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雄
摘 要:分析10 kV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并提出了配網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10 kV;配網工程;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68-02
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電力企業對舊城區的電網工程進行改造和完善。10 kV配網工程是直接面向電力用戶的電網系統,是電力企業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文對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和安全措施作以下分析。
1 10 kV配網工程的施工技術
1.1 網架建設
在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可以為電力系統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保證。網架建設要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對網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一般來說,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的方式有聯絡線方式和環網方式兩種。以下對這兩種架設方式進行簡要論述。
1.1.1 聯絡線方式
該方式施工簡單,即在兩條10 kV線路中架設一條聯絡線,建設投資較少,主線斷電時能夠進行互倒,不會對正常供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但是,如果聯絡線網架的斷電區內存在聯絡點,就不能進行互倒,在電力配網工程中的使用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1.1.2 環網方式
環網方式是將主線的末端直接相接形成環網完成供電。在環網覆蓋區域,可以利用環網單元的簡單切換開關來切換不同區段的電源,有效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所以該方式在配網工程中被廣泛應用。采用環網方式的網架建設速度較快、建設成本較低,且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無需再建設開關站,依靠主網進出線柜就能實現供電。但其缺點是,如果變電所發生故障,則由另一條線路完全承擔斷電線路負荷,要求該線路具有較高的備供能力。
1.2 線路建設
首先,在建設線路前,需要同相關市政管理部門溝通,10 kV配網工程施工要符合城市規劃標準,方便日后的改造和維護。同時,要考慮配電網的區域劃分,將其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區域,明確各自的供電覆蓋范圍,實行單獨供電,從而滿足運行管理的要求和一定的負荷密度,減少線路重疊,保障施工人員工作安全。其次,10 kV配網工程中的線路分段與聯絡設備形成環形網絡。該網絡在電網正常運行狀態下要實施開環運行,以便能夠在電網發生故障時及時轉移負荷,從而縮小停電范圍,減少停電時間。再次,在選擇主干線截面大小時,要進行長期規劃,選擇直徑為150 mm的鋼芯鋁絞線,以增加改造周期,提高配網適應能力。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規定使用絕緣導線,其截面要高于裸導線一個等級。最后,確定線路最大負荷時要留有余地,通常實際電流是線路能夠負荷的最大值的60%,如果一條線路斷電,則另一條線路可以承受全部負荷。此外,如果10 kV配網工程建設的線路要通過事故頻發或路況復雜的路段,則需要使用絕緣導線敷設架空線路。
1.3 選擇、安裝配變及輔助設施
在選擇配變時,要遵循密布點、短半徑、小容量的原則,設置位置要接近負荷中心;新置變壓器應選擇S9型號或以上的低耗損變壓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對原有損耗較高的變壓器進行替換;配電變壓器在運行時,要保證三相負荷的平衡,禁止兩相或一相供電,中心線和保護線的電流不能高于低壓電流的1/4;考慮變壓器的具體設置,就地進行補償,補償容量是變壓器容量的1/5;采用的無功補償裝置要具備自動、三相和單相投切功能,以控制無功功率,防止負荷在低谷期補償過度。
1.4 敷設電纜
首先,做好敷設電纜前的準備工作。根據設計要求,嚴格檢查電纜的規格和型號,同時注意電纜溝每項指標的標準。其次,還要提前對敷設施工的人員進行培訓,做好施工組織的規劃和安排,以保證工作效率。實施人工敷設電纜線時,要對敷設速度進行控制,避免彎曲半徑過小而損傷電纜;架設電纜支架時,要明確架設順序和電纜在支架的具體位置,防止電纜重疊交叉,既要確保敷設施工的質量,又要保證外在美觀,加強對電纜敷設的指導,保證敷設準確。
2 10 kV配網工程的安全措施
2.1 合理配置配電網的網絡結構
