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樂理作為一門音樂學科的基礎理論課,被列為音樂類高考必考科目,而隨著此類高考生的增多,重技巧輕理論的同學不在少數,再加上許多對音樂知識方面“零”基礎的學生也夾雜其中,所以學習樂理是一件較為吃力的事情。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樂理教學的有效方法通過舉例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樂理教學;方法;掌握
樂理這門科目的全稱為音樂基本理論,是音樂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所以是音樂類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也是音樂類高考的必考科目。近年來,音樂類高考生逐年增多,競爭越發激烈,樂理成績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作為一門理論課對于一些不重視理論或者從未接觸過的考生來說是一門枯燥而又吃力的科目,如何引導學生掌握這門課程,以下是筆者的教學心得:
1 通俗易懂的語言
日漸龐大的音樂類高考生隊伍中,除了從小學習樂器或聲樂并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學生外,便是由于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弱又迫于考大學的壓力轉而學習藝術的學生,大多數對于樂理這門科目的興趣并不大,尤其是文化課相對較弱的同學,若在上課時一直使用書面語言、專業術語講解知識,那么學生在學習起來更加難以理解,在本身就已缺乏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會更加排斥對這門科目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投其所好,運用較為簡單而直白的語言讓學生很快地掌握知識點并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多數樂理教材以及習題試題的做法中,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六和弦)是將原位三和弦的根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三音為低音的和弦,第二轉位(四六和弦)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將位于最低音的三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五音為低音的和弦,用通俗的語言可以說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就是把原位和弦中最下面的根音給扔上去!那么三音就留在最下面了;第二轉位呢就是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再把三音給扔上去!五音很可憐的被拋棄在最下面了!在搞笑又形象的語言講解下,學生既加深了印象又掌握了知識點;還有在書寫規范問題上。例如,有些學生寫音階的時候音符與音符之間不留間隙,老師可以板書在黑板上對大家說,寫得像一串糖葫蘆似的不合適!同學們又在大笑中記住了這一點。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中使學生明白了所學知識點“是怎么回事”后再強調書面上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2 尋找簡單快速的做題方法
以目前音樂類高考生學習樂理的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在樂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在短短一到兩個小時不等的考試時間內快速而正確地將題目解答出來是制勝的關鍵,那么就需要教師找出一些簡單明了的規律與方法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完題目并有充足的時間來檢查、修改。例如,計算音程方面,相鄰的兩線或兩間是三度音程關系,那么對于度數稍大的不要一度一度地數,可以直接跨三度去看,并且由于這個原因,兩音都在線上或都在間上的音程度數為單數,兩音分別在一線一間上的音程度數為雙數;在講解基本音程時,雖然要強調音數,但以音數來計算大、小、純、增、減幾度是較慢的方法,快速的方法便是在分別將每度音程的規律詳細講解、融會貫通后直接在五線譜上找,像二度音程,半音便是小二度,全音便是大二度;三度音程,兩個全音便是大三度,一個全音一個半音便是小三度;四度音程,除了F-B是增四度以外,其余全是純四度;五度音程,除了B-F是減五度以外,其余全是純五度;而六度與七度音程,均是音程中間含一個半音便是大六度、大七度,音程中間含兩個半音便是小六度、小七度;二度、三度音程音域較窄可快速分辨,四度、五度音程只有一個特殊音程也可快速分辨,但是由于六度、七度跨度較大,如何快速辨別到底音程中間含幾個半音呢,如下圖(圖1)所示:圖中是一個七度音程,首先忽略音程中的升號,找出此音程中包含了一線與三線即E-F與B-C兩個半音從而計算出此基本音程是一個小七度,再加上下方音的升號,音程縮小半音,最終得出該音程是減七度音程。教師通過授予學生簡易而快速的做題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在保持頭腦清晰的同時提高做題速度與正確率。
3 環環相扣的章節
樂理中每一課的課程并不是獨立分開的內容,而是一環扣一環的前后相互呼應,高考生多為十七八歲的學生,正是叛逆與多動的年齡,尤其是藝術類的學生更加較文化生活潑好動,除了一些求學欲與自制力較強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不會自覺地去復習之前已經學過的內容,學了新課忘了舊課的比比皆是。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就需要在課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復習舊內容。例如,在學習過等音之后,學習了音值組合,接著學習音程,再而進行到等音程,那么這時候要再次將等音的知識梳理一遍,讓已經忘記等音的學生把它“撿起來”,而仍然把握住這一知識點的學生則可以掌握得更牢固。再比如學習過和弦之后,接著學習了調式調性,再之后該涉及調式中的和弦,這又是建立在和弦的基礎之上,于是又可以借此機會將和弦的內容強調一次。通過講授新課并穿插舊課內容有利于知識點的連接與鞏固,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 針對性地練習
