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宗
摘 要:民間藝術的發展,為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在陶瓷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人性化在其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將“以人為本”的原理運用到陶瓷藝術品的設計中。在陶瓷文化中人性化是精髓,所以,陶瓷文化必須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性化在陶瓷藝術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陶瓷藝術創作的生活化創作逐漸成為陶瓷藝術人性化的體現。
關鍵詞:陶瓷藝術;人性化;發展
0 引言
陶瓷藝術是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結合體,所以其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是人性的真實體現,人類社會經過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社會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進入大機器生產的工業文明時代,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逐漸步入信息文明時代。雖然,時代在不斷地發展,但是陶瓷藝術的人格化特點一直存在,并且要一直保留下去,這一點很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陶瓷制品的生產已經不再是單個產品的生產,而是轉變成大批量的機械生產,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以前我們的陶瓷業是先進于西方社會的,但近代以來機械化大生產的出現使得我們的陶瓷生產行業被他們超越了。所以,發展科學技術是發展陶瓷業的頭等大事,是趕超西方的必然選擇。有時候人們在追求物質先進技術時,往往會忽略陶瓷制品的精神價值,很明顯地表現在當落后的手工生產被機械化大生產方式取代時。其實,拋棄手工生產技藝不僅僅是放棄一個生產方式那么簡單,其拋棄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遺產。例如,西歐的陶瓷藝術發展史中,羅馬精神遺產與文明成果沒有湮滅,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間手工技藝得到了很好保留。
1 陶瓷藝術的人性化發展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我們已經進入“后時代”時期,在藝術領域中后現代主義認為它排斥的東西和它認同的東西具有深層次的相關性。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人們提出了生態學屬于后現代思想,生態學并不是要我們把自然和我們的文化設想為對立的、同一的或者是附屬的,而是鼓勵我們將他們之間的關系想象成差異的、動態的、相互交流的。這種生態學的思想正是陶瓷藝術人性化的最好體現。偉大的手工藝運動大師威廉·莫里斯曾說過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不要放一個不美觀的東西在家里,即使它是有用的。他很明確地表達了,在設計中應該將功能性和情感性并重。所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僅要有用,而且應該美觀,所謂悅目者悅心,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們對情感追求,以及對其功能的需求。陶瓷藝術品具有精神和物質雙重特性。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從物質的角度展開陶瓷藝術品的設計工作變得越來越便捷,今天我們使用各種高科技進行設計工作時,要避免非人性化因素對我們設計成果的影響,必須從精神做好陶瓷藝術的設計工作。現代社會陶瓷藝術品的設計風格缺乏人情味、缺少創新性,在多元化、提倡個性的當今社會,必須將人性化的、復雜的、裝飾的、個性的、折衷的、象征的、歷史的、傳統的形式融入設計中。重現歷史文化內涵、歷史脈絡和對生活期待,形成多元化的創作風格。陶瓷藝術的個性化和多元化能夠給我們帶來豐富的心靈感受,讓我們感受到絢麗多彩的世界。
我們在進行陶瓷藝術品的設計和生產時,要很注重人性化,但這并不是說要我們回到手工生產的時代,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不進行機械化大生產是不現實的。因此,陶瓷藝術的工業設計必定成為藝術學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性化的趨勢也將越來越顯著。蘇聯批評家盧那爾斯基說過,人要吃飽更要吃好,生活用品不僅實用,而且要美觀,讓人看起來有愉悅感。他的意思很明確地告訴大家這個產品人性化的問題,明確指出工業設計的設計原則。伴隨數字科技的蓬勃發展,今天的工業設計通過計算機等輔助工具,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發展,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一門學科的范疇,而是發展成以人為本,愉悅人心的藝術與科學交叉的新型學科。20世紀末,工業設計開始進入多元化階段,藝術家們對設計風格的探索也呈現五彩繽紛景象。其中人性化成為設計者們追捧的對象,其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
其實,“工業設計人性化”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在很多的設計者中不乏成功的例子。現代人對生活的要求非常高,設計師不僅要滿足產品的使用價值需求,還必須滿足人們對幽默、親和、輕松的心理追求。有很多的設計師把設計的靈感伸向人們的內心深處,從中發掘富有魅力的設計理念和具有隱喻色彩的設計風格,將更多與人相關的信息融入陶瓷藝術產品中去,去滿足人們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2 陶瓷藝術人性化的體現
陶藝創作是陶藝人性化很好的體現,在世界陶瓷領域中,陶瓷藝術創作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些國家的陶瓷藝術創作和陶瓷生產是沒有很清楚的界線的,人們對陶瓷藝術的熱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是其和其他工業化生產相比更具有人性化特點,其原因在于陶瓷藝術創作產品大多保留著手工陶制品的痕跡。現代社會是一個追求個性的社會,對陶瓷制作過程中偶然性痕跡很看重,這也是手工陶瓷制品不可復制性的重要原因。在手工制陶時,陶工
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其性格和技術都不同,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加上手工噴釉、燒制、手工成型等等工藝程序,必然導致成型的陶瓷制品會存在很多偶然性痕跡。使得同類產品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標準生產出來,有時候即使是同一個人生產的陶瓷制品也不會完全相同,因為各種外界的因素也會影響陶制品的外觀。例如,燒制時的溫度、燒制時間、外界氣壓、環境濕度等等,同時陶工的當時的情緒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制作陶器的陶泥也是豐富多樣,每個陶工能夠通過不同的方法去感知陶土的泥性,在手工成型的過程中,通過陶工的手工推拉、刮擦、轉動、揉皺和擠壓,會在陶器上留下運動的痕跡,從而生產處充滿天然機趣的、個性化的形態。對陶藝的創作越來越成為人們對精神生活追求的一種方式。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逐漸意識到手工藝的重要性,對手工制陶活動越來越重視。但是,事物的出現必定有其出現的意義,機械化的大生產模式從產量上講,大大優于手工生產,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所以,在未來的生產模式中藥結合機器生產、手工制作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形成三種方式互補的生產模式。
手工制陶和手工制瓷是一種極其富有人性化特色的陶瓷制作方式,從陶瓷出現至今從來沒有間斷過。藝術本身就是長期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同時也具有揚棄性,陶瓷文化藝術也一樣,能夠在人們文化的根基中找到其的存在,并不斷發現其新的含義。
3 結語
現代陶瓷陶藝創作必須以人性化為前提,為人們提供具有藝術性的生活物品和生活理念。其作用應以消除藝術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為設計理念之一。其色彩繽紛的外形讓人們感到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其實,通過不斷豐富和發展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陶瓷藝術人性化。因此,我們必須以人性化作為發展向導,以廣闊的胸懷,容納百川的氣度期待世界陶瓷文化的燦爛明天。
參考文獻:
[1] 馬恩杰.淺析陶瓷壁畫與建筑環境結合的藝術特色[J].現代交際,2012(10).
[2] 陳昭.藝術語言在生活陶藝中的應用與創新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2.
[3] 汪芳莉,吳俊芳,倪艷翔.景德鎮現代陶瓷裝飾語言中的傳統文化內涵[J].魅力中國,201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