂的美可言。而對于蒂姆波頓來說,他可以在任何一種類型的影片中,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正是因為他給予影片寄托了他的情感和靈魂。而在我們人類生活生存的歷史長河中,也確實存在著那種為了追求物質而放棄精神追求和夢想的人,他們為了追求所謂的利益而丟失了自我價值和對于審美的追求,但是正如我們的故事結尾所描繪的那樣,愛蜜莉阻止了維克多喝下終壽酒。因為愛蜜莉恍然間明白,什么她該得到,什么她應該放手。這一刻她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此時此刻她體內所蘊含的精神,經過不同體驗和闡釋,它的意蘊,它的美,也就不斷有新的方面或更深的層面被揭示,被照亮。
參考文獻:
[1] 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李斯托威爾.近代美學史評述[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234.
[3] 周憲.“后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J].北京大學學報,2007(4):66.
作者簡介:趙鑫(1990—),女,河南安陽人,碩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動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