樂理雖為一門基礎理論課,但其解題思路需運用理科思維,僅僅只是懂得書上的概念遠遠不夠,要想融會貫通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習題之上。所以每當課程結束后必須要布置課后練習,一方面避免學生對新學知識的遺忘;一方面鞏固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課后習題必須要有針對性,要結合當天課堂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并且還要布置同一知識點的多種題型,只有這樣才能在書面作業中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做題速度,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每學習一段時間可進行一次測試,讓學生從測試結果中了解到自己對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在臨近考試前多進行高考模擬考試,讓學生習慣樂理高考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合理分配做題時間,并且也從宏觀上認識到哪方面的知識點掌握的不足,并通過努力加以改進,保證學生在正式參加考試時不至于手忙腳亂,能夠盡量以正常的狀態應對考試,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5 結語
樂理這門科目對于音樂類高考生至關重要,在與競爭對手的主修科目水平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樂理成績較好的則更勝一籌,所以教師要不斷探尋合理科學而又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掌握這門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又快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總分成績,最終考上理想的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重光.基本樂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黃亞(1990—),女,湖南株洲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2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endprint
摘 要:樂理作為一門音樂學科的基礎理論課,被列為音樂類高考必考科目,而隨著此類高考生的增多,重技巧輕理論的同學不在少數,再加上許多對音樂知識方面“零”基礎的學生也夾雜其中,所以學習樂理是一件較為吃力的事情。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樂理教學的有效方法通過舉例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樂理教學;方法;掌握
樂理這門科目的全稱為音樂基本理論,是音樂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所以是音樂類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也是音樂類高考的必考科目。近年來,音樂類高考生逐年增多,競爭越發激烈,樂理成績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作為一門理論課對于一些不重視理論或者從未接觸過的考生來說是一門枯燥而又吃力的科目,如何引導學生掌握這門課程,以下是筆者的教學心得:
1 通俗易懂的語言
日漸龐大的音樂類高考生隊伍中,除了從小學習樂器或聲樂并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學生外,便是由于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弱又迫于考大學的壓力轉而學習藝術的學生,大多數對于樂理這門科目的興趣并不大,尤其是文化課相對較弱的同學,若在上課時一直使用書面語言、專業術語講解知識,那么學生在學習起來更加難以理解,在本身就已缺乏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會更加排斥對這門科目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投其所好,運用較為簡單而直白的語言讓學生很快地掌握知識點并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多數樂理教材以及習題試題的做法中,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六和弦)是將原位三和弦的根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三音為低音的和弦,第二轉位(四六和弦)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將位于最低音的三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五音為低音的和弦,用通俗的語言可以說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就是把原位和弦中最下面的根音給扔上去!那么三音就留在最下面了;第二轉位呢就是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再把三音給扔上去!五音很可憐的被拋棄在最下面了!在搞笑又形象的語言講解下,學生既加深了印象又掌握了知識點;還有在書寫規范問題上。例如,有些學生寫音階的時候音符與音符之間不留間隙,老師可以板書在黑板上對大家說,寫得像一串糖葫蘆似的不合適!同學們又在大笑中記住了這一點。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中使學生明白了所學知識點“是怎么回事”后再強調書面上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2 尋找簡單快速的做題方法