在10 kV配網工程施工前,要對施工覆蓋的場地線路實施勘察,改造問題較多的線路,確保施工的安全性。注意對分段和聯絡斷路器的設置,如果線路頻繁跳閘,要及時檢修,達到安全運行標準,加強日常維護,減少停電時間,確保供電可靠性。適時縮短供電半徑,市區內用電量較大的地區,供電半徑控制在3 km以內,線路總長不應超過5 km,主干導線的截面面積應在185 mm2以上。
2.2 完善維護計劃,利用先進技術
首先,電力企業要考察本地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10 kV配電工程施工計劃,為工程施工和日后的維護提供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電氣設備,重視斷線器的作用,減少線路故障的發生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電力企業還可以按照故障指示設備和帶電檢測器,實現故障檢測和顯示的自動化,在發生事故時自動發出警報信號,并隔離故障線路;在維修完成之后,為發生故障地區自動恢復供電。
2.3 優化配網工程的施工環境
一方面,合理布置10 kV配網工程的塔桿。為了避免交通通行的影響,塔桿應遠離道路;否則,要在塔桿顯著的位置設置反光板或涂刷反光漆,張貼警示標識,減少人為因素對設備的影響。即使是遠離道路的塔桿,也要增加必要的提醒,這樣做,目的是避免市政工程施工對設備的破壞。此外,在施工時,要加強與其他建設部門的協商溝通,減少突發狀況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做好配電網絡的防雷措施。10 kV配網工程的架空線路如果位于空曠地區,要使用絕緣支柱或陶瓷支柱,安裝避雷器;如果架空線路處于市區,特別是樹木繁茂的地區,要修剪樹枝,適當增加電線桿高度,使導線超越樹冠,同時安裝防雷擊設備,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摘 要:分析10 kV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并提出了配網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10 kV;配網工程;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68-02
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電力企業對舊城區的電網工程進行改造和完善。10 kV配網工程是直接面向電力用戶的電網系統,是電力企業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文對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和安全措施作以下分析。
1 10 kV配網工程的施工技術
1.1 網架建設
在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可以為電力系統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保證。網架建設要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對網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一般來說,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的方式有聯絡線方式和環網方式兩種。以下對這兩種架設方式進行簡要論述。
1.1.1 聯絡線方式
該方式施工簡單,即在兩條10 kV線路中架設一條聯絡線,建設投資較少,主線斷電時能夠進行互倒,不會對正常供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但是,如果聯絡線網架的斷電區內存在聯絡點,就不能進行互倒,在電力配網工程中的使用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1.1.2 環網方式
環網方式是將主線的末端直接相接形成環網完成供電。在環網覆蓋區域,可以利用環網單元的簡單切換開關來切換不同區段的電源,有效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所以該方式在配網工程中被廣泛應用。采用環網方式的網架建設速度較快、建設成本較低,且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無需再建設開關站,依靠主網進出線柜就能實現供電。但其缺點是,如果變電所發生故障,則由另一條線路完全承擔斷電線路負荷,要求該線路具有較高的備供能力。
1.2 線路建設
首先,在建設線路前,需要同相關市政管理部門溝通,10 kV配網工程施工要符合城市規劃標準,方便日后的改造和維護。同時,要考慮配電網的區域劃分,將其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區域,明確各自的供電覆蓋范圍,實行單獨供電,從而滿足運行管理的要求和一定的負荷密度,減少線路重疊,保障施工人員工作安全。其次,10 kV配網工程中的線路分段與聯絡設備形成環形網絡。該網絡在電網正常運行狀態下要實施開環運行,以便能夠在電網發生故障時及時轉移負荷,從而縮小停電范圍,減少停電時間。再次,在選擇主干線截面大小時,要進行長期規劃,選擇直徑為150 mm的鋼芯鋁絞線,以增加改造周期,提高配網適應能力。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規定使用絕緣導線,其截面要高于裸導線一個等級。最后,確定線路最大負荷時要留有余地,通常實際電流是線路能夠負荷的最大值的60%,如果一條線路斷電,則另一條線路可以承受全部負荷。此外,如果10 kV配網工程建設的線路要通過事故頻發或路況復雜的路段,則需要使用絕緣導線敷設架空線路。
