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本文提出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體現地域文化的必要性,指出公園地域文化的提煉原則和方法,并通過歷史文脈、鄉土景觀以及民俗文化的提煉指導公園景觀各要素的設計。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公園;景觀設計
1 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必要性
城市公園是位于城市范圍內,經專門規劃建設的綠地。它作為城市公共綠地的重要部分起到滿足人們休閑游憩活動、美化城市景觀、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城市防災減災功能的作用。但是,在公園建設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文化趨同現象及拿來主義的做法使公園景觀缺乏地域文化內涵,地域特質被埋沒,各地公園形式雷同,缺乏特色。因此,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亟須對地域文化借鑒并提煉。
2 地域文化的提煉原則
第一,以人為本,規劃人的體驗。城市公園景觀中地域文化的體現是立足于人的行為心理需求,通過把地域文化滲透入景觀各要素的設計進而使人們產生相應的景觀感受并開展相應的娛樂休閑活動。規劃是為了人的體驗,有效組織公園的游賞內容,注重場地設施與人的互動,讓人們更好體驗地域文化,通過體驗觸動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獲得心理共鳴。
第二,注重景觀整體性,場地與周邊環境融合。地域文化表現形式多樣,設計中要以保持景觀整體性為前提,對場地所處城市、區域文化背景深入研究,使場地內景觀要素的設計以及場地周邊環境整體協調,體現文化之間的關聯性。
第三,尊重場地文化,體現場地特質。場地特質反映了地域文化,現狀調研時應對場地內有文化內涵的部分植被、水體、建筑等自然或人工因素予以保留或保護,使公園景觀之美不止停留在表象,而更具有文化意蘊。
第四,與當代藝術相結合,體現時代性。公園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體現形式應該與時俱進,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意趣,通過新的設計語言來詮釋地域文化這一永恒主題,創造出符合當代人使用需求并賞心悅目的景觀空間。
3 地域文化的提煉方法
把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需要對場地歷史文脈、鄉土景觀及和民俗文化三方面概括提純,通過文化符號的提煉加工并結合當代景觀材料,技術與施工工藝創建具有濃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公園景觀形象。
3.1 歷史文化提煉
公園歷史文脈的提煉首先可通過深入剖析公園的歷史文化,最大程度的保留場地內有文化價值的現狀景觀而獲得,如建筑古跡及古樹名木的保留保護。在設計手法、空間構筑、材料選擇等方面要盡量體現場地特質,反映場地歷史信息,通過新舊景觀的并置來凸顯歷史文脈。對于歷史古跡已不復存在的場地,可通過新建來滿足再現環境文脈的需要,但新建部分要與場地特質相協調。新建建筑及構筑物在保持原有外部特征基礎上,可改變其內部結構以適應當代功能需求。其次,歷史文脈的提煉還可把歷史文化滲透入公園景觀序列安排及游線組織之中。例如,收集場地歷史信息,以歷史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后為序組織景觀序列,通過人們的游賞過程完成對歷史的回顧。最后,歷史文脈的提煉可通過提煉文化符號的方式體現,這需要對公園文化背景進行挖掘,提煉出能夠體現公園特色的代表性視覺符號,再經過藝術變形,改變尺度、置換材料等手法來體現公園文化內涵。
3.2 鄉土景觀提煉
鄉土景觀的提煉可從當地自然風光、鄉村田野、村落、道路等方面入手,它的提煉有利于保持公園景觀貼近生活,貼近自然。如鄉土植物、鄉土材料、施工工藝在公園景觀植物配置、道路鋪設、構筑物建造和小品設計中的運用。
3.3 民俗文化提煉
民俗文化提煉要以反映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為主線,在設計中主要調研當地的重要娛樂休閑活動及非物質文化方面。休閑娛樂活動方面需要對場地現狀及周邊環境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這一地區人們樂于開展的娛樂活動的內容及規模,以此作為景觀設施設計的依據。對于園內曾開展過的有意義的娛樂活動,可通過場地景觀改造為活動再現創造條件,如把公園活動場地設計與當地居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相結合來體現公園活力與趣味。非物質文化方面主要提煉民間手工藝、建筑藝術及其他藝術。例如,把傳統民居建筑符號運用于公園景觀建筑及構筑物設計中。
4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表達
地域文化經過對歷史文脈、鄉土景觀和民俗文化內容的提煉之后轉變為設計語匯,然后再運用于公園景觀設計的各部分,從而使公園具有獨特的視覺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公園景觀建筑設計可以通過分析地域建筑尺度劃分方式確定新建建筑的尺度,從而把地域建筑外部形態特征關聯運用于公園建筑外立面,尋求一種文化上的延續及相似,使傳統文化的神韻融入公園建筑設計中。還可通過簡化地域建筑形式,綜合運用當代建筑材料、技術與施工工藝進行創新,進而滿足當代人們對建筑空間的使用需求。例如,佛山調蓄湖公園內廣府食街的設計,運用嶺南園林建筑特點,以建筑“三間兩廊”、“鑊耳風火墻”的形式營造廣府特色食街。
公園景觀設施及小品設計可通過地域性文化符號提純、
簡化、變形而得到。例如,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的雕塑,大多反映了盛唐時期的人文故事和風俗民情。
公園植物選擇要因地制宜,以公園主題、功能和適宜的植物生長環境等因素為選擇依據,以種植鄉土植物為主,并選擇一些能夠突出場所精神具有一定文化寓意的植物來體現公園意境,園中植物常與石景、水景、構筑物結合,形成獨特的地域景觀。如種植有文化寓意的植物來凸顯公園文化休閑區或安靜休憩區恬淡雅致的格調。
公園水景設計應結合場地地形地貌、建筑物、生態狀況、游賞方式的特點,通過借鑒模仿地區傳統園林或鄉土景觀中自然水域形態特征的方式對公園水體面積、大小及駁岸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從而營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園水體景觀。例如,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的杜鵑園區用龜紋石堆疊地形來模擬自然瀑布,水景結合色彩豐富的植物,營造出自然和諧的意境。
公園景觀鋪裝通過傳統與現代材料結合來體現地域特點。例如,把傳統鋪裝材料磚、石運用于城市公園道路鋪裝設計,運用石材鋪砌傳統圖案象征文人高雅品格、以傳統做法來鋪砌磚體現傳統工藝。傳統鋪裝材料還可與現代鋪裝材料結合,使其更好地滿足公園各類道路使用特點。例如,青磚與灰色粗鑿面花崗巖石材結合,以色彩、肌理的反差強調景觀視覺。
公園景觀色彩設計可通過對場地周邊歷史地段景觀色彩的種類、分布位置及所占比例分析,作為公園景觀色彩構成的依據。這樣場地內外色彩配置協調統一,色彩作為地域文化的符號得到延續。例如,西安的歷史文化園區仿漢唐建筑就以赭石色作色彩的主色,形成了莊重、典雅、鮮明的建筑色彩。
5 結語
在城市公園景觀中體現地域文化,可使人們在游賞中體驗場地特征和文化內涵,增強對城市的記憶。本文提出地域文化提煉的三種方法:第一,從場地歷史文脈中提煉。第二,從鄉土景觀中提煉。第三,從民俗文化中提煉,提煉之后的文化符號結合場地功能,通過藝術加工以及技術、材料的綜合運用,體現在公園景觀建筑、構筑物、景觀設施及小品、植物、水體、鋪裝、色彩的設計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譚輝.城市公園景觀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俞昌斌,陳遠.源于中國的現代景觀設計:材料與細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