以目前音樂類高考生學習樂理的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在樂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在短短一到兩個小時不等的考試時間內快速而正確地將題目解答出來是制勝的關鍵,那么就需要教師找出一些簡單明了的規律與方法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完題目并有充足的時間來檢查、修改。例如,計算音程方面,相鄰的兩線或兩間是三度音程關系,那么對于度數稍大的不要一度一度地數,可以直接跨三度去看,并且由于這個原因,兩音都在線上或都在間上的音程度數為單數,兩音分別在一線一間上的音程度數為雙數;在講解基本音程時,雖然要強調音數,但以音數來計算大、小、純、增、減幾度是較慢的方法,快速的方法便是在分別將每度音程的規律詳細講解、融會貫通后直接在五線譜上找,像二度音程,半音便是小二度,全音便是大二度;三度音程,兩個全音便是大三度,一個全音一個半音便是小三度;四度音程,除了F-B是增四度以外,其余全是純四度;五度音程,除了B-F是減五度以外,其余全是純五度;而六度與七度音程,均是音程中間含一個半音便是大六度、大七度,音程中間含兩個半音便是小六度、小七度;二度、三度音程音域較窄可快速分辨,四度、五度音程只有一個特殊音程也可快速分辨,但是由于六度、七度跨度較大,如何快速辨別到底音程中間含幾個半音呢,如下圖(圖1)所示:圖中是一個七度音程,首先忽略音程中的升號,找出此音程中包含了一線與三線即E-F與B-C兩個半音從而計算出此基本音程是一個小七度,再加上下方音的升號,音程縮小半音,最終得出該音程是減七度音程。教師通過授予學生簡易而快速的做題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在保持頭腦清晰的同時提高做題速度與正確率。
3 環環相扣的章節
樂理中每一課的課程并不是獨立分開的內容,而是一環扣一環的前后相互呼應,高考生多為十七八歲的學生,正是叛逆與多動的年齡,尤其是藝術類的學生更加較文化生活潑好動,除了一些求學欲與自制力較強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不會自覺地去復習之前已經學過的內容,學了新課忘了舊課的比比皆是。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就需要在課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復習舊內容。例如,在學習過等音之后,學習了音值組合,接著學習音程,再而進行到等音程,那么這時候要再次將等音的知識梳理一遍,讓已經忘記等音的學生把它“撿起來”,而仍然把握住這一知識點的學生則可以掌握得更牢固。再比如學習過和弦之后,接著學習了調式調性,再之后該涉及調式中的和弦,這又是建立在和弦的基礎之上,于是又可以借此機會將和弦的內容強調一次。通過講授新課并穿插舊課內容有利于知識點的連接與鞏固,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 針對性地練習
樂理雖為一門基礎理論課,但其解題思路需運用理科思維,僅僅只是懂得書上的概念遠遠不夠,要想融會貫通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習題之上。所以每當課程結束后必須要布置課后練習,一方面避免學生對新學知識的遺忘;一方面鞏固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課后習題必須要有針對性,要結合當天課堂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并且還要布置同一知識點的多種題型,只有這樣才能在書面作業中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做題速度,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每學習一段時間可進行一次測試,讓學生從測試結果中了解到自己對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在臨近考試前多進行高考模擬考試,讓學生習慣樂理高考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合理分配做題時間,并且也從宏觀上認識到哪方面的知識點掌握的不足,并通過努力加以改進,保證學生在正式參加考試時不至于手忙腳亂,能夠盡量以正常的狀態應對考試,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5 結語
樂理這門科目對于音樂類高考生至關重要,在與競爭對手的主修科目水平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樂理成績較好的則更勝一籌,所以教師要不斷探尋合理科學而又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掌握這門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又快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總分成績,最終考上理想的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重光.基本樂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黃亞(1990—),女,湖南株洲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2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endprint
摘 要:樂理作為一門音樂學科的基礎理論課,被列為音樂類高考必考科目,而隨著此類高考生的增多,重技巧輕理論的同學不在少數,再加上許多對音樂知識方面“零”基礎的學生也夾雜其中,所以學習樂理是一件較為吃力的事情。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樂理教學的有效方法通過舉例進行歸納總結。
關鍵詞:樂理教學;方法;掌握
樂理這門科目的全稱為音樂基本理論,是音樂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所以是音樂類學生必修的一門科目,也是音樂類高考的必考科目。近年來,音樂類高考生逐年增多,競爭越發激烈,樂理成績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作為一門理論課對于一些不重視理論或者從未接觸過的考生來說是一門枯燥而又吃力的科目,如何引導學生掌握這門課程,以下是筆者的教學心得:
1 通俗易懂的語言