1.3 選擇、安裝配變及輔助設施
在選擇配變時,要遵循密布點、短半徑、小容量的原則,設置位置要接近負荷中心;新置變壓器應選擇S9型號或以上的低耗損變壓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對原有損耗較高的變壓器進行替換;配電變壓器在運行時,要保證三相負荷的平衡,禁止兩相或一相供電,中心線和保護線的電流不能高于低壓電流的1/4;考慮變壓器的具體設置,就地進行補償,補償容量是變壓器容量的1/5;采用的無功補償裝置要具備自動、三相和單相投切功能,以控制無功功率,防止負荷在低谷期補償過度。
1.4 敷設電纜
首先,做好敷設電纜前的準備工作。根據設計要求,嚴格檢查電纜的規格和型號,同時注意電纜溝每項指標的標準。其次,還要提前對敷設施工的人員進行培訓,做好施工組織的規劃和安排,以保證工作效率。實施人工敷設電纜線時,要對敷設速度進行控制,避免彎曲半徑過小而損傷電纜;架設電纜支架時,要明確架設順序和電纜在支架的具體位置,防止電纜重疊交叉,既要確保敷設施工的質量,又要保證外在美觀,加強對電纜敷設的指導,保證敷設準確。
2 10 kV配網工程的安全措施
2.1 合理配置配電網的網絡結構
在10 kV配網工程施工前,要對施工覆蓋的場地線路實施勘察,改造問題較多的線路,確保施工的安全性。注意對分段和聯絡斷路器的設置,如果線路頻繁跳閘,要及時檢修,達到安全運行標準,加強日常維護,減少停電時間,確保供電可靠性。適時縮短供電半徑,市區內用電量較大的地區,供電半徑控制在3 km以內,線路總長不應超過5 km,主干導線的截面面積應在185 mm2以上。
2.2 完善維護計劃,利用先進技術
首先,電力企業要考察本地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10 kV配電工程施工計劃,為工程施工和日后的維護提供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電氣設備,重視斷線器的作用,減少線路故障的發生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電力企業還可以按照故障指示設備和帶電檢測器,實現故障檢測和顯示的自動化,在發生事故時自動發出警報信號,并隔離故障線路;在維修完成之后,為發生故障地區自動恢復供電。
2.3 優化配網工程的施工環境
一方面,合理布置10 kV配網工程的塔桿。為了避免交通通行的影響,塔桿應遠離道路;否則,要在塔桿顯著的位置設置反光板或涂刷反光漆,張貼警示標識,減少人為因素對設備的影響。即使是遠離道路的塔桿,也要增加必要的提醒,這樣做,目的是避免市政工程施工對設備的破壞。此外,在施工時,要加強與其他建設部門的協商溝通,減少突發狀況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做好配電網絡的防雷措施。10 kV配網工程的架空線路如果位于空曠地區,要使用絕緣支柱或陶瓷支柱,安裝避雷器;如果架空線路處于市區,特別是樹木繁茂的地區,要修剪樹枝,適當增加電線桿高度,使導線超越樹冠,同時安裝防雷擊設備,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摘 要:分析10 kV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并提出了配網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10 kV;配網工程;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068-02
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要求電力企業對舊城區的電網工程進行改造和完善。10 kV配網工程是直接面向電力用戶的電網系統,是電力企業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證,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本文對配網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和安全措施作以下分析。
1 10 kV配網工程的施工技術
1.1 網架建設
在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可以為電力系統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保證。網架建設要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對網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一般來說,10 kV配網工程中架設網架的方式有聯絡線方式和環網方式兩種。以下對這兩種架設方式進行簡要論述。
