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胡吃海喝痛失寶寶
30歲的楊某來自湖北省天門市,平時喜歡吃甜食及肉類食物,孕前體重150斤,懷孕后她放開吃喝,體重增加至240多斤。今年7月底,懷孕9個多月的她感覺幾天沒有胎動,下腹持續疼痛,在當地醫院就診顯示胎兒已無胎心,她自己患上急性重癥胰腺炎。
專家說,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7至18公斤屬正常,增加12.5公斤左右較理想,體重過重則會增加許多并發癥,尤其是妊娠晚期合并重癥胰腺炎,極易導致孕婦及胎兒雙亡。準媽媽應少吃油膩食物,少吃零食和夜宵,避免經常吃甜食及富含糖飲料等;定期體檢,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控制體重增長。(黎昌政)
“灌腸美容排毒”沒那么神
成都一位50多歲的愛美女士在一家美容機構灌腸導致腸穿孔住進了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院立即對患者進行了手術。手術中,病人盆腔膿腫并有糞類積液,感染非常嚴重。
“灌腸保持大便通暢是維持身體正常機能的一個因素,但對于灌腸能起到美容養顏作用這一說法,目前還不能確認。”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解小宏表示,灌腸排毒是美容機構推銷的噱頭,并不像吹噓得那么神奇。而且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灌腸,有潛在性消化道穿孔因素存在的人就不適合灌腸。(錢竹韻、董小紅)
濕紙巾使用不當反招病
醫學專家表示,無論哪種濕紙巾,都或多或少含有化學添加劑,這些添加劑雖然都經過國家檢驗許可,但出于個體差異,也不是人人適用,特別是敏感人群,最好不要使用濕紙巾。另外,使用濕紙巾時不停擦拭皮膚表面,可能導致皮膚表面微環境的改變,使皮膚表面脂水比例失調和表皮角質細胞脫落和分解,反而不利于皮膚的健康。
研究表明,濕紙巾重復使用時,非但不能清除細菌,反而會將一些存活的細菌轉移到未被污染的表面。醫生為此建議,每擦一個新表面換一張紙巾,更不要用它擦拭眼睛等敏感部位。(范春生)
“游泳肩”是這么游成的
游泳愛好者劉玉冰每天都要花2至3個小時游泳健身。但半個多月過去后,就發現肩膀疼痛難忍,手臂也抬不起來。醫生診斷后發現,劉玉冰患上了“游泳肩”,醫學上稱為“肩關節撞擊綜合征”。主要是由于游泳時上臂旋轉外展,對肩部產生很大壓力,運動過度導致肩關節肌腱損傷。運動時間過長,運動強度過大,都容易引發這一癥狀。自由泳、蝶泳、仰泳等“舉肩過頭”的泳姿,更容易患上“游泳肩”。
除了過度運動之外,缺乏足夠的熱身,也是導致“游泳肩”的主要原因。臨床調查表明,超過七成以上的“游泳肩”患者承認沒有進行熱身,或者沒有充分熱身。(何豐倫)
要想腦子好,先把牙整好
超過三成以上的腦血栓是因為牙周炎久拖未治造成的!牙痛、牙酸、牙齦出血的中老年患者和嚴重的牙周炎患者,都要警惕引發腦血栓。但90%以上的患者都不知道這巨大的隱患。
研究人員說,牙周病導致口腔內組織遭到破壞,細菌及有害物質進入血管內,能夠引起腦血栓等血栓性疾病。牙周病患者往往咀嚼不徹底,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潰瘍等。這就加重了腸胃消化負擔和心腦血管負擔。只要對牙周病進行徹底治療,就能最大地規避風險。(何豐倫)
嘴唇長黑斑腸里長息肉
60歲的韋先生是個“老煙槍”,兩年前他發現下嘴唇出現一些小黑斑,此后不斷增多、增大。開始他以為是煙把嘴唇熏黑了,卻有人說他可能得了怪病。到醫院檢查,醫生詢問他大便是否異常。他這才想起出現黑斑后,大便次數變多了,有時一天竟要上4次廁所。內鏡檢查發現,他的橫結腸處有一直徑5毫米的腸息肉。
專家介紹,這是一種罕見的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在口周、唇部、口腔黏膜及指(趾)末端、手掌及足背等部位,出現針頭、綠豆大小或更大的黑褐色或黑色斑點,胃腸道息肉出現一般較色素出現時間晚,常為多發。(黎昌政)
駕車戴深色墨鏡反應慢
晴朗天氣出行,墨鏡成為一些駕駛員的必備。然而,重慶高速公路專家提醒,駕車不宜戴深色墨鏡。
一些人認為,鏡片顏色越深,遮擋陽光效果越好。專家認為,并非如此,佩戴深色墨鏡不利于駕車安全。研究表明,過深顏色的墨鏡會把司機對外部情況反應時間延長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剎車距離。
專家說,這種視覺延遲會造成速度感覺失真,使戴墨鏡的司機做出錯誤的判斷。駕駛員可以選擇淺色墨鏡,以減少陽光的直射。(韓振)
腰背疼痛先查脊柱!
一個15歲的小男孩,經常腰疼以為是骨頭問題,到多家醫院骨科治療后不見療效。后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風濕免疫科診斷,孩子患的是強直性脊柱炎。
由于強直性脊柱炎導致的疼痛與其他背部疼痛很難區別,特別是容易與年輕人因為運動損傷產生的疼痛混淆,患者可能在出現癥狀多年后仍未被確診。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從首次出現癥狀到第一次被醫生確診,平均有6年的延誤時間。
專家建議,40歲以下患者如逐漸出現腰背部疼痛和晨僵,夜間加重,休息后未好轉而活動后緩解,癥狀持續超過3個月,需盡快到風濕科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董小紅)
濕地游先防“蟲”
到城市濕地公園或濕地景區旅游休閑如今正成為城市家庭的選擇。業內人士表示,風景如畫的濕地此刻也是“蚊蟲天堂”,游客被咬傷后處理不當誘發感染的事件時有發生,因為濕地往往處于荒僻地區,蚊蟲的“攻擊力”較強。部分被蚊蟲咬傷的游人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癥狀嚴重者需立即就醫。同時切忌將咬傷處抓破,避免誘發感染。
專家建議,濕地旅游前須做好防護準備。首先應選擇穿戴透氣性好的長衣褲,最好戴上防蚊帽子;其次應注重手掌、腳踝等易露部位防護,必要時可適當涂抹防蚊液;同時應在出行時備上風油精、脫脂棉等用品,以便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許正)
泡菜腌30天后亞硝酸鹽不會降低
據分析,泡菜需要的新鮮蔬菜和鹽分都含有微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腌制過程也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在胃中有一部分可能會轉化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因此,長期和過量食用亞硝酸鹽會增加致癌的概率。
受蔬菜品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很難算出具體的時間,所以網絡中流傳的第3天是亞硝酸鹽含量的峰值期,第30天后其含量趨于穩定的說法并不科學。專家建議,不要吃還沒有完全腌制好的泡菜,也要留心市場上售賣的泡菜,這樣才會相對安全。(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