日漸龐大的音樂類高考生隊伍中,除了從小學習樂器或聲樂并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學生外,便是由于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弱又迫于考大學的壓力轉而學習藝術的學生,大多數對于樂理這門科目的興趣并不大,尤其是文化課相對較弱的同學,若在上課時一直使用書面語言、專業術語講解知識,那么學生在學習起來更加難以理解,在本身就已缺乏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會更加排斥對這門科目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投其所好,運用較為簡單而直白的語言讓學生很快地掌握知識點并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多數樂理教材以及習題試題的做法中,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六和弦)是將原位三和弦的根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三音為低音的和弦,第二轉位(四六和弦)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將位于最低音的三音移高八度而成的以五音為低音的和弦,用通俗的語言可以說三和弦的第一轉位就是把原位和弦中最下面的根音給扔上去!那么三音就留在最下面了;第二轉位呢就是在第一轉位的基礎上再把三音給扔上去!五音很可憐的被拋棄在最下面了!在搞笑又形象的語言講解下,學生既加深了印象又掌握了知識點;還有在書寫規范問題上。例如,有些學生寫音階的時候音符與音符之間不留間隙,老師可以板書在黑板上對大家說,寫得像一串糖葫蘆似的不合適!同學們又在大笑中記住了這一點。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中使學生明白了所學知識點“是怎么回事”后再強調書面上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2 尋找簡單快速的做題方法
以目前音樂類高考生學習樂理的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在樂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在短短一到兩個小時不等的考試時間內快速而正確地將題目解答出來是制勝的關鍵,那么就需要教師找出一些簡單明了的規律與方法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完題目并有充足的時間來檢查、修改。例如,計算音程方面,相鄰的兩線或兩間是三度音程關系,那么對于度數稍大的不要一度一度地數,可以直接跨三度去看,并且由于這個原因,兩音都在線上或都在間上的音程度數為單數,兩音分別在一線一間上的音程度數為雙數;在講解基本音程時,雖然要強調音數,但以音數來計算大、小、純、增、減幾度是較慢的方法,快速的方法便是在分別將每度音程的規律詳細講解、融會貫通后直接在五線譜上找,像二度音程,半音便是小二度,全音便是大二度;三度音程,兩個全音便是大三度,一個全音一個半音便是小三度;四度音程,除了F-B是增四度以外,其余全是純四度;五度音程,除了B-F是減五度以外,其余全是純五度;而六度與七度音程,均是音程中間含一個半音便是大六度、大七度,音程中間含兩個半音便是小六度、小七度;二度、三度音程音域較窄可快速分辨,四度、五度音程只有一個特殊音程也可快速分辨,但是由于六度、七度跨度較大,如何快速辨別到底音程中間含幾個半音呢,如下圖(圖1)所示:圖中是一個七度音程,首先忽略音程中的升號,找出此音程中包含了一線與三線即E-F與B-C兩個半音從而計算出此基本音程是一個小七度,再加上下方音的升號,音程縮小半音,最終得出該音程是減七度音程。教師通過授予學生簡易而快速的做題思路與方法,讓學生在保持頭腦清晰的同時提高做題速度與正確率。
3 環環相扣的章節
樂理中每一課的課程并不是獨立分開的內容,而是一環扣一環的前后相互呼應,高考生多為十七八歲的學生,正是叛逆與多動的年齡,尤其是藝術類的學生更加較文化生活潑好動,除了一些求學欲與自制力較強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不會自覺地去復習之前已經學過的內容,學了新課忘了舊課的比比皆是。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就需要在課上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復習舊內容。例如,在學習過等音之后,學習了音值組合,接著學習音程,再而進行到等音程,那么這時候要再次將等音的知識梳理一遍,讓已經忘記等音的學生把它“撿起來”,而仍然把握住這一知識點的學生則可以掌握得更牢固。再比如學習過和弦之后,接著學習了調式調性,再之后該涉及調式中的和弦,這又是建立在和弦的基礎之上,于是又可以借此機會將和弦的內容強調一次。通過講授新課并穿插舊課內容有利于知識點的連接與鞏固,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 針對性地練習
樂理雖為一門基礎理論課,但其解題思路需運用理科思維,僅僅只是懂得書上的概念遠遠不夠,要想融會貫通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習題之上。所以每當課程結束后必須要布置課后練習,一方面避免學生對新學知識的遺忘;一方面鞏固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課后習題必須要有針對性,要結合當天課堂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并且還要布置同一知識點的多種題型,只有這樣才能在書面作業中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做題速度,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每學習一段時間可進行一次測試,讓學生從測試結果中了解到自己對這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在臨近考試前多進行高考模擬考試,讓學生習慣樂理高考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合理分配做題時間,并且也從宏觀上認識到哪方面的知識點掌握的不足,并通過努力加以改進,保證學生在正式參加考試時不至于手忙腳亂,能夠盡量以正常的狀態應對考試,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5 結語
樂理這門科目對于音樂類高考生至關重要,在與競爭對手的主修科目水平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樂理成績較好的則更勝一籌,所以教師要不斷探尋合理科學而又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掌握這門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又快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總分成績,最終考上理想的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重光.基本樂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黃亞(1990—),女,湖南株洲人,河南大學藝術學院2012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