1.1.1 聯絡線方式
該方式施工簡單,即在兩條10 kV線路中架設一條聯絡線,建設投資較少,主線斷電時能夠進行互倒,不會對正常供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但是,如果聯絡線網架的斷電區內存在聯絡點,就不能進行互倒,在電力配網工程中的使用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1.1.2 環網方式
環網方式是將主線的末端直接相接形成環網完成供電。在環網覆蓋區域,可以利用環網單元的簡單切換開關來切換不同區段的電源,有效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所以該方式在配網工程中被廣泛應用。采用環網方式的網架建設速度較快、建設成本較低,且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無需再建設開關站,依靠主網進出線柜就能實現供電。但其缺點是,如果變電所發生故障,則由另一條線路完全承擔斷電線路負荷,要求該線路具有較高的備供能力。
1.2 線路建設
首先,在建設線路前,需要同相關市政管理部門溝通,10 kV配網工程施工要符合城市規劃標準,方便日后的改造和維護。同時,要考慮配電網的區域劃分,將其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區域,明確各自的供電覆蓋范圍,實行單獨供電,從而滿足運行管理的要求和一定的負荷密度,減少線路重疊,保障施工人員工作安全。其次,10 kV配網工程中的線路分段與聯絡設備形成環形網絡。該網絡在電網正常運行狀態下要實施開環運行,以便能夠在電網發生故障時及時轉移負荷,從而縮小停電范圍,減少停電時間。再次,在選擇主干線截面大小時,要進行長期規劃,選擇直徑為150 mm的鋼芯鋁絞線,以增加改造周期,提高配網適應能力。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規定使用絕緣導線,其截面要高于裸導線一個等級。最后,確定線路最大負荷時要留有余地,通常實際電流是線路能夠負荷的最大值的60%,如果一條線路斷電,則另一條線路可以承受全部負荷。此外,如果10 kV配網工程建設的線路要通過事故頻發或路況復雜的路段,則需要使用絕緣導線敷設架空線路。
1.3 選擇、安裝配變及輔助設施
在選擇配變時,要遵循密布點、短半徑、小容量的原則,設置位置要接近負荷中心;新置變壓器應選擇S9型號或以上的低耗損變壓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對原有損耗較高的變壓器進行替換;配電變壓器在運行時,要保證三相負荷的平衡,禁止兩相或一相供電,中心線和保護線的電流不能高于低壓電流的1/4;考慮變壓器的具體設置,就地進行補償,補償容量是變壓器容量的1/5;采用的無功補償裝置要具備自動、三相和單相投切功能,以控制無功功率,防止負荷在低谷期補償過度。
1.4 敷設電纜
首先,做好敷設電纜前的準備工作。根據設計要求,嚴格檢查電纜的規格和型號,同時注意電纜溝每項指標的標準。其次,還要提前對敷設施工的人員進行培訓,做好施工組織的規劃和安排,以保證工作效率。實施人工敷設電纜線時,要對敷設速度進行控制,避免彎曲半徑過小而損傷電纜;架設電纜支架時,要明確架設順序和電纜在支架的具體位置,防止電纜重疊交叉,既要確保敷設施工的質量,又要保證外在美觀,加強對電纜敷設的指導,保證敷設準確。
2 10 kV配網工程的安全措施
2.1 合理配置配電網的網絡結構
在10 kV配網工程施工前,要對施工覆蓋的場地線路實施勘察,改造問題較多的線路,確保施工的安全性。注意對分段和聯絡斷路器的設置,如果線路頻繁跳閘,要及時檢修,達到安全運行標準,加強日常維護,減少停電時間,確保供電可靠性。適時縮短供電半徑,市區內用電量較大的地區,供電半徑控制在3 km以內,線路總長不應超過5 km,主干導線的截面面積應在185 mm2以上。
2.2 完善維護計劃,利用先進技術
首先,電力企業要考察本地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10 kV配電工程施工計劃,為工程施工和日后的維護提供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電氣設備,重視斷線器的作用,減少線路故障的發生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電力企業還可以按照故障指示設備和帶電檢測器,實現故障檢測和顯示的自動化,在發生事故時自動發出警報信號,并隔離故障線路;在維修完成之后,為發生故障地區自動恢復供電。
2.3 優化配網工程的施工環境
一方面,合理布置10 kV配網工程的塔桿。為了避免交通通行的影響,塔桿應遠離道路;否則,要在塔桿顯著的位置設置反光板或涂刷反光漆,張貼警示標識,減少人為因素對設備的影響。即使是遠離道路的塔桿,也要增加必要的提醒,這樣做,目的是避免市政工程施工對設備的破壞。此外,在施工時,要加強與其他建設部門的協商溝通,減少突發狀況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做好配電網絡的防雷措施。10 kV配網工程的架空線路如果位于空曠地區,要使用絕緣支柱或陶瓷支柱,安裝避雷器;如果架空線路處于市區,特別是樹木繁茂的地區,要修剪樹枝,適當增加電線桿高度,使導線超越樹冠,同時安裝防雷擊設備,防止發生觸電事故。